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董氏针灸说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董氏针灸说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肩中董氏针灸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肩中穴位于后臂肱骨外侧,去肩骨缝2.5寸。针灸肩中穴可治膝盖痛、小儿麻痹等病症。位置肩中穴位于后臂肱骨外侧,去肩骨缝2.5寸。需在手臂下垂时取穴,自肩缝正中央向下2.5寸中央是此穴。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作用由专业医生对肩中穴进行董氏针灸治疗,能够起到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是治疗膝盖炎、膝盖扭伤引起的膝盖痛及颈项皮肤病、臂部皮肤病的特效穴。此外还能治疗小儿麻痹、半身不遂、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等病症。一般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穴位配伍肩中穴配建中穴有清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胆固醇过高,对治疗膝盖疾病有特效;肩中穴配三重穴可治疗瘰疬;肩中穴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可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董氏针灸四肢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针刺四肢穴位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位置董氏奇穴四肢穴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取穴时,取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均可。功效四肢穴是董氏奇穴的一个穴位,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止痛的功效。其中药疗法通常为针刺配合艾灸,起针后用纯艾灸条在关节周围疼痛局部找到疼痛点、热敏点,采用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可采用回旋灸法、雀啄灸法、温和灸法施灸。让患者感受到热感向周围扩散,骨关节内部也渗透进热量,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董氏针灸五花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足底后跟正中,以及距离前后左右各1寸的4处。脚后跟正中央处为五花1穴,向前1寸为2穴,向后1寸为3穴,向外横开1寸为4穴,向内横开1寸为5穴。功效五***归肾、心两经,具有清心、补肾、降火的功效。针刺五***能使心肾相交,益肾水,降心火而入眠,是治疗失眠之症的重要穴位。配合***穴、地皇穴等穴位,具有祛痰、除湿、健脾益肾的功效。
董氏针灸火主位置图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位于足部,在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之间。火主可以治疗难产、肝病、胃病、痛经、子宫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位置火主穴位于足部,第一、二趾缝上1.5-2.0寸处。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连接部之直前凹陷中取之,距离董氏奇穴火硬穴1寸,其下五分为十四经肝经之太冲穴,容易混淆,需注意辨别。作用火主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祛瘀、通利下焦作用特性,可由专业人士针灸此处,主治难产、肝病、胃病、痛经、子宫炎、高血压、子宫肌瘤、神经衰弱、脚软无力、步行艰难、手脚痛、骨骼肿大等病症。
中医针灸针法有哪些
钱洁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常用的针刺方法有毫针针刺、皮内针针刺、头针针刺、火针针刺、梅花针针刺等针法。针灸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期用砭石作为针具,以痛为腧。到后期的医家逐渐发展成发现众多的腧穴和经络,还有运用不同的针刺方法,以及配血方法来治疗疾病。延伸到现在更多层次的针刺方法。现在常用的针刺方法,比如毫针针刺、皮内针针刺、头针针刺、火针针刺、梅花针针刺,还有三棱针放血疗法、拔罐疗法、砭针、水针、火针、埋线,包括针刺***,近些年又有创新,有平衡针、辅针等等。
董氏奇穴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董氏奇穴主要是利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尤其是对一些久病难治之病,一般的通过刺络放血,豁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于刺络放血之后立即止痛。在董氏奇穴临床应用上,全身上下,无处不可放血,董氏奇穴刺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远离患处放血,效果甚好,此与常见的阿是穴刺络放血方法相比,则是更进了一步。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6、侧三里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2、二角明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取穴:5、眼发干、流泪:木穴光明三、鼻部疾病鼻膜炎:1、骡马、通天、通关2、驷马三穴火腑海2、灵骨穴:五、口舌齿疾病六、颜面疾病1、足三重穴2、腕顺二穴七、咽喉疾病足五金针正筋、正宗立效。6、重子穴配承浆穴落枕时颈项强硬涌左右转动者取后溪,不能前后俯仰则取束骨,或刺正筋、正宗亦有殊效。[巳经验证,疗效确实]2、水源三穴九、上肢疾病2、针四花中亦特效4、重子重仙5、足千金足五金配肾关6、三肩穴7、肾关8、八关穴木关4、火府火梁火昌木府木梁木昌金府金梁金昌6、正筋4、***痛:针神肩5、小腿胀痛:木华二穴6、胀痛抽筋:木华二穴倒马,左右交叉取穴4、足跟酸痛:五虎五5、肩中7、心膝建中10、痛风:骨关木关10、痛风:骨关木关2、花中点刺甚佳。小腹痛:1、针门金特效。2、水通水金2、首英育英火山2、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3、指五金4、门金内庭倒马5、土兴二穴2、上溪穴通胃十二、腰背疾病背痛:1、单背痛针重子、重仙立止痛。2、双背痛针正士、搏球。3、针驷马穴亦特效。指肾穴重仙木关中白下白4、火府火梁火昌木府木梁木昌金府金梁金昌下白火串穴3、大白中白下白腕顺二穴4、心膝心跳过速:1、针心门有特效。2、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取穴:胆囊炎:针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左右足针。胆石痛:针木枝穴特效。十五、肺部疾病肺部胀闷:四花中、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舒。合金胃病: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通关、通山特效。呕吐:1、总枢穴点刺特效。2、四花中点刺亦有效。3、针水金、水通有效。胃酸过多:1、针***、肾关。2、针通天、通胃。急性胃痛:1、四花中点刺特效。2、针土水穴。肾炎:1、针通肾、通背、通胃甚效。2、水俞三棱针刺出黄水。2、针通肾、通胃、通背。急性肠炎:1、四花中、外点刺特效。2、针门金亦特效。小腹胀:针腕顺一、二穴。痔疮:1、委中刺血特效。2、其门、其正、其角。疝气:1、内踝至三阴交一带点刺出血。2、针五间穴。盲肠炎:四花中、外穴点刺有奇效。十九、前后阴疾病二十、妇科疾病子宫痛:针妇科配还巢特效。输卵管闭塞:针妇科穴配还巢、木妇特效。子宫瘤:1、针妇科、还巢、姐妹三穴。2、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针还巢。3、外三关赤白带:针妇科、还巢、姐妹三、木妇。***炎:针妇科穴、云白、海豹。痛经:2、妇科、门金。2、妇科穴3、内庭4、门金5、还巢穴两穴左右交配使用。妇科百病:1、妇灵二穴3、妇科穴配凤巢穴4、妇科穴配下三黄二十一、小儿科疾病二十二、中风各症半身不遂1、针灵骨、大白特效。2、九里倒马亦特效。3、对侧肾关、重子、重仙效亦佳。4、木火四穴5、八关6、正会前会后会州圆州昆州仑配灵骨大白昏迷不语:针正会、前会、后会、灵骨。舌强不语:商丘、正会。四肢发抖:1、肾关、复溜、明黄。2、明黄、其黄、肾关。3、正会、前会、木枝。手拘挛针对侧重子、重仙有效。二十三、皮肤疾病尺泽2、针刺内关,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二十四、其他疾病高血压:1、五岭穴之5、降压穴:耳朵屏间切迹内缘糖尿病:针涌泉、下三皇风疹:1、***至人皇线上及门金点刺放血,再针驷马、九里。2、耳背点刺放血特效,再针驷马、九里。失眠:下三皇配镇静效果极佳。发高热:1、针大白退热效果极佳。2、背部五岭点刺放血效果亦佳。酒醉:刺耳环出血。配针素髎效更佳。解晕针:手解穴透下白,一针即解。睡中磨牙:针四花下有特效。精神疲劳:1、针叉三可消除疲劳。2、提神醒脑:七华穴2、火灵3、腰灵三穴:配正会穴镇静穴五***神肩正宗正士2、腕顺三穴驷马三穴主治:嗓子哑、失音、喉炎治療坐骨神經常用董氏奇穴1、腕順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區域2、明黃穴、其黃穴、天黃穴道3、靈骨穴、大白穴4、大腿後側(委中上下左右區段,整條後側)青筋點刺放血5、耳針,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經穴6、八關三穴、八關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肩中穴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針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順穴10、三河穴11、木魁穴、木科穴12、骨關穴、木關穴13、人士穴侧三里,侧下三里1.配肾关——头痛,眼跳2.偏头痛3.先点刺四花外——口眼歪斜4.针灵骨,交刺侧三里、侧下三里。——牙痛5.针侧三里、侧下三里、中九里——颜面神经痉挛6.三重放血,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面麻7.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外膝眼——三叉神经痛8.手酸9.腕关节痛10.手腕扭伤1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手痛不能握物
中医针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传统的针灸方法传统的针灸方法很多,除了使用毫针刺法外,例如拔罐、灸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A、毫针刺法所谓毫针刺法,是指通过针灸特有的毫针刺入特定穴位进行治疗,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B、其他刺法针灸刺法除毫针外还有很多刺法,如常见的火针刺法、芒针刺法、三角针刺法等。C、拔罐法拔罐法从古至今已有,不仅效果惊人,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拔罐法主要排除拔罐中的空气,形成负压,有效地分析和治疗疾病。D、梅针疗法梅针疗法不是用形状像梅针的针灸,而是用5根或7根针灸。E、灸灸是针灸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灸的方法也很多,常见的有灸、针、灸等。其中艾条灸有温和灸、雀啄灸、熨烫灸三种方法,下面还有分支。艾灸的治疗方法和其他针灸方法应分别出来,但他们的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治病救人。2、现代针灸方法现代针灸方法不仅仅是使用毫针等工具,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声波点针法、微波针法、激光照射法、穴位注射法等各种现代针灸法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实际上,无论是传统的针灸方法还是现代的针灸方法,都没有贵贱、主次之分,只要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就值得使用。针灸注意事项1、身体过于疲劳,精神紧张和饥饿时最好不要针灸。2、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时,最好选择卧位。因为更容易选择穴位。3、女性怀孕时针灸力必须柔软,不能针灸引起女性子宫收缩的穴位。常见的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4、给孩子针灸的话,孩子哭闹不合作的时候,不要留针。5、婴幼儿针灸时,门部和风府、哑门穴等穴位绝对不能针灸。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针灸。7、皮肤感染、肿瘤等部位不能针灸。8、特殊患者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针的角度和深度,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针灸要看病种,根据病情选择针灸方法或其他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