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先看针灸甲乙经还是针灸大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先看针灸甲乙经还是针灸大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曲差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 2、针灸的作用
- 3、肝硬化可以艾灸吗
- 4、中医关于***的3个重要穴位
- 5、艾灸治疗妇科病穴位有哪些
- 6、环跳的准确位置和作用图
- 7、头晕恶心按摩哪里有效
- 8、颈椎性眩晕怎么治
- 9、艾灸女性妇科哪个部位
曲差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刘凤岐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功效:曲差穴有止痛醒脑、通窍明目的功效。2、主治:对头痛、癫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能治疗一些鼻部不适症状,比如鼻塞、鼻渊、鼻流涕、鼻衄、鼻息肉等,对目痛、视物模糊、目眩、目翳等眼部不适也有不错的疗效,还可以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理疗: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理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用针刺和艾灸等方式来防治疾病。中医的理疗方法包括经络、腧穴、针灸疗法、耳针疗法等多种,其中穴位上常用的方法有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拔罐疗法。参考文献:[1]陈金水《中医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1-215
针灸的作用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两千余年持续至今的针灸实践,隐含着传统中医药学密码,历代医学理论家孜孜以求在***古代文化基因下,解读针灸的治疗作用有三,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1、通经...
肝硬化可以艾灸吗
戴敏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硬化可以艾灸。灸法作为中医的外治法之一,源远流长,灸法是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通过皮肤腠理以达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目的。目前灸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较多,有艾灸联合外用中药、艾灸联合内服中药及艾灸联合内服中药配合中药外敷三方面的研究。灸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早在皇浦谧的《针灸甲乙经》有记载,医家常以艾灸联合中药敷脐治疗,但是这些治疗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关于***的3个重要穴位
万志超 主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次髎穴次髎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中。次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太阳经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甲乙经》《资生经》《针灸大成》等记载,次髎穴有理气血、通经络、止痹痛作用。次髎穴治疗***,是基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的经络理论,以及肾关失封则固摄无权而为***的病机。复溜穴复溜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后缘之间中点向上约三横指处。复溜穴为肾经五腧穴之经穴,五行属金。《黄帝内经·刺腰痛》篇记载取复溜穴治疗足少阴腰痛,其实依照子母补泻法中的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金生水)。另外,《针灸甲乙经》称复溜穴主治“骨寒热无所安,汗出不休”。中医对***的辨证多属肾阴虚兼有阳亢型,针对***患者多数伴有腰酸、盗汗等症,而复溜穴为足少阴肾经母穴,采用针刺该穴以达到滋阴补肾止汗之功,所以通过治疗观察,患者腰酸、盗汗症状缓解或消失明显。会***会***位于人体***门和***的中间凹陷处。会***在前后阴之间,其前为前阴,后为后阴,本穴会与二阴之间,且为任、督、冲三脉之会。会***具有疏导水液的作用,能调整任、冲、督脉的经气失衡,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以上便是关于治疗***的3个穴位的重要介绍,患者相信都了解了吧。
艾灸治疗妇科病穴位有哪些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艾灸中脘、关元、神阙、子宫、归来、八穴、三阴交、三阴交这几个个穴位在治疗妇科疾病是必须灸的穴位,那么这几个穴位具体在哪里呢?1、中脘穴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2、神阙穴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3、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4、子宫穴子宫穴,经外穴名,出《针灸***》。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5、归来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2寸。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6、八穴又称上、次、中和下,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八就是八个穴位:上、次、中、下各一对,所以叫做"八"。7、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8、三阴交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
环跳的准确位置和作用图
吕志勤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壮阳、舒筋通络。可用于治疗腰痛、髋关节疼痛、下肢瘫痪、偏瘫等腰腿疾病。临床应用:1、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偏瘫、腰腿痛、髋关节及软组织疾病、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脚气等。2、环跳可以调节胃液的分泌功能。能降低高胃酸和胃蛋白酶,升高低胃酸和胃蛋白酶。环跳穴具有良好的针刺和***作用。电针双环跳穴可明显提高痛阈,同时提高纹状体和下丘脑、亮氨酸脑蛋白和脑蛋白。环点跳跃可减弱丘脑中央核(OM)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3、环跳穴具有抗炎解热作用,减少炎症渗出。电针坐骨神经可减少或停止感染性腹膜炎的渗出。操作方法:1、针尖向下微刺2.0~3.0寸,局部酸痛麻木放射至下肢,治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病。2、针尖向外***和少腹症方向斜刺2.0~3.0寸,麻木感可达外***,从而治疗外***和少腹症疾病。3、针尖直刺髋关节2.0~2.5寸,引起局部酸胀,治疗髋关节疾病。4、艾灸:艾灸或温针灸5~7格,艾条灸10~20分钟。注意事项:禁忌的强烈重刺。按摩时,也可猛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环跳点理疗。
头晕恶心按摩哪里有效
夏欣欣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晕、恶心可以通过按摩神庭穴、攒竹穴、百会穴等穴位进行缓解。在按摩时需要由专业的人士操作,不可以私自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1、神庭穴:神庭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隶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宁神醒脑、平冲降逆的功效,能够适当改善患者头晕、恶心的症状;2、攒竹穴:攒竹穴隶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面部眉中凹陷额切迹处,具有散风清热以及止痉通络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痛、头晕、恶心、眼睑跳动等症状;3、百会穴:百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隶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左右,按摩此穴位具有开窍醒脑和益气固脱的功效。因此,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可以按摩此穴位缓解。按摩穴位对病情恢复有一定作用,但如果患者按摩以上穴位一段时间,症状仍然无法减轻,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以免病情持续发展,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按摩上述穴位后,患者还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
颈椎性眩晕怎么治
单建林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服用药物: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肌肉松弛药,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以及甲钴胺片、腺苷钴胺片等,药物不仅可以缓解压迫血管神经的作用,还可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眩晕。2、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没有效果,或者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是解除压迫,患者经医生评估,需通过手术解除头晕等症状时应进行手术治疗。3、配合日常护理:无论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在平时都应注意及时改善生活方式,积极及时进行锻炼。避免长期伏案工作者,定时休息,适当进行颈肩部肌肉锻炼。除了上述的治疗之外,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例如按摩、针灸、牵引等,都能缓解颈肩肌群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还能缓解眩晕的症状。
艾灸女性妇科哪个部位
刘凯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艾灸中脘、关元、神阙、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三阴交这几个个穴位在治疗妇科疾病是必须灸的穴位,那么这几个穴位具体在哪里呢?1、中脘穴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2、神阙穴神阙穴,就是肚脐眼,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3、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4、子宫穴子宫穴,经外穴名,出《针灸***》。原说在"中极两旁各二寸",今据《针灸大成》定位于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5、归来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阳明胃经。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2寸。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6、八髎穴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7、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8、三阴交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二、妇科炎症有哪些症状呢1、白带异常症状:无色透明粘性白带,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凝乳状白带,***样白带,水样白带,白带有血丝或白带增多、减少、有异味。病因: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霉菌性***炎、滴虫性***炎、细菌性***炎以及盆腔炎等。2、月经不调、痛经症状: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