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脾不好艾灸哪里为好?

脾不好艾灸哪里为好?

发布时间:2025-07-20 02:11:59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脾不好艾灸哪里为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脾不好艾灸哪里为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脾胃不好艾灸哪个部位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肚脐(神阙穴)也就是直接用三年或五年陈艾在肚脐之上悬炙,它的好处是热力十足,可充分发挥艾条的功效。其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在肚脐周围弄出许多疤痕,这是让美女们难以接受的。三、隔姜炙或隔盐炙退而求其次,可采用隔姜炙或隔盐炙的方法。即放一小把粗盐在肚脐里,肚脐上再放一块薄姜,然后再用艾条炙。也可以就用一块薄姜,上面用牙签扎一二个小孔,放在肚脐上,然后再用艾条来炙。四、手指来按压神阙穴所谓法无定法,说得通俗点就是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门道。你要是觉得艾炙不方便,告诉你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闲来无事之时或是坐车无聊之时,试试用手指来按压神阙穴,效果可能不如艾炙,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也会很好的。五、炙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大穴,每天炙上十分钟,你一定会长寿。当然不用艾炙,用针炙也行的。所谓针必三里,炙必关元即是此意。

脾虚艾灸哪里

刘汶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大肠俞穴:如果脾胃虚寒出现腹泻,可以艾灸大肠俞来治疗。大肠俞在髂后上棘连线,这第4腰椎棘突下终点旁开1.5寸,艾灸这个位置对脾胃虚寒、泄泻,以及阳虚的便秘,也有一定治疗作用;2、足三里穴:又叫脾胃的保健穴,脾气虚弱、脾胃虚寒一定要灸这个部位,这是在犊鼻穴下3寸,也就是膝关节伸直后,在膝关节外侧有个凹陷处,垂直往下3寸,也就是4个指头一夫这个位置;3、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汇聚的地方,在内踝关节上面3寸,也就是内踝尖上3寸,也就是4个指头一夫这个位置,经常灸三阴交,可以治疗脾胃虚寒;4、神阙穴:肚脐眼也叫神阙穴;5、中脘穴:在神阙穴上4寸叫中脘穴,在中脘穴这个地方艾灸,对脾胃虚寒、胃胀、胃饱、胃痛等有很好疗效;6、关元穴:脐下3寸是关元穴;7、气海穴:脐下1.5寸是气海穴。

脾胃不好艾灸应该灸哪里

患者可以通过艾灸脾俞,血海,地机,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调理,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从而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使患者的脾胃功能恢复。在艾灸这些穴位之后,我们一定要全神贯注,严格的按照正规的流程进行操作,以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皮肤被烫伤,否则那样不但得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就会对治疗造成非常大的困扰。脾胃不好的患者除了进行艾灸之外,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忌口,应该尽量少吃不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比如肥肉,辣椒,海鲜,发物等,并且我们也要尽量少吃油炸油腻生冷难以消化食物,以免对肠胃造成太大的负担。患者应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多喝果汁和汤类,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促进身体的恢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我们还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得到最好的疗效。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脾胃不好艾灸灸哪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患者发现自己有这种症状之后,最好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之下进行艾灸,这样才能够确保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减轻肠胃的负担,以使身体尽快的恢复。

图书知识聚合

在1本书中找到答案二、针灸疗法二、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气血,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CD的病理改变虽然表现在局部,但是其根本在于脏腑的功能失常,临床治疗必须着眼于整体。 针灸疗法具有很好的整体调节作用,临床应用表明,用该法治疗本病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 体针。 泄泻取脾俞、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腹痛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便血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阴陵泉穴。 平补平泻,留针10~20分钟,每天1次,7~10次为1个疗程。 2. 耳穴贴压。 泄泻取大肠、小肠、胃、脾、交感、神门;腹痛取交感、神门、皮质下、胃、脾、小肠;便血取皮质下、心、肾上腺、肝、脾胃、十二指肠、神门。 每次选3~4穴,用王不留行籽借助胶布固定在所选穴位上进行按压,以患者有轻度刺激感为宜。 每天3~4次,每次10分钟,14天为1个疗程。 3. 针灸合用。 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时加艾灸,留针15分钟,1周为1个疗程。 4. 隔药饼灸。 选穴:主穴:①中脘、气海、足三里(双);②天枢(双)、大肠俞(双)、上巨虚(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脾胃虚弱型加脾俞,湿热蕴结型加水分,肝郁脾虚型加肝俞、脾俞,气滞血瘀型加三阴交。药饼及用法:丹参、红花、当归、木香、黄连、檀香、冰片等研成细粉密藏备用。每只药饼含生药粉2.5g,加黄酒3g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5cm、厚0.5cm大小。艾灸:脾胃虚弱型,主穴、配穴各灸3壮;湿热蕴结型,大肠俞、气海、天枢、中脘各灸2壮,足三里、上巨虚各灸4~7壮,要求患者有较强感应;肝郁脾虚型,主穴、配穴各灸3壮;气滞血瘀型,主穴各灸3壮,配穴三阴交针刺用泻法。每壮艾炷底径2.1cm,高2cm,重约2g。疗程:每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天。吴焕淦[49]等对11例CD患者采用此法治疗,有效率达72.7%。夏冰邓长生吴开春沈博人民卫生出版社

脾虚艾灸哪里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脾虚可艾灸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神阙穴、脾俞穴等。一、足三里穴为胃经上的穴位,脾与胃相表里。艾灸此穴位能够起到健脾益气养胃效果,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为常用的保健穴位,窦鼻穴下三寸。二、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之交会穴。位于内踝高点上三寸。艾灸此穴能够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三、神厥穴位于肚脐眼正中,通过艾灸能够起到温补脾阳、调和气血的功效。四、脾俞穴为足太阴膀胱经穴位,位于后背第十一胸椎脊柱下旁开1.5寸,有健脾和胃功效。

脾虚艾灸哪里

赵红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腹部穴,有中脘穴、天枢穴、关元穴、气海穴等,以补益脾胃、升阳固脱。2、肢体部位,有内关穴、血海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以健脾养胃。3、背部的腧穴,有脾输穴、胃腧穴、三焦腧穴等,能振奋一身之阳气,以及调节脏腑阴阳平衡。

脾胃不好艾灸灸哪里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中脘穴、解溪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丰隆穴等。1、中脘穴:这是存在于腹部的一个穴位,艾灸后可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包括缓解胃部不适、腹胀、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肠鸣音重、腹痛、黄疸等症状,艾灸方法:点燃艾条后对准穴位,每次可持续艾灸3~5分钟,每天艾灸一次即可。2、解溪穴:解溪穴在脚背局部各有一个穴位,艾灸这个穴位具有祛除全身痰湿之气的功效,因此对于脾胃虚弱的症状可以起到间接的治疗效果。艾灸时,应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每次持续治疗3~5分钟,每天艾灸一次,坚持艾灸一次,一段时间即可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3、关元穴:关元穴也是一穴位,主要用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暖宫驱寒、脾胃功能调理等。艾灸时,可将艾盒放在穴位上艾灸,每次持续艾灸15分红,每天一次。4、足三里穴:足三里在膝盖部位各有一个,艾灸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调理气血的功效。艾灸时,可将艾条点燃后对准此穴位,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5、丰隆穴:中医认为,艾灸丰隆穴可以起到健脾祛痰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脾胃虚弱,还可以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艾灸时直接将艾盒或点着的艾条对准穴位,3~5分钟即可,每天艾灸一次。这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艾灸可以治疗脾胃虚的穴位,希望大家能对脾胃虚的艾灸疗法有所了解。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皮肤本身有破损,就不能进行艾灸,以免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在艾灸结束后还要多喝水,做好防寒保暖措施,以免身体素质下降。

脾虚艾灸哪里效果好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脾虚可以艾灸肚脐下三横指的关元穴,也可以选择腹部的穴位中脘、气海、神阙等,还有背部的穴位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穴位,可以激发阳气,调节脏腑,改善脾虚症状。最后也可以灸在四肢的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可以起到健脾养胃功效。艾灸本身有温补作用,再结合日常饮食调理,可以很好的改善脾虚症状。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主要是因为饮食无规律,疲劳过度,或其他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久治不愈,损伤脾气导致,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等症状。艾灸产生的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目的。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拔毒泄热等作用,脾虚者可以通过艾灸特定穴位,起到补益脾胃,促进消化,调节气血,和胃利气等作用。艾灸的时候,体位的选择是很重要的,选择不准确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还可能会发生烫伤的情况,所以艾灸要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