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的优势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的优势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针灸的原理及作用
- 2、如何自学针灸?
- 3、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 4、腰间盘突出能针灸治疗吗
- 5、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 6、如何学针灸
- 7、什么是针灸学
- 8、针灸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针灸的作用有疏通经络、补血益气等。具体分析如下:一、原理1、刺激人体的穴位:针灸通过针扎于皮肤表面,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通过针灸的方法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效***寒气入侵体内。2、调和阴阳:患有疾病的患者,身体内的阴阳处于失衡的状态,通过针灸的方法可以调节身体,促使身体阴阳平衡。二、作用1、疏通经络:当人体内血液循环不通畅时,通过针灸的方法,可使身体内的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2、补血益气:当人体气血虚弱时,通过针灸的方法,可有效补充身体内的气血,还可以起到调节体内气血的作用,针灸足三里穴,还有利于肠胃的蠕动。针灸应该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不可独自完成操作。进行针灸应避开过度饥饿、身体过度劳累的状态下,以免出现晕厥的情况。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进行针灸,可能会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何自学针灸?
第一步,要学习中医的相关基础课程。比如说《人体解剖学》《经络学》《针灸学》等这些最基本的课程都需要全面学习和掌握。这些对基本的理论掌握了,才能够明白中医的一些基础架构和思维方式,接下来做其他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一些了。第二步,针灸一定要记住穴位。记穴位,就跟平日学习外语背单词一样,可能会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又容易忘记。但是穴位是必须要记牢的,所以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加把功夫,认真记住各个穴位,千万勿要搞混淆了。第三步,拜师学艺。如果是想要自学的话,其实学习针灸并非那么容易,而且如果自学不到位的话,就很容易在日后针灸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事故,所以建议如果真心想学好针灸的话,找专业人士帮助入门是必不可少的。第四步,开始练习进针。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开始练习进针了,此时可以先在棉球或者纸球上好好练习一番,待有感觉了、熟练了后,才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练习。此时若是害怕的话,不妨求助自己的师傅,这样就不用担心针灸不到位,或者针灸会疼了。第五步,学习用针灸解决病痛的问题。做到这一步是比较难的,因为如果中医理论基础不扎实,做不到辩证诊断病情的话,是很难到达治疗这一步的。所以,刚开始入门的朋友,请注意多跟自己的师傅旁观学习,注意做好笔记,这样才到某天自己单独实现针灸治病的理想。学习中医针灸,除了要拜师学艺外,还应当多交一些对中医感兴趣或者在中医方面比较有研究和权威的朋友。要知道,如果缺乏这方面的交流,个人是很难进步的。交际圈太窄,而且没有相应的中医文化氛围影响,会让进步非常的小,甚至是眼光狭隘哟。因此,想学好中医针灸,请记得多交几个对这方面研究比较深的朋友哟。学习中医针灸,还应当多阅读一些专门的著作和书籍。如果不尽量拓宽知识面,以及深入学习在中医方面的知识,是很难体会到针灸的精髓的。学无止境,除了实践外,学习前人留下来的宝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时间和金钱方面比较宽裕的话,还可以多报读一些中医针灸方面的兴趣班。这类兴趣班通常在一些中医药大学都会有的。只有系统的学习了,才能对中医针灸有很深入的了解。学习针灸不是单枪匹马闯关就行了,这需要走出去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闫慧博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起源于***。在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阴暗潮湿山洞的祖先,与野兽搏斗过程中,难免发生风湿和伤痛,他们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会用物去揉按、捶击痛处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或放出一些血液以缓解疼痛,这样就逐步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我国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灸法产生于火的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起初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后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于是定型于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针灸就是这样诞生的!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传到西亚等地,对当时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走向世界。
腰间盘突出能针灸治疗吗
程立明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腰间盘突出的问题可以用针灸来调理,疼痛难忍的朋友可以通过针灸缓解疼痛,但是如果有这种情况,可以用针来缓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正确的知识和生活习惯。临床上常用针灸治疗因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问题。1,调理肾经的途径。这种针灸治疗以平补平泻法为主,刺激量适中,适合绝大多数腰间盘突出的患者。这种针灸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等。7每天一次,隔天针灸一次,效果会更好。2,放血疗法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腰间盘突出的急性腰痛患者,一般在拔罐的同时进行治疗。穴位主要有委中、阳陵泉、悬钟、阳辅、环跳、命门、腰阳关、秩边。拔罐针灸放血的具体穴位要根据患者的阿是穴来定。3,结合针灸的火罐对某些顽固性腰间盘疼痛的患者,医生有时会使用以上两种针灸结合拔火罐进行急性治疗。这种治疗有一定的危险性,并非专业人士不建议大家选择这种方法。但在专业医院里面,医生会选择这种方式。中医治疗里面的针灸,大家一定要慎重选择,因为针灸这种治疗方法会有错误的操作,轻度问题的话,只能导致皮肤破损,严重的话会导致内出血。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可以选择温和的拔罐,刮痧推拿的方式,选择针灸治疗,一定要到医院进行。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是什么
周峻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疏通经络: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经络系统,贯穿全身,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疏通经脉,使得机体的气血畅通,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调节脏腑: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提高免疫力:针灸刺激穴位可以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促进人体内的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生,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和阴阳: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之一。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调节阴阳平衡,从而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化瘀通络:针灸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增强组织的氧气供应和代谢,促进瘀血的吸收,从而起到化瘀通络的作用。总之,针灸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促进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针灸也有一定的禁忌人群和注意事项,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学针灸
隋康民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立医院既要求熟记基础知识,更要多动手、多练习、勤实践。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构成。学习针灸学必须要熟知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循行的走向、分布交接、流注次序等特点。牢记每条经脉的详细循行部位、主治概要、经脉上穴位的名称、性味、主治、针刺方法等内容。此外,要苦练、勤练指力,也就是持针之手力量的练习,加强和培养动手能力。指力的产生是手部小肌肉群和力量和协调能力结合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针灸学
丛伶男 主治医师 蓬莱市中医医院针灸学首先它是一门学科,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以及针刺、灸法,探讨运用针刺和灸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针灸学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内、外、妇、儿等各个领域均发挥了不错的疗效。具备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针灸包含针刺和灸法,需要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就诊,比如说针灸科、推拿科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针灸
概述针灸是一种***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基本简介针灸是***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是一种***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针灸文化针灸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科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病时,指出要“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5年),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56--589年),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日本等国。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针灸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里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学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针灸得到了大发展。2000多所中医医院都设有针灸科;针灸的科学研究已经涉及机体的各个系统和临床各科;对针灸的调整作用、镇痛作用、增强免疫力作用,以及经络现象,经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实验资料。针灸-医学起源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针灸-主要方法毫针刺法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拔罐法: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其他刺法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现代刺法灸法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一项医疗保健技术。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是以针形工具,刺入或按压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是以燃着的艾绒或其他可燃材料,温烤或烧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上述两者在临床上经常配合使用,合称为“针灸”。针灸-取穴原则针灸处方的腧穴选取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证、腧穴的特性,结合临床的具体实践,合理地选取适当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的腧穴选取,以循经取穴为主,其中可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三者在临床应用中可分可合。1.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和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规律提出来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例如,鼻病取迎香,口喁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梁门等,皆属于近部取穴。2.远部取穴远部取穴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提出来的,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例如:咳嗽、咯血属肺系病症,可选取尺泽、鱼际;胃脘疼痛取足三里,同时可选与胃相表里的脾经络穴公孙,必要时还可取与胃有关的心包经腧***关等;面部疾患取合谷;目赤肿痛取行间;久痢脱***取百会;急性腰痛取水沟等。这些都是远部取穴的具体运用。对此,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都属本法范围。3.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也称对证取穴,或称辨证取穴,是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用于病痛部位明显或局限者,随证取穴是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往往难以明确其病变部位,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这一类病证可以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腧穴。例如:高热可选取大椎、陶道;治疗失眠多梦可选取神门、大陵;治盗汗可选取阴郄、后溪;治虚脱可选取关元、气海;治昏迷可选取素醪、水沟等。有些腧穴对某一方面的病证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中经常选用,如气病的胸闷、气促取膻中,血病的血虚、慢性出血取膈俞,筋病的筋骨酸痛取阳陵泉,这些也属随证取穴范畴。以上三种取穴原则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应用。例如:治哮喘实证,可选取膻中、尺泽、列缺、中府。取中府为近部取穴,取尺泽、列缺为远部取穴,取膻中为随证取穴。针灸-配穴方法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是选穴原则的具体应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并总结出多种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主要有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要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1.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取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例女口:肺病咳嗽,可取局部腧穴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如《灵枢·厥病》所载“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等,均属本法的具体运用。2,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作为配穴依据,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在临床上常取相表里二经的腧穴配合应用。《灵枢·五邪》记载:“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这就是表里经配合应用。特定穴中的原络配穴法,也是本法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3.上下配穴法是指腰部以上腧穴与腰部以下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如治疗胃病取内关、足三里;治疗咽喉痛、牙痛取合谷、内庭;治疗脱***取百会、长强等。《百症赋》载:“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此外,八脉交会穴的配合应用,也属本法的具体运用。4.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前为阴,后为阳,故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灵枢·官针》所指“偶刺”法和俞募配穴法,均属本法范畴。凡脏腑疾病均可采用此法,如胃脘痛,前取中脘、建里,后配胃俞、胃仓。5.左右配穴法本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以加强协同作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也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如“巨刺”、“缪刺”均属本法的应用。针灸-疗法优点1、效果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2、简便经济:治疗工具简单,勿需特殊设备,只要随身带上几支针和一些艾绒(或艾条),以及酒精、棉花等,无论在工厂的车间,农村的田野中和战场上,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治疗。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又可以节省药费,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3、易学易用:学习针灸,只要能记住孔穴的部位和它的主治证,熟练操作方法,认识疾病,就可以给人治病。学起来此较容易,用起来也不算困难。4、治疗范围广:针灸疗法的治疗范围此较广泛,不论內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五官、皮肤等科,都有它能治的疾病,而且有些病的疗效很好。5、安全稳当:只要注意消毒,依照针灸的操作方法去进行治疗,就不会发生什么不安全的问題。针灸-是否疼痛针灸的是否有疼痛的感觉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病人。一般来说,针灸刺入人体后会产生酸、麻、胀、重、疼等感觉,这些都是针刺得气的反应,是好的表现,是检验本次针刺是否“合格”的一个指标,如果针入人体后没有任何感觉,那说明这次针刺是“不太合格”的,这个医生的针刺手法是值得怀疑的。一个好的医生,他的针刺入病人体内后,会使病人的局部产生或酸、或麻、或胀、或重、或疼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存在于病人表皮的,这种感觉来源于针尖所到的部位,一个好的针灸医生,会使针尖所到之处的一大片区域产生这几种感觉,产生感觉的部位可以达到直径5厘米,甚至更大。这种感觉是非常舒服的感觉,是一种挑动沉疴的感觉,是一种按摩弹拨劳损的肩背的感觉。一个手法差的医生,带给病人的是进针时的疼痛,行针时的疼痛,这种疼痛是非常不舒服的疼痛,这个疼痛的部位是在皮肤的表层,是一种牵拉皮肤的刺痛,跟上面所说的感觉非常舒服的“疼”发生的部位不一样,上面所说的疼发生在深层,也就是针尖所到的部位,也就是有病痛的部位。一个身心放松的病人,也会配合医生的进针,减少针刺发生疼痛的概率。一个非常紧张的病人,他的那种不好的疼痛感是会经常发生的。所以说,针灸的疼,不是绝对的,好的疼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不好的疼,是因为病人的紧张和医生的技术太差造成的。如果你在做针灸时,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放松,并且找一个好的针灸医生来扎针,那么,你基本上不会被疼痛困扰。针灸-适应范围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一、呼吸系统疾病1、鼻窦炎2、鼻炎3、感冒4、扁桃腺炎5、急、慢性喉炎。6、气管炎7、支气管哮喘;二、眼科疾病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三、***疾病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四、胃肠系统疾病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深度阅读面瘫针灸能不能治好2023-05-2609:34:21风湿性关节炎针灸能治愈吗2023-05-2606:37:01腰椎盘突出怎么医治椎间盘突出可以用针灸吗2023-05-2518:36:01***可以针灸治疗2023-05-2515:55:01***用针灸可以治好吗2023-05-2515:53:51***针灸治疗方法2023-05-2515:52:41***针灸治疗2023-05-2515:49:11膝盖积液针灸后积液去哪里了2023-05-2409: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