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针炙减肥穴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针炙减肥穴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的穴位
- 2、中医***扎什么穴位比较好 中医针灸扎这些穴位减肥...
- 3、中医***取什么穴位 中医***的4大要点
- 4、中医***用什么穴位好 中医***穴位***
- 5、中医***穴位在哪里
- 6、***的穴位有哪些
- 7、***的穴位有哪些呢
- 8、***用哪些穴位好呢
- 9、***的穴位有哪些
***的穴位
成金枝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腹部、上肢、下肢。腹部主要选取中脘、天枢、大横,中脘穴在肚脐上4寸正***,是任脉穴位。天枢在肚脐水平线旁开2寸,大横在肚脐水平旁开4寸。上肢一般取支沟,是治疗便秘要穴,在手背腕横纹上3寸。上肢还有曲池穴,在屈肘横纹外侧端即最高点。下肢取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在犊鼻下6寸,内庭胃经穴位,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中间,赤白肉际后方。丰隆穴位于下肢外侧,是外膝眼与外踝连线中点,距胫骨前缘两横指,是化痰要穴。以上穴位减肥要辨证进行治疗,采用补虚泻实手法,效果不错。
中医***扎什么穴位比较好 中医针灸扎这些穴位减肥...
***是通过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针灸身体相关穴位,达到调整机体内分泌的作用,而最终实现减肥。***的优势有很多,它无痛感,疗效显著又无须饱尝其他减肥方式可能...
中医***取什么穴位 中医***的4大要点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人趋于肥胖的趋势,而且很多人都比较懒的运动,所以说总会想...那么这时候健康的减肥方式就会好很多,那么***取那些穴位才会比较的有效呢?
中医***用什么穴位好 中医***穴位***
那么***用那些穴位好呢?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学习一下。胃阳亢盛型多食善饥、胃纳亢进、声扬面赤、舌红苔腻、脉象滑数。取穴脾、胃、肺、下角端、饥点。
中医***穴位在哪里
陈立勇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医***常用的5个穴位中医***穴位主要有三阴交、曲池、血海、合谷以及足三里。1、三阴交:胫骨内一横指或内踝高点上三寸的地方,此穴位是肝、脾、肾经脉的交汇处,具有健脾排水、滋肝益肾的功效。2、曲池:位于肘横纹外端0.5寸的地方,即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此穴位具有散风清热、消炎止痛等功效。3、血海:位于***,髌底内侧端上两寸。此穴是生血与活血化淤的主要穴位,具有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缓解经期小腹疼痛、散风祛湿等作用。4、合谷: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的侧边,此穴位能够通经络、疏风清热。5、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的边缘,此穴位可以调理脾胃、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增强体质。***只有找准穴位才能有效瘦身,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方法:体针之一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依据辩证分型而取。属脾虚湿带: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俞。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腹结。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方法:体针之二取穴:主穴为天枢、中睆、大横。配穴:曲池、合谷、膏肓、内庭、三阴交。操作:天枢、大横接电针仪,然后持续通电15~20分钟,每日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方法:耳针耳穴:口、食道、十二指肠、饥点、内分泌、脑、胃。操作:每次选1~2穴,以双侧耳交替方式扎针,每周耳针贴敷2~3次,10次为2个疗程,而每次疗程间隔5~7天。***方法:芒针取穴:肩禹透曲池、梁丘透髀关、梁门透归来。操作:选28号3吋长的芒针备用,每次每穴都要扎针。***方法:艾灸取穴:主穴是阳池、三焦俞。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操作: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一个,用隔姜灸扎针。中医***穴位因为涉及到医疗方面,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想要通过中医针灸进行减肥,可以向一些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请教,不能盲目而为之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另外中医***不是唯一的方式,同样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进行减肥。
***的穴位有哪些
陈立勇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扎足三里穴作用:脾虚痰湿的肥胖者。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对足三里穴进行刺激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2.***扎血海穴作用:健脾化湿、活血调经、调和气血、散风祛湿。血海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3.***扎三阴交穴作用:多卵巢囊肿综合症引起的肥胖。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对三阴交进行刺激能够滋肝益肾、健脾利水、益脾化湿。4.***扎支沟穴作用:理气通便,促进代谢。支沟穴即中医腧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直刺0.5~1寸。5.***扎列缺穴作用:宣肺利水,通调肠腑。腕横纹桡侧端上1.5寸,两手虎***叉,食指尖所指桡骨茎突上小凹陷处。斜刺0.5寸。6.***扎天枢穴作用:调肠胃、理气血、消积化滞。天枢穴是临床常用穴位,其应用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脐旁2寸,直刺1~2寸。7.***扎水分穴作用:利水消肿。位于上腹部,前正***上,当脐中上1寸。取穴道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水分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上一指宽处(即拇指的宽度)。直刺1~2寸。
***的穴位有哪些呢
陈立勇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面部取穴:阳白、头维、四白、上关、下关、巨髎、颧髎、迎香、颊车、大迎、风池等,双侧取穴,平补平泻,可用电针。留针半小时至一小时。脖子取穴:廉泉、人迎、水突、天顶、扶突、天窗、天容、天牖等。双侧取穴,颈椎3、4、5节两侧各扎一针。不用电针,行针宜轻,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到一小时。腹部取穴:中脘、上脘、巨阙、建里、下脘、水分、阴交、中极,以上各穴都在任脉上,都是单穴。下面是腹部取双穴的:以任脉为对称轴,平以上各穴,分别在任脉两侧0.5寸、2寸、3.5寸处取穴下针,平补平泻,可用电针,留针半小时至一小时。针刺取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门(双侧)、天枢、大横。辅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胃肠湿热型配:曲池、粱丘、内庭;脾虚湿热型:阴陵泉、水分、水道、脾俞;肝郁气滞证配肝俞、太冲、阳陵泉、三阴交。辨病取穴:1;肥三针:中脘、带脉、足三里。2、减肥三穴:胃肠湿热证加肥一穴中脘旁开一寸;气滞痰阻型加肥二穴肚脐旁开一寸;脾肾阳虚证加肥三穴关元旁开一寸;辨证取穴:有人总结1994-2002年***的文献发现:肥胖分型主要有六型,胃肠湿热型、脾虚湿阻证、肝郁气滞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6型。其中,六型都取足三里、三阴交;4个证型都取上巨虚、天枢、关元、脾俞;有三个证型都用到曲池、公孙、丰隆、支沟、肝俞。通过上述我的解释,相信大家应该对***的穴位原理有更加详细的认知,在以后的***实施中更加得心应手。但是我还是要呼吁一下众多爱美人士,平时合理安排好运动时间,不要老是沉迷网络,多促进脂肪的燃烧,合理安排膳食,这样再搭配针灸来进行,减肥的效果才会加剧。
***用哪些穴位好呢
陈立勇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过按摩头部的下关(面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等穴位,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美化脸部肌肤的功效。按压腿部及足部的足三里(外膝眼下4横指,距胫骨前嵴1横指,胫骨前肌上)、三阴焦(内踝尖直上4横指,胫骨后缘)等穴位,有加速腿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腿部赘肉等作用。在点穴按摩治疗过程中还要针对肥胖者的具体情况配以其他穴位,如支沟(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横指,尺骨与桡骨之间)、内关(前臂正中,腕横纹上3横指,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2横指,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水分(中腹部,肚脐上1指宽处)、带脉(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腹结(下腹部,大横穴下约2横指)、四满(下腹部,脐中下方3横指,前正***旁开半个指节)、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等穴。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用哪些穴位,在此我衷心希望广大朋友们能够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这样心中对于这些穴位才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更熟练的掌握。当然我还是想再多说一句的是,***的实施操作步骤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所以千万不要自己私自操作。
***的穴位有哪些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穴位有气海、关元、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配合不同穴位。如有脾虚、湿证,可加水、诸虚、风龙、脾穴。如果天气湿热,可以加曲池、大横、司满、内庭。***主要是通过穴位刺激经络,从而增加身体的基本代谢率,控制食欲。针灸前,使用的针头必须消毒以防止感染。不要长时间贴在穴位上,要注意针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