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教你怎样艾灸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疗法是利用艾棒在一定的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穴位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看。比如艾灸的穴位可以取关元,中极,气海,会阴,足三里,三阴交,腰骶部的穴位等穴位来艾灸。虚寒体质,通过艾灸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可以给予艾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中脘以温肾助阳。祛湿可以进行艾灸,去湿热,艾灸方法:肝俞、胃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2、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艾灸要选择比较好的艾条,可以直接手持艾条艾灸。也可用在进行艾灸的时候需要购买一个艾灸的盒子,避免烫到自己。艾灸仪艾灸也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3、注意艾灸的时间。艾灸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要注意艾灸的用量,艾灸时要合理利用姜片。找准穴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就可以了。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功效。一般来说每次艾灸的时间15-30分钟不等,十天为一疗程。4、选择正确的艾灸方法。艾灸有很多种方法,一般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回悬。手持艾灸条,离穴位高度3厘米左右。艾灸时在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还可以使用生姜辅助,具体的方法是取生姜一小片,敷于有关的穴位之上,上面将点燃的艾条或是艾柱接近或是放于生姜片上,进行熏烤。
艾灸怎样灸 艾灸的具体步骤细说
ask90871663kb1、第一种是施灸者手持艾柱,将其点燃,找到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直接近距离接触该穴位(不能直接触碰皮肤)。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对虚寒证、哮喘病、胃肠道疾病效果尤为显著。2、第二种是艾条,它比艾柱要细短一点,需要运用专门的器具,然后将艾条放在上面,点燃后进行熏烤。艾条灸疗法对于寒湿痹证比艾柱的治疗效果好。3、最后是温针灸疗法。这种方法需要配合针刺法使用。找到穴位后,在穴位上得气后留针,然后将艾绒绑在针具上点燃,直到全部燃尽为止。注意事项:现在艾灸的发展已经成熟,其技术已经有了改进。有医学基础知识的人自己在家中也可以***灸。注意不要距离人体太近,防止烫伤就可以了。
中医艾灸的简单操作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穴位,将艾卷点燃,在距穴位皮肤1.5-3厘米左右回转移动,熏烤,以病人感觉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炙5-15分钟。为提高疗效可根据不同情况垫上姜片、蒜片、盐面炙。一般腹泻、腹痛、呕吐病可隔姜片炙;虚痨可隔蒜片炙;急性吐泻或虚脱肢冷者可隔盐面炙。实施艾炙时,要避免烫伤,万一出现烫伤起水泡,可将水泡的根部用酒精消毒,用消毒针将水泡水放出,涂点紫药水即可。灯火灸法灯火灸疗法又叫灯火爆法、灯草、神灯照、爆灯火疗法,古代称“神火法”,是散在民间沿用已久的一种简便灸法,属于***医学火灸法之一。灯火灸法是用灯芯草(或纸绳等代品)蘸香油燃着灸灼病变部位或经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操作容易,治病效验,对急性腮腺炎往往1-2次就能治愈,所以此法很受欢迎。火针刺法火针疗法是用特制的不锈钢针,用火烧红针尖迅速刺入***,给人以一定的刺激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火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疗法的一种,是我国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疗法,也是目前在中医临床中使用较多、应用较广的疗法之一。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范愈燕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艾灸的顺序一般都是按照先阳后阴,先左后右进行的。因为在***的古代,以农耕为主,而农民是面朝向黄土背朝向天的,所以中医中将背部的部分归属于阳,而腰腹的部位归属于阴,所以按照先阳后阴的步骤,应该先从身体的上半部分开始,再逐渐到身体的下半部分,先灸背部,再灸腰腹部位,还要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来进行。如果平时身体有不适,可以从身体不适的地方先开始***灸,对于恢复的效果可以达到更好,最好是根据医生给的建议进行艾灸,可以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通常艾灸的时候做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前后背,在***灸的时候,通常是按这个顺序来做的。但是也要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来***灸,以疼为腧,在最难受的地方可以先***灸,在***灸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艾灰的损害或者烫伤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按这个顺序做,但是也不一定会这样,按其他的顺序也可以做。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陆艳萍 主任医师 开滦总医院首先,艾灸先施于患者的上肢,然后施于下肢。第二,艾灸先施于背部和腹部,然后施于胸部和腹部。第三,先灸头部,然后灸四肢。第四,病人的左肢首先是艾灸,然后病人的右肢是艾灸。如果没有按照艾灸顺序进行艾灸,可能会引起内热、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艾灸时,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穴位,避免艾灸错误的穴位,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艾灸的顺序是什么?
黄毓庆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此外,最好不要烫伤皮肤,避免发生皮肤感染。
艾灸的顺序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艾灸的顺序一般作为防病保健的目的是遵循先阳后阴的原则,阳的部位一般包括背部、上身,腹部、下身归之为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存在。如果用于紧急情况下抢救患者,如发生脱证,手撒肢冷,周身冷汗,二便失禁等,则需要立即艾灸神阙穴、关元穴等可以回阳救逆的穴位。还有如果是突发的疼痛类疾病,则可以先灸阿是穴或是可以起到止痛作用的穴位。临床治疗疾病很多时候是不按顺序来的。先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制定治疗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