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面瘫理疗针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面瘫理疗针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面瘫针灸穴位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可以针灸的穴位一般有阳白穴、下关穴、颊车穴、地仓穴、太阳穴、四白穴、颧髎穴等穴位,在刺激这些穴位时可以选择按摩或者针灸的方式,但是都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不可以私自进行。1、阳白穴:阳白穴隶属足少阳胆经,出自《针灸甲乙经》,位于头部眉上一寸瞳孔直上处,具有清肝明目和疏风泄热的功效。如果患者因为面瘫出现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或针灸刺激阳白穴来缓解。2、下关穴: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消肿止痛、清热祛风以及利窍聪耳的功效,可以改善面瘫引起的面痛、口眼歪斜等症状。3、颊车穴: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具有利窍通关、息风通络的功效,对改善面瘫引起的口角歪斜、牙关不利等症状有一定作用。4、地仓穴:地仓穴位于面部,口角旁开0.4寸左右,具有舒筋活络和明目止痛的功效,如果患者出现口眼歪斜、流涎、面痛、齿痛等面瘫的症状,可以通过按摩地仓穴缓解。5、太阳穴:位于外眼角与眉梢之间,由于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颞浅动脉的分支或属支分布在太阳穴周围,针刺太阳穴对于口角歪斜等症状具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6、四白穴:位于瞳孔下方,眶下孔凹陷处,四白穴属足阳明胃经,能疏风活络,对于面瘫导致的眼睑痉挛、口眼歪斜等症状可起到辅助缓解作用。7、颧髎穴:颧髎穴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穴位之一,位于颧骨尖处的下缘凹陷处,有助于改善患者说话漏风、流口水、闭唇无力等症状。8、其他穴位:如迎香穴、承浆穴、翳风穴、合谷穴,或者牵正穴、风池穴、太冲穴、攒竹穴、头维穴、瞳子髎穴、印堂穴等,均可用于辅助治疗面瘫。面瘫的患者可及时到医院中医科就诊,完善脉诊、问诊、望诊等检查,并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在针灸过程中出现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告知医生。
面瘫怎么针灸
张楠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1、刺激面部穴位或者四肢的穴位,在急性期的时候,会在面部取少量的穴位,然后浅针刺弱刺激或者是说直接选择四肢的穴位进行刺激。2、对面部穴位进行电针针刺,到了恢复期的时候,会加上电针以面部穴位为主,针对表情肌的瘫痪的情况,例如说抬眉困难会选择丝竹空、阳白这些穴位,如果是人中沟变浅,会加上人中穴。3、面部局部闪罐、叩刺、隔姜灸。如果患者的病情恢复比较慢,还可以加上在面部的局部进行闪罐,或者还可以在面部进行隔姜灸。持续时间快得10天左右,一般需要20-30天的时间,但某些重的病人需三个月左右,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两至四周开始恢复,三至四个月后完全恢复。专家提示: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刺激面部穴位或者四肢的穴位。2、面部穴位进行电针针刺。3、面部局部闪罐、叩刺、隔姜灸。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的针灸方法也不同。另外,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二至四周开始恢复,三至四个月就能完全恢复。
面瘫怎么针灸
吴清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一、远端取穴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针刺合谷穴、足三里穴、风市穴、悬钟穴等。早期可有效的控制病情,防止神经根水肿症状的加重。恢复期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二、局部取***角歪斜者,可以取下关穴、迎香穴、颊车穴、牵正穴、地仓穴等。不能正常的皱眉、眼睑闭合,可以针刺太白穴、阳白穴、四白穴等,能够起到舒筋活血,通络的功效,促使损伤神经的修复。需要注意:早期不建议局部取穴,如果局部取穴宜少,真字以前针刺强度与弱。
针灸治疗面瘫过程
针灸治疗面瘫会有哪些注意事项面瘫针灸后2113部分人会担心,针拔出来后是否会5261在脸上留下一个洞,进而使水4102或者汗容易流1653入去。实际上,当把针拔出来后,组织很快就把洞填满,一般水是不会流进去的。但是针刺以后注意不要立即用水洗脸,过一段时间后一般都没有问题,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另外不要吹风受凉,夏天空调吹风时避免对着脸。冬天如果在室外,天气比较冷且有风的情况下,要戴口罩;面瘫时眼睛的闭合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要用眼疲劳,手机、电视、电脑要少看、不要熬夜;注意休息,休息好后身体整体状况较好,对于面瘫的恢复有所帮助。针灸治疗面瘫的病2113人在急性期,刚发病一个星期以内,选5261取4102远端取穴,什么叫远端取穴?选取手、脚穴位,面1653瘫地方少取穴位。在早期脸上不要接电针,因为接电针之后,容易引起后期的面神经痉挛。做完针灸治疗,医生会交代病人做功能锻炼。比如用力闭眼,自己数5秒再用力睁开眼睛,可以锻炼他眼部的肌肉,能够尽快的闭合全。然后用力鼓气,开始鼓气都是漏气的,用力的鼓,促进肌肉,用健侧带动患侧,可以让患侧肌肉带动的比较快,恢复的也会快。面瘫患者后期眼睛可以闭合,但是出现局部麻木,感觉上的异常,建议用热毛巾来敷,效果会好。急性期面2113瘫的面部生理环境决定了此时不宜进行针灸,如5261果针灸4102过早或不根据病情来盲目针灸,则会损伤患1653者正常的面部神经。作为一种最传统的面瘫治疗方法之一,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一般的医院医疗资源匮乏,就只有采取一些传统的方法,患者如果一患病就开始针灸,很容易走久治不愈的弯路。因此,建议患者朋友不要盲目针灸,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科学系统的治疗,面瘫的初期是很好治疗的,患病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患者可保证百分之百治愈。针灸本身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治疗方式,治疗面瘫的过程中如果见不到明显效果,则应考虑放弃针灸,面部神经很脆弱,长时间的针灸可对正常的面部神经造成损伤。一般情况下,针灸治疗三个月以上可导致面瘫后遗症,让患者的健康又笼罩上一层阴影。因此,专家建议广大面瘫患者,面瘫的治疗方法不只是针灸一种,专业的医院还有专科药物治疗、输液治疗、理疗按摩及仪器治疗等安全有效的方法,如果在针灸一周后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应果断放弃针灸治疗,拖得越久造成面瘫后遗症的危险就多一分。又快又安全地把面瘫治好是患者心中最想要的治疗结果,那么怎么治疗面瘫安全快速?要确保治疗的安全性,首先要摒弃长时间或不合时宜、不恰当的针灸治疗,摒弃手术治疗和封闭治疗等具有创伤性的方法,其次要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身体的反应,患者应及时把自身治疗后的异常情况反馈给主治医生,如果某种治疗对某个个体存在不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的方案。以上就是针灸治疗面瘫的注意事项的全部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当我们发现自己患上了疾病,那么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和治疗。求一篇关于针灸治疗面瘫的文章!所谓面瘫,2113就是面部肌肉5261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4102起的。主1653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就像木工吊线,士兵瞄准一样)。如双侧同等程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则面无表情,不会笑,双眼不能闭严,口唇不能闭严,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不清。中医称之为全面瘫,俗称植物瘫、傻瘫。此三种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单侧型和双侧一重一轻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轻重程度会相互转换;或原发病侧肌肉已萎缩,较健康一侧开始瘫痪。这就是常见的口角先歪向一侧,后来又歪向另一侧的道理。另外,还有慢性外中风,不属于周围性面瘫,面肌并不瘫痪,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现为头疼、头紧、耳后疼、耳后紧、颈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脚手发凉、背凉、半身凉、半身紧、面凉、面疼、面紧、面麻、面痒、面抽搐、面痉挛、怕凉、怕风等不适感。也属外中风范畴,要比急性面瘫好治的多,但如治疗不当会迁延多年不愈或导致慢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叫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指病损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又称为核上性面神经麻痹。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眼睛流泪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面瘫手术监测效果更佳人必须具备正常的面神经,才能够拥有各种表达内心感受的丰富表情。而发生面瘫则会令人额纹消失,不能或无力抬眉、闭眼,嘴角歪向一侧,说话不清晰,丧失表现表情的能力。据介绍,一部分面瘫经过药物治疗可以恢复,而另一部分面瘫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面瘫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在进行治疗前先使用面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术后功能进行评估,而通过面肌电图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可以较明确地判定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哪些病人需要服药保守治疗,而且在手术中也可以使用面神经监测来帮助施行相应的面神经手术。一般来说,如果早期经过正规治疗,几乎所有的面瘫病人均能够痊愈。如何做好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面神经麻痹一方面可在家中服药治疗,另一方面需去医院进行综合治疗。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有咽部感染时应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服用强的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可指导病人对镜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钟。由于本病使病侧眼睛不能闭合,所以在睡眠和外出时应戴眼罩,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结膜炎。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禁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三白五虫汤”除“面瘫”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皮不能闭合,流泪,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口哨等动作,鼻唇沟变浅。患者闭眼时,患侧眼球转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巩膜。风湿、中耳炎、脑部疾患及风邪侵袭、突受寒凉等均可引发本病。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而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生本病。笔者自拟“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屡用屡验,一般服药10--15剂即可治愈。患者不妨一试。药物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三白五虫汤”选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祛风通络,加快经络气血运行;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以上回答如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关于面瘫初2113期是否可以针灸这个问题,其5261实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4102,这是针灸的介入时机问1653题,中西医各有各的看法,却又不尽相同。西医目前虽然也很肯定针灸在治疗面瘫的疗效,但是往往反对针灸过早开始,其认为面瘫急性期要以药物和理疗治疗为主,认为针灸过早介入会导致面神经水肿、炎症加重,导致病情加重。其认为针灸的介入应该是在发病1周或者10天以后再开始,但是中医却不这样认为。中医认为针灸应该早期介入,这样治疗面瘫的效果才更好,治疗疗程也会相应缩短、疗效也会提高。如果在面瘫急性期,没有及时进行针灸治疗,往往会错失治疗最佳时间,导致患者病程过长、治疗不好,往往会出现面肌痉挛、流泪等后遗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建议患者在面瘫急性期,及时尽早去正规医院进行针灸治疗。但是一定要注意面瘫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时,面部的取穴要少、针刺手法宜轻,刺激量也不宜过大。
面瘫治疗针灸介绍
周曾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面瘫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伴有耳后、耳下或面部疼痛,患者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用力闭目时,病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鳄泪症或患脸局部板滞感,针灸是治疗面瘫的方法之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面瘫治疗针灸方法。针灸治疗面瘫的原理针灸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面瘫是通过兴奋面部神经,扩张血管,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使面瘫患者康复,由于治疗时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根据长期的针灸实践和临床观察,面瘫的针灸治疗以早期介入为佳,减少留下后遗症的机率。面瘫早期应针灸治疗面瘫早期治疗中,治疗第1周,针刺不宜过强,取穴宜少、宜浅,治疗第2周可用电针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治疗期间,避免风吹受寒,面部可作热敷,为防止眼部感染,可用眼罩和眼药水滴眼,症状较严重者,可服用中西药物配合治疗。面瘫早期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结果临床实践表明,及早发现并到正规医院的针灸理疗科室就诊,全面地接受针灸治疗,百分之九十的早期面瘫患者1个月左右就能康复。
针灸如何治疗面瘫
严伟 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恢复期还可用点灸法、艾条灸等。治疗期间,面部应避免风寒,即可戴口罩。睡觉时因一只眼睛可能闭不牢,最好戴上眼罩。且面瘫后因闭合不全,容易感染,可滴加眼药水预防。而中风引起的面瘫,无法按照上面的原则治疗,需根据中风原则进行处理。
面瘫的针灸治疗
周哲 副主任医师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采用药物、按摩、理疗、针灸等非手术方法促进炎症消退、水肿减轻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必要时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面神经麻痹仍未恢复,测定面神经传导速度及面肌肌电图检查均无反应即无电位活动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他治疗原则: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及早消退,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1.对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为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2.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预防结膜炎,可用眼罩,滴眼药水、眼药膏等;3.按摩,患者自己对镜子用手按摩面瘫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4.物理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5.针灸治疗。预后情况本病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复,2~3个月内痊愈。约85%患者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治疗面瘫针灸方法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面瘫针灸方法通常是在患者病情恢复期针刺患侧对侧合谷穴,面部针刺可选取地仓、阳白、太阳等穴位,同时配合每日半小时的红外线、电针、疏密波或面部闪罐、拔罐等治疗方法,十日至两周即可自行恢复。另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选择穴位注射或神经妥乐平、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