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募穴歌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募穴歌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募穴有哪些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有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中脘、京门、中极、石门、膻中、天枢、中府。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募穴是中医学范畴的穴位名称,是一系列穴位的分类名称,是中医学中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位的特定穴位的意思,也称为腹募穴,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募穴一个。肝的募穴为期门,胆的募穴为日月,心的募穴为巨阙,小肠的募穴为关元,脾的募穴为章门,胃的募穴为中脘,心包的募穴为膻中,肾的募穴为京门,膀胱的募穴为中极,三焦的募穴为石门,大肠的募穴为天枢,肺的募穴为中府。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不论病生于内,抑或邪犯于外,均可在相应募穴上出现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临床根据这些反应,可以辅助诊断相应脏腑病证。如果患者的募穴存在不适,或需要使用募穴进行治疗,可以前往医院针灸科就诊,通过医生望诊、问诊和脉诊明确证型,由医生选取合适的穴位和相关配穴进行治疗。
行针指要歌解读
朱瑜琪 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先向风门、气海中(《针灸大成》作风府、百会)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或针结,针著大肠泄水穴。或针劳,须向风门及膏肓(《针灸大成》作膏肓及百劳)。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本歌为较为有名的针灸歌赋,选自《针灸大成》,首见于《针灸聚英》,略有差异。歌赋例举风、水、结、劳、虚、气、嗽,痰、吐等九种常见病证的有效治疗穴位,并要略地点出何者用针、何者用灸、何时当补、何时当泻。指,指向,要,重要。指要即重要的歌诀,故名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译白:针灸治疗内风病或外风病,首先取风府和百会穴(此二穴均在头部,为督脉要穴)。补白:《针灸聚英》中取风门、气海,当以外风为主时。或针水,水分夹脐上边取。译白:针灸治疗各种水肿和水湿之邪为患,可在脐上1寸取水分穴。但治疗方法以灸为主。补白:凡患水肿,无论其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者,或腰以上肿当发汗者,均可灸取具有通利小便,宣泄水湿的水分穴。或针结,针着大肠泻水穴。译白:针灸治疗气血郁结,大便不通,可针大肠俞或大肠经的荥穴二间(二间在五行属水,故云泻水穴可能是用泻法)。补白:二穴如能同取,可收疏通肠胃、宣导气血、消瘀散结、宣泄水湿之功。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译白:针灸治疗劳损虚弱,可取膏肓穴和奇穴百劳。补白:久病则虚,虚极为劳。膏育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能收扶阳固卫,济阴和营,调理气血,补益增壮之效。百劳穴,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寸,有滋补肺阴,舒筋活络功效,主治咳喘、结核、瘰疬等症,若能配合用此二穴治劳,其效果更佳。《针灸聚英》取“风门及膏育”。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译白:针灸治疗气虚诸证,可取任脉脐下1.5寸的气海穴、脐下3寸的丹田部关元穴及配合委中穴有奇效。补白: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与肾经相表里,故取委中也可补肾培元治疗下焦之虚损。气海、丹田、委中之穴配合而用,可相得益彰。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译白:治疗各种气滞、气郁、短气,针灸膻中最有效,应记牢。补白:此处之气为脏腑失调及情志失常之证。膻中位居胸中***,又称上气海,为八会之“气会”,故上证可首选此穴治之。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译白:针灸治疗各种咳嗽,可灸肺俞和风门,以调理肺气,散风止嗽。补白:无痰而有声谓咳,无声而有痰谓嗽。临床实践证明,咳与嗽不能截然分开,故一般皆以咳嗽为病证。咳嗽不论其为内伤外感无不与肺有关,故有“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之说。肺俞穴在背俞中相关于肺,为肺之精气转输出入之所,是治肺病的要穴。风门亦为背俞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故取风门穴可收驱风解表镇咳之效。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译白:针灸治疗各种痰证,要先针中脘和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胃、绝生痰之源)。补白:痰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两种。无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二脏有密切关系。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说明痰之产生根源在脾,痰病之标在肺。选中脘、足三里以治之,是因脾与胃相表里,而中脘为八会中之腑会,又是胃募,三里则为胃之合穴,故有和胃化痰之功。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译白:针灸治疗呕吐,取中脘、气海、膻中,用补法(可以理气降逆止呕逆)。补白:吐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古人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本文中取中脘、气海、膻中来治疗,乃三焦并治之法。上取膻中为心包络之募穴,又为“气会”,可总调上焦之气机;中取中脘,可统治中焦脾胃一切积滞之疾患,以和胃消积;下取气海、’可促使气机旺盛,温脾肾之虑寒,益火生以土。三穴相配,可相辅相成。翻胃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少人知。译白:至于食人即吐的翻胃证,也可以采用上三穴,针法有奥妙,应当多体验。补白:翻胃主要因脾胃虚寒、命门火衰所致。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特征,故同样取中脘、气海、膻中治之。
董氏针灸四肢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针刺四肢穴位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位置董氏奇穴四肢穴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取穴时,取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均可。功效四肢穴是董氏奇穴的一个穴位,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止痛的功效。其中药疗法通常为针刺配合艾灸,起针后用纯艾灸条在关节周围疼痛局部找到疼痛点、热敏点,采用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可采用回旋灸法、雀啄灸法、温和灸法施灸。让患者感受到热感向周围扩散,骨关节内部也渗透进热量,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从针灸歌诀中学针灸
【五输原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骨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肺三、心五、肝九、胆十、脾十一、胃十二胸椎脊突下平,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俞腰椎脊突下平,小肠、膀胱俞平第一、二骶后孔。【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日月胆肝期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后溪督脉锐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列缺任脉连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十二经气血多少歌】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心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收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针灸***】(节选)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节选)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并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以上是有关针灸歌诀的总结,虽然有点混乱,但是每一首歌诀都有其中深刻的道理,如果需要了解更加深入的针灸方面的手法,请关注针灸推拿频道。
从针灸歌诀中学针灸
1中医针灸方法帮女性调理内分泌1、白发、早衰:白发早生也可能是个内分泌问题。另外,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2、乳房: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3、体毛:不论男女,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都会同时产生与释放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差别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较多,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4、肥胖:“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这可能和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5、肌肤恶化: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6、不孕: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去医院检查,医生告之,先调调内分泌。究其原因,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使得大脑皮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7、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治疗子宫肌瘤)、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如何治疗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妇科疾病造成的。8、脾气急躁: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变得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下降导致的。针灸调理内分泌最常用的穴位1、水道以肚脐下四指为中心,向旁边移三指处;2、归来在下腹部,以肚脐下4寸为中心,向旁边移2寸处;3、三阴交胫骨后缘,内脚踝向上四指处;4、血海位于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内侧缘;5、地机位于小腿内侧,膝盖下5寸、胫骨与腓骨中间;6、命门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与肚脐相对。针灸调理内分泌时,就是通过针灸对穴位的刺激,使这六条经脉的气血运行平稳有序,从而保证了人体生殖系统功能的正常。日常生活中,即使不针灸,我们可以经常按揉一下这些穴位,也可以对我们的内分泌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初次使用灸法要先小剂量,施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逐渐加大剂量。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2从针灸歌诀中学针灸【五输原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骨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肺三、心五、肝九、胆十、脾十一、胃十二胸椎脊突下平,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俞腰椎脊突下平,小肠、膀胱俞平第一、二骶后孔。【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日月胆肝期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后溪督脉锐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列缺任脉连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十二经气血多少歌】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心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收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针灸***】(节选)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节选)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并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3针灸戒烟的方法针灸戒烟的方法列缺穴:列缺,古时指雷鸣电闪,针灸常用验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疏风通络、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气喘、咽喉干痛、偏头痛、颈项强痛。列缺穴能够抑制烟瘾,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治疗吸烟引起的不适。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有搭配的穴位组合。百会、印堂、内关三穴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能够控制戒烟后出现的症状,如疲倦易怒、精神不集中、头痛、头晕等,不仅解决了戒烟出现的痛苦,而且还解决了吸烟者在心理上对***的依赖。百会穴:百会的位置在巅顶之上。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之交点处。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主治头晕、头痛、健忘、失眠。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或当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处。功效疏散风邪、开关通窍、清泄肺气、和胃通肠。主治头痛、咽干舌燥、便秘、易饥。合谷穴能够改变人的味觉,使吸烟者发现吸烟无烟味,有烟苦和口苦感,不想再吸烟,从而阻断了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达到了戒烟的目的。内关穴:在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功效宁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呕。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胸痛、恶心欲呕、烦躁失眠。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功效调理脾胃、和肠消滞、清热化湿、降逆利气、扶正培元。主治胃痛、恶心呕吐、便秘、泄泻、神疲倦怠。足三里既可健脾胃、化痰浊而止咳平喘,又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能消除因长期吸烟而致的胸闷憋气、咳嗽气喘、咽干咽痒等症。印堂穴:我们生活里常说的“印堂发黑”指的就是这个位置颜色乌青,色泽晦暗。在前额部,当两眉间连线与前正***之交点处。功效化痰降浊、疏风通窍。主治头晕、头痛、鼻塞流涕、眼目干涩、失眠。除了以上戒烟的方法外,耳针也是可以戒烟的。中医耳针戒烟的方法取神门、肺点、心脏点、渴点加电刺激,每秒30-50周波,逐渐加强刺激程度,但以不产生疼痛为度。神门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作用,能镇静、安神,是戒烟的主穴;心脏点有宁心安神、镇定除烦的作用;肺通于鼻,主气而司呼吸,与咽喉相关,刺激肺点能使吸烟者产生对烟味的厌恶感;渴点有解渴之功效,能消除吸烟者的烦渴。4中医针灸治疗偏头痛主穴:风池、太冲1.水不涵木诊断要点:偏侧头痛,腰膝酸软,目眩耳鸣,肢拘唇麻,女子月经不调,带下白浊;舌红少苔,脉弦而细。处方:太溪、肾俞、太阳2.痰热内阻诊断要点:偏侧头痛,昏蒙如裹,呕吐痰涎,腹泻或便秘,畏光流泪,鼻塞多涕;舌苔黄腻,脉滑。处方: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3.肝风上扰诊断要点:偏侧头痛,眩晕,目斜肢瘫,烦躁易怒,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胁痛不眠;舌红苔黄,脉弦有力。处方:行间、阳陵泉、悬颅、率谷、内庭偏头痛怎么治疗?中医拔罐治偏头痛拔火罐它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取穴印堂、太阳、曲池。实证患者宜拔罐治疗,瘀血者刺络后拔罐。在前额及太阳穴拔火罐,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头痛较剧者,可选太阳、阳白、中冲等穴,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高血压性头痛可选双太阳、印堂。配穴为:胀痛以前额为剧者,加双攒竹;疼痛以头顶为甚者,加百会;剧痛再加四神聪;痛兼颈项强者,加双风池;眩晕欲仆、眼花、耳鸣等症状突出者加双头维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各穴约0.2厘米深,每穴挤血5~6滴,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5中医***中医***方法:耳针耳穴:口、食道、十二指肠、饥点、内分泌、脑、胃。操作:每次选1~2穴,以双侧耳交替方式扎针,每周耳针贴敷2~3次,10次为2个疗程,而每次疗程间隔5~7天。***方法:体针之一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依据辩证分型而取。属脾虚湿带: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俞。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腹结。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方法:体针之二取穴:主穴为天枢、中睆、大横。配穴:曲池、合谷、膏肓、内庭、三阴交。操作:天枢、大横接电针仪,然后持续通电15~20分钟,每日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方法:芒针取穴:肩禹透曲池、梁丘透髀关、梁门透归来。操作:选28号3吋长的芒针备用,每次每穴都要扎针。***方法:艾灸取穴:主穴是阳池、三焦俞。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操作: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一个,用隔姜灸扎针。
腧穴定位巧记四法
虞桂芳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一、要点记忆法教材上关于腧穴定位的文字表述很详尽,一字不落地***记硬背下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遗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上的腧穴定位,我采取了提炼要点的办法来精简文字以减少记忆量。如手太阴肺经的中府,教材上的定位是“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6寸”。我在专门记腧穴定位的本子上只记“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6寸”。我发现其实很多腧穴的定位都可以用像中府这样的两个小短句表述清楚,至于那些修饰语句只要不影响理解大可以忽略不记。本法适用于所有腧穴,方法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来表述清楚定位,只要自己能够理解,越简单越好。二、组合记忆法本法适用于归属同一经又定位大同小异的两个或多个腧穴。如手太阴肺经的天府与侠白,定位都在肱二头肌桡侧缘,只是上下尺寸不一样,天府在腋前纹头下3寸,侠白为4寸。这样就可以组合起来记忆,同时配合要点记忆法记成“天府、侠白:腋下3、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类似的可以组合记忆的腧穴还有很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相同文字表述的重复记忆。三、歌诀记忆法本法强调所背的歌诀一定要是最对自己口感的,最好是自编的。因为在自编的过程中有一个自我创作的过程,人往往对自己用心创作出来的东西记忆深刻。而且一定要反复读,达到能够随时脱口而出的境地。像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的腧穴,我编的歌诀是“第一大杼二风门,第三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膈俞七,九肝十胆十一脾十二胃;一腰三焦二腰肾,三腰气海四大肠,五腰关元;一骶小肠二膀胱,三骶中膂四白环”。四、对比记忆法本法适用于具有可比性、容易混淆的两个或多个腧穴。对比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根据腧穴名称相似、部位邻近或是相对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对比的习惯,一看到某个穴名就有意识地去想它与哪些穴位容易混淆,记忆起来容易模棱两可,然后把它们在本子上一一列出来予以重点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联想的方法帮助准确记忆,如太溪与昆仑、照海与申脉,定位相对,内外有别。我在记忆的过程中这样联想:太溪与照海名称中都有水,而肾主水,故这两穴应该归属足少阴肾经,自然就在足内侧,余两穴就在足外侧。对于尺泽与曲泽,分别是在肱二头肌腱的桡侧还是尺侧,我联想成:尺泽偏要在桡侧,曲泽只好委屈地在尺侧。
募穴
肺募--中府穴,心募--巨厥穴,肝募--期门穴,脾募--章门穴,胆募--京门穴,心包募--膻中穴(一作天池),胆募--日月穴,胃募--中脘穴,小肠募--关元穴,三焦募--石门穴,大肠募--天枢穴,膀胱募--中极穴。
背俞穴歌诀是什么
干磊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第二胸椎是风门,位于第一胸椎的下方,能够调节气息和心情,对头痛、眩晕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第一胸椎是大杼,位于胸部顶端,为心肺、喉咙疾病的主要治疗点。3.第三胸椎肺俞连,位于胸部中部,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咳嗽等。4.第四胸椎接厥阴,位于胸部下部,是对内脏有很好调节作用的穴位,可治疗肝胆、脾胃等多种疾病。5.五为心俞九为肝,分别位于胸部左右两侧,能够调节心脏和肝脏的功能,对失眠、抑郁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6.十为胆俞十一脾,位于腰部上部,可治疗胆囊和脾胃疾病。7.十二胃俞紧相连,同样位于腰部上部,对胃肠道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8.十三三焦十四肾,分别位于腰部中下和下部,能够调节三焦和肾脏的功能,对泌尿系统疾病、肾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9.十六***大小肠胱,位于腰部下部和臀部,可治疗肠胃道问题和泌尿道疾病。背俞穴歌诀总结了背俞穴的分布情况,为我们在按摩和针灸治疗时提供方便,而且也有助于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背俞穴作为联系内外的枢纽,对我们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定期按摩和保健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