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针灸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针灸放血疗法的功效及禁忌

针灸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针灸放血疗法的功效及禁忌

发布时间:2025-08-26 05:37:30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针灸放血疗法的功效及禁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针灸放血疗法的功效及禁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放血疗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定要严格消***,预防感染,治疗以后要做好清洁,做好消炎。1、不适宜所有人虽然放血疗法在治疗时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每种疾病。第一,放血疗法通常情况下用来应对泻火、解毒、退热、止痛、消肿、急救六种病症,除开这六种病症外的疾病,不宜选用放血疗法,上述案例中的因高热引发抽搐,也在放血疗法的禁忌症之列;2、禁忌问题体质虚弱、贫血、孕妇、产妇、凝血机制不良者、晕针晕血者、重大疾病患者也禁止使用放血疗法;第三,传染病患者不宜放血,放血对操作者是不安全的,要避免交叉感染;第四,还有一些特殊状态,比如说非常饥饿、紧张、疲劳、大汗、大泄之后不宜进行放血治疗。3、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第二,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4、预防感染如果操作后局部出现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如果肿胀疼痛较剧,24小时之内可以进行冷敷,24小时之后热敷,也可以局部轻轻揉按,促进血肿消散;5、禁止在同一个部位反复去放血容易造成局部出现小的硬结;第五,在操作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晕针晕血的现象,应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等。

扎针放血疗法是什么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扎针放血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的方式,放出少量血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在平时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血液循环不通畅,或者是头晕和头痛等表现之后,可以通过扎针放血疗法的方式进行改善,能够加快血液循环终止也可以达到一定清热解毒以及促进睡眠的效果,对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在平时做治疗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正规医疗机构,这样才可以达到较,是不可以擅自进行扎针放血疗法的,否则会导致局部出现感染的症状。

针灸放血的好处和坏处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是针刺放血的主要目的,放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疾病比如肌肉劳损、肌肉较硬结,放血可以促进局部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排出酸性代谢产物;2、泻火解毒:发烧的患者可在大椎穴放血,达到泻火、退热作用。部分患者,如丹毒、痛风存在红、肿、热、痛,局部放血有消炎,促进火毒排出作用。局部放血如果采用正规的放血方法,严格消毒,通常无明显坏处,但是放血相对比针刺疼痛。另外放血后需注意避免感染,放血的针眼较大,放血后通常嘱患者当天避免洗澡、泡澡。如果放血控制不好,放完血后泡澡可能出现感染。

中医针刺放血疗法

周继朴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针刺放血疗法主要是刺破穴位,放出少量血液,可以起到解毒除湿的效果,达到治疗病情的作用。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主要是用针刺的方式来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放血...

针刺放血,针刺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

郭壮丽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什么是针刺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选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包括"刺络"、"划割"等疗法)。传说在远古的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放血疗法。那时人们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向患病局部砭刺放血,来治疗疾病。后来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又根据医疗实践的要求,砭石分化成了。"各有所为"的九针,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内经》中,如《灵枢?官针篇》说:"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灵枢?针解篇》亦说:"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内经》缪刺论篇、五邪篇、癫狂篇等,更明确地指出刺络放血可治疗癫狂、头痛、暴痦,热喘、衄血等病证。扁鹊遇到虢国太子"尸厥",就令弟子子阳在太子百会穴放血治疗,而使太子苏醒。以后历代都有放血疗法的记载。华佗用放血疗法治疗"卒***",以出血与否判断预后。到了唐代,宫廷侍医已用放血疗法为皇帝治病。据《新唐书》记载,侍医秦鹤鸣在唐高宗头顶放血,治愈了他的"头眩不能视"之症。宋代有人将放血疗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扩大了放血疗法的影响。金元时期伟大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放血疗法的经验也很多,如治疗目疾、头风等证,他指出"出血者宜太阳,阳明","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至迟在明代,三棱针已分为粗、细针,使针具更为适用。清代医家赵学敏和吴尚先,广泛收集民间疗法,也搜集了一些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和《理瀹骈文》中。近些年来,不断有放血疗法的报道,疗效提高,适应证增多,并已经有专着出版。放血疗法的科学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放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或小眉刀。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lOcm,针柄直径约2mm,适用于皮肉丰厚的四肢、躯干放血。细针长5~7cm,针柄直径约1mm,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小眉刀长7~lOcm,刀刃长约lcm,也十分锋利。如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注射针头、缝衣针,瓷器碎片、刮脸刀片等代替,但要注意消毒。二、针刺放血疗法的操作方法一、消毒放血前,针具要煮沸消毒,医生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局部都要做常规消毒。二、体位根据放血的部位,选取适当的体位。三、放血方法放血有刺络法和划割放血两种。1.刺络法医生一手持针具,若持三棱针,用拇指、食指、中指挟持针柄,指实掌空。若持小眉刀,与持三棱针略有不同。为持稳当,还要用食指第一关节把住刀柄,另一手作捏、按、推、提等辅助动作配合。根据施术部位与治疗需要,可选用下列几种刺法:(1)点刺:这又可分为速刺与缓刺。1)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mm,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如果血或粘液流出不畅,可以在***周围推压挤捏,帮助血液或粘液流出。速刺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适宜用速刺法放血治疗。2)缓刺:用针具缓慢的刺入静脉1~2mm,然后缓慢退出,放出少量血液。如果静脉不明显,可沿静脉分布上下推按,使静脉怒张,然后针刺。缓刺法主要用于胭窝、肘窝处的放血。头面部放血时,为谨慎起见,也可以采用缓刺法。(2)挑刺:针具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挑刺法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的放血,儿童疳积刺四缝穴也常用挑刺法。(3)丛刺:用针具在较小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本法当配合拔罐疗法运用(参见"拔罐"疗法)。与丛刺手法类似的还有"散刺"、"围刺",这几种刺法后来发展为"梅花针"疗法或"七星针"疗法。(详见"七星针"疗法)。2.划割法一手持刀具,持法不拘,以操作方便为宜,一般用拇指与食指捏牢刀身,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保持垂直,进刀划割;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配合划割。本法宜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三、针刺放血疗法的主治病症放血疗法属于泻实的疗法,有开窍醒神、泻热救急、活血消肿等功效,可治疗许多实证,急证、热证。一、中暑1.点刺中冲、委中、十宣穴。2.点刺十宣穴、并在肘窝曲泽穴、胭窝委中穴拍打,待其血瘀后点刺。二、昏迷、休克点刺人中,十宣穴。三、溺水点刺人中、会***。四、煤气中毒1.点刺人中、大椎穴。2.从患者肩臂向十宣穴推压,然后点刺十宣穴。五、食物中毒先用三棱针点刺四井穴,再从患者手腕向四井穴推按顺压,使之充分出血,以血色由紫暗变淡红为度。症轻者只刺手四井穴即可,重症加刺脐周四穴(水分、阴交、肓俞),可略深,刺3~12mm,若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呈休克状态者可深至15mm,然后用大臼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拔罐(见"拔罐疗法"),罩住包括脐中穴在内的5个穴位,观察脐中穴充血如红桃状,脐周四穴血流成行,即可起罐。对重度休克,神志昏迷者可配用直径0.7~0.9mm的粗针刺足三里天,刺时可沿胫骨外缘15mm处进针,由浅入深,以针尖滑刺胫骨外侧面,听之有刺骨膜声为度。对腹痛较剧,血压偏低者,可同时肌注o.5~lml***,并在腹腰部用热水袋保温,饮用温开水。本法适用于急性嗜盐菌食物中毒。六、头痛1.点刺太阳、百会穴。2.点刺太阳、印堂穴:额痛加攒竹穴,巅顶痛加百会、四神聪穴;眩晕、眼花耳鸣加头维穴。每穴可出血五六滴,体质壮实而头痛严重者可多至10余滴,每日或间日1次,lo次为一疗程。本方适用于高血压头痛。七、感冒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见"拔罐"疗法)。本法适用于发热而汗不出者。2.点刺少商、太阳穴。3.用酒擦肺俞穴,以肤红为度,然后挑刺。八、咳嗽点刺肺俞、少商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见"拔罐"疗法)。九、肺炎点刺大椎、十宣、尺泽、委中、十二井穴。十、哮喘用手指点揉华盖,膻中穴200次,然后点刺。十一、三叉神经痛挑刺耳背第一条静脉。本方适用于初次起病。十二、面神经麻痹1.在患侧口腔粘膜上用小眉刀划割,使之出血。本方适宜于初病者。2.在患侧下关、牵正、太阳、阳白四穴中,每次选1或2个穴,丛刺后再用闪火法拔罐10分钟。3日1次(见"拔罐"疗法)。十三、胃痛1.点刺足三里,膏肓穴。2.以手蘸酒拍打痛处,肤红为度,然后挑刺最红处。十四、腹痛1.从大腿向下推按顺压,至商丘穴,点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点刺放血。2.以手蘸酒拍打腘窝,待其瘀血后点刺。四、针刺放血疗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一、注意事项1.对病人要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对放血的顾虑。2.针刺时应谨慎,不要进针太深,创口过大,损伤其他组织。初用放血疗法可用消毒棉球裹住针身或刀身,露出2~3毫米的针尖或刀尖,捏着棉球针刺。戈Ⅱ割血管时,将血管划破即可,不要将血管割断。3.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4.每次放血不可太多,一般以三四滴为宜,继续出血时可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5.一般一日或二日放血1次,出血多者,1周放血1次。1~3次为1疗程。6.本法用于急救时仅为对症抢救,病情缓解后应进行细致全面检查,再做治疗。二、禁忌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放血疗法有哪些?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缓刺:适用于静脉放血。如曲泽、委中、太阳等穴,先用橡皮带在应刺的部位上束扎,术者用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或静脉胬起处,徐徐刺入0.5~1分,然后将针缓缓退出,待黑色血出尽变为红赤色,可将橡皮带解开,用消毒面球揉按***片刻。2、速刺:适用于咽痛、目赤肿痛、中暑、中风等症。咽痛刺少商;中暑刺十宣;中风刺十二井等穴。刺时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应刺的穴位。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入0.5~1分,立即退针,然后用手挤压局部,使之出血。3、挑刺:这种刺法适用于手、胸、背部或头面及肌肉浅薄的穴位。针刺时对准局部红疹点,用左手将红疹点周围肌肉捏起来,右手持三棱针横挑出血。4、围刺:适用于痈肿、痹症、瘟毒等症。围绕红肿处周围用三棱针点刺几针或几十针,然后用两手轻轻挤压或者用火罐吸拔,使恶血出尽,以消肿痛。5、密刺:适用于皮肤病,如顽癣等。刺时用梅花针扣打患处,使局部微微出血。注意事项:1、放血前应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最好采取卧位,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和面色。2、由于三棱针刺后***较大,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3、针锋要锐利,针刺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刺中动脉。4、气血虚弱、妇女产后及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使用此法。

针灸放血疗法黑色瘀血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灸放血疗法黑色瘀血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操作不当、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导致的。1、正常现象针灸放血疗法属于一种中医外治法,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少,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2、操作不当如果针灸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黏膜破损,出现出血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碘伏、***氢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3、凝血功能异常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酸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针灸放血的好处和坏处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选择针刺的方法放血,可以改善血盛的问题,血热也会随着血液的流出而减少,这样就能起到退烧的作用。2.中医认为通则不痛,通过针刺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所以针刺放血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尤其是对咽喉痛,偏头痛等疾病采取这种方法效果很好。3.解毒通过针刺放血,可以让身体中的毒血、淤血流出体外,血液减少后,身体的造血功能会加强。4.泻火因为内火严重导致口舌生疮,心烦不安,暴躁易怒的时候采取放血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泻火,缓解因为火气大导致的不适症状。5.消肿因为针刺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经脉畅通,所以可以起到消肿化瘀的作用。6.止痒中医认为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时,出现皮肤瘙痒,针刺放血可以调理气血,让血脉通畅,驱除身体中的风邪之气,就可以起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