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针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针灸有什么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9-02 00:37:21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有什么注意事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有什么注意事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的注意事项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明确诊断,患者所得的病是否适合针灸,是必须明确的问题;2、患者要到正规的医院找正规的医生进行治疗,以免由于医生的水平比较差而出现医疗事故;3、在针刺前要注意调整心理状态,比如要吃饭,如果在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的状况下,可能产生晕针或产生针灸后产生不适的感觉;4、针灸过程中患者不要乱动,因为针灸时乱动除会引起疼痛外,对于某些危险部位的针灸,可能导致某些意外的发生,因此如果患者要等大夫拔针以后再进行活动;5、针刺以后要注意,如果是一般的毫针且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好,一般可以当日洗澡。如果患者身体比较弱,且有火针、放血等操作,一般需隔日再洗澡,以免产生感染;6、患者进行针灸的主要目的是调理身体,因此平时要配合其它锻炼等生活方式配合治疗。另外还有些因人而异的治疗方式,如治疗的频次等,需根据个人的体质由临床医生给予专业的判断。

针灸需要注意什么

黄小珊 副主任中医师 海南省中医院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时是不能针灸的,年老体弱患者针灸的时候尽量采取卧位,选用的穴位适量的要少,手法要轻;2、怀孕的妇女针刺是不能过猛的,腹部、腰骶部,还有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是不能针灸的;3、小朋友因不配合,针灸时一般是不留针的,18个月以下的小朋友囟门及风府、哑门等穴位尽量少针;4、有出血性疾病或者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的患者,是不能做针灸的;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的部位是不能针灸的;6、眼区、背区还有肾区、项部、胃肠炎、尿潴留的患者要及时地掌握深度和角度,不能用直刺的方法,以免误伤了重要的脏器;7、针刺对某些疾病是有很好的疗效但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急重症的治疗,要根据情况或者综合治疗才能更有效的治疗疾病,发挥针灸的作用,不能盲目的只相信针灸。

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证有以下一些: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精神状态:病人如果精神过于紧张不宜针灸,如果是过激、过饱、过于劳累,这个时候都不宜进行针灸的治疗。让病人吃一些东西,放松精神之后再治疗;2、特殊部位:另外孕妇的腰底部以及小儿的囟门,这都是不能针灸的地方;3、凝血功能:如果病人患有自发性的出血症,凝血机能非常差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宜进行针灸治疗;4、皮肤感染:有皮肤的感染、疮疡、疖肿以及肿瘤部位,不宜进行针灸治疗;5、重要部位:比如在胸腹部的重要脏器的地方,不能够刺激过深,以免损伤脏腑。再有脊柱、眼睛、关节部位不能够有过深刺入,以免发生风险;6、特殊病种:比如尿潴留的时候膀胱充盈,这个时候针刺就不宜过深了,深了之后容易刺破膀胱,这些都不宜针灸,都是在针灸需要注意和禁忌的。

图书知识聚合

在1本书中找到答案二、看门诊须知5.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它方法简便、疗效好、副反应少,颇受群众欢迎。 针灸前患者要做好下列准备: (1)针灸前应该休息15分钟,特别是刚经过运动或者劳动、情绪激动、焦虑、发怒、过饥、过饱、过劳、酒后均不宜立即针灸,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要将针灸部位的皮肤充分暴露,便于医务人员消毒,进针。 (3)孕妇(特别是有流产史的),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在针灸前须向医生说明。 (4)患者应该采取自然轻松的姿势,精神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进针后不要移动体位。 针灸时,患者有酸、胀、重、麻等感觉,这是针刺穴位时应有的一种反应,中医称为“得气”。公元前500年的著名医书《内经》中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意思是说针刺要达到“得气”,才能取得效果。 每个人,每个部位“得气”感觉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穴位出现酸胀感;有的穴位出现胀重感;有的穴位出现麻电感;有的穴位(尤其四肢末端)出现疼痛感。不少初次针灸的患者,由于精神紧张,往往不去仔细辨别,分析针刺感觉,把一些异常感觉都叫做“痛”,或随意乱说有酸胀等感觉,这些都是不好的,将会影响疗效。应该把实际感觉,如实地告诉医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医生掌握手法,真正达到“气至而有效”。严忠浩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的禁忌事项

丁国萍 副主任医师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孕妇,孕妇就属于针灸的禁忌人群,也不是说所有的疾病孕妇都不能扎,如合谷穴孕妇扎就可以导致流产,然后就是过度疲劳,吃得太饱或者过度饥饿这种人群,也是暂时禁针灸,在一定情况下达到针灸条件了再开始针灸,如饥饿状态下扎针容易导致晕针,晕针可以导致血压下降,低血压性休克后果是很严重的,过饱的状态下针灸也容易引起晕针这种现象发生。针灸在临床上的注意事项是针灸医生必须把握的原则。

针灸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针灸治疗室要求宽敞明亮光线良好,温度适宜。2、所用针灸针具必须是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是一次性针灸针具3、过度劳累、饥饿、空腹、惧针、精神紧张的患者,不易立即针刺。4、身体极度虚弱,大汗、大出血,病情危重(急救除外)的患者不宜针灸。5、体质虚弱的患儿及老人,刺激不易过强,并尽量采取卧位。6、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7、应避免针刺到血管以防出血,应对有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8、人体某些部位如眼部、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的穴位,应掌握好方向、角度及深度。9、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刺法,不宜留针。10、进针、行针时应多与患者交流,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掌握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针灸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处理。11、女性生理期若非为了调经,一般不宜针灸,孕妇禁止针灸。12、电针器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若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查修理后再用。13、调节电流时,应逐渐从小到大,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折针或晕针等,年老体弱及小儿患者尤应注意。14、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mA以内,防止发生触电事故。15、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在接近骨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切勿通电太强,以免发生意外。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揭示了针灸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其实这也引起了更多朋友的警惕和重视。因为毕竟针灸都是通过我们身体的穴位来进行的,所以如果我们犯了它的禁忌,那么吃亏的还是我们的身体,因此大家也应该把今天所学到的内容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周围的朋友。

扎针灸需要注意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要有良好的体位,平躺、侧卧或者坐位,便于医生良好的施术,有利于针灸保持时长。在针灸的过程中,患者和医者一定要安静认真的体会针感。在针灸后不要让患者起身,可以静卧2-5分钟,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出汗后的患者可以把汗珠擦掉,以免***感染。特殊的治疗比如埋线后、火针、针刀或者微针刀这类患者,一定要告诉患者,患处要2-3天不要沾水,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李焕芹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止针刺;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肿瘤、疤痕的患者禁止针刺;小儿囟门未闭时,囟门周围禁止针灸;孕妇腹部、腰骶部应禁止针灸。注意事项有:针灸部位护理、针灸后饮食注意和针灸后的副作用。一、禁忌症:1、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一般多指血友病、血小板等疾病,因为这类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针口流血不止。2、皮肤感染、溃疡和疤痕体质的人,这类人群针灸会加重疾病的症状。3、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易进行针刺。如果不慎刺入囟门内有可能伤及小儿的脑组织。4、由于胎儿孕育,腹部膨隆,进行针刺会直接影响子宫,也会直接影响胎儿,因此这个位置禁针;腰骶部虽然跟子宫隔了一层,但由于腰骶部为盆丛神经发出的地方,刺激该位置后会刺激到盆丛神经,同样可影响子宫,所以腰骶部也禁针。二、注意事项:1、针灸部位护理:针灸治疗后一般需要注意针灸部位不要沾水、避免涂抹化妆品等;为了确保针灸后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在针灸之后不能受凉,针灸后的第一天不能碰冷水,避免身体被寒湿邪气入侵。2、针灸后饮食注意:在针灸之后,饮食上保持健康清淡饮食,增加营养。3、针灸后的副作用:在针灸之后,患者的局部可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一些体质较弱、经络不通的患者感觉更加明显。一些患者也可能出现轻度的红肿、青紫或结节,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针灸治疗属于微创治疗,通常无需特别监测措施,但需注意迟发性皮下出血、艾灸起疱、气胸等针灸意外发生,当出现针刺部位大量皮下出血肿痛、艾灸部位大量流脓、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并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