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针灸各部位的穴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针灸各部位的穴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常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三阴交穴:针对妇科病皆有效位置:三阴交穴是在小腿的内侧,脚掌内踝上的3寸,小腿内侧骨后方凹陷的地方。作用:三阴交穴属于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三个部位的交汇之处,又叫“女三里”,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刺激三阴交穴,对于任何妇科疾病都有一定效果。比如痛经、月经不调、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气血不和、手脚冰冷等等。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的人,在月经开始前5到6天起,每天必须花1分钟刺激本穴位,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具有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经常刺激此穴位,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使用。足三里穴:人体保健第一要穴位置:足三里穴是在膝盖前外侧下方凹陷的地方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的位置。作用:足三里号穴位被称为人体保健第一大穴位,老人常说“常灸足三里,胜吃***鸡”。长期刺激足三里穴,可使得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长期按揉足三里穴能治疗和减轻很多常见病,如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呕吐、头晕、便秘、胆囊炎、胆肾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对解除急性胃痛具有明显的效果。操作:每天用拇指轻轻按揉足三里穴的位置,每次时间达在三到五分钟为止,力度只要感觉肌肉小部分有酸胀感停止。如果处于一些紧急状况的时候,例如胃下垂急性发作了,这时可以用鼻尖隔着衣物来刺激这个穴位在的地方,可以减轻疼痛。膻中穴:“捶胸顿足”延年益寿位置:膻中穴位于我们身体的正中间上面,具体在第四根肋骨,两***连线的中间点的位置。作用:刺激该穴能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尤其是可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还可以治产后缺乳、乳腺炎、肋间神经痛、胃贲门痉挛等病症。操作:可双手交叉,握空心拳,然后捶打这个穴位。也可将一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打圈按揉或从上自下推揉,每天不少于100次,持续2至3分钟。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胸顿足”,延年益寿。
进行中医针灸的穴位都有哪些
张树昆 主任医师 曲靖市中医医院总体上主要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主要是包括有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上面的一些穴位,而奇穴主要是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是不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一些穴位,也叫做经外奇穴,阿是穴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名称,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者是病变局部或者是其他反应点等作为一个针灸的一些穴位。目前我们比较常用的一些穴位进行保健的主要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这些穴位我们平常可以多点进行艾灸按摩都可以增强免疫力,可以预防疾病的。
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手腕关节第一横纹中间下两寸。防止失眠的神门穴:位于掌心小指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舒服腰背的委中穴:膝关节后侧窝处横纹中点。增强胃动力的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处,与脐同一水平线,左右各一穴。
穴位针灸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疏通经络:穴位针灸通过选择腧穴和针刺手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让淤阻的经络变得通畅,并促使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而这也是针灸最直接最基本的好处,可以帮助运行气血,改善存在的经络不通和气血运行受阻等不良病症,对于肢体疼痛、麻木以及肿胀等多种不良反应都可发挥出显着疗效。2、调和阴阳:针灸可以帮助调和阴阳,能够让机体从阴阳失衡的不良状态,逐渐向平衡状态发生转化。这也是中医穴位针灸治疗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因为从中医角度来看,虽然各种疾病较为复杂,但从总体上发病原因均可归纳为阴阳失衡,所以就可以通过经络阴阳属性和经穴配伍完成治疗。3、扶正祛邪:穴位针灸可以帮助扶正祛邪,能够有效扶助机体正气,并彻底性驱除病邪,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这主要是由于各种疾病的发生,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一个过程,而针灸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病症。4、助阳散寒:助阳散寒也是穴位针灸的显着疗效之一。如果在冬季出现阳虚证或者风寒侵袭类病症,到了夏季就十分适合通过穴位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也是利用了冬病夏治的原理,可以有效激发人体经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5、培补脾胃:适当进行穴位针灸可以培补脾胃,改善出现的腹胀腹痛以及上腹部饱胀等不良反应,能够达到健脾化湿的作用。因此对于脾胃功能较差的患者来说,就可以通过针灸的方法帮助改善。
针灸穴位治疗方法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常保持年轻思维:天柱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内关穴等。2、补脾季节:足三里、天枢穴、中脘穴、脾俞穴。3、秋天养肺的方法有:迎香穴、鱼际穴、合谷穴、曲池穴等。4、太溪穴、阴陵泉穴、关元穴、肾俞穴等都是冬季养肾的方法。5、春天养肝:太溪穴、鱼际穴、尺泽穴、太冲穴。6、夏天养心:百会穴、印堂穴。7、通气:迎香穴、膻中穴、肺俞穴。8、体湿气大:承山穴、足三里、肩井穴。9、一般解毒的穴:天突穴、尺泽、肺俞穴等。10、然谷穴、丰隆穴等都是消食健胃的方法。11、提高免疫:迎香穴、足三里、涌泉穴。12、增强醒脑养血:太阳穴、足三里、风穴等。13、除赘肉: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14、******:气户穴、膻中穴、天宗穴、乳根穴。15、小腿抽筋:承山穴、委中穴。16、对脑后风的穴位:风门穴、风池穴、风肩穴。17、减轻烧心:中脘穴、足三里、厉兑穴等。18、排除打嗝:膻中穴、巨阙穴、少商穴、扶突穴。19、落枕的治疗穴有内关穴、落枕穴、合谷穴等。20、治疗感冒:迎香穴、人中穴、太阳穴、风池穴。21、呼吸系统疾病:劳宫穴、肺经穴、肺反射区。22、拉肚子: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熬小米粥薄油)。23、老年患者排尿困难:三阴交、水分穴、气冲穴、曲骨穴。24、女性乳房:太冲穴、膻中穴、少泽穴等。25、孕期不呕吐:内关穴、足三里、公孙穴等。26、缓解妊娠疼痛:中脘穴、三阴交、扶突穴等。27、解宿醉:上解酒穴、肝俞穴,耳垂上解酒。28、再见“脱发”养发:百会穴、中府穴、完骨穴。29、肾阳虚与阴虚的治疗方法:关元穴、太溪穴、肾俞穴。30、预防***:横骨穴、关元穴、三阴交(肾俞穴)。31、足关节扭伤: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昆仑穴等。32、痔疮的按摩辅助治疗:百会穴、会***、孔最穴。33、腰肌劳损:昆仑穴、太溪穴。34、缓解腰背酸痛:肩井穴、天宗穴、大椎穴、肝俞穴。35、坐骨神经痛:委中穴、大肠俞穴、殷门穴。36、暴泻:大肠俞穴、大都穴、脾俞穴、阴陵泉穴。37、腹胀腹痛:足三里、建里穴、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38、哮喘:中府穴、天突穴、膻中穴、巨阙穴。39、咳嗽多痰:俞府穴、不容穴、尺泽穴。40、调理低血压:膻中穴、关元穴、肺府穴。41、降高血压穴位:人迎穴、天柱穴、涌泉穴。42、治疗肩周炎:巨骨穴、肩心穴、肩贞穴。43.、改善牙痛穴位:下关穴。44、预防耳鸣耳沉:听会、听宫穴。45、头部穴:治疗面部皮肤僵硬及疼痛。46、触点:3次按压可消除睡眠,10次用掌心劈压颈缓解疲劳。47、治疗三叉神经,缓解眼疲劳,阳白穴效果好。48、压痛:对头痛,失眠,高血压,鼻部疾病和眼部疾病有效。49、存竹:迎风流泪眼睛疲劳专治。针灸疗法如果自己选择用这种方法治疗这些疾病,那么治病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选择这种疗法的话要根据自己疾病的症状来选择,对号入座,治疗疾病的效果会更好,但是要注意,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选择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正规医院进行矫正,这样效果也会更好。
针灸穴位主治疾病有哪些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比如头痛、偏头痛,还有关节疼等各种疾病的症状,都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好处,可见针灸对穴位有什么治疗作用呢?各穴位详细说明:印堂穴:位于前额,当两眉间连线与前***的交点时。对印堂穴进行按摩,具有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作用。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正上方,距眉毛上缘约2厘米。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包括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及鱼腰穴等。太阳穴:位于耳廓前,额头两侧,外眼角上方。位于双眉后凹的地方。本病主要治疗疾病有: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按揉此穴被列入《达摩秘方》,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在持续使用脑部时间较长时,太阳穴常常会有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此时施以按摩效果会很明显。按摩太阳穴可使大脑得到良性刺激,能解除疲劳,振作精神,镇痛醒脑,并持续保持专注。四白穴:位于人的面部,瞳孔直下,眼窝凹陷处。寻找这一穴位时,可先将双手食指与中指并拢,紧贴鼻子两侧,中指放在鼻子中部与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再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眼睑歪斜常与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等相结合,同时还会起到治疗眼睑动的作用。迎香:位于人体面部,在鼻翼旁一厘米处皱纹内(位于鼻翼外边缘,鼻唇沟内)。本穴主要治疗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下这个穴可以缓解牙痛,还能起到通便的作用。针灸治疗,如果得了这些疾病,可以选择针灸的方法来治疗,这样的方法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对一些不懂中医的人如果知道了针灸的益处,那么在以后得病的时候自行选择这些方法,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针灸治疗也需要专业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穴位在哪里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阴交、血海、合谷及足三里是中医减肥的主要穴位。1、三阴交:在胫骨内侧或内踝高点三寸处,该穴位在肝、脾、肾经交汇之处,有健脾、排水、滋肝益肾的作用。2、弯曲穴位:位于肘横纹外端0.5寸处,也就是肱骨外髁上的中点,具有散风清热、消炎止痛等作用。3、血海:位于***,髌骨内侧二寸。本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主要穴位,具有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缓解经期小腹疼痛、散风祛湿等功效。4、合谷:位于手背位置,掌骨中间,拇指侧面。这个穴位具有通经络、疏风清热的功效。5、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此穴位可调理脾胃,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增强体质。***只有找到合适的穴位才能有效地瘦身,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法:一种体针主穴取穴:主要是关元、三阴交。配合穴:根据辩证的类型选择。属于脾虚湿带:内关、水湿、天枢、丰隆、脾俞。属于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穴、内庭、腹结。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等。手术方法:按主穴必取,再根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一次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间隔5天。***法:体针法2取穴:主穴是天枢、中枢、大横穴。配穴:曲池、合谷、膏肓、内庭、三阴交。工作时间:天枢、大横接电针仪,接着持续通电15~20分钟,每天得一次,每次10次,每次一次。***法:耳针耳:口,食道,十二指肠,饥饿点,内分泌,脑,胃。手术方法:每次选择1~2穴,两侧耳交替扎针,每周2~3次,每组10次,每组间隔5~7天,每组间隔5~7天。***法:针刺取穴:肩禹透曲池、梁丘透大关、梁门透归。手术方法:选择28英寸长的芒针,每一穴都要扎一针。***法:艾灸阳池、三焦俞是主穴取穴。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手术方式:每一次取主穴和配穴,加隔姜灸一次。中医***穴位,由于与医学有关,所以对我们来说就不太容易了,如果想通过中医针灸进行减肥,可以咨询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不要盲目的做不好的事情发生,另外,中医***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同样,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减肥。
中医针灸手法怎么找准穴位
田雨 副主任医师 ***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多在重点穴位或是经络循行部位上,还有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反射点或反射区上,比如足底按摩反射区。所以,找不到穴位的标准位置没有关系,找到您自己的反应点,才更具意义。因为这些反应点不但是"报警器",还是"调节器"。经常按揉这些反应点,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告别亚健康,调理好体质,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循经定位:这是比较专业的一种方法。比如说拉肚子了,就重点在脾经寻找压痛点,进行按压或艾灸。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意记穴位,但还是要知道经络的大体循行路线。如果不知道经络走行怎么办?下面介绍更简单的方法。脏腑体表投影区:脏腑有直接对应的体表位置,比如胃痛就在胃部的体表投影区找,腹痛就在腹部的投影区找。四肢交叉部位取穴:先定位好病灶,以脐为参照点,左右、上下交叉取穴。比如左侧踝关节扭伤,可在右侧手腕关节处找到痛点,按压这个痛点可以缓解扭伤症状。再比如坐骨神经痛,一般是从臀部开始并向腿部放射,所以在对侧的肩关节可以找到一个异常酸痛的点,按压此点可迅速止痛。这便是平衡针灸学中的臀痛穴。上面所讲的就是中医针灸手法怎么找准穴位的说明,听医生讲完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要想找准穴位是和平时的一遍遍的努力分不开的,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失败,才能有今天的针灸师啊,我太崇拜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