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艾灸的方法及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艾灸方法是什么
张增峰 副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医医院中医艾灸的方法是先上面、后下面、先后面、后前面、还有就是艾灸分泻和补。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以及不同的需求,从而决定用补法还是泻法,一般想通过艾灸来下火的,都是可以用解法来进行艾灸的,要是调理身体气血、以及经络都是用补法来进行艾灸的。在日常采取艾灸治疗过后,要做好身体保暖工作,避免身体着凉,而且在就半小时后还可适当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能够促进身体代谢。
中医艾灸知识
孔维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为何艾火可以壮阳气?古时候的燧人氏用艾绒钻木取火,见艾能生火,古人称太阳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艾火为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尤其是关元穴,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故灸此穴为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之阳,为真阳,是阳气活动的动力。又可说关元,是阳气之源,经久不衰的灸关元,可以打通,大补元阳。结合艾灸的特殊配方,使艾燃烧时产生特殊频率的辐射,使其补阳之力更加显著,从而达到养生壮阳之功。艾灸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保健艾灸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脐下1.5寸处)。分组一组方、关元、气海、左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足三里。方法在确定穴位后,点燃药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皮肤各穴位的潮红为度。第二日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这样交替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养一周后,继续进行第二疗程。用时专注,专注、爱火与皮肤的距离,以艾灸者能忍受的最高温度为佳。小心不要灼伤皮肤。描述关元、气海、足三里为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可调节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成书于宋代《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之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能长生不老,也可得百年寿。尤其女士,艾灸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特别是小腹部都很舒畅(这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后才明显)。
中医艾灸的操作手法 你知道中医艾灸的作用吗
一、艾灸的手法都有哪些第一:直接艾灸将大小适宜的艾条点燃后直接放到皮肤上进行施灸,若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皮肤烧伤进行化脓,那么会有瘢痕出现;若是不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那就不会产生瘢痕。第二:间接艾灸在将艾柱和肌肤之间需要有药物进行隔开,然后再进行施灸,生活中可以用生姜、大蒜或食盐等物品来隔开。第三:艾条灸将纯净并且质量合格的艾绒平铺在细草纸上,然后卷成圆柱形的艾卷,外面则用桑皮纸、胶水或浆糊封口,这种方法的艾灸又分为温和灸以及雀啄灸两种。第四:温针灸所谓的温针灸其实就是讲针刺和艾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保健方法,适合一些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在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将针刺进腧穴之后进行适当的留针,然后将艾绒捏在针尾巴上进行点燃艾灸,等到烧完之后去掉灰烬取出针。第五:温灸器灸这种艾灸的方法其实就是选择金属特制的一种器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温筒灸,在施灸的时候讲艾绒放到器皿中点燃,然后盖上盖子,直到艾灸的部位皮肤红润就可以取下来。这种方法操作可以对身体起到温中散寒以及调和气血的作用,令身体更加健康。二、中医艾灸的作用详解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防病保健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三、使用艾灸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再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容器内,以便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5.要避免烫伤和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炎药。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而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四、五大艾灸禁忌你了解多少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中医按摩艾灸可以治疗近视吗?
李振东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中医按摩艾灸不能治疗近视。单纯的艾灸疗法不能治疗近视,但对近视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艾灸可以缓解眼部肌肉疲劳,改善眼部不适症状等。一般性近视是由于长时间盯着近处物体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所致,中医可以配合针灸治疗近视,效果更好。针灸通常取穴于眼睛局部或经络远端,可调节肝肾,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改善眼部肌肉长期疲劳。因此,艾灸可以用于保健,单纯灸法的治疗效果并不特别明显。
按摩与艾灸有什么作用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对于人体来说能够起到保健治疗的作用,像按摩通过人体一定部位上的推按,揉捏,促进血液循环,人家皮肤的抵抗力调整机体的功能。艾灸通过艾叶作成的艾灸材料,对于部分部位及穴位起到刺激性的作用,达到保健治疗的作用,无论是按摩和艾灸,都要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保健效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不要私自滥用药物。
按摩与艾灸的作用?
曹玺 主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于人体来说能够起到保健治疗的作用,像按摩经过人体一定部位上的推按,揉捏,促进血液循环,人家皮肤的抵抗力调整机体的功能。艾灸经过艾叶作成的艾灸材料,对于部分部位及穴位起到刺激性的作用,达到保健治疗的作用,无论是按摩和艾灸,都要对症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保健效果。
中医艾灸
付玉 主治医师 唐山人民医院中医艾灸是中医的一种理疗手法,具体的原理是通过艾草在点燃后的热量,配合刺激穴道经络的方法,起到强身健体,驱寒补气的效果。因此艾灸离不开中医基础。建议如果患者想要艾灸,建议选择中医院相关科室的专业大夫,不要自己在家尝试。艾灸的时候是有高温的,建议听从理疗师的指导,不要乱动防止灼伤。注意事项艾灸并不是一种治病和健身的常规手段,生病了就要去医院检查,减肥就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艾灸的穴位
张天生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神阙穴 等 肚脐穴位 灸的比较多, 关元穴 、 足三里 、 肺俞穴 灸的也比较多, 百会穴 、 涌泉穴 都是艾灸常用的穴位,这些穴位根据经络不同和功能不同,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中气下陷时可以用 百会穴 ,引火下行时可以用 涌泉穴 ,肚子不舒服、胃口难受、消化不良时可以用 中脘 、 神阙穴 ,以及补充人体阳气时,可以用 关元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