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董氏针灸痛风案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董氏针灸痛风案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针灸治疗痛风的穴位
- 2、脚痛风偏方治疗有哪些 脚痛风治疗的三种偏方大揭秘
- 3、董氏针灸
- 4、痛风针灸
- 5、中医痛风偏方最新攻略
- 6、中医怎么治疗痛风 给出专治痛风的三剂药方
- 7、痛风能不能针灸治疗
- 8、痛风可以针灸治疗吗
- 9、学习沈仲理老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
针灸治疗痛风的穴位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针灸治疗痛风可以加上其他穴位进行治疗,如果大拇趾疼痛为主,可以选大拇趾附近的大敦穴、行间、太冲等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在循经上,比如可以沿着肝经取肝经穴位进行治疗;2、如果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脾经上,可以选取脾经穴位进行治疗;3、经验穴,比如小腿内侧,在胫骨后缘可以进行推挤,发现反应点,然后在胫骨内侧缘反应点上进行针刺治疗痛风;4、痛风一般和体内代谢有一定关系,即代谢变慢。因此可以取增强代谢健脾的穴位,比如三阴交、带脉穴、天枢穴等都有一定治疗效果;5、可以在局部进行点刺放血治疗,对于减轻疼痛以及水肿、红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脚痛风偏方治疗有哪些 脚痛风治疗的三种偏方大揭秘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1、薏苡仁汤加味,这种治疗脚痛风偏方当中药物配以红花、马钱子、生半夏、艾叶、王不留行、大黄、海桐皮、葱须等等,使用方法为全部药物一同煎汤,然后放入洗澡盆内,先趁热使用药物热气熏蒸患部。等到药液变温后就可以用汤汁浸洗患处,每次可坚持浸泡半小时,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减轻脚痛风症状。2、独活寄生汤加减。脚痛风偏方治疗时也要注意辨证选药,如果患者属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等类型,那么除了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其中还可以同时加入石决明、牡蛎、钩藤三种药物,如果患者表现为筋惕肉目闰,可以同时加入天麻、白蒺藜等药物,阴虚火旺、低热缠绵到患者在治疗时可加的药物包括了知母、青蒿、地骨皮、黄柏。3、左归丸合羌活续断汤加减。脚痛风患者在使用基础方药治疗时,同时伴随阳虚寒盛的患者可以加入巴戟天、仙灵脾,如果表现为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加入的药物是乌鞘蛇、元胡、全虫,已经出现关节变形的患者可以在其中加入桃仁、红花、穿山甲、土鳖虫、白芥子。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脚痛风偏方治疗方法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脚痛风这种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多多卧床休息!应注意少吃或者不吃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同时多补充水分,帮助增加尿量,才能够促进疾病更快好转。
董氏针灸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董事针灸主要应用的穴位有耳环穴、木耳穴、水耳穴、火耳穴、金耳穴、土耳穴、耳背穴、耳三穴、州圆穴、州昆穴、州仑穴、前会穴、后会穴、总枢穴、镇静穴、上里穴、木枝穴、水通穴、水金穴、玉火穴、鼻翼穴、州火穴、州金穴、腑巢二十三穴、胃毛七穴、、金五穴、十二猴穴、冲霄穴、三江穴、双河穴、水腑穴、水中穴、感冒三穴、后心穴、顶柱穴、金林穴、精枝穴、双凤穴、五岭穴、七星穴等穴位部分,针对病情进行穴位治疗,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可以使用,穴位皆可通肺气,可以达到益气补虚的作用,属于中药治疗。
痛风针灸
罗徐 副主任医师 长沙市中心医院痛风针灸对治疗是有辅助作用的,针灸通经活络、清热利湿,适合用于痛风慢性期的治疗,通过针灸可以使局部血液的循环,肌肉松弛而减轻疼痛感,可以得到改善。再通过针灸治疗法,也可以在自身的活动范围内进行锻炼,保持关节的活跃能力。避免关节过度的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要劳逸结合。
中医痛风偏方最新攻略
陈宇 主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如果痛风患者为血热毒侵型:需要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作用的药物,临床当中常为患者使用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丹皮、黄柏,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地龙、红藤、川牛膝、生甘草草。如果痛风患者为肝肾亏虚型,治疗要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为主,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生地、茯苓、鸡血藤、细辛、白芍、杜仲、川牛膝、秦艽、当归、肉桂、人参、甘草、寄生。如果痛风患者为脾虚湿阻型:治以采用具有健脾祛湿,泄浊通络作用的药物,如运脾渗湿汤就是常用药方之一,效果明显。萆、白术、川牛膝、石韦,猪苓、滑石、桃仁,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当归,桂枝,生薏米,土茯苓。如果痛风患者为寒湿痹阻型,可选择下面药方:川乌头、桂枝、细辛、土茯苓、麻黄、黄芪、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薢、甘草、生姜。上述就是关于中医痛风偏方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中医痛风偏方也有了一定了解,当发现患有痛风时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最后,祝愿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中医怎么治疗痛风 给出专治痛风的三剂药方
许金云 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1、湿热痹阻型这个类型的患者的症状有:关节肿胀、发热、疼痛,严重的时候会有剧烈的肿痛,四肢筋脉会拘挛难以屈伸,难以正常行走活动,这种情况一般白天轻、夜间重。要用活血通络、清热除湿的中药治疗。用药组成:杏仁、薏米、连翘、赤小豆、萆薢、滑石、海桐皮、姜黄、威灵仙、泽泻、蚕沙、山栀、半夏、土茯苓、防己、秦艽、虎杖。用法:每天一剂加水煎服,一天饮用两次。2、寒湿型这个类型的患者主要症状有:肢体和关节剧烈疼痛,关节弯曲和伸展不良,但是很少会出现红肿,用热敷的方法可以减轻疼痛,触摸关节有寒冷感。用药组成:麻黄、细辛、黄芪、生薏米、鸡血藤、当归、萆薢、甘草、炒白芍、桂枝、土茯苓、川乌头、生姜。用法:加水煎煮饮用。3、脾虚湿阻型患者的症状有:关节酸重、僵硬、疼痛、畸形,有痛风石,患者自觉气短,没有食欲,舌头白腻。要用运脾渗湿、泄浊通络的中药治疗。用药组成:白术、石韦、猪苓、桂枝、滑石、瞿麦、红花、扁蓄、熟大黄、***、桃仁、当归、生薏米、川牛膝、车前子(包煎)、土茯苓、萆薢。用法:加水煎煮3次,然后把药液混合,分两次饮用。痛风的朋友可以试试上面这些中药方剂,每个药方对应的病症都是不同的,要了解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种,然后才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剂,如果不清楚,最好咨询医生再使用,痛风虽然难以治愈,但只要日常保养得当,就可以降低发作的频率。
痛风能不能针灸治疗
孙连庆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痛风可以采用针灸治疗,针灸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效果,还可以活血止痛,缓解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痛风主要是跟饮食有一定关系,如果平时在生活中吃过多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大豆等,可能会导致嘌呤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水平升高,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引发痛风发作,患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针灸是常见的一种理疗方式,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效果,同时还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以缓解痛风出现的疼痛症状。
痛风可以针灸治疗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痛风可以适当经过针灸等理疗方式来辅助治疗的,适当的正规的针灸,具有一定的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能够为病人缓解症状的。当然痛风主要是应用正规有效的药物来治病的,尤其在缓解期的时候,要应用降尿酸药物,控制血尿酸的正常水平,也要积极的预防各种并发症,还要坚持随诊。
学习沈仲理老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
李杰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寒凝血淤型:主证:经前或经行时少腹冷痛、抽痛、坠痛、酸痛或绞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或淡或黑,夹有小血块,腰脊酸楚,畏寒便溏,舌边紫或有淤斑,苔白腻,脉沉紧或濡缓。治则: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理气止痛。方药:随症选用温经散寒汤,桂枝四物汤合失笑散,温脐化湿汤,配合艾附暖宫丸、四制香附丸;另酌情选用桃红四物汤合金铃子散,膈下逐淤汤,少腹逐淤汤。黄××,女,31岁,1980年5月17日初诊。向有痛经,经期已近,来则腹痛隐隐不止,神疲乏力,腰脊酸楚,大便溏薄,舌淡,脉濡弦。症属肝胜地不足,气滞血淤,冲任不和,感受寒湿之邪所致。治宜养血活血,健脾理气止痛:当归12克,赤芍、制香附各9克,木香6克,陈皮3克,白术12克,柴胡6克,紫石英30克(先煎),葫芦巴、橘叶、橘核各9克,川断12克,5剂。复诊时,腹痛减轻,原方去橘叶、橘核,加山药12克,4剂。三诊时,经行腹痛已愈,嘱服艾附暖宫丸巩固疗效。2.肝郁气滞型:主证:多见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量或多或少,乳房胀痛或便溏,苔薄白,脉沉弦;血淤者,舌质浮紫或舌边有淤斑,脉沉紧或沉涩。治则:和血疏肝,理气止痛。方药:选用四物汤合金铃子散,或逍遥散合金铃子散。血淤者采用膈下逐淤汤,肝郁化热而见血虚者选用红酱金灵四物汤或姜芩四物汤。邢××,女,23岁,1980年6月14日就诊。痛经久而不愈,有时剧痛,甚则昏晕,血块落下则痛减,舌质红,脉弦。经期已近。症属肝旺血热,气滞不利,冲任失调。治宜养血凉血,疏肝止痛:生地12克,赤芍、当归各9克,川芎6克,败酱草,红藤各30克,苏木9克,失笑散12克(包煎),延胡9克,炙乳香、炙没药各4.5克,金铃子9克,青皮、陈皮各4.5克,7剂。上方于每月经来前3天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后,痛经已获痊愈。3.气血虚弱型:主证:经行腹痛绵绵,或经后亦腹痛,腹内冷痛伴下坠感,喜温喜按,经水色淡,量少而质清稀,面色苍白或萎黄,形体瘦弱,头眩心悸,便溏或干燥,苔薄白,振奋质淡,边有齿痕,脉虚细。治则:补益气血,温经疏通。方药:用益气养温经汤。兼因肝郁气滞虚中夹实者,治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方用温经止痛汤。4.肝肾亏损型主证:经来量少色淡,经后小腹空痛,或有冷痛感,腰***酸痛,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沉细。治则:补肾温宫。方药:用温肾四物汤或补肾温宫汤。兼因、血虚肝气失于疏泄者,用温肾疏肝汤。杨××,女,32岁,1980年3月25日就诊。痛经多年,月经适值来潮,腹痛连绵三四日方止,少腹坠胀有冷痛感,腰***酸痛,苔薄,脉沉细。素体肝肾不足,厥气不利,导致肾阳不足,胞宫虚寒,冲任不和。治宜益肾暖宫,养血疏肝:熟地、当归、狗脊、川断各12克,白芍、赤芍、制香附、橘叶、橘核、葫芦巴各9克,青皮、陈皮各4.5克,川芎、柴胡各6克,紫石英30克(先煎),炙甘草5克,4剂。每于月经来潮时服药,自3~5月的3个月期间边疆复诊治疗,投以补肾疏肝之剂,配合外敷:炒五灵脂9克,小茴香、川椒各6克,细辛3克,共研细末,取适量于经前腹痛时置于脐中,外巾香桂活血膏三天一换。痛经由重转轻,逐渐痊愈。附录部分经验方温经散寒汤:当归、川芎、赤芍、白术、紫石英、葫芦巴、五灵脂、金铃子、延胡索、制香附、小茴香、艾叶。温脐化湿汤:巴戟天、白术、山药、白扁豆、白果、莲子肉、茯苓。红酱金铃四物汤: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红藤、败酱草、金铃子、五灵脂、乳香、没药。姜芩四物汤:姜黄、黄芩、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益气养血温经汤:党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甘草、紫石英、仙灵脾、制香附。温经止痛汤:当归、川芎、白芍、白术、柴胡、甘草、紫石英、仙灵脾、制香附。温肾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紫石英、葫芦巴、石楠叶、五灵脂。补肾温宫汤:熟地、当归、益母草、紫石英、巴戟天、杜仲、茯苓、木香。温肾疏肝汤:当归、白芍、白术、紫石英、小茴香、柴胡、陈皮、青皮。(本文由宿县地区人民医院汤万武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