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针灸与推拿治疗什么疾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针灸与推拿治疗什么疾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教你如何有效的去除眼袋 中医针灸按摩去眼袋方法介绍
- 2、中医针灸的作用是什么
- 3、针灸按摩科简介
- 4、中医针灸到底有哪些作用
- 5、中医针灸有什么作用?
- 6、中医针灸的好处是什么?
- 7、中医针灸小常识
- 8、***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 9、中医针灸能治疗什么病
教你如何有效的去除眼袋 中医针灸按摩去眼袋方法介绍
有效去除眼袋的按摩方法1.通过拍打加速血液循环:擦完眼霜,眼睛往上看,用无名指腹部快速拍打眼睛下部,拍打次数约20次。2.轻拍提拉按摩:用中指和无名指指腹,轻拍内眼睑向外眼睑移动至太阳穴,向上提拉,重复3次。3、眉骨平移按摩:将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分别按住眉角与眉尾两侧,顺着眉骨将无名指从内向外移向眉尾,再将无名指与中指并拢向太阳穴方向提拉,重复3遍。4、V字形提拉按摩:将食指和中指横分V从内眼睑内眼睑到外眼睑延伸到太阳穴,重复3次。去除眼袋的针灸方法针灸或揉眼睛周围相应的局部穴位,如太阳、鱼腰、眼袋(阿是穴位)等,可加速局部脂肪分解,收紧松弛的眼睑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经验丰富的针灸师还将使用针灸技术连接眼袋上的针灸针,使眼睑肌肉收缩和跳动,效果更明显,对真正的眼袋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防止真正的眼袋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针灸的作用是什么
林玉洁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纪念医院第一疏通经络经络闭阻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身体局部或全身会产生肿胀、疼痛、瘀血、麻木、拘挛等症状,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目的;第二扶正祛邪,针刺的补法和艾灸具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泄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通过扶正气祛邪气,固本护原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第三调和阴阳,中医讲人体出现问题,是阴阳失调所致,辩证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通过针灸补其不足,泄其有余,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健康的目的。
针灸按摩科简介
针灸按摩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神奇独特的疗效,是人们熟知和喜爱的纯绿色疗法并在国内,外医疗界享有盛誉。抚顺市中医院针灸按摩康复中心.在继承传统针灸按摩手法的基础上开发外敷、水针、耳针、小针刀、小儿推拿按摩等种疗法,并设有水针室、推拿室、理疗室、小儿脑瘫专科等。针灸按摩康复中心医护力量较强,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主管护师1名。刘轶主任医师运用针灸和小针刀治疗各种瘫症、痛症、关节炎等疗效显著。袁志贤副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痛症疗效突出。张迁乔主治医师擅长运用水针治疗顽固性疾病疗效颇佳。刘俊清主治医师,王运芳,杜秋萍,温晓新医师都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方面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赞扬。治疗方法:针刺疗法:针刀疗法,水针疗法,耳针疗法,耳穴压豆疗法,梅花针疗法,刺络拨罐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颈椎病推拿按摩疗法,腰间盘突出症推拿按摩疗法,肩周炎推拿按摩疗法理疗方法:微波治疗仪,中频电脑治疗仪,多功能骨创治疗仪,颈椎病治疗仪等多台理疗仪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医疗特色:针灸按摩广泛用于治疗面瘫、偏瘫、颈肩腰腿痛、背部筋膜炎、头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鼻炎、咽喉炎、气管炎、哮喘、落枕、下颌关节炎、失眠、疲劳综合征、呃逆尿潴留、小儿遗尿、小儿脑瘫、妇科炎症等400多种疾病。采用传统针刺、按摩方法配合使用电脉冲、艾灸等疗法治疗以上各种疾病引起的头痛,口眼歪斜,颈腰部疼痛,肘腕关节疼痛,手脚麻木串痛,膝关节上下楼疼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特别对急性腰扭伤致腰痛、胸胁岔气致胸胁痛、胃痉挛致胃脘痛、痛经等急性疼痛性病症往往能一次见效。擅长运用传统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等治疗各种疼痛症,中风偏瘫,面瘫,下颌关节炎,咳喘,呃逆,急慢性胃肠炎,带状疱疹,颈椎病,退行性膝关节病,***症,肥胖症等。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部分骨刺所致的肩颈腰腿痛、足跟痛,腱鞘炎,滑囊炎,网球肘等症配合使用穴位注射疗法、小针刀疗法使临床率,有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康复是集中医传统治疗(针灸、推拿、火罐等)、理疗(电、光、热等)和现代康复体疗为一体的古老而新兴的医学治疗方法,以帮助病人增进或恢复因病而减弱或丧失的功能、解除病痛为治疗目的。主要治疗项目:1.颈、肩、腰、腿痛2.面神经瘫痪3.脑中风偏瘫、脑外伤后遗症4.外伤截瘫,骨、关节外伤或手术后康复训练5.眩晕为了方便患者,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就诊次数,我们中心现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咨询指导。咨询时间:周二,五下午1:00――2:00
中医针灸到底有哪些作用
姜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1、疏通经络: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以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2、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况向平衡状况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原理是复杂的,但从整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3、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其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医针灸有什么作用?
张继成 主任医师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强身健体。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具有温经散寒,强身健体作用的。
中医针灸的好处是什么?
向显衡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调节脏腑阴阳,促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比如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虚、肾阴虚、肺阴虚等病证。2、针灸治疗也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辅助机体去除病邪,促使疾病转归,同时也可以预防疾病发生。3、舒经通络、活血化瘀。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其新陈代谢,缓解组织肿胀、疼痛等症状,同时对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脾胃虚弱等病证也有治疗作用。
中医针灸小常识
1.请各位说一些中医针灸的入门知识如何使针灸进针时不疼痛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而引起的针刺疼痛。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在针刺前必须选好针具。取穴要避开瘢痕或溃疡组织,下针前要指切穴区皮肤,避开痛点,为了避免误伤血管壁和刺中肌腱或骨膜,应熟悉穴区的解剖情况,送针时要仔细体会针尖是否触及较坚韧的组织等,及了解病人的反应。在感觉灵敏处的穴位2.***针灸文化知识针灸疗法的历史文化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起源】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针灸的历史】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二千五百年前,***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3.中医知识问答经络理论是中医针炙的根。经络是人身“隐形”的“高速公路”。“隐形”是说现代科学之发达,还是难以实验的方法发现经络的存在。“高速公路”是指经络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人把人体分为九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体生理组织系统”,第二层次是“中医经络及穴位系统”,西医一般是基于人体第一层次的,中医是基于人体第二层次的。经络是如何发现的?大体在远古,“天人合一”是人们普通的信念,人们都有“返观内视”的习惯,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不少人能返观内视看到经络,把经络用于医学实践,发展出中医针炙。看来,以远古某个时期的标准来衡量中医师,不能“返观内视”经络者,都是不合格的。针炙穴位能治病的原理何在?有人说是把某种看不见的“能量”通过针炙影响穴位,经络,进而影响对应的生理组织系统。看不见的东东,不好评论,我们这里撇开这个玄虚的东东不谈,针炙为什么能治病?《一针见效—认识针灸》一文中说:“针灸是利用调节虚实和平阴阳的作用,使经络运行血气顺畅,刺激脑部,使其产生脑内***,达到抑制缓解疼痛的目的,不但可以抗御病毒,还可以传导感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还是说得云里雾里,因为从西医看,针刺破皮肤肌肉,是对人体生理组织的破坏,何谈“调节虚实和平阴阳”?tuenhai认为针炙的治病的奥秘就在这小小的对人体生理组织的破坏之中。原理同我们打预防针类似。在百度知道查了一下关于预防针的答案:预防针有两种,一种是抗原,大多数预防针是这种,它是灭活的病毒或细菌等异体蛋白,用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来达到预防该种疾病的目的,如我们知道的各种疫苗;另一种是抗体,它是用给动物接种疫苗使其产生抗体后将血清制成预防针备用,主要用于急症,如破伤风、狂犬病等等,因为发生这些情况时细菌或病毒已经进入人体而人体却没有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此时就需要借助异体产生的抗体帮忙了,此类预防针多是用马的血清制成,但是在注射抗体性预防针时需要同时注射相应的疫苗,原因是在抵抗毒素的同时还要使机体能及时自己制造抗体来抵御入侵的细菌和病毒。回答者:跨海登山-秀才***11-2218()tuenhai猜想的针炙治病原理与打预防针一样,通过物理的方法,对穴位所在物理组织施加小小的破坏,从而也对穴位也产生了小小的破坏作用,经络自成一套系统,“高速公路”某站(也即某穴位)出了意外,自有专门人员去应急修复,某穴位“修复”了,该穴位对应的病症也就得到了治疗。知道这个原理,人人都能自我“针炙”治疗:第一,知道某病要找哪些穴位第二,知道穴位的位置第三,对穴位施加物理影响(针刺,炙,按摩,拔罐……)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4.中医保健小常识2~3条,我急要呀1.在春季排解肝毒的过程中,介绍的是中封穴。中封穴是肝经的第四个穴位,在五行当中属于金的,而肝是属于木的,金和木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运用这个穴位,能够很好的帮助排解肝毒。下面说说中封穴的位置,它在脚的背侧,在脚内侧踝骨的最高点的前方一个拇指的宽度的位置会按压到明显的酸胀感,这就是中封穴了。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手的拇指在中封穴上进行按揉,每次200下左右,每天两道三次。如果穴位找不准的话,可以握起空拳,在脚内侧踝骨的前方中封穴的位置进行敲打,也是可以的。如果手中有砭石的刮板的话,就利用砭石的通络化瘀的作用,从上向下的,也就是从脚踝方向到脚尖方向进行刮擦,每次五到八分钟左右,就能更好的达到排毒解毒了。2.在春季不光要养肝,还要养其他的脏腑,在养肾方面,我介绍的是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古代医家认为肾经出于涌泉,它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灌溉全身,滋养我们的先天之本。涌泉穴的位置在脚底部,脚掌区区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人字形的凹窝,这个人字形的凹窝的顶点就是涌泉穴了。介绍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第一种方法,我们平座在床上,用左手的手心来摩擦右脚的涌泉穴,然后,在用右手的手心摩擦左脚的涌泉穴,每次五分钟左右,对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失眠多梦焦躁等都有很好的帮助。第二种方法,可以用手的拇指指端按压涌泉穴,力度要大一些,能够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头顶疼痛。如果手的力度达不到,也没关系,还有一个办法,古代的医书中记载过,距今一两万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针灸,人们就用砭石的尖端在涌泉穴的位置进行重力的按压,对于头顶疼痛是非常有效的。3.对于耳鸣的朋友,介绍的是中渚穴。中渚穴的中是中间的中,说道渚就想起大诗人杜甫的登高诗中的一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是三焦经的第三个穴位,三焦经的经络巡行是连接耳朵的,因此运用这个穴位对于耳鸣是比较合适的。中渚穴在手背上,手的第四个手指和第五个手指的指缝的后方,在第四和第五手掌骨之间的凹窝中会找到明显的酸胀感,这就是中渚穴。操作的时候,可以先用一个手的拇指在另一个手的中渚穴的位置进行按揉,然后在交换过来,每次150到200下左右,每天两道三次,按揉的时候,要有明显的酸胀感是最佳的。如果感觉学位找不准的话,也没关系,可以用身边的砭石刮板在手背的第四五手掌骨之间进行刮擦或者按压,因为砭石表面光滑润泽,不用刺破皮肤,就能很好的产生经络的传导感觉,对于直达耳部,缓解耳鸣是更加理想的。4.在提升免疫力方面,提供的是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不光是调节脾胃的一个重要穴位,还是我们熟悉的五脏六腑中的六腑所汇聚的穴位,因此,在中脘穴上进行艾灸,是可以提升身体的正气,疏通淤阻的经络的。中脘穴在我们的上腹部,在肚脐和胸骨的下端画一条线,这条线的中间的点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中脘穴了。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五年生以上的艾条点燃,在中脘穴的位置进行温和的灸疗,每次10到15分钟左右,每天一到两次。如果感觉用手持艾条不方便,就可以把艾条简短,或者用精艾绒做的小艾柱放在随身的艾灸盒中,也能达到相同的作用,坚持下来,就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了。
***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
***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官网:http://www.acuworld.net/zjyy):1951年政务院正式批准在***下建立针灸疗法实验所,下设门诊部,广泛开展针灸医疗并培训针灸人才。***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经中央文委批准,针灸疗法实验所改名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设有五个针灸治疗室、X光室、化验室以及生理、生化解剖等基础研究室。***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1983年,针灸研究所被确定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针灸)合作中心,门诊开展了以针灸为主治疗神经循环运动消化呼吸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疼痛性和疑难杂症,均取得良好效果,受到患者好评。***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2003年针灸研究所门诊部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计算机联***理,年底,被评为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使服务质量和门诊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2005年11月***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同时决定将针灸研究所门诊部变更为“***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并由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颁发了***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执业许可证。***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是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科室设施较全,拥有一支高年资、高水平的临床队伍,开设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口腔、肿瘤、骨伤、按摩以及中医、针灸等20多个临床科室,共有医务人员百余名,在针灸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缺血性血管病、胃下垂、良性甲状腺结节、单纯性面神经麻痹、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中心性视肉膜脉络膜病变以及针灸养生保健、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将竭诚为海内外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旁门(***中医科学院北大门西侧)邮政编码:100700电话号码:64031166-218;64014411—2723乘车路线:106、107电车,24路汽车到东直门内站下车或乘地铁到东直门下走南厅西出口
中医针灸能治疗什么病
闵存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一般可治疗疼痛类疾病、脏腑疾病、头面五官疾病等。1、疼痛类疾病:针灸具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对于各种原因所引发的疼痛可以起到比较快速止痛的作用,例如牙痛、头痛等。2、脏腑疾病:针灸具有调和阴阳,去血的作用,对于内脏功能紊乱的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头面五官疾病:针灸可以改善微循环,舒筋活络,所以对于中风所引起的口面歪斜、偏头痛、头皮发麻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医师操作下才可进行,切勿自己盲目操作,一般需找准穴位后,根据疾病证型进行配穴后方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