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撰写的中医典籍)百度百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撰写的中医典籍)百度百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大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针灸大成》又名《针灸***》,是针灸学著作。明杨继洲著,靳贤校正。刊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最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刻本,清康熙五年(
针灸大成简介
1 古籍中的针灸大成 1 拼音。zhēn jiǔ dà chéng 2 ***参考。Zhenjiu Dache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 ... 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针灸大成》为中医针灸著作[1] 。
针灸大成概述
• 把进针时的基本操作归纳为八法即: 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3、继承总结发挥前人补泻手法 • 《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论述 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
中医针灸古籍全书《针灸大成》论述
简介:《针灸大成》十卷,明·杨继洲撰。杨氏出身医药世家,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继洲承家学,博览群书,后任职于太医院。通各家学说,尤长于针灸。行医四十余载,常针药并用。万历二十九年...
针灸大成 简介
1、针灸药物按摩并重。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赵文炳在《针灸大成》序言中说“迩来针法绝传...
针灸大成的介绍
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
针灸大成内容简介
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太阳膀胱67穴。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胸部:距正***: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腹部:0、5寸,2寸。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八会穴:筋会、4 页1.1M1052 页13.5M95 页1.3M68 页18.9K51
针灸大成内容简介
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足少阴肾经27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太阳膀胱67穴。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胸部:距正***: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腹部:0、5寸,2寸。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八会穴:筋会、4 页1.1M1052 页13.5M95 页1.3M68 页18.9K51
针灸大成图文笔记
3页 · 热度300三针灸大成针灸大成图文笔记目录01思维导图02内容摘要03目录分析04作者介绍05读书笔记06精彩摘录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