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条灸的穴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条灸的穴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条灸养生穴位之
艾条灸的时候,常见百会穴配伍穴位 配脑空穴、天柱穴,可疏风散邪,艾条灸调理头痛;配复溜穴、后溪穴,可滋阴潜阳、醒脑开窍,艾条灸调理眩晕;配复溜穴、行间穴,可育阴...
艾灸常用穴位有哪些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灸的常用穴位有关元穴、命门穴、足三里穴、气海穴、神阙穴、大椎穴、涌泉穴等,经常艾灸这些穴位,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艾灸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中医疗法,不仅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对于多种疾病还能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艾灸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温通经络,在出现经络瘀阻,表现为脾胃不舒、月经不调等时,就可以通过艾灸进行缓解。而且艾灸还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瘀血阻滞证型的痛经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艾灸虽然对于部分疾病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在出现严重疾病的时候,还需到当地的正规医院做治疗,不能盲目的进行艾灸治疗。而且阴虚患者、发热患者以及孕妇不适合进行艾灸。在艾灸期间如果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艾灸。
艾灸的穴位
张天生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神阙穴等肚脐穴位灸的比较多,关元穴、足三里、肺俞穴灸的也比较多,百会穴、涌泉穴都是艾灸常用的穴位,这些穴位根据经络不同和功能不同,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中气下陷时可以用百会穴,引火下行时可以用涌泉穴,肚子不舒服、胃口难受、消化不良时可以用中脘、神阙穴,以及补充人体阳气时,可以用关元穴。
艾灸常用穴位
倪金霞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用穴位有天突、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归来、子宫、定喘、肺俞、脾俞、胃俞、大肠俞、志室、命门、神俞、八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至阴等。艾灸的时候常常三五个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加疗效。如哮喘、咳嗽可灸天突、膻中、肺俞、定喘;消化不良、胃脘胀痛、嗳气呃逆灸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下元虚冷常灸神阙、气海、关元等。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1、关元: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2、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3、足三里: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更加相关研究发现,足三里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增加消化能力。4、大椎: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5、命门: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之窦。临床上,命门火衰(见命门火衰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责编:陈晓)
艾灸穴位包括哪些
郭明冬 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艾灸的穴位包括天突、天枢、子宫、定喘、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艾灸的时候常常三五个穴位配合使用以增加疗效。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所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以使局部的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艾灸的热力透过肌层,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艾灸还有补助阳气的作用,对四肢不温,形寒肢冷的患者有一定的好处。***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风险入侵,不要马上吹空调、洗澡、吃冷饮等,以防感冒,如果不小心感冒后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荆防颗粒、玉屏风颗粒等药物治疗。艾灸后要注意多喝水,同时还要保持心情稳定、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