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指一种以抗利尿激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尿量增加为特征的疾病。它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垂体性尿崩症。人体的下丘脑-神经垂体分泌并储存抗利尿激素。如果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也会相应减少。此时,尿量会增加,出现低比重的尿液。第二种类型是肾性尿崩症。这意味着,虽然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正常,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相对抗利尿激素减少,并且将出现低比重和增加的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