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针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针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有顺序吗
丛伶男 主治医师 蓬莱市中医医院针灸治疗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说,应该先针后灸。另外,在进行针刺的时候,先应该选择主穴,后选择配穴。可以先上后下,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等,针灸包含针法和灸法,这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针法主要是通过毫针插入人体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灸法是借助一种温热性的刺激,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艾灸,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针灸治疗有很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专科进行。
如何针灸
文蕾 主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针灸之前,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选取合适的穴位,然后再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体位,告知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之后,根据所在体味肌肉的丰厚程度,选取不同的针灸方法。如加持针灸单手针灸法舒张针灸法等等,针灸时一定要快准狠,并尝试用语言让患者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的目的。另外要注意人胸部和心脏以及颈椎的部位,扎针要格外谨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
如何针灸
张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一、确定体位针灸之前应确定好体位,针灸前身部的腧穴应采取仰卧位,后身部的腧穴可采取俯卧位,而侧身部的腧穴则应采取侧卧位。头顶、枕项部的腧穴采取俯伏坐位。二、定点、定穴主要是根据骨度分寸法等,用手按压要针灸的部位,以确定要针灸的穴位。三、消毒将针灸所使用的针具器械进行消毒。在针灸之前,医生的手指也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使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手指直接接触到针身。另外,患者的针刺部位也应使用75%的乙醇棉球消毒。四、针具选择根据针灸部位的不同,争取相应的针具。对针具的基本要求是在针刺入人体之后,露在体外的针根以1-2CM左右为宜。五、进针在进行针刺时,应尽量做到微痛或无痛刺入,同时施针者还要注意确定针刺的方向、角度及深度。六、行针在针进入体内后,使用提插、捻转等操作方式的组合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感受来采取不同的操作强度。七、留针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留针时间。一般体针的留置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头皮针的留置时间可适当延长,大约在6小时左右。同时可对患者进行间歇行针,并交代好患者在留针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施针的部位。八、出针出针之前应稍稍捻转针柄,待感觉针下有轻松、滑利的感觉时即可出针。出针时应根据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左手持消毒棉球将穴位按压住,右手持针柄捻针退出,动作要轻柔,在出针之后应按压***片刻,避免出血,特别是头部及面部等较易出血的部位,应按压较长时间。
什么是针灸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纯灸:直接将艾条隔着皮肤约2-3cm旋转,灸到皮肤发红;2、雀啄灸:一般在悬灸的基础上,在疼痛的地方进行灸疗;3、艾灸:将艾柱放在盒子里直接点着,进行艾灸;4、隔物灸:隔物灸分很多种,包括隔生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大蒜灸等。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针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面5点须知
1、局部皮肤有破损一般皮肤上边如果是有破损或者是肿瘤等等症状的时候,是最好是不能针灸的,这样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症状会更加的严重,非但是没能治好,甚至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建议患者最好是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和治疗,这样对患者的皮肤才比较好。2、有些特殊人群有些患者是不能进行针灸的,主要还是跟患者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像孕妇如果针灸的话,会增加流产的几率,所以建议如果是孕妇的话,最好是不要进行针灸等行为。另外像习惯性流产的患者、经期内的妇女最好都是不要针灸的。建议大家要针灸之前先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血液方面的疾病,或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这样对患者的身体才比较好。另外,如果患者身体上有淤血之类的伤口的话,建议针灸的时候最好是能够避开这些地方,防治出血情况的出现。3、运动过后最好不要针灸运动之后会加速身上的血液流动,会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如果这个时候针灸的话,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当然,像高血压患者最好也是不要针灸的,这样对患者的身体负担不会太大。相对的,精神上过度紧张、或者是身体过于劳累的话,这种情况会使身体出现缺血等症状的出现,这个时候针灸的话,可能会出现晕针等情况的出现,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一些负担,建议最好是在身体恢复之后再进行针灸,这样对身体才会比较好。4、部位不同,针灸的方式不同因为身体各个肌肉和关节都是不同的,所以对待不同的部位,采取的针灸的方式、角度。力度和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另外,不同的症状采取针灸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就这两方面来说,针灸最好是专业的医生来执行,自己最好盲目针灸,避免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伤害。另外,有些部位的皮肤是需要特殊对待的,还要避免过敏、外伤等部位。5、要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方式针灸也是分不同的方式的,不光有针灸,还有艾灸,有的时候还会配以火罐来治疗患者的症状。另外,像有发热、发虚现象的患者还要看情况辅以相应的中药的治疗。这样对患者的身体的健康才比较有好处。另外,还要注意患者在行针过程当中的状态,如果出现疼痛明显、或者是触电的感觉的话,最好是能停止施针。(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针灸须知
林强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针灸是采用特定的针具或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穴位(腧穴),通过经络来扶正祛邪、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它对大部分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2.过度饥饿、疲劳者,应在进食、休息后再行针刺,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3.针刺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进皮肤时产生,针灸师可将绝大多数疼痛感降低到完全可以忍受的轻微程度,请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利于施针。针进皮肤后一般患者会感到针下有酸、麻、胀、重,或热、凉、痒、抽搐、蚁形等感觉,部分穴位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电感或其他针感传导及扩散等现象,这是正常的针刺反应,中医称之为“得气”。4.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5.针进皮肤后若又感到疼痛,可能是针尖碰到了血管,请告诉医师,以便调整针刺方向,避开血管。针刺有时碰到小血管引起出血,这是难免的,除有些部位影响美观外,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处出现小血包应用力按压3分钟以上,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逐渐自行消退。6.针灸留针时应闭目养神,看书看报看手机聊天等会降低针灸的疗效。7.***处皮肤应保持洁净,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8.运用烤灯或艾灸时,穴位局部宜保持舒适的温热感,如觉得太热,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形成烫伤。如患者皮肤感觉功能减退,也要告知医生,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烫伤。拔罐留罐时,一般不超过10分钟,否则容易形成水疱,请患者配合医生记好时间。
针灸怎么用?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首先要看、闻、问、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穴位,然后根据穴位的不同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告诉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再根据狐臭肌的丰富程度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如加持针灸、单手针灸、放松针灸等,在针灸时必须快速准确,并尽量用语言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达到放松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胸部、心脏和颈椎,扎针时要格外小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针灸的诀窍
1、速刺练习法:右手持针,利用指腕力,垂直快速刺入,疾出疾入反复练习。2、捻针练习法: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将针刺入,然后拇、食二指捏持,向前、向后在原处来回捻转。要练到捻针的来回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一致,每分钟捻转150-200次为准。3、捻转进针法和捻转退针法练习:右手拇指向前,食指、中指向后捻转针柄,同时迅速刺入皮肤,先刺入浅层,然后进行“多进少退”的反复练习;当针达到相当深度时,将针以“多退少进”的方式退到浅层,如此反复练习。4、提插练习法:提插又称捣针,是连续直提直插的手法。右手持针,直刺入练习物,用中指垂直固定于针旁附近,只用拇、食二指捏针上下提插,但要做到针体垂直,同一***,同一方向,提插的深度距离相同,指力相等。通过练习,在具备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了基本的针刺手法后,可先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以便体会进针、运针时的针感变化,得气的感觉等。技术熟练后,方能在病人身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