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针灸病症治疗歌诀

针灸病症治疗歌诀

发布时间:2025-09-10 00:47:55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病症治疗歌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病症治疗歌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适合治疗哪些病症

程斌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适合治疗疼痛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性疾病。准确来讲,针灸分为针法和灸法。灸法主要就是艾灸,与针刺相比,艾灸在儿科中应用更加广泛,常运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的腹泻、腹痛、厌食,灸健脾的穴位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另外,治疗小儿遗尿也可以使用灸法,能够起到比较良好的效果。而针刺可以治疗以下儿科疾病:1、运动创伤性疾病,臂丛神经的拉伤。2、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脑瘫、运动发育迟缓、基因营养不良,这一类的疾病都可以用针灸来进行治疗。另外,百日咳、小儿惊风等疾病也可使用针灸治疗。针灸最适合治疗***症、面瘫、颈椎病等神经损伤性疾病。还可以治疗一些儿童的咳嗽、哮喘、咳嗽、发烧等现象。针灸能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患者在针灸时必须选择正规医院和最有经验的医生,以避免一些不良情况。针灸后不要洗澡。三天之内最好不要感冒。针灸治疗后,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常规针灸注意事项:治疗后避免感冒,尤其是避免使用空调。由于寒冷的邪恶,会对经络造成巨大的损害。注意局部皮肤,避免接触水和辛辣食物;2.特殊针灸后的注意事项:小针刀治疗后2天内,手术部位不得接触水,以防感染,治疗后24小时内不得热敷,以防皮下出血;刺络放血后,注意减少局部皮肤刺激。不要使用外用药物或粉末刺激皮肤,以防止感染;艾灸拔罐后出现局部水疱,较小的水疱一般可以自行吸收,较大的水疱需要刺破水疱,使水流出进行无菌消毒。

针灸治疗面瘫效果如何

谢宇锋 副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西医治疗面瘫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与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中医针灸治疗面瘫主要从疏通经络的角度进行治疗,采用局部针刺与远端配穴的方式。远端配穴通常选用合谷穴,中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的歌诀,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也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通过局部治疗及远端配穴治疗面瘫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

劳伟华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腰背承山求,2、肚腹公孙留,3、头顶寻风池,4、面口地仓收,5、咳喘取二定,6、夜啼二柱谋,7、小腹三阴交,8、转胎至阴灸,9、二沟通便秘,10、隐白停崩漏,11、鼻衄当泉止,12、心胃内关疏,13、腿痛刺重海,14、目疾透攒竹,15、大椎解癇热,16、少商利咽喉,17、阿是蠲酸痛,18、人中善急救,19、眩晕绝骨觅,20、失眠安神搜,21、疳积四缝妙,22、补虚关元优,23、心疾针通里,24、肝肾调蠡沟,25、遗尿缩泉求,26、胃痛二脘留,27、肠痈寻阑尾,28、尿频二溪收。1、腰背承山求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诸症。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针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针灸方:(1)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神门。(2)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2、肚腹公孙留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3、头项寻风池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风池,阳维脉又通督脉,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又按循行可治疗颈项、耳、目、侧头部及脑部诸种疾病。针灸方:(1)偏头痛:风池、内关、丰隆、百会。(2)颈项强痛:风池、天柱、阳陵泉、悬钟。4、面口地仓收地仓属足阳明胃经,乃手、足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面口部位的病症,均能治之。针灸方:颜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合谷、丰隆、风池。《百症赋》:“颊车地仓,正口口呙于片时”。针灸方:小儿流涎:地仓、合谷,承浆,足三里。《龙光赋》:“地仓能止两流涎”。此外:地仓对三叉神经痛及颜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疗效,针灸美容时亦常用,乃治疗口纹之要穴。5、咳喘取二定“二定”即定喘与定咳之缩称,定喘为经外奇穴位于颈后部。主治:哮喘,咳嗽,背痛及颈椎病。定咳为笔者经验用穴、穴位于厥阴俞旁开1寸,即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5寸。主治咳嗽,多痰,哮喘,胸满烦闷及背部胀痛等症。针灸方:二定穴配大椎(灸)、足三里(灸)可防治小儿感冒。6、夜啼二柱谋:身柱与天柱合称“二柱”。身柱:为督脉之要穴,有止咳平喘,强身益智,宁心镇痛等功效。日本著名针灸医家代田文誌指出小儿常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能通治小儿的多种疾病。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余多年的经验证实:其穴在头项又循经于头,对失眠、夜啼、神经衰弱、感冒、颈椎病疗效较好,亦可治疗癫狂痫诸症。吾恩师儿科专家彭子玉老先生善用“二柱”治疗儿科疾患,多用于夜寐,小儿体虚易于外感,咳喘诸症配合服用中药者,其效更佳。7、小腹三阴交三阴交穴乃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经在此交会,故名。本穴治疗范围较广泛,有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如中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有消化系统病症如腹胀、腹痛、痢疾,消化不良腹泻等,有泌尿生殖系病症如五淋、遗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不孕及产后尿潴留等。针灸方:(1)女子崩漏:三阴交、中极。《针灸大成》载:“中极治血崩漏下”。(2)月经不调:三阴交、地机、血海。《百症赋》云:“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8、转胎至阴灸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要穴,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至阴上治头痛,下调胎产。针灸方:胎位不正兼体虚者艾灸至***同时选配三阴交或足三里穴。9、二沟通便秘二沟即支沟及经验用穴横沟,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火穴,有利三焦,调气机,理胸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泻热通腑之功效,主治,胁肋痛、呕吐、便秘等症。“横沟”在大横穴外一寸再下五分处左右计两穴为祖辈治便秘的经验用穴之一。针灸方:(1)便秘兼呕吐者:二沟配内关。(2)长期便秘且腹痛者:二沟配长谷穴。10、隐白停崩漏隐白属足太阴脾经井穴,长于健脾益气摄血。为出血性疾病常用要穴,大凡崩漏之疾,采用艾灸疗法,多能获效。有人用艾炷灸择时节施术疗效非常。余四十年来,常取艾灸法为主治疗女子崩漏,月经过多其疗效可靠,加用中药内服者十有九验。11、鼻衄当孔止当孔实为当泉及孔最二穴的简称。“当泉”穴为日本针灸医师齐藤安世用治鼻衄的经验用穴,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多用于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痛声嘶诸症,穴有调理肺气、清热止血之功,余临床四十多年来针刺本穴有明显止衄作用。近年来配合指压当泉穴则可提高治疗效果。若只施以指压法亦可获效。针灸方:鼻衄兼头昏头痛者:当泉、孔最、配印堂、风池。12、心胃内关疏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等功效。应强调说明的是,内关通于阴维,而阴维脉与足三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足阳明胃经相合,这些经脉均循行于胸脘胁腹,故“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处之心痛实指心、胸、胃、胁肋、腹部的内脏疾患。总而言之,内关治疗心、胸、胃、胁肋、腹部诸病症疗效确切。十余年前,余曾上北京***中医研究院针研所进修,有幸得到程莘农老教授的亲自指点,他认为内关是治疗胃部疾患,及心神疾患的重要穴道,大凡胃痛腹胀、程老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诸穴其效颇佳。针灸方:(1)胃痛胸闷:取内关、建里、上脘。(2)心悸失眠:内关、神门、膻中。《拦江赋》:“胸中之痛内关担”。13、腿痛刺重海重海穴在环跳上两寸向后横开一寸之处。吾诊余喜欢画画写写,对画竹情有独钟,这方面我有幸拜识了大画家王文农先生,他老人家三过虁门(白帝城),曾向我推介过关公竹(即竹画藏诗图),不久吾上白帝城学习临摹石碑上的关公竹后去重庆,又有幸向万云程老先生(群众尊称为“万神针”)学习了解治疗下肢瘫痪、风湿腿痛的奇穴——重海,吾开业二十余载,大凡下肢疾患常用此穴,治疗腰腿疼痛严重者,多取肾俞,重海、悬钟三穴再选配风市、殷门、承山诸穴体会到自从加用重海穴后其疗效则增强。针灸方:腰酸腿痛,取重海配肾俞、足三里,或针或灸。14、目疾透拈竹拈竹乃是太阳膀胱经要穴,善治目疾。针灸方:(1)头目疼痛:取拈竹,合谷,风池针之。(2)双目红肿:拈竹,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合谷,耳尖(三棱针点刺出血)。《百症赋》云“目中漠漠,急寻攒竹三间”。15、大椎解癇热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先平肩取之,再令患者缓缓摇头,第七颈椎可随之而动(再下一椎体即第一胸椎则不会随之转动),此法定取大椎较为便捷,大椎穴为手足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为诸阳交会之所、统领周身之阳气,本穴是泻阳邪、调阳气的要穴,有疏风清热、宁心止痫的良好功能。“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大凡脑病、癫痫所致抽搐为首选穴之一。针灸方:(1)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内关、曲池。(2)癫癇:大椎、身柱、丰隆、合谷、太冲。16、少商利咽喉少商属手太阴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表,通利咽喉。本***可清泄肺热,外可宣散风热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对感冒、咳喘、鼻衄、腮腺炎、声音嘶哑均有一定疗效。少商为肺经井穴,又有开窍醒神,舒筋活络,清热止疼之功,如《时后歌》曰:“……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吾父亲治急性咽喉肿痛常以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少许,第一天效果不显者则次日加针合谷,效果良好。针灸方:(1)急性喉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照海。(2)慢性咽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天突、太溪皆有效。17、阿是蠲酸痛阿是穴——亦名天应穴。机体有病变,即会在人体某处按压疼痛加剧,或胀或麻明显,某一点即为阿是穴,故又称不定穴。阿是穴亦痛亦胀之处,亦是经络不通之处,通过按压探寻方有“快然”之所,即通过阿是穴的治疗,调节机体,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的。《玉龙歌》云“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针灸方:(1)头痛:阿是、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阳。(2)坐骨N痛:阿是、环跳、承扶、阴陵泉、承山。18、人中善急救人中全身之要穴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擅长医治精神、神志方面病症,如:昏迷,癫狂,痫症,小儿急慢惊风,中暑,癔病,三叉神经痛,其他如挫闪腰痛,晕车晕船等亦有效。针灸方:(1)昏迷:人中加针十宣(点刺放血)(2)小儿急惊风:人中加针印堂,内关,足三里。(3)癔病:人中加针合谷,内关,丰隆。据报道,针刺本穴对呼吸功能的调整有相对特异性,其针灸效应与呼吸中枢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尤在对呼吸中枢衰竭时疗效更显。对实验性休克动物具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当血压降到(10~40毫米汞柱)、呼吸暂停时,针刺“人中”,绝大多数可以恢复。19、眩晕绝骨觅悬钟属胆经,胆为木之性,主疏泄条达,肝肾同源,肝胆又为表里,可见胆与肾有关,肾主藏精,精又生水,《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张景岳曾提出:“无虚不作眩”,《直指方》亦云:“瘀滞不行皆可眩晕”针悬钟可舒肝理气,益髓生血,补肾健脑,舒筋活络故能改善高血压眩晕等有关病症。针灸本穴可充养髓海,治疗头晕目眩耳鸣,血虚失眠,记忆力减退,诸症均有良好效果。研究表明:本穴对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尤其是III期高血压效果较好。针灸方:高血压、头晕目眩:绝骨、风池、三阴交、丰隆、合谷、太冲。20、失眠安神搜安神穴为余常用之经验穴针灸方:(1)顽固失眠:安神、三阴胶、足三里。《甲乙经》载:“惊不得眠,三阴交主之”。(2)失眠日久,脾虚食滞者

针灸口诀针灸入门

文蕾 主治医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最基础的歌诀是杜甫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胸胁弱有病,授予内关谋,酸痛取恶事,虚症针灸留。歌诀,给大家解释一下。杜甫三里留指的是腹部的疾病,往往取足三里穴。腰背委中求指的是腰背部的疾病,选择的是委中穴。头项寻列缺意思是头颈部的疾病,取列缺穴。面口合谷收指的是口面部的疾病,需要选择合谷穴。胸胁弱有病,素与内关谋。同样的意思,胸邪的疾病取内关穴,酸痛曲是也就是酸痛的时候,取局部酸痛的点来进行治疗。虚症针灸瘤。治疗虚症的时候,留针的时间往往比较长。

董氏针灸小结定位图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小节穴为董氏奇穴之一,位于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接凹陷处,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踝扭伤。位置令患者握拳,大拇指内收,小节穴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赤白肉际上,即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接凹陷处。左足踝关节扭伤取右手小节穴;右足踝关节扭伤取左手小节穴。功效小节穴位于肺经上,肺经与脾经为同名经,肺与膀胱协调水液代谢,具有调节经络平衡、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故小节穴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疗效独到。

针灸可以治疗哪些基于临床的病?

王远征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血管神经性头痛、面肌痉挛、假性延髓麻痹、三叉神经痛、紧张性头痛、头痛、坐骨神经痛、眩晕、小儿脑瘫。2、肌肉骨骼系统与结缔组织16种:颈椎病、***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病、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腰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肌筋膜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小关节紊乱症、痹症、未特指的良性关节痛。3、精神和行为障碍4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4、泌尿生殖系统4种: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5、消化系统3种:慢性胃炎、胃脘痛、便秘。6、呼吸系统6种: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膈肌痉挛、过敏性鼻炎、咳嗽。7、循环系统1种:高血压病。8、内分泌营养代谢障碍3种: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脂血症、肥胖症。9、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4种:急性腰扭伤、落枕、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10、耳和乳突病2种:耳鸣、耳聋。11、特定感染性疾病1种:带状疱疹。12、眼和附器病1种:近视(假性)。

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病症

程斌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可以治疗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关节炎、肌肉软组织损伤下降、骨性关节炎等症状。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常是丝状针,按一定角度插入患者体内,采用下降、提、插等针灸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穿刺点叫人体穴位,简称穴位。根据针灸教材的最新统计,人体共有361条经络。针灸,是用针或者艾灸刺激人体,让自身产生应激反应,调动自身调节、修复功能以及抗病能力。针灸治疗疾病,有些病能够完全治愈,有的只是起帮助恢复、缓解或者改善的作用。疼痛疾病与瘫病,针灸的效果较好。疼痛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关节炎、肌肉软组织损伤、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偏头痛、血管紧张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瘫病主要包括中风后遗症,脑出血、脑梗***、脑外伤引起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面瘫、脑瘫等。针灸对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治疗,效果非常突出。近些年针灸在治疗抑郁、躁狂等精神科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针灸时应该注意,首先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空气对流,温度适宜,并定期消毒。针灸治疗前,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顾虑,合理体位治疗。其次,应检查针灸。弯针、槽针、断针应清除,不得使用。进针运行时,操作不要太猛,否则可能会出现弯针或断针现象。最后,应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操作前应进行手部消毒。当患者感到饥饿、疲劳和紧张时,不应使用针灸,否则可能会导致其他不适。患者的胸部和背部不应被直接刺伤或深深刺伤,以免伤害心肺。禁止孕妇使用。同时,如果出现晕针,应立即停止针灸,患者应平躺,注意保暖,喝一些温开水可逐渐缓解症状。

针灸能治疗的病症有哪些

许建峰 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一,儿科疾病。对于一些小儿的脑瘫、发育迟缓、遗尿等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第二,痛经、闭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三,内科疾病。感冒、失眠、腹胀、腹泻、呕吐、小便不利等等。第四,各种痛症,比如腰痛、颈痛、关节痛、肌肉疼痛、头痛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第五,一些五官科疾病,比如说近视、麦粒肿。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