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贴针灸使用方法有哪些

贴针灸使用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7-18 05:55:44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贴针灸使用方法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贴针灸使用方法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针灸怎么贴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在贴艾针灸之前,需要先对相关部位的皮肤进行仔细的清洁,然后取出控温贴,把垫圈贴在穴位上,并且在垫圈内均匀的涂抹艾摩膏,适当按摩后贴上穴位贴,15分钟后粘孔控温,最后贴上固定胶布。现如今很多疾病都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艾灸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艾灸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艾灸成品的衍生净化物也相继出现,艾针灸就是其中之一。艾针灸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但是不少人并不知道如何使用,下面来看看艾针灸怎么贴。1、仔细清洁皮肤在贴艾针灸贴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皮肤的清洁工作,要把需要艾针灸的皮肤进行仔细的清洁,以免影响到艾灸的效果。2、取出控温贴使用艾针灸的时候,首先需要把控温贴给取出来,在取出控温贴的同时,要把它的外环也一并取出,这个外环被称作是垫圈。3、把垫圈贴在穴位上接下来把垫圈任意一侧的胶纸给撕下来,然后以需要艾针灸的穴位为中心,把垫圈贴在上面,并且对穴位进行适当的按摩。4、涂抹艾摩膏找好穴位贴好垫圈之后,把艾摩膏均匀的涂抹在垫圈当中,并且轻轻的按摩1~3分钟,这样能够有效的加快穴位的血液循环,使药物可以更加快速的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5、贴穴位贴在垫圈内涂好了艾摩膏之后,下一步要贴穴位贴,首先要把贴片的防粘膜给撕下来,然后将其沿着垫圈贴合,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些,确保其能够和垫圈严丝合缝,这样可以确保艾灸的效果更好。6、15分钟后粘孔控温艾针灸贴和皮肤结合之后会慢慢的升温,这个时候患者会感觉局部的皮肤热热的,在15分钟左右的时候贴上温控贴来控温,这个温度可以自己把握,一般来说接触的面积越大,温度就越高。7、贴上固定胶布等到所有的一切都做完之后,患者还需要把固定的胶布给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固定艾针灸贴,避免掉落,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贴针灸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许卫华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通常是对局部做好清洁,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之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贴针灸,能够起到较好的调理身体作用,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贴针灸属于中医调理身体的一种方法,在贴针灸之后,能够起到加快身体血液循环和药物吸收,可以有效起到调理身体效果。在贴针灸调理身体期间,需要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同时还需要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熬夜以及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以及寒凉性的食物。

正确的雾化吸入方法图

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加入蒸馏水:在雾化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液体,先要将冷蒸馏水250毫升左右注入到水槽里面,尽量保持液面的高度,能够浸没住雾化罐的底部透视膜。2、注入药液:将药液稀释到30~50毫升,然后拧开雾化器的罐盖,把液体注入到水槽当中,再将盖子盖好。雾化器的图片3、接通电源开始雾化:药液准备好之后接通电源,当电源开关打开以后显示红色指示灯,这时候需要先预热三分钟左右,然后再开雾化开关,等到白色灯亮的时候,药液就会呈现出喷雾状,喷出这时候就可以进行雾化了。4、调节雾化量:在雾化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需求对雾化量进行调节,一般可以分为三档,最大档位的雾化量是每分钟3毫升左右,而中档是每分钟2毫升,小档则为一毫升每分钟。一般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是中档。5、正确雾化吸入首先需要用手拿好雾化器,然后把喷气管放入到口腔里面,保持口唇紧闭,每次在吸气的时候需要用手指按住2出气口,同时需要进行深呼吸,这样才能够让药液可以充分的进入到肺脏和气管。然后在屏住呼吸1~2秒钟,呼气的时候需要手指移出气口。一般进行雾化的时候药液是5毫升,需要10~15分钟左右雾化完毕。手持雾化器吸入图片雾化的作用:1、减少炎症:目前常用的雾化药物有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激素、抗生素等。因此,出现呼吸道感染时,可采用雾化吸入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药物直达病灶,可以更好的抗菌消炎。如果出现咽喉炎、肺炎等疾病,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2、缓解气道痉挛:哮喘患者常因气道痉挛而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激素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对哮喘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3、止咳化痰:咳嗽过度的患者可以使用氨溴索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既可以湿润气道,又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注意事项:1、注意控制雾化用水量:雾化吸入时,不建议放入太多的水,这样会稀释药液,使雾化效果大打折扣。液体量过少会导致药液浓度过高,也会影响患者的疗效。液体总量尽可能不超过雾化瓶的水平。2、雾化吸入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雾化吸入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建议每8小时左右进行一次雾化吸入。吸入的具体次数要根据使用的药物来判断。有些药物的半衰期相对较长,所以你可以选择每天吸入两次。部分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可能需要选择雾化吸入,一天三次甚至一天四次,具体事项遵医嘱使用。3、建议统一雾化药物:不建议使用过多的雾化吸入药物。每次雾化吸入时建议选择一种药物,这样可以减少药物之间的作用。在单独雾化吸入的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会比较小。吸入糖皮质激素后,需要漱口,然后把漱口水吐出。4、雾化方法尽量正确: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一般情况下,药物变成气体后,通过人体呼吸道吸入的过程中,人体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咳嗽症状,甚至会对药物吸入产生抗拒。建议尽量慢慢吸气。必要时可适当放宽雾化吸入的喷嘴位置,并混入一定量的空气,以减少药物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5、按疗程使用:雾化吸入需要保证一定的疗程,即单次雾化吸入不会对患者产生太明显的治疗效果。建议按疗程治疗。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或者更长。具体疗程与患者的药物和疾病有关。6、雾化器使用后需要清洗:雾化器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可以用温水泡半个小时再清洗。风干后放在干净的袋子里风干,下次再用。必须使用一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贴敷疗法的功效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贴敷疗法的功效与作用1、解表散寒,疏风解肌,风寒之邪由表入侵,客于肺卫,卫阳被逼,营卫失和,则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及咳嗽等症,故外邪侵袭,首犯肺卫,肺主皮毛,主司卫外,邪尚轻浅,贴敷疗法借助药力的作用,最先起到文浊体表魏阳、宜通肺卫之气,疏通皮部及其脉络的作用。2、解热清毒,调和营卫,热毒留滞,则气血逆乱,内腐成脓为痈,温度炽盛,热级生风,内陷肝郁心包,则可发生痉、厥变症,患者或发热,或肿胀疼痛,或功能受限,贴敷疗法以其寒凉之剂,贴于大椎、内关、肋下,直达静脉,调理脏腑,清热解毒以消邪热,调和营卫,之治疗各种热证、急症的一种常用方法。3、消积导滞,开郁散结,人体多由七情郁结,或由饮食内伤,导致气机郁滞,肝脾受损,则淤血内停或痰湿交阻,蓄积留止,发为积聚、食滞、痞气等症,贴敷疗法能行气散结,气血得行,结聚易散,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作用,共同调整脏腑经脉的功能,使之积消滞散,开郁解结。二、贴敷疗法的方法和时间贴敷疗法的方法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裹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贴敷疗法的时间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1、刺激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3、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4、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三、贴敷疗法的优点1、途径直接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较强。2、用药安全贴敷疗法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的药物,较其它给药途径用药较为安全,同时也增大了用药的范围,尤其是外用给药方法历经漫长岁月的临床验证,其方药组成已不计其数,其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和保健价值。3、使用简便贴敷药物的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多用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经简单学习就可掌握要领,不需高、精、尖或特殊的医疗设备,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者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4、药源广泛贴敷疗法的药物取材多较简单,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包括葱、姜、蒜等随地取材,无需耗费过多金钱。且贴敷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着,在疾病的初期即自行解决。节省大量人力财力。5、稳定可靠,副作用少贴敷疗法是药物施于体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便于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四、穴位贴敷治疗贴使用方法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此时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医学称为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腧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1、药物的选择1.1、多为辛窜开窍、通经活络之品,即刺激性较强的一些药物,如冰片、察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蒜、韭之类。1.2、多为厚味力猛、有毒之品,且多生用,如生南星、生半夏、甘遂、巴豆、斑蛰等。1.3、补药多为血肉有情之物,如动物内脏、鳖甲、卿鱼等。1.4、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醋调贴敷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酒调贴敷药,则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虽用缓药,可激其性;水调贴敷药,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2、操作方法2.1、蒜泥贴敷将大蒜(紫皮蒜为佳)捣成泥状,取3-5g贴敷在穴位上。敷鱼际穴上治疗咽喉肿痛;敷合谷穴上治疗扁桃体炎;敷养老穴上治疗牙痛;敷涌泉穴治疗咳血、A血;用大蒜擦脊背治疗肺结核。2.2、斑鳌贴敷斑鳌对皮肤刺激作用强,发泡大,将斑鳌浸于醋中,10天后擦抹患处,或斑鳌适量研末,以***调和敷于穴位或患处。用于治疗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癣证。2.3、白芥子贴敷将白芥子研末,水或醋调为膏状,每次用5-10g贴敷穴位上,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细末lg,放置直径为5cm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在穴位上。发泡作用显着,用于治疗阴疽、哮喘、肺结核空洞、膝关节肿痛等。2.4、毛茛叶贴敷毛茛又名老虎爪草。取其鲜叶揉烂,敷于穴位或患处。初感局部热辣、充血,隔夜即发生水泡。如以小块敷于寸口或内关、大椎,可治疗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可敷于局部。发泡后,局部有色素沉着,经久消退。2.5、威灵仙贴敷取威灵仙叶(以嫩为佳)捣烂成糊状,加入少量红糖搅匀备用。治痔疮下血贴足三里;治急性结膜炎贴太阳穴;治扁桃体炎贴天容穴;治百日咳贴身柱穴等。2.6、旱莲草贴敷取鲜旱莲草捣烂敷穴位上。如敷大椎治疗疟疾。2.7、甘遂贴敷取甘遂适量研成粉末,敷穴上用胶布固定。敷大椎穴,主治疟疾。2.8、吴茱萸贴敷取吴茱萸制成粉末,用陈醋调和。敷于涌泉穴,1日换1次,治小儿水肿。2.9、蓖麻子贴敷取蓖麻子适量去外壳,捣烂备用。敷涌泉穴,治疗滞产;敷百会穴,治疗子宫脱垂。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郭壮丽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二、贴敷疗法的常用制剂类型有哪些(1)散剂。散剂是穴位敷贴中最基本的剂型。根据辨证选药配方,将药物碾成极细的粉末,过80-100目细筛,药末可直接敷在穴位上或用水等溶剂调和成团贴敷,外卉用纱布、胶布固定,或将药末撒布在普通黑膏药中间敷贴穴位。散剂制法简便。剂量可以随意变换,药物可以对证加减,且稳定性较高,储存方便。自于药物粉碎后,接触面较大,刺激性增强,故易于发搏作用,疗效迅速。(2)糊剂。是指将散剂加入赋形剂,如酒、醋、姜汁、鸡蛋清等调成糊状敷涂在穴位上。外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效,缓和药物的毒性。再加上赋形剂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可提高疗效。(3)膏剂。有硬膏和软膏两种,其制法不同。硬膏是将药物放入植物油内浸泡1-2日后,加热腑炸,过滤,药油再加热煎熬至滴水成珠,加入铃粉或广丹收膏,摊贴穴位。硬膏易于保存且作用持久,用法简便。软膏是将药物粉碎为末过筛后,加入醋或酒,人锅加热,熬戍膏状,用时摊贴穴位,定时换药。也可将适量药末加入葱汁、姜汁、蜜、凡士林等调成软膏,摊贴穴位。软音渗透性较强,药物作用迅速。有黏着性和扩展性。(4)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酒、醋等调和制成的球形固体剂型。丸剂贴敷通常选择小丸药。丸者缓也,可使药物缓慢发生作用,药力持久。丸剂便于贮存使用。(5)饼剂。是将药物粉碎过筛后,加入适量的面粉拌糊,压成饼状,放笼上蒸30分钟,待稍凉后摊贴穴位。有些药物具有黏腻性,可直接捣融成饼,大小、重量应根据疾病轻重和贴敷部位而定。(6)锭剂:将敷贴药物粉碎过筛后,加水及面糊适量,制成锭剂,晾于,用时以水或醋磨糊,涂布穴位。本剂型多用于馒性病,可减少配制麻烦,便于随时应用。三、贴敷疗法的显著特点是什么途径直接一、途径直接,作用迅速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为直接,直达病所,直接发挥药效,作用较强。用药安全二、用药安全,适应症广贴敷疗法是以透皮吸收发挥作用的药物,较其它给药途径用药较为安全,同时也增大了用药的范围,尤其是外用给药方法历经漫长岁月的临床验证,其方药组成已不计其数,其治疗范围已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和保健价值。使用简便三、使用简便,易于推广贴敷药物的制作可简可繁,家庭多用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经简单学习就可掌握要领,不需高、精、尖或特殊的医疗设备,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者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药源广泛四、药源广泛,价廉效广贴敷疗法的药物取材多较简单,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包括葱、姜、蒜等随地取材,无需耗费过多金钱。且贴敷药方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着,在疾病的初期即自行解决。节省大量人力财力。稳定可靠,副作用少五、稳定可靠,副作用少。贴敷疗法是药物施于体表,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便于随时观察、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四、贴敷疗法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子建国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的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大提高了贴敷疗法在临床应用上的实用价值。据近10年来粗略统计发现,关于贴敷等中药外治的专着及文章约2000余篇,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对贴敷的外治疗效和推广应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由于贴敷疗法主要是运用中药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等的吸收发挥作用的,所以现代医学对吸收机制的认识也对提高外治疗法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贴敷疗法等中药外治方法注入新的活力由于贴敷疗法大多局限于广义上的外敷,故而人们在治疗器具新方法的研究中,主要从促进药物吸收和多种方法协同使用的角度着眼。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贴敷外治协同应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其中利用声、光、电、磁等原理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也普遍应用。此外,外治剂型不断涌现,建国后出现的中药硬膏剂,是对中医传统薄贴的发展,由橡胶及配合剂组成基质,再加上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如麝香虎骨膏,对肌肉劳损、扭挫伤、类风湿性关节炎、晕车船等有较高疗效。再如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膏药,镇痛时间可达3-6小时。现代生活中,人们利用贴敷疗法与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制造出药物背心、内衣、***、腰带、护肩、护膝等药物保健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针灸正确的持针手法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提捏进针法:如果局部的组织皮肤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这种方法来做改善,需要先把皮肤捏起来,然后再进针,才能减少对皮肤造成的刺激。2、舒张进针法: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通过用手法舒张的方法进针,能够避免对皮肤造成严重的损伤。3、指切进针法:需要通过手指按压住局部骨骼周围的皮肤,主要适合于靠近骨骼周围的穴位来进行治疗。除了以上方法,也可以通过二指持针法等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合适方法改善。

肌贴的使用方法图解

刘凤岐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手腕屈肌(1)先量出需要的长度(手掌到内肘和脚踝的4/5)。(2)在腕关节处剪成Y形。(3)把边的直角修成圆角,这样粘贴后就不会因为摩擦而太容易翘起来。(4)把背面的贴纸撕成几段,以便以后粘贴。(5)然后,在贴片上施加轻微的张力,从手掌两侧的肌腹(Y型)处拉开,然后慢慢向内肘和脚踝方向贴。(6)增加第二个固定腕。(7)首先测量手腕周围2/3圈的长度。(8)以腕关节线为基准,先将贴片对齐,一半在掌心,一半在前臂,从一端的掌心贴至背部。(9)然后,当是手腕背部时,在拉伸作用下,使贴片以轻微的张力贴在手腕背部。(10)回到掌侧后,粘贴。手腕转圈时切记不要重叠,以免影响循环。手腕屈肌图片2、大腿肌肉群(1)测量从髌骨下边缘到大腿2/3的长度,并将髌骨处的补片切成Y形。(2)试着伸展髋关节,弯曲膝盖后,将开口Y放在髌骨的上边缘,并将Y放在髌骨周围。(3)最后,对直杆部分施加张力,并将其粘住。大腿肌肉群图片3、小腿(1)从脚底(脚跟)到跟腱和肌肉腹部的连接处,可以先折叠一个标记。(2)测量至膝盖窝附近,并将腹部肌肉块切割成Y形。(3)在小腿的拉伸作用下,从脚跟一直到跟腱和肌肉腹部的交界处。(4)腿部腹部开口的Y部分沿着小腿的两侧,并连接到膝盖两侧后面的骨突。小腿图片基本原理:肌贴拉起皮肤,扩张皮下空间。通过皱纹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之间产生间隙,使相应组织的血液淋巴循环更加顺畅,受伤部位的渗出物容易被吸收,组织间的液体潴留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受伤组织易于重建,从而起到减轻疼痛和不适症状,加速损伤恢复的作用,肌补片对肌肉、韧带、关节等组织起支撑和稳定作用,由于其高弹性,不限制四肢的正常活动,所以肌肉补片在运动中起到了更好的保护、支撑和稳定作用,但客观来说,它的固定效果不如传统运动贴片,但其不限制运动的特点是传统贴片无法比拟的,肌补片的弹性回缩对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肌肉贴敷可以对不平衡的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产生微小的刺激,所以身体本身在外界刺激下不断进行积极的调整,趋向新的平衡,从而缓解症状,肌贴能机械刺激皮肤表面,通过刺激皮肤表面及其受体感受器,刺激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镇痛作用,肌肉贴片可以调节贴片的温度,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肌肉贴片可以调节贴片部位的皮肤温度,贴敷部位表面压力的变化对身体有良性刺激作用,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撞击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疼痛时,最本能的反应就是用手按住(或者捂住,或者按压)疼痛的部位,以减轻疼痛,肌肉贴片像手一样托住疼痛部位,让患者有安全感,减轻疼痛,感觉舒适。主要功能:(1)促进肌肉恢复正常功能(放松肌肉)。(2)增加淋巴回流和促进血液循环。(3)缓解和调控疼痛。(4)纠正错位的关节。(5)帮助肌肉发挥正常功能(促进肌肉)。(6)辅助和调节肌腱、韧带的作用。(7)调整筋膜,恢复筋膜正常功能。(8)增加机体表面感知觉和本体感觉。(9)心理治疗及安慰作用。

雾化怎么做正确方法图

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一般正确的雾化方式是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液体可以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在喉咙里循环。雾化药物与咽喉黏膜充分接触,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表面,可缓解咽喉黏膜炎症。雾化吸入疗法主要是指雾化吸入疗法。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将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制成气雾剂,以烟雾或雾的形式通过口腔、鼻腔或气管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吸入气道和肺部,以达到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目的。雾化吸入图片雾化吸入正确操作图作用:1、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是通过雾化将药物颗粒吸入气道或肺部,使药物通过黏膜吸收,发挥局部作用。对于黏膜吸收的药物,进入血液的部分较少,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因此,吸入疗法能使药物快速到达靶器官,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2、祛痰药物:如N-乙酰半胱氨酸能稀释痰液,降低痰液的粘稠度,有利于痰液的排出。3、血管扩张剂:短效2受体激动剂,包括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可扩张支气管以改善支气管痉挛。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也可以扩张支气管。4、抗气道炎症药物:包括布***混悬液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气道炎症作用。呼吸方法:1、遵医嘱抽取药液,5ml内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注入雾化器。2、如果患者能起来,可以在治疗室做。如果患者不能起床,把用品搬到床边,解释如何使用它们。3、指导患者漱口清洁口腔,取舒适体位,将喷雾器一端连接到氧气瓶的橡胶管上,取下并湿润,然后调节氧气流量至6-10ml/min后使用。4、患者手持雾化器,将喷射管放入口中,紧闭双唇,吸气时用手指按压出口,同时深呼吸,可使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部。吸气后憋气1-2秒,效果更好。呼气时,将手指移出口腔,防止药液流失。5、吸完后,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瓶,并清理好供应品。6、患者在雾化时需要将整个面罩罩在口鼻上。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呼吸的姿势。呼气时摘下面罩,吸气时盖上。如果使用口腔雾化器,需要将整个雾化器放入口中,雾化过程中保持嘴唇紧闭,深呼吸。注意:1、定期消毒、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建议使用一次***械。2、注意少数患者雾化吸入后不仅没有支气管扩张,反而诱发了支气管痉挛。可能是由于药液渗透性低、防腐剂诱发、气雾剂温度低或对药液过敏。我们应该寻找原因。3、长期雾化吸入抗菌药物的患者应监测细菌耐药性、体内菌群失调、继发真菌感染等副作用。4、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应提前进行过敏试验。5、对呼吸道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雾化吸入。综上所述:一般来说,雾化是正确的方式,通过嘴吸入,通过鼻子循环。雾化药物与咽喉黏膜充分接触,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表面,可缓解咽喉黏膜炎症。因为进入血液的部分较少,所以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针灸起针顺序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针灸起针顺序通常是由下边往上起,主要是沿经脉顺序其真,有时候和自身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按摩或针灸的时候操作不当,会导致出现气血逆乱现象。针灸进入皮肤后会出现轻微的疼痛现象,并且拔针的时候也会使皮肤出现轻微的疼痛现象,做完针灸后避免皮肤感染,尽量不要用脏手去抓挠,如果是怀孕人群尽量不要过猛的对腹部和腰部进行扎针。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