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疗法怎么样

艾灸疗法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5-07-17 12:56:33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疗法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疗法怎么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怎么样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艾灸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法。“针灸”的“灸”是指针刺,“艾灸”的“灸”是以艾为主要原材料的方法。艾叶芬芳、辛温、非常容易燃烧,而且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这是《名医别录》里的记载。艾灸可以很好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升提阳气、保健、延年益寿、提高抵抗力,这都是艾灸的好处。艾灸的时候首先要防止烫伤,对不同的病人、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施灸,既治病又不能给病人增加痛苦。

艾灸疗***效

刘颖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它可以有温经散寒、扶阳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像它的温经散寒的作用,就是用它来治疗一些寒性病症,比如一些寒邪侵袭我们人体,导致经脉的闭阻疼痛,这个一些中老年人体会更大,比如说筋骨关节疼痛的这些病,着点凉这些就会加重。像有一些家庭,在来暖气之前这段时间,老年人的腰腿痛,膝关节痛就非常多发,这就是跟寒邪袭表有关,这样的病症就可以适合用艾灸,还有艾灸可以治疗一些寒邪直接侵袭脏腑。比如我们有一些体会,是吃冷饮吃多了或者说下雨天趟凉水受了寒邪了,会有肚子疼,会有拉肚子,有一些女士会有痛经的这种情况,这些都适合用艾灸治疗,利用艾灸温经散寒,驱散寒邪来治疗疾病。艾灸还能够扶阳固脱、扶阳固脱我们平常人保健能够用到,长期的慢性病,比如说很久的一个腹泻,久治不愈的这种腹泻,我们可以用到艾灸,还有有一些人解的比较久了,有些小孩可能会有脱***,有的人有痔疮以后,痔疮的脱垂,还有一些人有胃下垂、子宫下垂这些病,这些属于阳气下陷了,所以我们用艾灸,它有生举阳气的作用,通过它的升举阳气使脏器回纳。另外老百姓最常用的就是艾灸的一个防病保健作用,防病保健作用,是因为艾灸它能够补益正气,防病抗衰,用于各种虚损类的疾病,用艾灸来预防疾病,最早是出自我们的唐代的孙思邈,提倡的预防医学,比如他说到了艾灸悬钟的时候,能够预防中风等等。我们南方还有一个口头禅叫做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就说如果人不生病,你就要经常灸足三里,这些都是利用艾灸来防病保健的功效。总之艾灸它具有很多的功效,因为艾是辛温的,所以多用于寒症和气虚、阳虚的病症,其他的病症是要求我们养生人士自己去做,因为这个方法特别简单,民间应用比较多,如果你个人应用时候,掌握不了症候的特点,你可以请医生帮助你鉴定一下,你是属于哪种体质,不要滥用,不治病反而添病。

用艾灸怎么样

梁俊雄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纪念医院用艾条对身体调理是非常好的。艾灸放在经络和穴位上,经过燃烧热力的作用,传递到穴位和经络的上,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由于它的功能很多,因此每天艾灸是可行的。此外,艾条经济实惠,使用也很方便,大部分人都可以使用。以上知识仅供参考。

艾灸怎么样

侯志鹏 主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可以起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另外,患有某些疾病不适合服药的,艾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对于儿童惧怕针灸治疗的,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调理。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1、温中散寒艾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艾条性温热,使用艾灸可以疏通人体经脉,积蓄阳气,从而可以预防冬天寒气入侵,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2、疏通经脉艾灸具有疏通经脉的作用。使用艾灸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疏通身体的经络,不仅可以调和脾胃以及五脏的机能,还可以活血化瘀,起到疏通经脉的作用。3、排毒养颜艾灸具有排毒养颜的作用。通过艾灸可以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促进身体内的毒素通过汗液排出体外,改善人体内分泌,是皮肤变得光滑,从而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4、预防疾病艾灸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艾灸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艾灸疗法

闫慧博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要包括直接灸、间接灸、艾卷灸、温筒灸、温针灸等方法,其中艾卷灸、温筒灸比较简单宜行,方便快捷,一般在家便可完成,其他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专科医院进行。“老寒腿”试试温针灸“老寒腿”是典型的寒症,即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的退行性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上下楼梯不方便,受寒后加重,得温缓解。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温针灸,通过针灸对梁丘、血海、外膝眼、内膝眼、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的刺激,加上艾条的温热刺激,将热流通过针柄传导入穴位来改善症状。通常情况下,一天做一次,十天一个疗程。此外,受风寒加重的颈肩腰腿痛、虚寒性胃病、阳虚导致的手脚冰凉、产后病等,都可以采用温针灸来调理,临床疗效一般好于单纯的针灸或是艾灸。产后气虚宜用隔盐灸很多女性产后气血虚弱,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差、月经不调等,可采用隔盐灸来调节内分泌、温补气血。具体做法是先将一块纱布放在位于肚脐的神阙穴(此穴位禁忌针灸),然后取粗盐10克左右洒在纱布上,最后将小段艾柱点燃放在神阙穴灸半个小时即可,有条件的可使用理疗灯来加强疗效。通常一次需要三壮艾柱,隔盐灸一天做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月经不调体验温筒灸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可采用温筒灸的疗法来温补阳气。先在位于肚脐的神阙穴垫一层纱布,然后将艾灸盒放在纱布上,点燃艾条对准神阙穴熏半个小时即可,此时可同时熏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建议每天熏一到两次,坚持做一个疗程即十天。值得提醒的是,有晕针的人群、实证人群、热证人群禁忌使用艾灸疗法;在家里自行进行艾灸疗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烫伤,自行操作更要找准穴位。如果家中操作不方便或有疑问,建议到就近的中医专科医院咨询或是治疗。切记盲目操作,不仅耽搁病情,更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烫伤。

用艾灸怎么样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艾灸作用是比较广泛的。艾灸可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调理机体气血阴阳,提高机体抵抗力,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风湿,骨质增生,***,小腹疼痛,产后疾病,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虚损性疾病,在临床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对身体有还有保健的作用。有不适不要滥用药物,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艾灸疗法***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肠胃不太好:艾炙足三里、神阙、关元。2、大便不爽:艾炙(悬空炙)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3、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再艾炙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4、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炙治疗,用四眼艾炙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炙,还有用单眼炙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炙。5、高血压:艾炙大椎和百会。6、治疗便秘:炙神阙、关元、足三里。7、***:可以艾炙关元、中级、八髎穴。8、霉菌性***炎:艾炙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效果很好,就可以隔天一次了。9、宫颈糜烂:艾炙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艾炙治疗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10、子宫肌瘤:可以艾炙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可以艾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11、肾虚:应该艾炙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12、肩周炎:可以艾炙或直接炙更好,还可以炙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13、腰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炙和通窜部位艾炙。14、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炙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15、宫颈炎:可以用艾炙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16、预防经常感冒,艾炙最有效果,艾炙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炙的方式或隔姜炙的方法。艾灸疗法***具体是怎么样的,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这些都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艾灸这是非常好的中医保健手段,看着上面的治疗结果,你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啊,如果身体有这样的毛病的话,可以试一试这样的保健方法啊,对于身体是非常的棒的。

艾灸疗法

赵子义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一、传统灸法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上熏灼、温熨,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灸法既可单独治疗疾病,也可弥补针刺或药物疗法之不足。《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二)灸材及优点灸材:艾叶制成的艾绒。越陈越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叶性能:《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优点: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三)艾灸的作用及适应症1.温散寒邪:治疗寒邪为患(外寒、内寒)2.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症、外伤性瘀肿等。3.温补中气、温阳固脱:治疗久泄、久痢、遗尿、脱***、虚脱等症。4.消瘀散结:用于乳痈初起、瘰疬、急性疖肿未化脓者。5.防病保健:灸大椎、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6.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用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泄泻。7.隔蒜灸有清热解表杀虫作用,用于疖肿疮痈、毒虫咬伤。8.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用于命门火衰之遗精、***、***。9.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虚脱。10.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四、灸法的分类和应用1、直接灸无瘢痕灸(非化脓灸)操作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轻微灼痛-更换至3~7壮,皮肤轻度红晕。适应证慢性虚寒性疾病瘢痕灸操作舒畅体位-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7-9壮。一周左右逐渐出现化脓,5-6周后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瘢痕。适应证顽固性疾病(哮喘、慢性胃肠疾病等)2.间接灸隔姜灸操作定穴-生姜片(0.2-0.5cm*2-3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姜片)适应证风寒湿痹、一切寒性疾病(消化、生殖)隔蒜灸操作定穴-独头蒜(0.2~0.5cm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大蒜)适应证未溃疮疡、腹中积块隔饼灸间接灸之一。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亦称药饼灸。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灸,附饼灸,豉饼灸等。3.悬灸(1)温和灸将艾卷燃着一端,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薰灸。先反复测度距离,至病人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2)雀啄灸艾条灸之一。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急远的灸法,形如雀啄。(3)回旋灸灸法中悬起灸之一种。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方一定距离处作回旋运动,给患者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4)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5.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6.温灸器灸将艾绒放入特制的器具中,点燃,放在穴位上以施灸治疗的方法。温灸器的样式有多种,有金属圆桶状结构、木盒状结构等,其筒(盒)内装有细金属网,上口加盖,并钻有小孔。在筒(盒)内的金属网上放置艾绒及药物,点燃后筒(盒)的下端对准施灸部位,固定一处或来回熨灸,直到局部红润为度。并根据温热程度调节施灸部位的距离,或移动速度,以保持合适的温度。灯火灸:又称打灯火、爆灯火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本草纲目》灯火,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搐,又治头胀痛。审视头额太阳络脉盛处,以灯心蘸麻油点灯焠之良。《***成》幼科第一捷法天灸(毛莨、斑蟊、旱莲草、蒜泥、白芥子)天灸属灸疗中的非火热灸法。又名自灸。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红赤,甚至发泡如同艾火灸疗。它是一种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整气血的治疗方法。本法从治病形式上看与穴位药物贴敷法十分相似,或者说在广泛的意义上它们同属一种中医外治法。因此在全国第六版《刺法灸法学》规划教材中将天灸并入穴位药物贴敷疗法中。艾灸注意事项1.施灸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2.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4.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5.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施灸。6.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7.艾灸局部出现水泡,水泡较小时,宜保护水泡,勿使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用注射器从水泡下方穿入,将渗出液吸出后,从原穿刺孔注入适量庆大霉素注射液,并保留5分钟左右,再吸出药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一般数日可痊愈。8.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条熄灭,以防复燃。施灸程序《千金方》: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1.先上部,后下部2.先背部,后腹部3.先头身,后四肢4.先近心,后远心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