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中医怎么调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中医怎么调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阴虚火旺艾灸怎么调理
主治医师 兴安盟人民医院第一、艾灸太溪穴。太溪穴是人体的穴位之一,它位于足内侧,脚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起到滋阴补肾、壮阳、强腰的作用,可以缓解阴虚火旺引起的咽喉肿痛、耳鸣、头晕目眩等症状。第二、三阴交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三阴交穴它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是养阴的大穴,这个穴位它不仅可以缓解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而且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第三、中脘穴。艾灸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祛除体内湿气,不仅可以治疗阴虚火旺,长期坚持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阴虚火旺并不是一个难以根治的疾病,只要患者发现的,及时采取相应的方案来进行治疗是可以彻底治好的,另外患者在艾灸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可以适当补充滋阴的食物,比如银耳、雪梨、山药、莲子等,在饮食上少吃辛辣以及热性的食物,对于寒性的食物不要吃太多。
中医艾灸养生常识
温和灸、化脓灸、养生灸、隔物灸、温针灸最为常见。一、温和灸取穴:关元、神阙、足三里操作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穴位,距离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于每月月初连灸7次。二、化脓灸取穴:足三里操作方法:以陈艾做成0.7厘米左右的艾炷直接灸穴位7-9壮,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生理盐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继续施灸。灸时轻轻拍打穴位旁以减轻疼痛,使得穴位产生无菌性化脓,艾灸后用小膏药贴灸疮化脓,直至灸疮愈合为止。灸疮愈合后,可再行施灸。注意勿使灸疮溃破感染,施灸期间加强营养,清淡饮食。三、养生灸取穴:命门、肾俞、关元操作方法:取“强肾灸”贴敷于穴位处,每24小时更换一次,5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治疗。四、隔物灸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1、隔姜灸操作方法:将鲜姜切成片,厚约0.2-0.3厘米,中央用针穿刺数孔置于穴位之上。用清艾绒制成蚕豆大小的艾炷(是为一壮),放置姜片上施灸,如患者感到烧灼不可忍受,把姜片向上提起,再行施灸。每穴灸5壮,灸时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日,再依法继续施灸。2、隔附子饼灸操作方法:将附子研成粉末,每个附子饼以附子粉2.5克配以黄酒2.5克调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压制成直径2.5厘米、厚度0.5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3、隔药饼灸操作方法:将补骨脂、当归、黄芪、生地、仙茅、仙灵脾、肉桂等健脾补肾、活血通络药物研成粉末,再以80%酒精调匀,用药饼模具压制成直径2.5厘米、厚度0.5厘米的药饼。上置艾炷进行施灸。每穴每次施灸5壮,隔日1次,每人每年每穴灸量当在480壮以上。五、温针灸取穴:命门、肾俞、足三里操作方法:以上每穴局部酒精消毒后,1.5寸毫针针刺0.8-1.2寸,得气后行补法。再以2厘米艾条段插于针尾,点燃艾条段,待其完全燃烧后取下,拔出毫针。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一星期,再行下一疗程。使用艾灸应注意事项: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为了避免伤害身体,最好是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
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
艾灸具有疏通经络、补中益气的作用。但艾灸并不能够对所有的身体疾病进行治疗或者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专家告诉我们,艾灸主要作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特别是应对现代人常见的颈椎病。艾灸方法艾灸并不是仅仅燃烧艾叶就能够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他有着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手段,作用在不同的身体位置应该选择不同的艾灸方法。1、艾卷灸艾卷灸也就是直接燃烧艾叶卷来进行治疗保健。不过,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穴位应该选择不同的艾卷灸方法。常见的艾卷灸方法有3中,分别是艾条灸、温和灸和雀啄灸除了使用的艾叶卷中的药物不同,针灸的方法也是不同的。2、温针灸这是针法和艾灸结合的一个典例,温针灸除了使用艾叶之外还需要毫针来帮助。主要的操作方法就是将毫针刺入身体的腧穴,记得需要留针。然后将艾绒捏在针尾上,然后点燃艾绒。等全部艾绒燃烧结束之后,清除干净灰烬,取出毫针就可以了。3、直接灸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艾灸方法,直接取出适合的艾柱,点燃之后直接放在皮肤上方治疗。这种方法分为是否有瘢痕灸,主要取决于是否要将皮肤烧伤化脓。4、间接灸艾柱直接接触皮肤的艾灸方法我们称之为直接灸,那么一些需要隔开皮肤的方法我们就称之为间接灸。所谓的间接灸指的就是用药物将艾柱和人体的皮肤间隔开来,常见的间接灸方法有生姜间接灸、大蒜间接灸等等。不同的间接灸针对着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生姜间接灸,主要就是治疗由于受寒引起的呕吐腹泻,而大蒜间接灸主要则是治疗肺结核初期出现的肿大溃疡现象。间接灸大部分都是选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达到最好的艾灸治疗结果。除了我们上文说道的生姜、大蒜之外,食盐、附子都是可以帮助艾灸来治疗疾病的。#p#副标题#e#艾灸的作用艾灸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疏通经络、治疗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方法,常用艾灸可以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1、温经散寒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体的运行主要是气血在经络中运动。如果气血出现了亏损,那么身体就会出现毛病。艾灸就是给我们的经络穴位进行温热性刺激,最终达到温经散寒,令我们的身体气血运行回归正常。所以,在平时,艾灸对于治疗气血运行不顺畅引起的腹痛等等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2、行气通络经络连接着我们体内的五脏六腑、肌肉和皮肤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经络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公路”。如果人体经络阻塞,那么就会出现气血不调,出现疼痛、肿胀等现象。艾灸的作用就可以疏通经络、调节阴阳。3、扶阳固脱中医上认为,除了正气之外阳气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之一,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寿命长短。如果体内阴盛阳衰,那么体内就属于阴寒,导致身体出现元气亏损、身体虚弱的现象,例如手脚冰冷等等。想要治疗这种现象,扶阳固脱是非常有必要的,艾灸就可以担任这样重要的角色,只要用大艾柱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就可以很好的治疗。4、升阳举陷所谓的升阳举陷指的就是阳气缺少导致身体出现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的现象,常见的表现为脱***、腹泻、滑胎等等。艾灸的作用不仅仅是升阳举陷,同时对于腠理疏松者也是有着很好的作用,这也是艾灸的独特作用之一。5、拔毒泄热艾灸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有我们上文提到的那些,同时还有以热引热、清热解毒的功效。艾灸不仅具有清热的功能,同时也有散寒的效果,对于很多疾病都有着很好的疗效。6、防病保健想要令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并且能够长命百岁,那么防患于未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够等到身体出现疾病了才进行治疗,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健工作。如今,艾灸已经成为了日常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可以令我们的精气神更好,同时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身体是***的本钱”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才能够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艾灸,不仅要了解艾灸的作用,同时还要清楚使用艾灸方法,这样才能够在出现疾病的时候活学活用。
艾灸的正确方法
李辉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具体如下:1、艾柱灸可以直接放在皮肤上,或者经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把它放在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柱灸,一般同样一个穴位做15分钟,需要更换艾柱;2、艾条灸相对简单,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3、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而且这种热力能透过针身传到体内,起到温经散寒作用;4、温灸器灸更简单,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器里,把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其中艾柱灸和艾条灸的区别在于一个采用的是艾柱,一个是艾条;而温针灸需要在专业机构由针灸医生进行操作。
夏季调养脾胃试试中医艾灸
1、胃脘部疼痛,可艾灸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脾虚严重可加脾俞、胃俞补益脾胃;腹胀明显可加气海调理气机;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可选中脘、足三里、内关;泛酸干呕明显可加用公孙;嗳气明显可加用膻中。2、腹泻,可艾灸天枢、足三里、神阙、三阴交、水分,久泄虚弱可加灸脾俞、胃俞穴。3、便秘,可艾灸上巨虚、中脘、天枢、大肠俞,虚证可加气海、关元、温煦、下焦助散结。4、呃逆,可艾灸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也可强刺激攒竹穴,灸中魁缓解急性期的发作。艾灸禁忌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责编:苏雅婷)
中医教你怎样艾灸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疗法是利用艾棒在一定的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穴位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看。比如艾灸的穴位可以取关元,中极,气海,会阴,足三里,三阴交,腰骶部的穴位等穴位来艾灸。虚寒体质,通过艾灸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可以给予艾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中脘以温肾助阳。祛湿可以进行艾灸,去湿热,艾灸方法:肝俞、胃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2、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艾灸要选择比较好的艾条,可以直接手持艾条艾灸。也可用在进行艾灸的时候需要购买一个艾灸的盒子,避免烫到自己。艾灸仪艾灸也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3、注意艾灸的时间。艾灸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要注意艾灸的用量,艾灸时要合理利用姜片。找准穴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就可以了。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功效。一般来说每次艾灸的时间15-30分钟不等,十天为一疗程。4、选择正确的艾灸方法。艾灸有很多种方法,一般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回悬。手持艾灸条,离穴位高度3厘米左右。艾灸时在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还可以使用生姜辅助,具体的方法是取生姜一小片,敷于有关的穴位之上,上面将点燃的艾条或是艾柱接近或是放于生姜片上,进行熏烤。
中医艾灸方法
张增峰 副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医医院中医艾灸的方法是先上面、后下面、先后面、后前面、还有就是艾灸分泻和补。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以及不同的需求,从而决定用补法还是泻法,一般想通过艾灸来下火的,都是可以用解法来进行艾灸的,要是调理身体气血、以及经络都是用补法来进行艾灸的。在平时艾灸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建议可以在艾灸后半小时左右多喝一些温开水促进身体代谢,这样效果会更好。
宫寒如何调理 老中医推荐艾灸治疗
第一,宫寒的女性可以通过艾灸,能够有效去除女性子宫的寒气,艾灸可以选择女性肚脐下方的关元穴进行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能够起到补虚益损的作用,对于阳气不足或者身体虚弱的女性人群具有比较好的疗效,具有培元固本的功效,能够有效的去除女性子宫寒气。第二,女性选择艾灸治疗宫寒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灸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女性宫寒的疾病,宫寒的女性艾灸可以选择在肚脐位置任脉上的要穴,用艾灸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调理女性阴阳失调,每天可以艾灸30分钟左右,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艾灸具有比较好的治疗女性宫寒疾病的作用。第三,女性宫寒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疗效,艾灸选择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在肚脐的3/10位置是最佳的,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过长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女性也可以加双手手掌叠在一起放在小腹上,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腹部进行环形按摩,每次按摩最好100圈左右。现在不少女性朋友会患有宫寒的妇科疾病,引起女性宫寒的原因比较复杂,女性患有宫寒疾病最好及时的通过相应的措施来配合治疗,宫寒可以选择艾灸能够有效的温暖女性的子宫,可以去除女性子宫的寒气。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