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列缺穴针灸手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列缺穴针灸手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列缺针灸的方法
- 2、列缺穴
- 3、列缺穴怎么下针
- 4、列缺穴的位置和作用
- 5、列缺穴针灸怎样下针
- 6、列缺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 7、列缺穴位置
- 8、列缺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 9、列缺穴
列缺针灸的方法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列缺穴针灸的方法一般是选择直刺或者是斜刺。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横纹上方,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具有宣肺止咳、清热利咽的作用。临床上一般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口眼歪斜等症状。通常情况下,针灸列缺穴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通常建议患者采取直刺或者是斜刺,以免因针灸不当引起不良后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实热内盛、阴虚火旺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在针灸后患者需要避免立即洗澡,以免导致受凉,进而出现感冒的情况。
列缺穴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咳嗽寒痰、胸膈闭痛:列缺、肺俞、膻中、三里(《针灸***》)。(4)头痛:列缺、中脘、合谷、上星、太渊、百会、头维、丝竹空、风池、太阳(《针灸治疗实验集》)。(5)咯血:列缺、太渊、尺泽、足三里(《针灸学》)。(6)茎中痛:列缺、行间(《类经图翼》)。(7)牙齿疼痛:列缺、后溪、人中、颊车、吕细、太渊、合谷(《针灸大成》)。(8)淋痛:列缺、中封、膈俞、肝俞、肾俞、气海、石门(《神灸经纶》)。【保健方法】(1)针刺法: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或向下斜刺0.3~0.5寸,或用恢刺法以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手腕部疾患。(2)艾灸法: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因此处皮肤较薄,不宜瘢痕灸。(3)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拇指弹拨法等。【适用人群】(1)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头部局域疼痛,头痛持续不断,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这种体质的人适合按摩列缺穴法。(2)咽喉炎:主要表现为有异物感、发痒、咽干、咽痛、灼热、咳嗽、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等。这种体质的人适合艾灸列缺穴法。(3)腕无力:主要表现为手腕无力同时手也是但是手握东西时也能用上劲小腿也感觉酸软无力非常痛苦。这种体质的人适合针刺列缺穴法【注意事项】(1)这个穴位使用广泛,作用强大,但是因为其下有很重要的肌腱通过,如果使用不当,一旦造成损伤必然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使用时还是应当多加小心。(2)在这个穴位按摩时,手法可以稍重,方向要向上,使得气感向着头项部传导。(3)在此穴位使用刮痧的方法时,一定不要强求出痧,避免损伤深层的肌腱。(4)穴位处有疤痕、破损、皮疣等皮肤损伤时,不宜使用刮痧的方法。
列缺穴怎么下针
干磊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列缺穴是一种治疗肺系、头面部疾病、手腕痛等症状的穴位。下面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列缺穴的针灸操作:一、准备:在进行针灸操作前,确保手洁净,并使用消毒酒精擦拭穴位区域。...
列缺穴的位置和作用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列缺穴有 宣肺平喘 、 利水通淋 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 治疗咳嗽 、 气喘 、 感冒 、 鼻炎 等症状。动作示范:一定位取穴列缺穴位于 前臂桡侧缘 , 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取穴时,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此时食指尖端下方的凹陷处即为列缺穴。二穴位疗法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穴,或在列缺穴上进行推法,每天按揉3-5分钟即可,可以清泻肺火,治疗咳嗽、气喘,尤其是夜间咳嗽。刮痧用刮痧板尖端从上到下反复刮擦列缺穴,每次刮3-5分钟,每天一次,有宣肺平喘的功效。针刺用毫针向上斜刺列缺穴0.3寸左右,或向下斜刺0.3-0.5寸,有止咳平喘的作用。艾灸用艾条在列缺穴上进行雀啄灸,每次5-1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治疗腱鞘炎。三穴位配伍咳嗽时,选取列缺穴和鱼际穴;牙痛时,选取列缺穴和合谷穴;头晕头痛时,选取列缺穴、百会穴和太阳穴。特别提示:1、针刺疗法不建议自行操作;2、刮痧时,不宜强行出痧;3、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
列缺穴针灸怎样下针
干磊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先,确定列缺穴的具体位置。它位于前臂,在腕掌侧远端横纹向上1.5寸,拇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当中,桡侧腕长伸肌腱的内侧。在进行下针之前,需要对手部和针具进行消毒,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针具,一般建议向上斜刺0.5~0.8寸。以专业医师手法,将针具缓慢插入列缺穴位,注意斜刺的方向。下针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解除针刺。下针后,可以轻轻旋转或轻推针柄,以促进穴位的刺激效果。需要强调的是,针灸操作应该由专业医师来进行,切勿自行辨识和操作针灸,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若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列缺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孙连庆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列缺穴位于人体手臂上,在前臂的桡(外)侧缘,桡骨茎突的上方,手腕横纹上1.5寸处,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之功效。列缺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穴位。简便取穴时可以左右两手的虎***叉,当一只手的食指放另外一只手的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就是本穴。列缺穴具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的功效,通常情况下可与其他穴位配伍用于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的治疗。外感表证可用列缺配伍大椎以及合谷等穴;咳嗽、喘急可用列缺配伍足三里;咳嗽寒痰或者胸膈疼痛可用列缺配伍肺俞穴以及膻中穴;头痛可用列缺配伍中脘穴以及合谷穴;咯血可用列缺配伍太渊、尺泽以及足三里等穴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皮肤有破溃者或过饥过饱、过度疲劳的患者不可擅自盲目使用穴位治疗,相关疾病的治疗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列缺穴位置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列缺穴位于 手腕部 , 拇指后方的桡骨茎突上 ,具体定位在腕横纹上1.5寸。在桡骨茎突上方可以摸到长长的裂缝,列缺穴就在上述裂缝中。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因此可以治疗各种肺系疾患如咳嗽、气喘、咽干、咽痒、咽喉肿痛、胸闷、胸胀、肺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以及喉中感觉有痰吐不出来的梅核气等。列缺穴还经常与照海穴相配,治疗各种颈项部的疾患如头晕、头痛、失眠、颈部疼痛、颈肩部不适、颈椎病、肩周炎、肩膀的活动受限制等。列缺和照海都是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的使用非常多。
列缺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原庆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列缺穴在手臂桡骨茎突上,在腕横纹下1.5寸的位置,针灸列缺穴可以 散寒解表 、 止咳平喘 。列缺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腧穴,这个穴位具有 散寒解表 、 止咳平喘 的功效,经常按摩列缺穴,可以 治疗一些感冒性的疾病 ,比方说鼻塞、流鼻涕、咳嗽。另外对于一些怕冷、发热人群也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列缺穴的位置,在手臂的桡骨的茎突上,在我们的腕横纹下1.5寸的位置,就是列缺穴。通常来讲,简易的取穴方法就是,把两侧的手的虎口相对,之后用一只手的手指,指向另外一只手的桡骨位置,就是列缺穴的位置。如果按压桡骨的头地方,如果有酸胀感的话,就是找到列缺穴了。通常来讲列缺穴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进行刺激,对于呼吸道方面的疾病,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列缺穴
文章目录一、列缺穴的概述二、列缺穴的取穴方法三、列缺穴的解剖位置四、列缺穴的疗法五、列缺穴的配伍六、列缺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列缺穴的概述1、定义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出自《灵枢·经脉》。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尿血等病症。2、别名童玄、腕劳。3、出处《灵枢·经脉》。4、主治疾病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5、穴位解析“列缺穴”。“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质为孔最穴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经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穴”。“童玄穴”。“童”,少儿也,与老人相对,少为阴,老为阳,此处代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水液。玄,带赤的黑色也,即暗红色。赤为火之色,为热,意指***气血特点有温热之性,黑为肾之色,表示***气血为水液。童玄之名所指乃***气血为温性水液,即是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血。列缺穴的取穴方法列缺穴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侧掌取穴。简便取法:两手虎***叉,用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尽处陷中是穴。两手虎***叉,用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尽处陷中是穴。以患者左右两手虎***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示指尖到达之处是穴;或立掌,把拇指向外上方跷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在阳溪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列缺穴的解剖位置列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腱、旋前方肌、桡骨。有头静脉,桡、动静脉的分支。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浅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浅支双重分布。桡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位于肱桡肌内侧。动脉后方下段有拇长屈肌和旋前方肌。桡动脉可由肘窝下2厘米与桡骨茎突前方作一连线,该线为桡动脉的体表投影,桡神经浅支与动脉伴行,该穴位于桡动脉和浅支的外侧。列缺穴的疗法【按摩疗法】按法:用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处,逐渐用力,作深压捻动。掐法:用拇指指端甲缘按掐列缺穴处,作下掐上提的连续刺激。揉法:用拇指指端揉动列缺穴。推法:拇指指端按在列缺穴处,作有节律而缓慢均匀地推动。用艾条雀啄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桡骨茎突腱鞘炎。【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孔最穴3~5分钟,以出痧为度,可用于治疗咽痛、颈痛等。【刺灸疗法】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沉重或向肘、肩部放散(向下斜刺0.3~0.5寸)。列缺穴的配伍列缺配合谷治外感。列缺配后溪治头项痛。列缺配阳溪治腕关节痛。列缺配合谷、后溪,治头项痛。列缺配太渊、尺泽、足三里,治肺痨。列缺配经渠、太渊,治掌中热。列缺配后溪、少泽、前谷,治疟疾。列缺配风池、风门、合谷,有疏风解表止咳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头痛,项强。列缺配照海,有降气平喘利咽的作用,主治咳喘,咽喉疼痛。列缺穴的功效与作用列缺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的作用。列缺有宣肺祛风、疏经活络作用。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故列缺穴能治疗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或肺络损伤而致的咳嗽、气喘、咯血等。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别走手阳明经,手阳明经从手走颈项达头面,入下齿中,故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治疗外邪所致的头面五官病及颈项病。列缺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起于胞官,出于会阴,与肾相联系,肺属金,又为肾水之母,故又可用于治疗前阴病。手太阴之络起于腕上,直入掌中,散入鱼际,故列缺穴也可治手腕无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等手腕部疾患。文献摘要《备急千金要方》:男子阴中疼痛溺血,精出,灸列缺五十壮。《针灸资生经》:主汗出,四肢肿。《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肘后歌》: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通玄指要赋》:咳嗽寒痰,列缺堪治。《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灵光赋》:偏正头痛泻列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