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7-17 16:25:36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学针灸

冯春青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想要学习针灸首先要寻找有经验的针灸师,在针灸师下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在明确理论之后才能够知道如何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明确体内的穴位。人体可以分为12正经和七经八脉,明确这些经络分布的位置,并且在这些经络上分布着361个穴位,要知道这些穴位所主治的疾病。在用针灸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要选择合适的穴位,避免针错穴位对病人造成伤害。

初学针灸怎样练针

张增峰 副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医医院建议先从最简单的单手拿针开始练习,也就是持针。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练习的入门的动作,就是用自己的中指和拇指捏住针身,然后用食指抵住针尖练习进针,要用中指和拇指牢牢的捏住针身,就像老虎逮住猎物一样。可以选择用猪肉练习进针的感觉,也可以选择使用卫生纸,但是卫生纸的质感比较硬,不如猪肉来的真实。

中医针灸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特设立银屑病门诊,重点建设及发展的一大“专病、专科、专治”的特色。银屑病门诊由国内知名的、对银屑病有特殊研究的皮肤病专家李民英、吴大卫、谷雪虹三位专家坐诊,组成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敬业认真的银屑病专科专业团队。据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的银屑病专科专家介绍,以中医中药针灸治疗为先导的银屑病的治疗理念上分析,对于银屑病的治疗切勿急躁,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处于急性期银屑病患者一般选用内服中药药物治疗,作用较强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稳定期的银屑病患者而言的;毛发部位及皮损面积较小的银屑病可以选择酊剂治疗安全有效;而我院新研发的针刺、穴位注射、埋线以及按摩等疗法,主要的治病原理在于汲取了祖国医学的经络和腧穴理论,采用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相结合进行选穴,来达到根治银屑病的目的。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特需门诊专家吴大卫表示:从目前银屑病治疗的临床试验上来看,银屑病中医中药针灸治疗打开了一条全效的治疗牛皮癣、银屑病的通道,能够方便快捷的直达患处。中药针灸治疗银屑病的原理主要在于凭借祖国医学的经络和腧穴理论,采用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相结合进行选穴,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疏风。通过中医中药针灸治疗,起到疏通经络,调节免疫、抵御病邪入侵,从而发挥治疗效应的。银屑病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在我院实施,对于牛皮癣、银屑病患者而言又是一次希望的开始,我院将承载银屑病患者康复的梦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银屑病患者重新找回自信,恢复健康!北京京城银屑病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及早就医,及早康复。就医请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以免耽误您的病情。我院开通网上在线预约挂号系统,患者只要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咨询电话:010-83838389!只需短短几十秒钟就可以轻松挂上专家号,挂号费预约费全免,而且省去了看病排队的麻烦。

如何学针灸

傅广波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既要求熟记基础知识,更要多动手、多练习、勤实践。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构成。学习针灸学必须要熟知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循行的走向、分布交接、流注次序等特点。牢记每条经脉的详细循行部位、主治概要、经脉上穴位的名称、性味、主治、针刺方法等内容。此外,要苦练、勤练指力,也就是持针之手力量的练习,加强和培养动手能力。指力的产生是手部小肌肉群和力量和协调能力结合的外在表现。

针灸初学者该怎么练针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在练习针灸的时候首先应该从理论开始学习,买一本针灸书,然后从针灸学的起源开始读起。临床上针灸穴位是361个,但职业医师考试要求掌握90个左右即可,临床上常用的穴位也就100余个,把这些穴位的功效主治定位都要记清楚,然后开始用卫生纸卷或者猪肉练习进针。练习结束之后再用自己练习针灸,熟练之后就可以给患者治病了,没有医师资格的人禁止给他人针灸。

***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官网:http://www.acuworld.net/zjyy):1951年政务院正式批准在***下建立针灸疗法实验所,下设门诊部,广泛开展针灸医疗并培训针灸人才。***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经中央文委批准,针灸疗法实验所改名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设有五个针灸治疗室、X光室、化验室以及生理、生化解剖等基础研究室。***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1983年,针灸研究所被确定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针灸)合作中心,门诊开展了以针灸为主治疗神经循环运动消化呼吸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疼痛性和疑难杂症,均取得良好效果,受到患者好评。***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2003年针灸研究所门诊部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计算机联***理,年底,被评为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使服务质量和门诊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2005年11月***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同时决定将针灸研究所门诊部变更为“***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并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颁发了***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执业许可证。***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是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科室设施较全,拥有一支高年资、高水平的临床队伍,开设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口腔、肿瘤、骨伤、按摩以及中医、针灸等20多个临床科室,共有医务人员百余名,在针灸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缺血性血管病、胃下垂、良性甲状腺结节、单纯性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中心性视肉膜脉络膜病变以及针灸养生保健、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将竭诚为海内外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旁门(***中医科学院北大门西侧)邮政编码:100700电话号码:64031166-218;64014411—2723乘车路线:106、107电车,24路汽车到东直门内站下车或乘地铁到东直门下走南厅西出口

如何学针灸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学习针灸必须要学习中医的理论,而且中医的阴阳五行,了解气血经络,还要知道五脏六腑,这个同时还需要学习,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当然,西医的解剖学知识不能少。最后还需要学习经络东西,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必须要有宏观的。最后就是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中医针灸小常识

1.请各位说一些中医针灸的入门知识如何使针灸进针时不疼痛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而引起的针刺疼痛。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在针刺前必须选好针具。取穴要避开瘢痕或溃疡组织,下针前要指切穴区皮肤,避开痛点,为了避免误伤血管壁和刺中肌腱或骨膜,应熟悉穴区的解剖情况,送针时要仔细体会针尖是否触及较坚韧的组织等,及了解病人的反应。在感觉灵敏处的穴位2.***针灸文化知识针灸疗法的历史文化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起源】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针灸的历史】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二千五百年前,***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3.中医知识问答经络理论是中医针炙的根。经络是人身“隐形”的“高速公路”。“隐形”是说现代科学之发达,还是难以实验的方法发现经络的存在。“高速公路”是指经络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人把人体分为九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体生理组织系统”,第二层次是“中医经络及穴位系统”,西医一般是基于人体第一层次的,中医是基于人体第二层次的。经络是如何发现的?大体在远古,“天人合一”是人们普通的信念,人们都有“返观内视”的习惯,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不少人能返观内视看到经络,把经络用于医学实践,发展出中医针炙。看来,以远古某个时期的标准来衡量中医师,不能“返观内视”经络者,都是不合格的。针炙穴位能治病的原理何在?有人说是把某种看不见的“能量”通过针炙影响穴位,经络,进而影响对应的生理组织系统。看不见的东东,不好评论,我们这里撇开这个玄虚的东东不谈,针炙为什么能治病?《一针见效—认识针灸》一文中说:“针灸是利用调节虚实和平阴阳的作用,使经络运行血气顺畅,刺激脑部,使其产生脑内***,达到抑制缓解疼痛的目的,不但可以抗御病毒,还可以传导感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还是说得云里雾里,因为从西医看,针刺破皮肤肌肉,是对人体生理组织的破坏,何谈“调节虚实和平阴阳”?tuenhai认为针炙的治病的奥秘就在这小小的对人体生理组织的破坏之中。原理同我们打预防针类似。在百度知道查了一下关于预防针的答案:预防针有两种,一种是抗原,大多数预防针是这种,它是灭活的病毒或细菌等异体蛋白,用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来达到预防该种疾病的目的,如我们知道的各种疫苗;另一种是抗体,它是用给动物接种疫苗使其产生抗体后将血清制成预防针备用,主要用于急症,如破伤风、狂犬病等等,因为发生这些情况时细菌或病毒已经进入人体而人体却没有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此时就需要借助异体产生的抗体帮忙了,此类预防针多是用马的血清制成,但是在注射抗体性预防针时需要同时注射相应的疫苗,原因是在抵抗毒素的同时还要使机体能及时自己制造抗体来抵御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回答者:跨海登山-秀才***11-2218()tuenhai猜想的针炙治病原理与打预防针一样,通过物理的方法,对穴位所在物理组织施加小小的破坏,从而也对穴位也产生了小小的破坏作用,经络自成一套系统,“高速公路”某站(也即某穴位)出了意外,自有专门人员去应急修复,某穴位“修复”了,该穴位对应的病症也就得到了治疗。知道这个原理,人人都能自我“针炙”治疗:第一,知道某病要找哪些穴位第二,知道穴位的位置第三,对穴位施加物理影响(针刺,炙,按摩,拔罐……)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4.中医保健小常识2~3条,我急要呀1.在春季排解肝毒的过程中,介绍的是中封穴。中封穴是肝经的第四个穴位,在五行当中属于金的,而肝是属于木的,金和木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运用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帮助排解肝毒。下面说说中封穴的位置,它在脚的背侧,在脚内侧踝骨的最高点的前方一个拇指的宽度的位置会按压到明显的酸胀感,这就是中封穴了。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的拇指在中封穴上进行按揉,每次200下左右,每天两道三次。如果穴位找不准的话,可以握起空拳,在脚内侧踝骨的前方中封穴的位置进行敲打,也是可以的。如果手中有砭石的刮板的话,就利用砭石的通络化瘀的作用,从上向下的,也就是从脚踝方向到脚尖方向进行刮擦,每次五到八分钟左右,就能更好的达到排毒解毒了。2.在春季不光要养肝,还要养其他的脏腑,在养肾方面,我介绍的是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古代医家认为肾经出于涌泉,它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灌溉全身,滋养我们的先天之本。涌泉穴的位置在脚底部,脚掌区区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人字形的凹窝,这个人字形的凹窝的顶点就是涌泉穴了。介绍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第一种方法,我们平座在床上,用左手的手心来摩擦右脚的涌泉穴,然后,在用右手的手心摩擦左脚的涌泉穴,每次五分钟左右,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多梦焦躁等都有很好的帮助。第二种方法,可以用手的拇指指端按压涌泉穴,力度要大一些,能够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头顶疼痛。如果手的力度达不到,也没关系,还有一个办法,古代的医书中记载过,距今一两万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针灸,人们就用砭石的尖端在涌泉穴的位置进行重力的按压,对于头顶疼痛是非常有效的。3.对于耳鸣的朋友,介绍的是中渚穴。中渚穴的中是中间的中,说道渚就想起大诗人杜甫的登高诗中的一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是三焦经的第三个穴位,三焦经的经络巡行是连接耳朵的,因此运用这个穴位对于耳鸣是比较合适的。中渚穴在手背上,手的第四个手指和第五个手指的指缝的后方,在第四和第五手掌骨之间的凹窝中会找到明显的酸胀感,这就是中渚穴。操作的时候,可以先用一个手的拇指在另一个手的中渚穴的位置进行按揉,然后在交换过来,每次150到200下左右,每天两道三次,按揉的时候,要有明显的酸胀感是最佳的。如果感觉学位找不准的话,也没关系,可以用身边的砭石刮板在手背的第四五手掌骨之间进行刮擦或者按压,因为砭石表面光滑润泽,不用刺破皮肤,就能很好的产生经络的传导感觉,对于直达耳部,缓解耳鸣是更加理想的。4.在提升免疫力方面,提供的是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不光是调节脾胃的一个重要穴位,还是我们熟悉的五脏六腑中的六腑所汇聚的穴位,因此,在中脘穴上进行艾灸,是可以提升身体的正气,疏通淤阻的经络的。中脘穴在我们的上腹部,在肚脐和胸骨的下端画一条线,这条线的中间的点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中脘穴了。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五年生以上的艾条点燃,在中脘穴的位置进行温和的灸疗,每次10到15分钟左右,每天一到两次。如果感觉用手持艾条不方便,就可以把艾条简短,或者用精艾绒做的小艾柱放在随身的艾灸盒中,也能达到相同的作用,坚持下来,就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了。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