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拉肚子针灸穴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拉肚子针灸穴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拉肚子针灸哪里
成金枝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主要取腹部神阙穴、天枢穴,神阙即为肚脐,天枢是肚脐水平旁开2寸。下肢一般取上巨虚、大肠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位置在犊鼻穴下6寸位置。足三里穴是胃经穴位,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还可以取背部大肠俞,大肠俞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根据证型采用补虚泻实针刺手法,比如虚证、寒证。神阙穴可用隔盐灸和隔姜灸,虚证针灸并用,实证主要以针刺为主,不加灸,治疗时间急性可一天治疗1-2次,每次治疗30分钟,慢性可每***疗1次,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
拉肚子针灸哪里
李敏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1、大便较清如同水样,伴随腹痛、畏寒,喜热食,舌苔白腻等症状,则可以针灸脾俞穴阴陵泉等进行调整,必要时配合艾灸。2、如果患者出现腹泻、腹痛、肠鸣、舌红等症状,主要是肝气郁结导致,可以针灸期门穴和太冲穴。3、患者大便稀混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腹部出现隐痛、乏力等现象,则可以针灸脾俞穴以及足三里穴位来治疗。导致拉肚子的原因比较多,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一般采用针灸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还需要采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消炎抗感染的治疗。
腹泻针灸哪里效果最好
陈晟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腹泻针灸天枢穴、上巨虚穴、阴陵泉等效果最好。1、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也是大肠之募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旁开2寸。腹泻针灸此处可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肠胃疾病。天枢穴为脏腑之气所聚会之穴,可以调理脏腑气机。2、上巨虚穴:这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也是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腹泻针灸此处可治肠鸣、腹痛、腹泻等肠胃疾患,还可以调理肠胃的气机。3、阴陵泉: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腹泻针灸此处可以疏通脾胃经气、健脾利湿。当脾气得到运化、水精四布、小便通利后,则腹泻就会好转。若出现腹泻症状,需前往医院就诊,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辩证治疗。
拉肚子灸哪些穴位呢
黄玉红 主任医师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灸法1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灸法2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灸法3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位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此法多用于寒湿型腹泻。灸法4取穴:天枢、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穴。配穴: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穴;食积者加梁门穴;胃脘胀者加内关穴;发热者加大椎穴。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本法用于急性腹泻。灸法5取穴:申脉穴。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灸法6取穴:足三里、隐白、天枢、中脘、神阙穴。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法,每次灸5~7壮;其他穴位采用艾炷无瘢痕直接灸法,先将穴位处涂上少量凡士林膏,再放上麦粒大小的艾炷,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热痛不可耐受时,更换艾炷,每穴灸5~7壮,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相信通过上述大家的了解,只要认真学习了的朋友们对能治拉肚子的一些穴位有了更明确的认知。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还是比较认可针灸的这种传统疗法,所以很多疾病也是通过针灸来进行缓解和治疗。但我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尽量自己在家里做一些吃的,外面的食物毕竟不是特别干净。
腹泻针灸哪里
谢肄聪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腹泻常针灸的穴位有神阙穴、天枢穴、大肠俞穴、上巨虚穴、三阴交穴等。针灸对于治疗腹泻有比较明显的疗效,最重要的是没有药物经肠道代谢,或经过肝脏解毒,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没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治疗腹泻常用腹部的穴位,比如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天枢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在肚脐左右旁开2寸的位置。也可选择其他部位的穴位,如大肠俞穴,位于后背,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疾病有腹胀、泄泻、便秘、腰痛;上巨虚穴,在外膝眼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3寸,胫骨的内侧后方。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腹泻针灸哪里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1.位于肚脐旁开2寸的位置的天枢穴,需要直刺进针,针刺的深度1~1.5寸,进行捻转,使局部产生较明显的酸胀感。2.位于胸剑结合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的中脘穴,直刺进针,提、插、捻、转,使局部产生酸胀感。3.位于肚脐的气海穴,针直下1.5寸,此穴位有补气益气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寒性的泄泻。如果配合艾灸,治疗效果会更好。4.位于犊鼻下3寸的足三里穴,是胃经的穴位,可以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止泻的时候,在此部位用进行提、插、捻、转。
腹泻针灸哪里
王石红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腹泻可以针灸足三里穴和阴陵泉穴对缓解腹泻症状有效,但是要根据腹泻类型进行针灸。腹泻针灸治疗要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穴位。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主要调节胃肠器官,可选择合谷穴、天枢穴、阴陵泉穴。脾虚引起的腹泻可以针刺脾俞穴、关元穴。肝气郁结横逆犯***也能导致腹泻,可以针刺肝俞穴、脾俞穴、行间穴。脾肾阳虚可针灸肾俞穴、命门穴、脾俞穴止泻。通过穴位针灸,可以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患者用针刺治疗腹泻时不要盲目治疗,否则得不偿失,可以选择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1、针法:如天枢穴经常选择,有时也会选择中脘穴、关元穴或气海穴进行治疗。此外也会选择合谷穴、内关穴,还有腿上的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进行治疗。有时脾肾不足,可能选择三阴交穴和太溪穴进行治疗。所以针刺治疗腹泻较为常见,效果也较为理想;2、灸法:艾灸治疗腹泻选择的穴位类似于针刺的穴位,但是艾灸时通常直接使用艾灸盒扣在肚脐或中脘上,以中脘穴或神阙穴为中心进行灸治,效果较为理想,而且无需一个个穴位艾灸。另外也可以灸后背部,以脾俞穴为中心进行灸治,效果也较为理想。所以腹泻,尤其是慢性腹泻,针灸还是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急性腹泻,一定要分清楚、辨证论治,有时属于寒性,有时属于热性。属于寒性腹泻可以使用艾灸,热性腹泻则不能使用艾灸,但这两种情况皆可进行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