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治疗艾灸去哪里

治疗艾灸去哪里

发布时间:2025-07-20 02:12:56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治疗艾灸去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治疗艾灸去哪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的穴位

张天生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神阙穴等肚脐穴位灸的比较多,关元穴、足三里、肺俞穴灸的也比较多,百会穴、涌泉穴都是艾灸常用的穴位,这些穴位根据经络不同和功能不同,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中气下陷时可以用百会穴,引火下行时可以用涌泉穴,肚子不舒服、胃口难受、消化不良时可以用中脘、神阙穴,以及补充人体阳气时,可以用关元穴。

艾灸哪里可治疗抑郁症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肝郁气滞:可以艾灸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对太冲穴进行艾灸或按摩有一定的疏肝解郁作用;2、气血不足:属于典型的心脾两虚,可以艾灸足三里以补气血,对气虚两虚型的抑郁症有一定作用。如果患者存在抑郁症需要综合治疗,特别是中重度抑郁症需要坚持规律的西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可一味艾灸,反而可能耽误病情。

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李焕芹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通常艾灸养生的穴位包括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1.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具有补气补血,健运肠胃的功效。2.气海穴:位于体前正***,脐下1寸半,具有益寿延年、保健养生的功效。3.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心线,脐下3寸,具有固本培元,补气血回阳,通调冲任、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的功效。4.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上,当脐中上4寸,具有调胃补气血、利湿、降逆止呕(阻止上冲的胃气,止住呕吐)的功效。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的前两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过补脾的方法治疗气虚)、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扶持体内正气并祛除体内邪气)的功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穴艾灸。

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

张军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1、益智和预防老年痴呆可以艾灸的穴位:常用穴位是肚脐上的神阙以及双腿膝盖下方的足三里穴。可选用的艾灸方法是艾条温和灸,每次可以在每个穴位上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疗1次即可,可连续艾灸3个月。能起到改善老年人心脏功能以及非常好的延缓大脑和骨骼老化速度等效果。2、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穴位:可选用的艾灸穴位是足三里以及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可选用的艾灸方法为艾条隔盐灸或温和灸,每次可在每个学位连续艾灸30分钟,每周间隔治疗1-2次即可,连续治疗3-6个月即可。通过这种方法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帮儿童提高免疫力、防病、激发体内的正气、增强骨骼生长能力。3、强身健体可以艾灸的穴位:成年人通过艾灸强身健体时可选用的穴位包括了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气海、关元穴、脾俞、肾俞穴等。而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艾灸方法是艾条温和灸,每次可以在每个穴位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周间隔治疗2次,连续艾灸1-3个月即可,其次,也可以使用隔附子灸法灸这些穴位,效果是一样的。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养生保健艾灸可以艾灸的一些效果比较好的穴位了,希望大家看完后对艾灸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有更多了解。而想要得到更好的养生保健效果,在平时也不能只依赖艾灸法,最重要的还是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精神状态。

艾灸一般灸什么位置好

ask73803145is1、可以在足三里穴进行艾灸,祛湿的效果非常好,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三寸,以及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平时艾灸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2、其次身体的丰隆穴也是不错的选择,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的话,祛湿的效果也是特别好的。3、也可以在解溪穴艾灸,解溪穴位于脚背,以及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4、关元穴这个穴道也可以艾灸,在我们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长期对这个部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对补肾也有很好的效果。注意事项: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懂得劳逸结合,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也要适当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去湿艾灸哪里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强健的养生保健穴。长时间下灸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作用。针灸应用艾条灸20~30分钟钟。在人体后面第二腰椎下方与脐相对的取命门穴,是人体活力的中心,为元气“寄宿”之处。针灸应用艾条灸20~30分钟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脐上5寸处,与五指宽相等。应用艾条灸20~30分钟钟针灸一贴,可有效缓解各种胃病症状。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丰隆穴:小腿外中部,肌肉较鼓的部位,此穴位祛湿效果较好,每天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就能有效健脾化湿。解溪穴:足背、踝关节活动凹点。此穴位具有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水肿效果比较好,每天用艾灸20~30分钟左右,每次针灸一次。谨慎的人酒不能灸,饭饱后不容易立即灸,应待一小时后再灸。中医认为湿不只是湿气,遇风为风湿、热为湿热、遇寒为湿寒等。湿冷之气进入人体也是由表及里的过程,从表皮到肌肉再到经络,再到骨骼,湿气与水不同,湿气与水不同,湿气是粘滞的,排出体外是需要时间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艾灸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法。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功效,可在治疗百病的同时,还可起到散寒祛湿等作用。从以下五个穴位中选择经络祛湿。足三里穴:外膝下及胫骨外侧,每次可艾灸15分钟,坚持一次即可达到祛湿的功效。丰隆穴:可健脾祛湿,此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肌肉鼓起的部位,每天可艾灸十五分钟左右,祛湿效果较好。解溪穴:脚背和踝部关节处于活动状态。此穴位是祛痰祛湿的重要穴位,可有效解决下肢水肿,每天可用艾条针灸15分钟,一段时间后可有效祛湿。关元穴:此穴位位于脐下3寸处,长期坚持艾灸关元穴,可起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作用,每天服用10-15分钟,能起到祛湿的作用。中脘穴:腹部正中、脐上4寸处,用艾灸可减轻胃部不适,也可祛湿。除艾灸可祛湿外,中医常采用食疗法祛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中医说:湿气在脾上首责,但并不限于脾。麻仁、栀子、人参、冬瓜、砂仁、线叶金雀花、显脉旋覆花、金银花、茯苓、紫苏、佛手、葛根、桔梗等20味中药)都是祛湿效果非常好的茶饮。本方有许多成分,对脾、胃、肺、肾调理;外用湿气所致嗓子痒、口干、口苦、头晕头痛、满脸起痘、大便糖稀、皮肤湿疹等表症,而且经常几天就会有效果。

艾灸可以灸哪些部位

谢肄聪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足三里、命门穴、关元穴、中脘穴、涌泉穴。1、足三里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2、命门穴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的重要穴位。只需要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3、关元穴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因为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用艾条进行15分钟的熏热即可。4、中脘穴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功效。对食欲缺乏、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目眩、耳鸣、痤疮、精力不济、神经衰弱、恶心、烧心、嗳气、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痛等的治疗有帮助。灸10-15分钟,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涌泉穴有清脑醒神、安神定志、清热散风的功效。可以治疗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病、癫痫、癔症、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炎、扁桃体炎、咽炎、咳嗽、黄疸、胃痛、水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1、关元: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2、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3、足三里: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更加相关研究发现,足三里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增加消化能力。4、大椎: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5、命门: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之窦。临床上,命门火衰(见命门火衰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责编:陈晓)

艾灸治疗胃病灸哪里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艾灸治疗胃病可以灸足三里、灸内关、中脘等部位。胃病是指各种原因对胃产生损伤,导致胃的形态及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紊乱及损伤。胃病包括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可以分为良性疾病与恶性疾病。胃病种类繁多。主要是由于生活饮食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个体差异等综合作用造成的胃部病变,主要疾病包括功能性疾病,如消化不良、胃功能紊乱、胃神经症等。临床上较为严重的胃部疾病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大出血,会造成人体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症状较为严重。建议给予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锻炼,合理饮食。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撕裂,影响愈合。保持休息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有助于维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以防受凉感染,降低机体抵抗力。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Hp感染机会。三餐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盐和亚***盐的食物。避免大量长期饮酒、吸烟。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规律作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注意个人保护,避免创伤。多吃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新鲜食物,保证机体营养充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康复。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