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中医世家

艾灸中医世家

发布时间:2025-07-18 02:15:02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中医世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中医世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艾灸

方承康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如体质弱的人可经常艾灸涌泉、神阙等穴位,经常性痛经者可经由艾灸涌泉、三阴交、血海等穴位来缓解经痛等问题。

艾灸的作用与功效

孔维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调理气血,暖宫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身体出现脾胃虚寒、胃怕凉、大便稀薄;女性宫寒不孕、痛经、手足发凉、关节冷痛,以及身体局部受寒、受凉等因素引起的疼痛表现症状。另外,艾炙还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于身体治疗脏腑下垂或者是胃下垂、子宫脱垂、脱***等临床疾病。可以强壮身体,延年益寿,比如艾灸足三里、关元穴,还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但是在艾灸的时候不要炙在最容易暴露的位置,因为容易出现局部组织瘢痕。当身体出现过度疲劳、饥饿、过饱或者大量饮酒以后,炎症感染期都不适合艾灸,以免造成身体不利影响。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热性体质的人群,如口腔溃疡、脓疱,怕热不怕冷的人不宜进行艾灸。2、艾灸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喝凉水,吃凉的食物。3、艾灸时不能吹空调,室内不能有穿堂风。4、艾灸后不能马上洗手洗澡,注意保暖。5、过饥过饱时不宜艾灸。

中医艾灸

姜薇 医师 衢州市人民医院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5.回阳救逆。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邓元江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提倡去灸。饥饿、或者饭后过饱、喝醉后、大汗淋漓的时候、情绪不稳定或者月经期内、过敏溃痒、发热上火、传染病、昏迷、没有自制能力等表现忌灸。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热性体质的人群,比如口腔溃疡、便秘的人群及经期女性、大饥大饱者不适宜进行艾灸。另外需要注意艾灸整个过程中应避免喝过凉的水,吃生冷的食物。

艾灸的作用与功效与禁忌

孟淼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作用一般有效的起到调和气血以及调节阴阳,补阳气的作用,在艾灸的时候患者不可以出现极度疲劳以及身体虚弱的情况,更不能吃太饱,如果在艾灸的时候也不可以饮酒。这在艾灸之后能够有效的起到暖宫以及治疗头晕的效果,如果对艾灸过敏的患者,在闻到艾叶的气味之后,通常会出现头晕以及憋气的症状。

艾灸有什么功效及注意事项

张素菊 主治医师 来宾市中医医院延缓衰老,可以强身健体。      指导意见:      还可以美容,可以止痛,可以增强免疫力等。普通的温灸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不要烫到自己就行,然后一个穴位不能长期不间断的做灸,得做段时间停几天再做,穴位也需要休息。做的顺序是先上后下,先后面再前面,先左后右。

中医艾灸作用有哪些

董贵鑫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通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这四种人不适合艾灸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此外,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1、治面部皱纹多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穴位,约距穴2~3厘米左右选进行熏灸,每次选2~3个穴位,各灸5分钟左右,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鱼尾纹多,选太阳、丝竹空;额纹选阳白、印堂;笑纹选地仓、下关、颊车。或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每次3~5壮,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2、治疣首先常规消毒疣部,再用凡士林少许涂于疣上,取艾绒制成与疣相同大小的圆锥形艾炷3个,将1个艾炷放在疣上,点燃使艾炷烧尽(一般不痛,如艾炷大于疣则烧灼正常皮肤引起疼痛),去艾灰后,疣上再略涂凡士林(起粘附作用),将艾炷放上点燃,这样连灸3个艾炷,疣被烧焦。一般治疗1~2次,疣体脱落,治疗后消毒纱布覆盖,以防感染。3、治面瘫用隔姜灸法,即取新鲜生姜切0.2厘米厚的姜片,上用针刺数孔,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在患侧的阳白、颊车、地仓、颧髂及四肢双侧的合谷,足三里穴,每穴施灸3~5壮,施时局部灼烫时,将姜片提起片刻再放下,反复几次,直至艾炷全部烧完。每晚卧前施灸1次。4、治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5、治牙齿松动每晚临睡时,端坐凳上,将艾条点燃后,在下肢的绝骨、涌泉穴上悬灸,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再请家人帮助,施灸肾俞、大杼穴,每穴2~3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农历每月前2日下午5时~9时施灸。补肾益精,强骨固齿。6、治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7、治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8、治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9、治眼睑下垂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