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养生 艾灸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 时的 操作 技巧
因为 艾灸 的 操作 方便, 艾灸 的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人们平时有点头痛不舒服, 艾灸 调理调理就能全瘀。所以中医中自古以来流传“家有三年艾,郎中...
艾灸如何使用
陈鹏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艾盒灸:艾盒灸就是有一个专门的艾盒,一般是由木头制成,然后底下是有1个铁丝网,上面是有2个或者1个艾灸孔,把艾条放进艾灸孔,并点燃艾条。在这个时候,再把整个的艾盒放在穴位上,根据病人的病情,有的病人可以选择神阙穴、关元穴,或者有的病人可以使用俯卧位,选择肾枢穴、命门穴,或者腰阳关穴,穴位不等,然后把艾盒放在上面,当里边的艾条燃烧完了以后,基本上就完成了艾盒灸,一般建议每次燃烧的艾条,为全长的1/4到1/2都可以;2、艾条灸:艾条灸又可以分为回旋灸和雀啄灸,假如现在要选取神阙穴艾灸,第一个先用回旋灸,就是以穴位为中心,如神阙为中心,进行环绕的动作,整个艾条的远端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是等长的,这个叫做回旋灸。还有一种方式,叫做雀啄灸,正好在穴位的上端,不做回旋,而做这种雀啄的方式。但是做雀啄灸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点燃的艾条离皮肤最近的位置时,一定要反复地跟病人确认一下,现在是否能接受这种灼热的程度,避免烧伤和烫伤。同时,无论是艾条灸的回旋灸还是雀啄灸,都要注意弹拨艾灰,避免艾灰的脱落,导致病人的烫伤。
艾灸 方法***(附图)
操作 :在所灸的穴位上,覆盖10层棉纸或5~7层棉布,点燃 艾灸 ,将艾火隔着纸或布,紧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重新点燃,如此反覆每穴可点按灸5~7次。适应...
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
张丽丽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疱,产生灸疮,一定不要将疮弄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3、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4、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如用小艾灶,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5、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需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起到好的效果;6、调整饮食: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器官排出体内毒素。二、顺序:在中医看来,人体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十二经脉中,也有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分。艾灸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如果先在阳气足的地方艾灸,能更好地调动经气,从而补养阳气。艾灸有一定的顺序,原则上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壮数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
艾灸是怎么做的 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关闭空调,移开风扇头,且不要坐在当风口;2、以最舒服,最放松的方式坐好或者躺好,不要随意走动,可以听轻音乐但不要看电视;3、心平气和,注意力专注于被灸穴;简而言之就是室内要静,心情要静,注意力要专。首先,高效的做灸必须依靠中医辨证后,得出一套全面系统的调理方案才能完成。因此,艾灸除正确选穴外,还通常需结合诸如推拿,泡脚,热敷等其他外养法一起施治,才有可能对机体有个全面彻底的调理。其次,艾条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现在店里卖的艾条好多都是粗制滥造的,撕开艾条表面的纸,你会发现里面的都是散出来的沫子,还有明显的枝干碎,闻起来没有艾味。还有一种是以次充好的,图片上看起来金黄色的,其实是有些不良商家将玉米须之类的其它东西掺杂进普通的艾绒里做出来的。二、艾灸的注意事项有什么呢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3年陈艾条适用于身体保健,经期,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家庭艾灸的注意事项及禁忌颜面五官,心脏大血管处,心经区,***及重要经腱,关节活动处,不宜施直接灸,以防危险或留疤痕影响功能;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体发炎部位禁灸;灸的顺序:先阳后阴,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上部后下部,先头面躯干后四肢,先灸左方,再灸右方;不要急于求成,一次灸过***位,灸过长时间。治疗某种疾病要严格按照治疗该病的要求去灸。日常养生灸,每次可灸2、3个穴位,一个穴位灸10-20分钟。时间上有4种选择:可以隔天灸或灸2天停一天;每周灸3-5天;连续灸10天,停1周;切忌长期不停歇的一直灸,也不要想起来才灸一次。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及时换取新鲜空气;三、艾灸的三个分类艾卷灸艾条灸(悬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1)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图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4)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直接灸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四、艾灸的功效是什么局部刺激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经络调节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中医艾灸的简单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穴位,将艾卷点燃,在距穴位皮肤1.5-3厘米左右回转移动,熏烤,以病人感觉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炙5-15分钟。为提高疗效可根据不同情况垫上姜片、蒜片、盐面炙。一般腹泻、腹痛、呕吐病可隔姜片炙;虚痨可隔蒜片炙;急性吐泻或虚脱肢冷者可隔盐面炙。实施艾炙时,要避免烫伤,万一出现烫伤起水泡,可将水泡的根部用酒精消毒,用消毒针将水泡水放出,涂点紫药水即可。灯火灸法灯火灸疗法又叫灯火爆法、灯草、神灯照、爆灯火疗法,古代称“神火法”,是散在民间沿用已久的一种简便灸法,属于***医学火灸法之一。灯火灸法是用灯芯草(或纸绳等代品)蘸香油燃着灸灼病变部位或经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操作容易,治病效验,对急性腮腺炎往往1-2次就能治愈,所以此法很受欢迎。火针刺法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不锈钢针,用火烧红针尖迅速刺入***,给人以一定的刺激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火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一种,是我国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疗法,也是目前在中医临床中使用较多、应用较广的疗法之一。
艾灸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综上所述,我们已经了解到艾灸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那么在使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活的,因为无论是我们穿什么材质的衣服都是特别容易点燃的,所以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防止火星掉落在自己的衣服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