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保健常用穴位
赵子义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在我们的临床中,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足三里这个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古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中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句话就是说,如果要想身体健康足三里穴要经常保持不干燥。在古代使用灸法都是采用化脓灸,经常刺激足三里来强壮身体。2、任脉穴位—--关元关元穴的作用:温肾阳、提性欲,补虚,壮阳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经的募穴,也是脾经、肝经、肾经、任脉的交穴。位于下焦,内有肾脏、小肠、膀胱、妇胞宫、前列腺等脏腑组织,故有统治三阴经、任脉诸经疾病。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等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从古到今都把此穴作为保健要穴。1、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性功能低下等;2、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各种妇科疾病。3、人体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神阙。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喜灸而禁针刺,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可以贴药疗法,根据病情把中药研成粉末,用胶布贴在肚脐上,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脐疗。4、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如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5、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穴命门火衰的症状基本和肾阳不足是一样的.命门火衰主要表现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肾不好艾灸哪里肾的日常保健
张永霞 副主任医师 青海省中医院关元穴: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使用灸法。位置:位于脐下四指处,系三阴与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艾灸关元穴有保健、强壮作用。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用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主诸虚百损。神阙穴: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位置:神阙穴在腹中部,脐正中央。艾灸此穴有健脾益血,温阳救逆、培元固本、和胃理肠、利水固脱之效。肾俞穴:位置: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功效: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治疗遗尿,遗精,***,耳鸣,耳聋,腰痛等。再有就是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那平时要怎么养肾呢。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像黑豆,黑芝麻等,这些黑色的食物都是有助于肾脏保护的食物。平时除了吃些黑色的食物外也可以多吃一些核桃、韭菜、虾、羊腰等这些食物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而且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另外,足底有许***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平时也可以按按摩,按摩小歌谣,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馨提示:通过以上分享肾不好怎么办知道了吧应该如何进行肾保养的方法,以及肾部保养的按摩方法知道一些了吧,对此也是有所了解。因此,如果你不想自己的肾出现问题的话,不妨就来试一试这些方法吧,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艾灸穴位置
疏欣杨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艾灸穴位置包括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以及后背部的膈俞穴,能够对身体可以起到调理的作用。艾灸是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操作方法,一般可以对身体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能够调节阴阳平衡,可以让身体处在比较健康的状态,而且通过艾灸也可以加速局部的代谢或者是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可以把身体中多余的湿气和寒气快速排出体外,缓解手脚冰凉或者是腹部冷痛的现象,让经络变得更加通畅,同时也可以调节身体当中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受阻,对一些风湿性疾病有治疗效果,可以改善关节疼痛或者风湿***症状,也可以让面色变得更加红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人群都可以艾灸,如果在月经期间或者怀孕期间的女性不能艾灸,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同时还要控制艾灸的时间,避免艾灸过度频繁也会产生伤害,在艾灸以后短时间内不能洗澡,因为毛孔中处在敞开的状态,洗澡以后容易着凉,出现感冒和发烧的现象。
艾灸保健灸哪些部位
陈鹏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关元穴:腹侧面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的三寸,属于任脉上特别重要的穴位。三寸的定位是将四指并拢,过中指的第二指关节画一条水平线,这个宽度就是人体的三寸。在肚脐下三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是保健灸常用的穴位;2、足三里穴:第二个穴位是位于小腿上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的选取也很简单。首先可以取坐位,然后找到髌骨,再找到髌骨下面的髌韧带外侧的犊鼻穴,从犊鼻穴向下三寸就是足三里穴;3、命门穴:最后一个穴位位于后背部,临床上艾灸比较多的穴位是命门穴,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的下缘,属于督脉上的穴位。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三个保健灸的穴位,分别位于背侧面、腹侧面和下肢。分别是腹侧面的关元穴,下肢的足三里穴,以及位于背侧的命门穴。
儿童保健艾灸哪里
邹丽萍 主任医师 长春市中医院一、身柱,身柱穴是儿童治百病的穴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灸身柱有清心凝神、通阳理气、降逆止咳、调理脾胃等功效。二、大椎穴,位于背部,颈部和胸部交界最高点棘突下凹陷处,艾灸大椎穴能平衡阴阳,抵御外邪,预防和治疗感冒,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三、神阙穴,就是肚脐眼,艾灸神阙穴能调理一切的虚弱症状,从而达到防病、强身、保健的作用。四、中脘,中脘穴位于脐上4寸处,艾灸中脘可以调理肠胃,促进消化,孩子脾胃好了,自然身体就健康了。
艾灸保健灸哪些部位
秦敏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他想扶阳气,就主张灸头部的百会穴,头部的百会还有背部的大椎,还有脚底的涌泉。这些是可以比较好扶阳气的、脾胃不舒服的、脾胃虚冷的当然要灸肚脐神阙穴。还有上面的中脘穴,如果说是颈部不舒服的。可以灸一些风池,肩井,但是大家最喜欢灸什么穴位起到保健作用呢?足三里今天隆重推荐是足三里穴,就膝眼下三寸两侧的足三里穴进行艾灸,会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艾灸常用12大保健穴
1、神阙(脐中)取穴:在脐窝正中。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脐中”之故。现代用它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操作:灸法:隔盐灸,以黄豆至枣核大之艾炷,灸5~30壮。关于壮数,《类经图翼》认为:“若灸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可作参考。艾条灸,每次15~20min,以局部潮红为度。2、气海取穴:在腹正***上,脐下1.5寸处取穴。作用:培补元气、固益肾精。是防病强身穴之一。古人认为该穴是“元气之海”,也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代本穴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年益寿,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休克,增强男性性功能。操作:灸法:本法为主,着肤灸5~9壮,炷如黄豆大。不留疤痕灸。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3、关元取穴:在腹正***上,脐下3寸处取穴。作用:本穴为历代重要的保健益寿之穴。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医经精义》有“元阴、元阳交点之所”的说法,《扁鹊心书》对本穴颇为推崇,曾有诗云:“一年辛苦唯三百(壮),灸取关元功方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篯(又称彭祖,相传为古代长寿者)寿数更如何。”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可作为中老年保健、男性***防治等的要穴。操作:灸法: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4、天枢取穴:在腹部,脐旁开2寸处取穴。作用:预防胃肠疾病及术后腹胀等。操作:灸法:艾条灸,雀啄灸10~20min。5、百会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简便而正确的取穴方法为:于前后正***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如上图)作用:本穴具有比较明显的双向调节,既可预防高血压,又能防止血压过低引起休克。近年来还用于预防竞技综合征。操作:灸法:以艾条作温和灸或雀啄灸法。每次10分钟或据情况而定。6、大椎取穴:在后正***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取穴。俯首时,当项后隆起最高处下缘凹陷中为该穴。作用:主要用于预防各类急性传染病、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发作和药物的毒副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电针或艾灸大椎穴,能增加抗体生成和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食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操作: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5~30min。拔罐:可用闪火法或抽吸法吸拔10~15min。7、命门取穴:在腰部,后正***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可令病人正坐直腰或腑卧,先触到十二肋端,平移至脊柱中点,其棘突间即为命门穴。作用:重要保健防病穴。能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可用作平时保健防病,改善亚健康状态及防治男性***等。操作:灸法:1)着肤灸,灸3~5壮,炷如黄豆大,无疤痕灸为宜;2)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8、肾俞取穴:第二、三腰椎棘突间旁开1.5寸,即命门穴旁开1.5寸。作用:调肾气、强腰脊、明耳目,具保健抗老作用。操作: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9、足三里取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的1横指。作用: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腧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补中益气,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本穴自古就是预防保健的要穴,《医说卷二》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现代临床上观察到,可预防中风、冠心病及流感等传染病。实验研究证实,对循环、消化、神经、血液及内分泌、呼吸等系统均有调整作用,能提高机体整体代谢水平。操作:(1)灸法:着肤灸,3~9壮,艾炷如麦粒至黄豆大。艾条灸,每次15~20min。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10、三阴交取穴:内踝尖直上3寸,当胫骨后缘。功效:健脾、益肾、疏肝、调经血、主生殖。本穴对增进腹腔脏器,尤其是生殖系统健康,有较重要作用。可防治男性之***、妇女之经带疾病。操作:灸法:着肤灸,3~7壮,艾炷如黄豆大;艾条灸,温和灸10~20min。11、涌泉取穴:足底***之前、中1/3处。足趾蹠屈(向足心方向屈曲)时,于足心出现凹陷处取穴。作用:补肾壮阳,有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操作:因本穴针刺剧痛,以灸为主。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0~20min。12、中极取穴:在腹正***上,脐下4寸处取穴。作用:用于预防妇产科病症及防治男性性功能紊乱。操作:灸法:艾条灸,温和灸10~15min。
艾灸保健灸哪些部位
黄秋贤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为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的距离,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预防疾病的功效。艾灸命门穴,命门穴的位置在背后第二腰椎下方与肚脐相对的位置,是人生命力的中心,是元气所聚集的地方,艾灸此处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功效,是保健强壮的重要穴位。艾灸关元穴,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这个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长期施灸可以使人体元气充足,达到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的目的,并且能够治疗泌尿及生殖系统的各种疾病。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的正***,肚脐上四寸的位置,经常艾灸此穴可以治疗和调理胃部疾病。
艾灸保健穴
付玉 主治医师 唐山人民医院比如大椎穴,足三里等这些穴位都是保健的穴位,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作用。建议平时可以采取艾灸按摩,针灸等各种方式来调理自己的身体,能够帮助排除湿气,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采取中医方式调理。注意事项注意一定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避免经常过于疲劳,最好不要经常熬夜,以免影响自己的身体,平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