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背部穴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背部穴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背部穴位
- 2、背部腧穴有哪些
- 3、背上的穴位
- 4、针灸穴位中什么是背俞穴?
- 5、背部穴位有哪些
- 6、针灸穴位
- 7、针灸穴位中什么是背俞穴?
- 8、背部穴位有哪些
背部穴位
张婷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包括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几十个穴位。背部相应穴位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位置背部穴位总计有几十个,以下列出中医治疗常用的背部穴位的位置大杼位于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厥阴俞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督俞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胆俞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三焦俞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气海俞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主治背部常见穴位的主治症状如下:大杼咳嗽,气喘;发热;颈项强痛,肩背痛。风门咳嗽,发热,头痛,鼻塞,鼻流清涕。肺俞咳嗽,气喘,肺痨、咳血,潮热,盗汗;小儿龟背。厥阴俞心痛,胸闷;咳嗽;呕吐。心俞心痛,惊悸,失眠,健忘,***;咳嗽,咳血,盗汗;癫痫。督俞心痛、腹痛、腹胀,肠鸣,气逆。肝俞胁痛、黄疸;目赤,目视不明,夜盲,流泪;***;癫狂痫。胆俞呕吐,口苦、黄疸,胁痛。脾俞腹胀,呕吐,泄泻;水肿,黄疸;多食善饥,身瘦。胃俞胃痛,呕吐,腹胀,肠鸣;多食善饥,身瘦。三焦俞腹胀,呕吐,肠鸣,泄泻;小便不利,水肿;腰背痛。肾俞耳鸣,耳聋;遗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不孕;多食善饥,身瘦;腰痛。气海俞腰痛,痛经;痔疾。大肠俞腹胀,腹痛,肠鸣,泄泻,便秘;腰痛。穴道配用在背部诸多腧穴当中,可选背俞穴和募穴配合使用。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揄穴,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等属于背俞穴。而募穴的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对于脏腑病症属于邻近取穴,因此临床上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俞募同用属"前后配穴"。
背部腧穴有哪些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主要包括正***上督脉,也就是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穴,是个经外奇穴,包括附属的穴位华佗夹脊穴,还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上的部分穴位。督脉上的重要穴位包括大椎、至阳、身柱、筋缩,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包括经脉所过的疾病,比如大椎穴对颈椎病,另外神志系统的部分疾病都可以治疗。华佗夹脊穴可以治疗些脏腑相关的疾病。背俞穴是属于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部分穴位,主要是根据脏腑命名,肝俞、胆俞、肺俞、脾俞、胃俞都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背俞穴和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脏腑病经常要做配伍。如脾胃病,脾俞、胃俞肯定是要用,而有肝胆系统的疾患用肝俞、胆俞,而有肾病可以用肾俞,而且五脏六腑之间是有密切联系,比如大肠病便秘,除了用大肠俞以外,还要配合肺俞,因为肺与大肠是相表里。而脾胃病有很多患者是和肝气不舒有关系,所以同时配合肝俞。所以,背部的穴位是很重要,而且是临床上经常要使用的穴位。
背上的穴位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后背上有什么穴位1、八髎穴是后背2、上的穴位位置:骶椎。又称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2、肩中俞是后背上的穴位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3、三焦俞是后背上的穴位三焦俞穴位处于人体第一腰椎棘突之下,于大椎侧面1.5寸处。其主要作用于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腹胀且有妊娠反应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4、风门穴是后背上的穴位风门穴位于背部胸椎2节与三节之间,处于大椎侧面2cm处。经常按摩风门穴能够有效去除风邪,缓解后背疲乏、无力等症状。5、心俞穴是后背上的穴位心俞穴位于人体第五节胸椎棘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的位置。按摩心俞穴能够有效缓解心慌烦闷、口渴不适等症状。此外,心俞穴还能够治疗恍惚健忘、心悸等病症。6、胆俞穴是后背上的穴位胆俞穴其位于人体第十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1.5寸位置处。胆俞穴有疼痛感多为黄疸病病症反应,其也多为下肢麻木反射区域。7、膏肓穴是后背上的穴位膏肓穴位于人体背部,第四节胸椎椎突下侧,大椎侧3寸左右。膏肓穴主治人体肩膀僵硬、酸软等症状,长期按摩能够缓解肩颈肿痛等症状。穴位按摩要注意什么1、对重、危、急病患者,不宜单用穴位按摩,应送医院综合治疗。2、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不宜按摩治疗。3、妇女怀孕和月经期,暂不按摩。4、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作按摩。5、按摩时要避开各类创伤部位。6、按摩手法的轻重要适当,一般先轻后重。按摩全息穴主穴,应有明显痛感,但不是越痛越好,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如患者自觉剧痛难忍,应减轻手法,特别是心脏病患者,不要重压。按摩经穴、奇穴,应有酸胀感,也就是通常说的得气感。7、按摩穴位一般用单侧,也可双侧并用。每日按摩1次,10日为一个疗程,休息3日,继续第二个疗程。8、施术者要注意锻炼身体,锻炼指力,锻炼气功,以增强指力和气功发气的功力。如何正确找到穴位1、先搞懂中医所说的"寸"想要正确的找到穴位,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医所谓的"一寸、2寸、3寸"指的是什么。中医所说的寸,是按照被按摩者本人的手指宽度来作为标准测量的,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指来测量,当然,中医师对穴位的位置把握的比较准确,他们可以很快的找到正确位置,不需要用手指来测量。2、利用按压的感觉来找穴位判断我们是否找到正确的穴位位置,按压一下就知道了。穴位找对了,虽然按压的时候有一点疼痛,但是按压后会很舒服,如果穴位找错了,按压的时候则会疼痛难忍。3、利用特殊姿势定位置有些穴位需要我们采取特殊的姿势来定位置,比如找曲泉穴的时候要屈膝,位于屈膝时膝内侧的横纹端;取曲池穴时需要我们屈肘,位于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后5分处。4、通过体表的标准找穴位我们人体有很多标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体表标志来找穴位。4.1、以头部为例,头部有五官、发际和眉毛,寻找印堂穴可以根据眉毛来来找,印堂穴位于两眉的中间。4.2、以上身为例,肚脐、胸部、***、胸骨都是标志性的地方,可以根据这些位置来找穴位,比如肚脐与剑突之间的中点是中脘穴,两***之间是膻中穴。4.3、以背部为例,背部脊椎棘突、肋骨是标志性的地方,很***位是根据脊椎、腰椎来定位的,比如我们的大椎在第1胸椎和第7颈椎之间。
针灸穴位中什么是背俞穴?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简称俞穴。属膀胱经穴,分布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背部穴位有哪些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督脉有大椎、灵道、至阳、筋缩、脊中、中枢、身柱、神道、陶道等穴位。脊柱棘突下凹陷中旁开0.5寸有华佗夹脊穴,旁开1.5寸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经脉分支,有大柱、风门、肺腧、厥阴俞、心腧、督俞、膈腧、肝俞、胆俞、三焦俞、脾俞、胃俞。脊柱棘突下凹陷中旁开3寸,为足太阳膀胱经第二条经脉,有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等穴位。
针灸穴位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补肾列缺穴:当双手虎口处于交叠时,左手食指放在右腕背上,食指尖下端为列缺穴。肿胀止痛的尺泽穴位:位于肘部内侧横纹上,拇指宽的外侧凹陷处,掌心向上。内关穴:腕关节第一横纹中下二寸。防止失眠神门穴:位于掌心小指至腕关节附近,手的一侧。舒适度腰背部的委中穴:膝后窝横纹中点。加强胃动力的天枢穴:位于脐旁二寸处,与脐同水平线,左右各一穴。
针灸穴位中什么是背俞穴?
张晏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位于背部脊椎棘突旁开1.5寸的一条线上。例如第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等等。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治疗脏腑相关病症。
背部穴位有哪些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背部穴位有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等。具体分析如下:穴位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背部的穴位有很多,包括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