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成形术的中轴线应设计在挛缩张力线或需延长的轴线上,且长度要与两端的辅助性切口对角线相交点长度相近或相等。“z”中轴两端的两个辅助性切口线即“臂”在缝合后要尽量与皮肤的自然皱纹平行,这样既可延长纵轴长度,又可减少瘢痕的形成。2. “z”的臂与中轴的角度在30°~60°之间为宜,但以60°~70°最为常用,在这范围内,皮瓣易于易位,且易位后血运也较好。理论上皮瓣角度愈大,两臂切口愈长,中轴线长度延长愈多,但临床上中轴延长的长度小于理论数值,且角度过大时皮瓣难以旋转,无临床使用价值。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实际设计合适的长度及角度,以获得满意的延长长度。3. 皮瓣形成过程中保持皮瓣一定的厚度,剥离层次一致以保证皮瓣血供。皮瓣剥离中严禁用血管钳、组织钳夹持,最好用单钩牵拉或缝线牵引。缝合时要求张力不可过大,边距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