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1 0.3,不能说它严重与否,首先,我们应该看看蛋白尿的原因。每日尿蛋白量超过0.15克,称为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1.生理性蛋白尿:1 .在功能性蛋白尿中发现,包括剧烈运动、高烧和感冒、精神紧张等引起的蛋白尿。蛋白质的定性性质一般不超过,这是由于肾缺血、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引起的肾小球通透性增加。2.后位蛋白尿:当脊柱前凸或长时间站立时,左侧肾静脉受压,导致肾静脉压力增加。由肾小球滤过中蛋白质重吸收不良引起的蛋白尿称为体位性蛋白尿。3.喂养性蛋白尿:如果一次注射小分子蛋白质或摄入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通过肾小球过滤出现在尿液中。2.病理性蛋白尿:1 .由肾小球疾病引起:这种疾病使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的高滤过,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导致蛋白尿。2.肾小管疾病:肾小管的吸收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滤入尿液的低分子量蛋白不能被肾小管完全吸收。3.当肾脏疾病同时涉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尿液中的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蛋白质都大大增加,这是肾功能不全的指征。4.严重尿路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引起的溢蛋白尿和组织性蛋白尿。因此,如果生理性蛋白尿不严重,如果是病理性蛋白尿,患者应该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