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

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

发布时间:2025-07-18 00:18:59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保健灸哪些部位

陈鹏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关元穴:腹侧面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的三寸,属于任脉上特别重要的穴位。三寸的定位是将四指并拢,过中指的第二指关节画一条水平线,这个宽度就是人体的三寸。在肚脐下三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是保健灸常用的穴位;2、足三里穴:第二个穴位是位于小腿上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的选取也很简单。首先可以取坐位,然后找到髌骨,再找到髌骨下面的髌韧带外侧的犊鼻穴,从犊鼻穴向下三寸就是足三里穴;3、命门穴:最后一个穴位位于后背部,临床上艾灸比较多的穴位是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的下缘,属于督脉上的穴位。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三个保健灸的穴位,分别位于背侧面、腹侧面和下肢。分别是腹侧面的关元穴,下肢的足三里穴,以及位于背侧的命门穴。

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李焕芹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通常艾灸养生的穴位包括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1.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具有补气补血,健运肠胃的功效。2.气海穴:位于体前正***,脐下1寸半,具有益寿延年、保健养生的功效。3.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心线,脐下3寸,具有固本培元,补气血回阳,通调冲任、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的功效。4.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上,当脐中上4寸,具有调胃补气血、利湿、降逆止呕(阻止上冲的胃气,止住呕吐)的功效。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的前两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过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扶持体内正气并祛除体内邪气)的功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穴艾灸。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

赵子义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在我们的临床中,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足三里这个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古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要想身体健康足三里穴要经常保持不干燥。在古代使用灸法都是采用化脓灸,经常刺激足三里来强壮身体。2、任脉穴位—--关元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1、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性功能低下等;2、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各种妇科疾病。3、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喜灸而禁针刺,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可以贴药疗法,根据病情把中药研成粉末,用胶布贴在肚脐上,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脐疗。4、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5、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命门火衰的症状基本和肾阳不足是一样的.命门火衰主要表现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艾灸一般灸什么位置好

ask73803145is1、可以在足三里穴进行艾灸,祛湿的效果非常好,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三寸,以及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平时艾灸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2、其次身体的丰隆穴也是不错的选择,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的话,祛湿的效果也是特别好的。3、也可以在解溪穴艾灸,解溪穴位于脚背,以及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4、关元穴这个穴道也可以艾灸,在我们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长期对这个部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对补肾也有很好的效果。注意事项: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懂得劳逸结合,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也要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1、关元: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2、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3、足三里: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更加相关研究发现,足三里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增加消化能力。4、大椎: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5、命门: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之窦。临床上,命门火衰(见命门火衰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责编:陈晓)

督灸和艾灸哪个效果好 介绍督灸和艾灸的相关知识

赵晓东 主治医师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督灸的好处。督灸能够避免吃药打针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具有绿色、安全的特点。督灸能够实现督脉、中药粉、生姜和艾灸的协调,直接到达病灶,能够充分发挥益肾通督、温肾壮阳、穿骨透肌等功效,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督灸的好处有很多,根据作用的不同,督灸包括养生保健灸、暖宫养颜灸和脾胃调理灸三种类型。养生保健灸比较适合身体阳虚、容易感冒、鼻炎、咽炎患者。艾灸的好处。艾灸的作用比督灸多许多。艾灸能够通过艾火对身体局部造成刺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和火的温热刺激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刺激能够使得患者的局部皮肤充血、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帮助炎症、血肿的消退。就还可以促进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扩散,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镇静、镇痛的作用。本文分别介绍了督灸和艾灸的作用。督灸和艾灸哪个效果好呢?督灸的作用比较局限,艾灸的作用比较广。督灸不适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有其它重大疾病的患者也不适合做督灸。当然,艾灸也有不少禁忌。极度疲劳的女性最好不要***灸。

艾灸可以灸哪些部位

谢肄聪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足三里、命门穴、关元穴、中脘穴、涌泉穴。1、足三里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2、命门穴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3、关元穴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因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4、中脘穴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功效。对食欲缺乏、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目眩、耳鸣、痤疮、精力不济、神经衰弱、恶心、烧心、嗳气、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痛等的治疗有帮助。灸10-15分钟,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涌泉穴有清脑醒神、安神定志、清热散风的功效。可以治疗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病、癫痫、癔症、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炎、扁桃体炎、咽炎、咳嗽、黄疸、胃痛、水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艾灸可以灸哪些保健部位 保健艾灸法的常用穴位及方法

(1)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大多采用化脓灸,有句谚语叫安,三里不干。艾灸这个穴位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足三里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2)神克穴:神克又称脐中,是任脉,为了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脾胃、益气延年的效果。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强,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感觉局部温暖舒适,稍微红晕。(3)气海穴:气海又称丹田,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4)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5)柱灸:清心宁神,降低呕吐效果。多采用温和的灸法,烟雾大小的艾条,每次5~10分钟,每隔一天1次,每月10次以下。(6)门灸:门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的效果,主治所有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感冒流行期间,每天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灸10天。(7)中脑灸:中脑是任脉经穴、胃招穴、八会穴之一。有健脾胃、补气的效果。常用隔姜灸、温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5~9壮,连灸10天。临床上保健艾灸法,除上述穴外,还有大椎穴、膏肓穴、三阴交穴、命门穴、肾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及“伏天穴”等。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李艳梅博禾医生�所有来源标注为博禾医生�的内容版权均为博禾医生�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如涉及大面积转载,请来信告知,获取授权,推选叶熙峣从保健灸的几个主要***来看,足三里一穴是阳明经,古代很多文献都有强烈的帮助消化的作用。《中藏经》说:三里主五劳瘦,七伤虚寒空。其次,关元、气海穴等很多文献都认为有很强的作用,医学入门:关元主诸虚损。《类经图翼》:关元主诸虚百损。长期施灸上述穴位,可健脾阳,补中益气,培肾固本,强身健体,达到保健延年的效果。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