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夏季艾灸养生的方法

夏季艾灸养生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5-07-18 06:52:35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夏季艾灸养生的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夏季艾灸养生的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夏天可以艾灸吗

赵俐黎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夏天可以艾灸,***灸没有季节上的禁忌,只要是艾灸的适应证,任何季节都可以***灸。夏季自然界的温度高,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敏感,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加上艾灸的温阳作用,这个时候***灸效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尤其适用于阳虚、气虚、寒湿较重的人群,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艾灸通过艾绒燃烧对局部皮肤和穴位产生的良性刺激,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证包括各种关节炎、肩周炎、胃痛、痛经、腹泻、哮喘、***、面瘫、带下病、崩漏、遗尿等。艾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艾灸常用于寒性疾病,及虚寒性疾病的治疗,故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的治疗时机要求。但需要注意***、外***、***门黏膜等部位不宜进行艾灸,出现中暑、严重高血压、肺结核晚期的患者不宜进行艾灸。

夏季艾灸六个穴位能保健养生

1、关元穴常灸关元穴,能防病保健、强壮体质,对全身衰弱、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虚寒有防治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关元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周灸1~2次。2、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灸此穴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之效。常灸神阙穴有强壮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灸治时点燃艾条,距神阙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舒适感时固定不动,每次灸10~20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20天再灸。3、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直上3寸,胫骨后缘。艾灸三阴交,对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心悸、失眠、湿疹等有防治作用。左手持艾条灸左侧三阴交,右手持另一艾条灸右侧三阴交穴,每次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4、足三里穴常灸足三里,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防衰抗老、祛病延年。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长寿灸”。点燃艾条,距足三里穴3厘米处熏灸,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红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5、身柱穴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取艾绒适量卷成香烟大小,用温和灸法灸5~10分钟即可,隔日1次,每月最多10次。6、风门穴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风门穴,对肩背酸痛、颈部痉挛、头痛都有防治作用。如有感冒先兆,可用艾条在双风门穴上,各温和灸10~20分钟,使脊背感到暖和,能预防和减轻感冒。艾灸保健的中毒症状中医专家提醒,在艾灸过程中要防止灸疗中毒。灸疗中毒多见于选用药艾条施灸时。这是因为药灸条中大多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当艾灸中毒后,会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心悸、胸闷、乏力、气急等症状。严重的艾灸中毒者,还会伴有恶心,腹部阵发***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艾灸中毒怎么办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汤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艾灸养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艾灸养生的六大穴位,同时我们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中毒的发生。

夏季艾灸养生的好处

夏季艾灸养生的好处1、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2、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冻伤、癃闭、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3、扶阳固脱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腹痛吐泻、痢疾等4、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5、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6、回阳救逆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责编:陈晓)

夏季怎么艾灸养生方法

春夏养阳,阳气不足、怕冷、手脚冰凉的虚寒体质者,在夏季最好进行“温阳”疗法,比如艾灸,从而保护阳气、补中益气、改善脏腑阳气不足的状况。像足三里、神阙穴等部位,既好找,治疗起来也很有效,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神阙穴,即肚脐,位于脐窝正中。艾灸这些穴位可以直接温养五脏六腑。足三里这个穴位是强身健体的穴位,除了艾灸,平时也可以按揉此穴,持之以恒,可增强体质,防病健身。另外,像肚脐这个部位特别需要保暖防风,晚上睡觉的时候,最好能有衣物遮盖,不要暴露肚脐。健康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不吃寒凉,热水泡脚,熏蒸等都是让身体在一个较高温度水平上循环,身体只要在这个适中的温度下,就会正气充足、邪不可干。(责编:苏雅婷)

夏天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温中补虚:在夏季进行艾灸,能够促进身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排出,可以起到温中补虚的作用。2、温经通络:通过艾灸腹部、腰背部以及疼痛的关节部位,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进而使症状得到改善。3、活血化瘀:由于夏天的湿度比较高,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艾灸具有行气通络、温经散寒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出现的痛经,手足冰凉等症状。此外艾叶还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若患者出现了细菌性感冒或病毒性感冒,也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辅助治疗。

夏季艾灸三大养生穴,身上的毛病都没了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35岁前灸"肺俞":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贪凉喜食冷饮,很容易感冒。因此,保护肺气非常重要。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正气不受外邪侵犯。其位于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灸法操作:施灸频率不定,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或进食冷饮后均可施灸,温度以施灸部位有明显灼热感且能够忍受为度;中医有"随年壮灸"的说法,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节气更替的前1~2天施灸。35~60岁灸"足三里":人到中年,生活稳定,家庭和谐,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易伤脾胃。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容易生痰湿,致肥胖及并发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灸"足三里"能调养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排除糟粕,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贵在坚持,因此古人有"若要安,三里不曾干"的说法。60岁后灸"关元":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肾虚症状。《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上,肚脐下3寸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1日1次,贵在坚持。冬病夏治,尤其是夏季艾灸适用于中老年人、儿童以及各类亚健康人群。适宜病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风湿骨伤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以及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以受寒疼痛加重为特点的一类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虚、寒性的痛经,慢性盆腔炎,遗尿症,夜尿症等。艾灸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夏天艾灸必知3大养生穴位

夏天艾灸的3大养生穴位30岁前灸“肺俞”: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其位于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30~50岁灸“足三里”: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可不拘时灸。50岁后灸“关元”: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上,肚脐下3寸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1日1次,亦可不拘时灸。与此同时,还应该要知道的就是艾灸的禁忌。夏天艾灸的禁忌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正确的艾灸养生应要结合自身情况而选择。(责编:邓莹莹)

夏天艾灸好吗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夏天艾灸有好处。冬天阳气虚弱,而且艾灸不容易上火,可以通过艾灸补阳气来起到防病和保健的作用。夏天天气炎热,体外阳气生发,体内湿热淤积,这时也可以艾灸,如三伏灸,在三伏天时进行艾灸,可以治疗寒湿停留在体内日久的部分疾病,如支气管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鼻炎、痛经、老寒腿等。由于迁延时间过长,而且反复发作,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寒邪停留在体内,在冬天寒冷时就发作,夏天炎热时就潜伏起来,在三伏天外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进行艾灸,可以通过体外的阳气,带动体内的阳气,然后补充体内的阳气,把体内的寒邪赶出体外,起到根治作用。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