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董氏针灸依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董氏针灸依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董氏针灸四肢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针刺四肢穴位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位置董氏奇穴四肢穴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取穴时,取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均可。功效四肢穴是董氏奇穴的一个穴位,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止痛的功效。其中药疗法通常为针刺配合艾灸,起针后用纯艾灸条在关节周围疼痛局部找到疼痛点、热敏点,采用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可采用回旋灸法、雀啄灸法、温和灸法施灸。让患者感受到热感向周围扩散,骨关节内部也渗透进热量,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肩中董氏针灸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肩中穴位于后臂肱骨外侧,去肩骨缝2.5寸。针灸肩中穴可治膝盖痛、小儿麻痹等病症。位置肩中穴位于后臂肱骨外侧,去肩骨缝2.5寸。需在手臂下垂时取穴,自肩缝正中央向下2.5寸中央是此穴。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作用由专业医生对肩中穴进行董氏针灸治疗,能够起到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是治疗膝盖炎、膝盖扭伤引起的膝盖痛及颈项皮肤病、臂部皮肤病的特效穴。此外还能治疗小儿麻痹、半身不遂、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等病症。一般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穴位配伍肩中穴配建中穴有清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胆固醇过高,对治疗膝盖疾病有特效;肩中穴配三重穴可治疗瘰疬;肩中穴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可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董氏针灸五花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足底后跟正中,以及距离前后左右各1寸的4处。脚后跟正中央处为五花1穴,向前1寸为2穴,向后1寸为3穴,向外横开1寸为4穴,向内横开1寸为5穴。功效五***归肾、心两经,具有清心、补肾、降火的功效。针刺五***能使心肾相交,益肾水,降心火而入眠,是治疗失眠之症的重要穴位。配合***穴、地皇穴等穴位,具有祛痰、除湿、健脾益肾的功效。
肠门董氏针灸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门穴位置在尺骨内侧,距豌豆骨3寸,对于肠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位置肠门穴的位置在尺骨内侧,距豌豆骨3寸。定位取穴时,可用手抚胸取穴,在尺骨内侧与肌腱之间,距豌豆骨3寸处,或距腕横纹3寸处,即肠门穴。作用肠门穴具有通下焦、理肠道的作用,通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可采用针灸或按揉的方式,即指按、指压或用硬物点按刺激,以达到缓解的效果。肠门穴也可与其他穴位配伍,如出现胃肠炎并伴有疼痛时,可配门金穴,若出现急性腹泻,可配天枢穴、足三里等。
针灸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高翱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疗法的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灸疗法必须依照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学说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刺灸正确的腧穴,并用运用恰当的操作方法才能发挥它的治疗作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说明人身体的病理变化,指导辩证归经指导针灸治疗的操作。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或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解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6、侧三里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2、二角明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取穴:5、眼发干、流泪:木穴光明三、鼻部疾病鼻膜炎:1、骡马、通天、通关2、驷马三穴火腑海2、灵骨穴:五、口舌齿疾病六、颜面疾病1、足三重穴2、腕顺二穴七、咽喉疾病足五金针正筋、正宗立效。6、重子穴配承浆穴落枕时颈项强硬涌左右转动者取后溪,不能前后俯仰则取束骨,或刺正筋、正宗亦有殊效。[巳经验证,疗效确实]2、水源三穴九、上肢疾病2、针四花中亦特效4、重子重仙5、足千金足五金配肾关6、三肩穴7、肾关8、八关穴木关4、火府火梁火昌木府木梁木昌金府金梁金昌6、正筋4、***痛:针神肩5、小腿胀痛:木华二穴6、胀痛抽筋:木华二穴倒马,左右交叉取穴4、足跟酸痛:五虎五5、肩中7、心膝建中10、痛风:骨关木关10、痛风:骨关木关2、花中点刺甚佳。小腹痛:1、针门金特效。2、水通水金2、首英育英火山2、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3、指五金4、门金内庭倒马5、土兴二穴2、上溪穴通胃十二、腰背疾病背痛:1、单背痛针重子、重仙立止痛。2、双背痛针正士、搏球。3、针驷马穴亦特效。指肾穴重仙木关中白下白4、火府火梁火昌木府木梁木昌金府金梁金昌下白火串穴3、大白中白下白腕顺二穴4、心膝心跳过速:1、针心门有特效。2、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取穴:胆囊炎:针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左右足针。胆石痛:针木枝穴特效。十五、肺部疾病肺部胀闷:四花中、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舒。合金胃病: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通关、通山特效。呕吐:1、总枢穴点刺特效。2、四花中点刺亦有效。3、针水金、水通有效。胃酸过多:1、针***、肾关。2、针通天、通胃。急性胃痛:1、四花中点刺特效。2、针土水穴。肾炎:1、针通肾、通背、通胃甚效。2、水俞三棱针刺出黄水。2、针通肾、通胃、通背。急性肠炎:1、四花中、外点刺特效。2、针门金亦特效。小腹胀:针腕顺一、二穴。痔疮:1、委中刺血特效。2、其门、其正、其角。疝气:1、内踝至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2、针五间穴。盲肠炎:四花中、外穴点刺有奇效。十九、前后阴疾病二十、妇科疾病子宫痛:针妇科配还巢特效。输卵管闭塞:针妇科穴配还巢、木妇特效。子宫瘤:1、针妇科、还巢、姐妹三穴。2、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针还巢。3、外三关赤白带:针妇科、还巢、姐妹三、木妇。***炎:针妇科穴、云白、海豹。痛经:2、妇科、门金。2、妇科穴3、内庭4、门金5、还巢穴两穴左右交配使用。妇科百病:1、妇灵二穴3、妇科穴配凤巢穴4、妇科穴配下三黄二十一、小儿科疾病二十二、中风各症半身不遂1、针灵骨、大白特效。2、九里倒马亦特效。3、对侧肾关、重子、重仙效亦佳。4、木火四穴5、八关6、正会前会后会州圆州昆州仑配灵骨大白昏迷不语:针正会、前会、后会、灵骨。舌强不语:商丘、正会。四肢发抖:1、肾关、复溜、明黄。2、明黄、其黄、肾关。3、正会、前会、木枝。手拘挛针对侧重子、重仙有效。二十三、皮肤疾病尺泽2、针刺内关,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二十四、其他疾病高血压:1、五岭穴之5、降压穴:耳朵屏间切迹内缘糖尿病:针涌泉、下三皇风疹:1、***至人皇线上及门金点刺放血,再针驷马、九里。2、耳背点刺放血特效,再针驷马、九里。失眠:下三皇配镇静效果极佳。发高热:1、针大白退热效果极佳。2、背部五岭点刺放血效果亦佳。酒醉:刺耳环出血。配针素髎效更佳。解晕针:手解穴透下白,一针即解。睡中磨牙:针四花下有特效。精神疲劳:1、针叉三可消除疲劳。2、提神醒脑:七华穴2、火灵3、腰灵三穴:配正会穴镇静穴五***神肩正宗正士2、腕顺三穴驷马三穴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治療坐骨神經常用董氏奇穴1、腕順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區域2、明黃穴、其黃穴、天黃穴道3、靈骨穴、大白穴4、大腿後側(委中上下左右區段,整條後側)青筋點刺放血5、耳針,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經穴6、八關三穴、八關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肩中穴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針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順穴10、三河穴11、木魁穴、木科穴12、骨關穴、木關穴13、人士穴侧三里,侧下三里1.配肾关——头痛,眼跳2.偏头痛3.先点刺四花外——口眼歪斜4.针灵骨,交刺侧三里、侧下三里。——牙痛5.针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颜面神经痉挛6.三重放血,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面麻7.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外膝眼——三叉神经痛8.手酸9.腕关节痛10.手腕扭伤1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手痛不能握物
董氏颈椎病针灸取穴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颈椎病针灸取穴一般有风池穴、风府穴、天柱穴等。1、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椎两侧,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针灸此穴具有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痛、眩晕等疾病。2、风府穴风府穴位于颈椎两侧,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针灸此穴具有散寒止痛、疏通经络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痛、颈椎病等疾病。3、天柱穴天柱穴位于颈椎后侧,在头部后发际正中旁开1.5寸。针灸此穴具有清热解表、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痛、颈椎病等疾病。此外,还可以选取肩井穴、颈夹脊穴等穴位,但要注意的是,针灸需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可盲目自行操作,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针灸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王宇明 主治医师 兴安盟人民医院针灸的理论依据是利用经络和腧穴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段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通过经络来调整所联系的脏腑,沟通四肢、关节的功能来起到作用,而且针灸还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运行、将营养物质运输到全身、把组织的代谢产物输送出体外,起到了保卫机体、防御疾病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