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

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

发布时间:2025-07-18 07:31:53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去湿气灸哪个部位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1、中脘穴:中脘穴是脾的募穴,水湿代谢主要由脾所管,脾虚会引起湿气停滞,导致人体出现痰湿的现象。所以应先补脾气,中脘穴是补脾气的要穴,所以可以先灸中脘穴;2、背腧穴:背腧***的脾俞必须要灸,灸此处祛湿气的效果比较理想;3、命门、肾俞穴:因为脾气不足为肾气不足所影响,肾虚,尤其是肾阳虚,会导致脾阳气不足。所以灸脾俞的同时,通常都要灸肾俞和命门,以补充肾的阳气;4、足三里:可以治疗脾胃,尤其补充脾胃之气的重要穴位;5、丰隆穴:丰隆穴属于化痰湿的要穴;6、阴陵泉穴:可治疗湿气,尤其对于水肿具有良好的疗效;7、三阴交穴:因为三阴交穴是三条阴经的交汇,对脾、肾、肝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下肢的水肿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艾灸哪里可以祛湿气

时素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可以让患者艾灸内关穴,因为内关穴可以调理气血、增强脾胃的功能。也可以选择关元穴,关元穴主要是在脐下三寸处,也就是脐下四横指。体内湿气重的患者,可以用悬灸的方法,每次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天灸1次就可以。对于湿邪比较重的患者,可以选取命门穴或者神阙穴,中医认为命门穴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而神阙是人体元气所在的部位。所以如果是体内湿气比较重的患者,可以艾灸这两个穴位,可以增强体内的元气。在临床上还有痰饮、痰湿比较重的患者,可以选取丰隆穴进行治疗,丰隆穴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化湿的效果。丰隆穴基在人体两侧,小腿外侧的中点处,也就是肌肉鼓起的最高的地方,在该处进行艾灸即可。

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麦凤香 主任医师 银川市中医医院湿气重首先灸关元穴,是具有诸多保健养生功效的穴位,可以驱寒除湿,调理气血,增强脾胃功能。具体位置在肚脐下3寸处,也是肚脐下4横指的宽处,体内湿气重的患者,艾灸时可用艾条悬灸,每次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天灸1次即可。另外穴位是命门穴,与神阙穴相对应,在人体后背,脊柱正***上。中医认为命门穴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是人体的元气所在的部位,如果体内湿气重的患者,适当艾灸的穴位,可以增强体内元气,从而逼出体内的湿邪之气。命门具体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肚脐相对应的部位,具体艾灸时可用艾条悬灸,每次连续灸10-15分钟,每天灸1次即可。湿气重还可灸丰隆穴,丰隆穴受到艾灸刺激后,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健脾化湿的保健功效。人体左右两侧,小腿上各有丰隆穴,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鼓起最高起处。体内湿气重的患者艾灸可用悬灸,连续15分钟左右。还有解溪穴,具有去除全身痰湿之气的穴位,适当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湿气郁结导致的下肢水肿症状,朋友们每次采用艾条悬灸10-15分钟即可。

湿气重艾灸哪里

曹玉霞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艾灸的部位可以选择三个大的部位,背部、腹部还有下肢部位。背部可以艾灸肾俞和命门穴,而腹部可以选择关元、气海、神阙,都有补肾壮阳、健脾祛湿的功效。下肢可以选择阴陵泉,阴陵泉是个祛湿的要穴,还可以选择足三里健脾化湿。所以临床上对于寒湿比较重的患者,可以选取腹部的关元、气海,腰部的肾俞、命门,下肢的阴陵泉、足三里进行艾灸治疗。

艾灸哪个位置排湿气

赵红 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腧穴、胃腧穴、三焦腧穴、肾腧穴、气海腧穴、关元腧穴,每穴艾灸20-30分钟,以局部温热、不灼痛、皮肤红晕为标准。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饱饮食及暴饮暴食的情况,忌烟酒,浓茶,咖啡等等。病情分析:艾灸可以选择丰隆穴、足三里穴、中脘穴、合谷穴、承山穴、阴陵泉穴、委中穴、外关穴、曲池穴、血海穴等穴位按摩,可以排湿气。意见建议:建议平时注意保暖,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损伤脾胃,应多吃一些温热、好消化的食物和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冬瓜、大枣、玉米须等。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艾灸哪个位置排湿气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丰隆穴在人体的小腿前外侧进行丰隆穴位。它的特殊位置在外踝尖上八寸出,条口穴外约一寸,距胫骨前缘大约两指的距离。对头痛眩晕、下肢疼痛及体内因湿气过重引起的痰多咳多、脾胃虚弱等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这个穴位比较敏感,按压会有疼痛的感觉。2、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为足太阴脾经,为十总穴之一。它的体位在踝尖上方三寸处,大约四指宽。骨头附近的一块凹陷的地方就在胫骨后院。用三阴交穴对妇科症及湿气引发的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用它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疾病。3、关元穴关元穴位在人体肚脐下面三寸处,有固本培元、下焦和补益作用。中医临床上多用于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因为人体内湿气过重多半在病人下焦部位沉积,所以按压关元穴也能清除病人下焦的湿气。

艾灸去湿气灸哪里

黎海文 副主任医师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艾灸除湿气灸的地方1、艾灸丰隆穴祛湿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2、艾灸足三里祛湿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3、艾灸关元穴祛湿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4、艾灸解溪穴祛湿解溪穴在足背和小腿交界的位置中,横纹中间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这个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最好能够每天进行艾灸十五分钟左右。5、艾灸曲池穴祛湿曲池穴在屈起肘部的时候出现横纹的外侧段,是大肠经的合穴,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对位置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如果身体容易出现烦闷以及手麻的情况,对这个穴位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不适应的情况。6、艾灸隐白穴祛湿隐白穴在脚上大脚趾末节的内侧,距离脚趾甲的距离大约是0.1寸左右。隐白穴是脾的重要穴道之一,和身体之中的小虎功能密不可分。则个时候可以在隐白穴中进行艾灸,用艾条大约5~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能够起到很好的祛痰祛湿的作用。

艾灸灸哪个位置除湿气 艾灸这五个穴位可轻松祛湿气

1、艾灸中脘穴:我们的六脏六腑各自有一个募穴,募穴可调理和治疗关联脏腑的病证,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脾胃密切相连,在中脘穴上艾灸可以健脾祛湿、温中散寒。这个穴位在上腹部正中心线上,肚脐上方4英寸食物位置。2、艾灸丰隆穴:在这个穴位是进行艾灸,可以补脾健胃,使体内的水分、痰液可以正常排泄,有效除湿、祛痰。这个穴位在我们小腿的前外侧,外侧踝尖上8英寸的位置。3、艾灸阴陵泉穴:这个穴位是***经气注入的位置,艾灸这里有健脾祛湿、清热利尿、通利三焦的功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除***位,这个穴位在小腿内侧,内侧脚踝下方的凹陷处。4、艾灸足三里:足三里这个穴位的功效作用非常多,艾灸这里有舒筋活络、祛湿健脾的作用。这个穴位在外膝下,胫骨缘旁边一横指的位置。5、艾灸肩髎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让肩部的血液循环加快,祛除体内湿气,对减肥也有一定作用。这个穴位在肩后方,我们伸直肩关节,肩峰后凹陷的部位就是肩髎穴。艾灸这些穴位如果使用艾条,一般都是灸10-15分钟,如果使用艾灸盒艾灸,时间可以延长到30分钟,艾灸完之后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寒气再次侵入身体,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艾灸这些穴位有很好的祛湿化痰作用,湿气重的人可以经常艾灸这些穴位,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好身体的保健工作,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潮湿的天气不要出门,避免湿气进入我们的身体。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