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

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

发布时间:2025-07-18 09:25:19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的功效和禁忌

孙绍卫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饭后1个小时不能进行艾灸;2、脉搏超过90次不能进行艾灸;3、过饥、过饱或醉酒以后禁止艾灸;4、孕妇不能进行艾灸;5、身体发炎的部位不能进行针灸;6、术后身体内有钢板、螺钉等内置材料的部位不能进行艾灸,特别是手术部位更不能灸;7、糖尿病的患者不能进行艾灸;8、头面部等影响美观美容的部位不能进行艾灸,因为艾灸后一旦起泡或者色素沉着将影响美观。因此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部位、疾病和体质的判断,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艾灸虽然应用广泛,艾灸的时候要多多注意。

艾灸的顺序

高翱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条,一般情况下,艾灸都是先灸阳经,而后灸阴经的。因为艾灸对阳经的作用会更大一些。第二条,就是先从上部灸起。然后再灸下部,因为中医认为人身体的。阴阳是有区分的。一般身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艾灸为热效应,所以对垟的影响会更大一些。第三条,就是在进行。艾柱灸时,要先用小的艾柱后用大的艾炷。这是为了避免突然间过热,而对患者产生烫伤。以上是艾灸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情况需要先灸下而后灸上,比如脱***的治疗就是先灸长强以收***后灸百汇以举陷的。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常艾灸的时候做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前后背,在***灸的时候,通常是按这个顺序来做的。但是也要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来***灸,以疼为腧,在最难受的地方可以先***灸,在***灸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艾灰的损害或者烫伤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按这个顺序做,但是也不一定会这样,按其他的顺序也可以做。

艾灸怎样操作方法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艾条的制作方法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1.艾炷的制作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2.艾卷的制作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3.间隔物的制作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二、艾灸怎样操作方法艾灸的操作方式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等。1、艾条灸艾条灸法就是将艾绒卷制而成的圆柱,直径为1.5厘米、长20厘米,有的也加一些药物,称为药艾条。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2、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3、温针灸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三、艾灸的主要副作用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3、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4、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不适,就会被理解是所谓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议应该到专业的地方进行指导。比如专业的艾灸养生馆。5、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是绿色自然疗法,起源于***古代,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6、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皮肤潮红、灸泡、灸疮、口渴、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7、长期使用,或者频繁使用艾灸,会对肺部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肺大泡等。四、艾灸要注意的禁忌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范愈燕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艾灸的顺序一般都是按照先阳后阴,先左后右进行的。因为在***的古代,以农耕为主,而农民是面朝向黄土背朝向天的,所以中医中将背部的部分归属于阳,而腰腹的部位归属于阴,所以按照先阳后阴的步骤,应该先从身体的上半部分开始,再逐渐到身体的下半部分,先灸背部,再灸腰腹部位,还要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来进行。如果平时身体有不适,可以从身体不适的地方先开始***灸,对于恢复的效果可以达到更好,最好是根据医生给的建议进行艾灸,可以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艾灸的顺序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艾灸的顺序一般作为防病保健的目的是遵循先阳后阴的原则,阳的部位一般包括背部、上身,腹部、下身归之为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存在。如果用于紧急情况下抢救患者,如发生脱证,手撒肢冷,周身冷汗,二便失禁等,则需要立即艾灸神阙穴、关元穴等可以回阳救逆的穴位。还有如果是突发的疼痛类疾病,则可以先灸阿是穴或是可以起到止痛作用的穴位。临床治疗疾病很多时候是不按顺序来的。先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制定治疗方案的。

婴幼儿视力保健

栾瑛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一、为什么关注宝贝的眼睛要从婴儿开始?婴儿视觉功能的发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0-3岁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如果有眼睛疾病的宝宝这个时期及时治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您的宝宝视力低常,最好能请医生检查一次,以求明确性质。这里强调一下,6岁以下是发现与治疗眼病的最好时期。二、怎样居家测查宝宝的视力0-2岁请记住这样的检查口诀:1月怕来2月动(怕指怕光,动指随大人的活动转动眼球);4月摸看带色物;6月近物能抓住;8月存在跟随目(大人手指到哪,宝宝眼光看到哪,并固视不动);1岁准确指鼻孔;2岁走路避开物。提示:4-7个月的宝贝如果视力有问题,爬动和玩玩具的举止行为,通常比同月龄宝贝的动作缓慢、准确度低,显得有些笨手笨脚,请及时去看眼科医生。3-5岁一般可从3岁测查,父母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会宝贝认识视力表。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大致为:3岁为0.4-0.5,4-5岁为0.6,6-7岁为0.7或以上。提示:如按上述方法检测,发现宝贝视力有问题也应及时去眼科诊治。除此,当父母用手捂住宝贝的一只眼睛时,宝贝表现高兴大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却没有这种反应时,说明这只眼的视力有问题,应及早去看眼科医生。三、保护宝贝眼睛的积极策略0-1岁1、避免在灯光下睡觉灯光会影响宝贝的眼睛健康。因为宝贝还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差,如果卧室灯光太强,就会使宝贝躁动不安、情绪不宁,以致难以入睡,同时也会改变宝贝适应昼明夜暗的生物钟的规律,使他们分不清黑夜和白天,不能很好地睡眠。2、防止宝贝眼内斜大多数父母经常喜欢在小婴儿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着看。如果经常这样做,就会使宝贝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俗称“斗鸡眼”。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3、勿遮挡宝贝的眼睛由于婴儿期是小儿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住几天时间,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因此,当宝贝的某只眼患病时一定不要随意遮盖。4、注意预防眼睛异物小婴儿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应该特别注意预防角膜(黑眼珠)异物。刮风天外出,应该在宝贝的脸上蒙上纱巾;扫床时将宝贝抱开,以免风沙或扫帚、凉席上的小毛刺进入眼内。因为,小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眼内有异物时难于发现,如果继发感染,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1-3岁1、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这一时期的宝贝会比以前有更长时间看书、画画,要注意让宝贝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即坐姿端正,眼睛距书本1尺左右,每次20分钟为宜。必须强调的是,如今新一代光电媒体对宝贝的视力影响不容忽视,因为荧光屏画面跳跃闪动,切换速度非常快,如果让宝贝长时间的看电视或声像读物,会使眼组织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近视、斜视和弱视。因此,看电视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距电视机2-3米远,其高度略低于眼睛视平线,电视机要安放得正一些;室内亮度不能与电视机的亮度相差太大,以保留一盏低度灯具(亮度能看清书本字迹)为宜。2、诊为斜视应积极治疗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宝贝的眼睛的位置是否正常,如发现宝贝确实存在斜视要及时就诊,如果经过医生诊断确定需要手术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不要延误治疗,使视功能受到影响。3、防止发生眼外伤随着宝贝逐渐长大,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并在此期间学会了奔跑,预防眼外伤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加强对宝贝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着铅笔、筷子等尖物猛跑,以免摔倒时尖物扎伤眼睛;家里使用强酸、强碱等洗涤剂时要让宝贝避开,以免液体溅到宝贝的眼中造成化学烧伤;如果发生烧伤立即用清水彻底清洗,然后去医院做进一步处理;如果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让宝贝轻轻闭眼,用眼泪将其冲出;如果异物在白眼球表面,可用消毒棉棒将其蘸出,切忌用不干净的手帕去擦,以免造成眼球表面划伤和继发感染;如果异物在黑眼球表面,应到医院请眼科医生帮助取出。四、谨防“电视性侧视”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坐”着休闲,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少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多,“歪头侧视”的现象也就日益增多。所谓歪头,就是患儿的脸转向右侧或左侧、低头或仰头看电视;所谓侧视,是孩子双眼向侧方注视或双眼向上或向下转。这种现象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亦可见于小学生。这种由于看电视而引起的“歪头侧视”现象就是电视性侧视。其形成的原因是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过长,过分专心,就会无意识地将头歪向一侧,双眼向另一侧凝视,久之便形成习惯性动作。如果电视机的位置和孩子的头部位置不相称的话,孩子也容易得电视性侧视。如电视机屏幕过低,孩子看电视时,头就会过于前倾;如果电视机屏幕过高,孩子的头颈就会过于后仰。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建议:学龄前的孩子每次看20~30分钟的电视后,目光就应该离开电视屏幕;看电视时的坐姿也要端正,爸爸妈妈应该检查家中电视机的位置和高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由于侧视的影响,患儿几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散光,部分孩子还会有屈光不正,如近视或远视。这部分孩子应该及时到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并配戴合适的眼镜予以矫正。如果孩子有歪头侧视的现象但没有屈光不正,应该尽量少看电视,无需特殊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歪头侧视现象是可以消失的。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陆艳萍 主任医师 开滦总医院首先,艾灸先施于患者的上肢,然后施于下肢。第二,艾灸先施于背部和腹部,然后施于胸部和腹部。第三,先灸头部,然后灸四肢。第四,病人的左肢首先是艾灸,然后病人的右肢是艾灸。如果没有按照艾灸顺序进行艾灸,可能会引起内热、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艾灸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穴位,避免艾灸错误的穴位,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