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中医针灸能治颈椎吗

中医针灸能治颈椎吗

发布时间:2025-07-18 00:30:38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针灸能治颈椎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针灸能治颈椎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好吗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一般是比较好的,这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方式。颈椎病可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长时间低头帮工作引起的,会伴随颈椎,局部出现肿胀以及疼痛等症状,比较严重的也会伴随双下肢麻木以及头晕头痛。在出现这些症状以后,通常可以通过中医针灸的方式进行改善,在做针灸的时候,主要是对局部穴位进行针灸,能够达到活血化瘀及舒筋通络的效果,从而能够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和穿上肢麻木疼痛的目的。但是在做针灸治疗的时候,经常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是不可以擅自针灸的,否则会对血管以及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已经伴随着明显的疼痛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物去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以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过程当中,需要做好颈部的防寒保暖措施,不可以让局部着凉,否则会影响到正常的恢复。另外也要适当的对颈部进行热敷和按摩,对疾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

钟定沅 主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比较好。针灸一般具有舒筋通络、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等功效,可以明显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患者通常采取针刺百会、风池、风府、完骨、天柱、肩颈、曲池等穴位,在使用针灸治疗时,需要防止晕针的出现,如果出现晕针的情况,建议及时拔出针灸针,一般3~5分钟后症状会缓解。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方建国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针法与灸法两个部分。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剌激,通过剌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针灸治疗颈椎病更是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多种穴位刺激法被用于此病中。针灸治疗颈椎病以局部取穴为主,随证(症)循经远近配穴,针刺颈部夹脊穴时,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行提插捻转手法诱导经气传感是取效的关键。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病久质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久病入络可刺络拔罐祛瘀止痛。耳针按压可起防治作用,配合颈部活动可松解肌肉,解锁关节,缓解疼痛。头针、拔罐、针刀、穴位注射在治疗上各有长处。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其中以神经根型疗效为最佳,交感型、椎动脉型次之,脊髓型较差。在各种疗法中以穴位综合疗法效果最佳。针灸治疗主要适用于退变过程中的颈椎失稳期和骨赘刺激期,而对于骨赘压迫期,则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针灸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粘连和痉挛而起作用。实验表明,针刺可使血管痉挛得以缓解,使颈椎动脉血流增加;可使患者的主观疼痛感觉缓解,颈部肌电明显改善。颈椎病是退行性病变,针灸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但不能根除,常易复发。因此,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当注意防护,避免长期低头工作,工作1~2小时后适度活动,平时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适中,注意颈部保暖,避风寒、寒湿之邪。分型治疗:(1)颈型颈椎病:主症以颈强为主者,可针风池、合谷、列缺、悬钟、外关;以颈痛咽痛为主者可选针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后溪;俯仰受限者,配昆仑、列缺;旋转受限者配支正。(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症以痛为主者,针风池、合谷、足三里、悬钟、后溪;有肩痛者配肩髎、肩外俞;肘臂痛者配曲池、天井、外关、尺泽;腕部者配阳池、阳溪、腕骨、大陵;以麻为主者可选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悬钟;以肌萎缩为主者,可针曲池、手三里、脾俞、八邪八风。(3)脊髓型颈椎病:①以痉为主症,虚痉针中脘、足三里、悬钟、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命门;实证针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脾俞、大椎、后溪;便秘可加天枢、支沟、上巨虚;小便不利针三阴交、阴陵泉、中极;②痿症:补肾益精: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太溪;补养脾胃:脾俞、足三里。(4)椎动脉型颈椎病:①偏痰湿者针中脘、内关、丰隆、解溪、悬钟、阴陵泉;②偏血瘀者针太阳、风池、阳陵泉、支沟、合谷、太冲、足三里、束骨、中渚、足临泣、后溪;③偏湿热者针大椎、合谷、曲池、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冲;④偏气虚者针百会、气海、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悬钟、劳宫。(5)交感型颈椎病:①肝阳偏亢针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行间、阳陵泉、太阳,前头痛加合谷。枕痛加后溪,头顶痛加太冲,颞痛加中渚;②血虚精亏针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③胸痹针支沟、阳陵泉、郄门、内关、神门;④胃痛针内关、足三里、中脘、悬钟;⑤便秘针天枢、支沟、上巨虚、中脘、行间。针刺注意事项:①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与滞针;体质虚弱者,尽可能选择卧位,刺激不宜过强以免晕针;②怀孕妇女,针刺须谨慎。怀孕3月以内者,下腹禁针,三月以上者,腹部与腰骶部及一些易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等,不宜针刺以免流产;月经期间如非调经需要不宜针刺;③针刺应避开血管,有出血倾向与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针刺,以防出血或出血不止;④面项及躯干部穴位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穴位要求的角度与深度进针,以免造成气胸或重要脏器损伤。3.电针法电针是在针刺基础上结合通电的一种新疗法。当针刺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针体上通入特定的电流,用电刺激结合留针刺激,以达到适合的剌激量,使刺激的效应有所提高。电针能使留针时的刺激量增强,具有类似持续运针的刺激效应,还能客观地记录剌激参数,便于分析研究。(1)取穴:选穴可参照体针法。(2)方法:根据病情,每次取4~6穴。以颈项部、神经干上段为主穴。根据病痛扩散部位,循经选取远部穴位为配穴。以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选疏密波,电流频率为每分钟120~300次,强度以病人忍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5日。(3)注意事项:同体针部分。4.灸法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以热力刺激人体,是防治疾病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灸法有艾条灸与温针灸,均有良好的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解痉止痛与温阳补中、益气固表的作用。(1)艾条灸:取艾绒24g,平铺在650px长、2O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37.5px的圆柱形,用胶水或浆糊封晒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这种艾条又称药条。中药房一般都有成品出售。艾条灸使用时一般分温和灸与雀啄灸。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1.7~82.5px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元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雀啄灸是艾条点燃的一端像乌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均匀的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颈椎病可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有很好的预防作用。(2)温针灸:指在针刺得气后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或装上1~50px长艾条点燃,使艾绒点燃后的热力与针刺同时起作用达到治疗目的。(3)注意事项:艾条灸与温针灸时要防止燃烧的艾绒或燃尽的热灰脱落,引起烫伤或烧坏衣物。颜面部、血管肌腱表浅的部位与孕妇腰骶部,应慎用灸法。5.拔罐拔罐法又名吸筒法,古称角法。这是以一种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使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方法。(1)取穴:阿是穴、大杼、风门、天宗、肩井、肩贞。(2)方法:用玻璃罐或竹罐,采用闪罐法,将罐吸于穴位上7~10分钟后取下,以出瘀斑或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3)竹罐药水置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千年健、海桐皮各1Og,乳香、没药各5g,布包加水煎煮而成,使用时将大小不同的竹罐在煮沸药水中煮2~3分钟,拔罐前甩尽药水,并冷却到50℃左右。(4)注意事项:拔罐时注意时间,以防烫伤。6.耳针耳针,是在耳廓部一些特定穴位上用针刺等方法来防止疾病的一种疗法。从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表明,耳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分布耳廓上的穴位,既是各部病症的反应点,又可作为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出现在耳廓的阳性反应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1)取穴:颈、颈椎、神门、枕、皮质下、肝、肾。(2)方法:每次选3~4穴,严格消毒后,以30号82.5px长的毫针刺入0.7~lcm,每穴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过程中行针2~3次,并配合颈部活动,幅度由小变大,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或以揿针行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每穴按压3~5次/日,使产生酸、麻、胀、痛。每周治疗1~2次,10次为一疗程。(3)注意事项:注意消毒,严防感染。7.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以达到改善机体病理状态的目的。(1)取穴:颈夹脊穴、大椎穴、阿是穴等,神经根型加天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2)药物: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250~500ug,有营养神经作用,麻术者适宜。维生素E:油剂50mg,有改善局部组织氧供,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及止痛作用,可缓解根性症状。丹参注射液:2ml加10%葡萄糖5~10ml时,有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对颈椎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较重者适宜。当归寄生注射液:2ml或当归注射液2ml,可缓解根性症状。野木瓜注射液:可缓解疼痛。(3)方法:每次选2个穴位,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略作提插,使得气明显,天鼎穴应使针感达到病臂及手指为佳,回抽无血后,缓缓注入上述药液一种,每穴1ml,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4)注意事项:选穴取穴注意、安全,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进针后避免大幅提插捻转,以免伤及邻近组织。8.头针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皮上的一些特定穴区针刺治病的一种方法。头部与人体各脏腑器官有密切的关系。历代关于头部经穴的记载,就有用以治疗全身性病证。(1)取穴:神经根型取对侧感觉区上1/5的下段,对侧上肢感觉区。脊髓型取对侧运动区、双足运感区。(2)方法:快速进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不提插。持续捻针2~3分钟,留针10分钟,然后再重复捻转行针,反复行针2~3分钟,此后即可出针。急性期,每日1次,缓解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5日o9.刺血疗法(1)取穴:颈部夹脊穴、大椎、阿是穴。(2)方法:在颈项部穴位上用皮肤针中等刺激叩刺,或在颈项病变部位循经叩刺,待轻微出血后加拔火罐5分钟左右,使局部出血少许。每周1~2次,10次为一疗程。jZap(x0

针灸治疗颈椎

张民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万通筋骨贴,口服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天麻丸、木瓜丸等,也可使用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部位的疼痛。如果确诊为颈椎病应在日常做好保养,调整坐姿,避免长期低头,注意颈椎部位的保暖,不要使颈椎部位遭受外伤,经常做颈椎部位的功能锻炼,在睡觉时调整枕头高度,改变睡姿。在疼痛逐渐缓解后,患者应当去医院的骨科就诊,进行磁共振、CT等检查,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颈椎强直头晕怎么办颈椎强直是颈椎病的一种,表现为颈椎正常弯曲消失,自我感觉局部酸痛,严重的有头晕、手麻等表现,对于颈椎强直最重要的是早期治疗预防,比如患者要适当休息,避免睡眠不足,改变用枕习惯,积极进行颈肩背部的肌肉锻炼,局部可以使用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神经肌肉紧张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患者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理疗的一些方法,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中频电疗配合针灸按摩最为有效,治疗的药物主要为消炎止痛药,以及枢经活血的中药,除了这些患者也可以采用牵引疗法,牵引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方法。

针灸治颈椎

程斌 主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少低头,多仰头,别长时间的颈椎保持一个动作,尽量使颈部的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千万不能受凉,坚持每天热水袋热敷一下局部,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效果会更加明显的,如果病人对膏药不过敏的话,也可以外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药,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就可以的。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如何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医针灸对于大部分颈椎病来说都是有比较好的疗效的。我们知道颈椎病分很多种类型,一种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大概占到60%左右。主要是单侧的上肢疼痛,有的时候伴有单侧手的部分,手指的麻木,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椎动脉受压以后产生一个椎动脉型颈椎病,往往这种患者是头晕。  还有患者就是交感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以后产生了各种各样交感神经兴奋的一个症状,比如说头晕、心慌、胸闷,有的还出现一些嗓子不适、消化症状等等。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是脊髓受压以后产生的脊髓型颈椎病,这种患者也有可能出现走路不稳,走路像踩棉花,然后双手发麻,另外下肢有紧缩感,肢躯干有时候有这种束带感。如果严重的话甚至还有可能大小便出现问题。如果是对于前三种就是椎动脉型、交感型和神经根型,中医针灸通过针刺放血、服用中药等等都能有比较好的疗效。  专家提示:中医针灸对大部分颈椎病都有比较好的疗效。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交感型和神经根型中医针灸通过针刺放血、服用中药等都能有比较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能治颈椎吗

孔维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少,见效快,对颈椎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颈椎周围的穴位可通过针灸刺激,能舒筋活血,改善血液循环,可缓解颈椎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病人进行了颈椎针灸治疗后,不能低头,适当进行颈椎康复锻炼,可以提高疗效。

中医针灸颈椎病治疗

周鑫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宣痹止痛的作用,常常选取颈部及上肢的穴位进行针刺。例如:风池、天柱、完谷、百会、大椎、肩井、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肩贞、肩髃等穴位,一般采用毫针刺,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30min,每日1次。另外,配合颈部拿捏、㨰揉、点按等放松类手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