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发布时间:2025-07-18 00:23:15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何军琴 主任医师 北京妇产医院经期艾灸 子宫穴 、 关元穴 、 足三里穴 、 三阴交穴 会比较好。艾灸主要是起到温经、散寒、通络的作用,如果经期属于寒证,比如月经周期后错、月经量少、有血块、痛经等阳虚症状,提示体内有寒导致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可以用艾灸的方式缓解症状。要针对穴位功能和位置选取不同穴位,具体如下:1、 子宫穴 、 关元穴 :因为月经的主要症状在肚脐所辐射的范围之内,所以可以选择脐周穴位;2、 足三里穴 :是脾经循行部位,气血靠脾气生成,所以艾灸足三里穴可以促进生血;3、 三阴交穴 :是三条阴经汇聚处,血液属于阴液,是三阴交所主的范围。

艾灸哪里可以调理月经

张婷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艾灸通常选择 关元 、 气海 、 血海 、 三阴交 ,以及 太冲 、 神阙 等穴位,是调理月经的常用穴位。但采用艾灸调理月经,首先要确定女性是寒性体质、热性体质,还是平和体质。对于寒性体质和平和体质的女性,可以适当用艾灸的方法辅助调理月经。由于艾灸本身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因此对于寒性体质的女性尤为适合,而对于平和体质的女性,艾灸不会有不利的影响。但对于热性体质的女性,艾灸并不是合适的治疗方法,由于艾灸本身属于温热的治疗,而温热的治疗不适合热性体质的女性。

月经不调灸哪里?艾灸什么穴位调理月经不调?

1、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2、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3、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4、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这几个穴位不仅对月经不调、经痛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平常的保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可以用隔姜灸和温和灸,这样能更好缓解月经不调。除了艾灸之外,生活中有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配方,女人们不妨试试看。2、治疗月经不调中药配方(1)当归川芎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2)地骨皮女贞子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3)柴胡白芍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加减:本方适宜因血热所致之月经先期、经量血多及轻微的非时出血诸症。实热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黄柏;虚热者,宜以生地、地骨皮为主,配滋阴壮水及阿胶等养血柔阴之品自可收功;郁热者,可以本方与丹桅逍遥散合参化裁治之。月经不调虽然很常见,但是要注意的是月经不调的坏处很多,长期下去势必会伤害身体,因此一定要及时想办法治疗月经不调。3、月经不调的原因1、便秘便秘可能会引起女性月经紊乱,直肠内大便过度充盈后,子宫颈会被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斜。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子宫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就会受压而不畅通,子宫壁会发生充血,并失去弹性。若子宫长久保持在后倾位置,就会发生腰痛、月经紊乱。2、妊娠期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3、滥用药滥用或经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对女性而言可致月经失调、不排卵、闭经,这可能是药物抑制和伤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导致了机体功能障碍。4、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后脑—生茶杯—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5、吸烟***中的***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从而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每天吸烟1包以上的女性,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妇女的3倍。6、寒冷刺激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7、节食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寒湿阻拦者艾灸部位中极通调胞宫,调理冲任。归来穴舒经活血化淤,理气上痛。地机穴乃脾经之郄穴,祛寒通络以止痛。肝气郁结者艾灸部位取气海穴,归来穴理气活血化淤,调和冲任。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有舒肝理气,调理气血的作用。三阴交补气补血行血,月经疼痛可止。胁肋痛加阳陵泉穴理气消胀止痛。肾脏功能赔本者艾灸部位取肝俞穴,肾俞穴以补虚,养冲任。关元穴滋补养生肾脏功能。太溪穴补血补气;足三里以促气血细胞生物学之源,充养胞宫。月经不调艾炙哪个部位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甚至每个月2次,如仅超前的的3-5天,或有时朝前1次,无其他明显症状,未作病论;若开展早期,量混合色紫,质稠而粘,并伴随着脸颊发红糟心,舌红口感,尿液发黄便结,为实热;量少色红,五心烦热为虚热;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胸胁乳房疼痛,则为肝郁气滞;量混合色淡,经致清稀,神疲肢软,气短无力,为气虚。中医灸疗:灸关元穴,子宫,血海,三阴交穴。互动:气虚者加灸中脘穴,神厥,气海穴,足三里,隐白穴,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腧;肝俞穴者,与平卧加灸期门,内关穴,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次髎穴。艾灸功效:舒肝理气,活血化瘀。月经后期月经后期指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至40-50天一次,连续2个周期以上,若开展后半期,量少色黯,小肚子凉痛,喜暖畏冷,面白肢冷,苔白腻,脉沉紧,为血分实寒,若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连绵不绝隐痛,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困乏,为血分阴虚火旺,若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眼花或心慌失眠,面色恍白,舌淡苔少,脉虚细,为气血亏虚。若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疼,胸胁乳房肿胀,脉玄涩,为气虚血瘀。中医灸疗:灸气海穴,关元穴,子宫,气穴,血海,三阴交穴。互动:血分实寒者,与平卧加灸天枢,归来穴,于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阴虚火旺者,于平卧加灸神厥,地机,太溪穴,于俯卧位加灸明目穴,中医艾灸此外;气血亏虚者,于平卧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与俯卧位加灸心俞,脾腧;气虚血瘀者于平卧加灸期门,四满,中,蠡沟穴。艾灸功效:舒肝理气,益气养血活血化淤。

艾灸哪个部位调理月经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中医一般通过关元穴、子宫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气海穴、气穴,这几个穴位通过艾灸进行调理月经。对于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表现,所采用的疗法也有一定的差异。月经不调程度轻者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关元,子宫,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患者以感觉温热舒服,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讲究,每穴灸3-5壮。气虚者加灸中皖,神厥,气海,足三里,隐白穴,俯卧加灸心俞,脾俞穴;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内关,地机,太冲穴,于俯卧位加灸肝俞,次髎穴,灸法同上。月经不调程度重者艾灸疗法:患者仰卧,取气海,关元,子宫,气穴,血海,三阴交穴,用艾条温和灸,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或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然后俯卧,取膈俞,肝俞,肾俞穴,灸法同上。血分实寒者,仰卧位加灸天枢,归来穴,俯卧位加灸次髎穴;血分虚寒者,于仰卧位加神阙,地机,太溪穴,俯卧位加灸命门穴;血虚者,仰卧位加灸神门,足三里穴,俯卧位加灸心俞,脾俞穴;气滞者,仰卧位加灸期门,四满,中极,蠡沟穴。灸法同上。艾灸在调理月经不调上有很好的疗效,患者朋友可以放心选择治疗,如果长期月经不调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严重者会导致不孕症的出现,所以对于该疾病症状,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现积极进行检查治疗才是关键。

艾灸调理月经灸哪里

王凤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想调理月经一般可以艾灸三阴交穴、曲池穴、肺俞穴等穴位。1、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自内踝尖向上三寸处,可以通过简易取穴法来确定位置,将四指并拢,小指下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即为三阴交穴。艾灸三阴交穴具有益血活血、清肠摄血等功效,从而达到调理月经的作用。2、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部,具体定位在肱骨外上髁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在肘部可以摸到的骨头就是肱骨外上髁,患者将手肘屈成45度,在肘关节的外侧,肘横纹的尽头处就是曲池穴。艾灸曲池穴可以起到祛风、止痒、行气活血等作用,从而改善月经不调的现象,还能用于改善肘中痛、上肢拘挛等症。3、肺俞穴肺俞穴属于膀胱经,在脊柱正***附近,在第三胸椎的凹陷附近,患者首先要确认的是第七颈椎,第七颈椎是后颈最高的骨头,再往下是第三根肋骨,第三胸椎的棘突下两根手指,再往前是肺俞穴。艾灸肺俞穴具有化痰止咳、补益排湿等功效,对女性的月经失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月经不调艾灸灸哪几个穴位

刘薇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第一、艾灸子宫穴。在下腹部肚脐眼下方的4寸左右,有一个穴位是子宫穴。这个穴位能起到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妇科炎症引起的月经不调。第二、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女性保养养生的重要穴位之一,它不仅可以改善气血不足,使面色变得更加光润,而且调理月经不调。对于三阴交穴的位置比较好找,它是位于小腿内侧,屈膝时会发现。第三、关元穴。关元穴为女性藏血之地,艾灸此穴位能起到调经止带、益气补虚、升阳气、温肾壮阳的作用。另外经常艾灸此穴位还可以达到养生延年的效果。第四、艾灸气海穴和隐白穴。月经不调如果是因为气虚导致的,可以艾灸气海穴和隐白穴。其中气海穴是位于人体的下腹部,主要作用是行气止痛、清心安神、补气补血。第五、太溪穴和水泉穴。发生月经不调后,如果存在肾虚的情况时,可以艾灸水泉穴和太溪穴。这两个穴位都能起到清热益肾、通经活络的作用。发生月经不调可以艾灸以上几个穴位。艾灸是中医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用艾条在穴位上进行温和灸,以温热舒服、微痛为度,每一个穴位艾灸的时间是在5~10分钟左右。另外患者需要注意,为了保证艾灸的效果,最好在专业人士下操作,不可自己盲目进行。

治疗月经不调艾灸灸哪儿

刘海防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要是取子宫、三阴交、血海以及关元穴位,在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的时候,月经不调的患者要采取仰卧位的姿势,用艾条在这些穴位上做温和灸,主要是以温热舒服,有微热痛的时候为度,从而使温热会得到连续的刺激,在每个穴位上面艾灸的时间为五至十分钟,或者是使用艾炷隔,在每个穴位上面进行三至五壮,如果是气虚的患者,还要加上气海、中皖、足三里、神厥以及隐白穴等穴位,俯卧加脾俞穴以及心俞穴,如果是肝郁的患者,在仰卧位的时候加上太冲、内关、地机以及期门的穴位,而俯卧的话要加上次髎以及肝俞穴位,艾灸的方法是一样的,艾灸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主要是起到了活血化瘀以及疏肝解郁的作用。如果是肾虚的患者,在仰卧位的时候要加上水泉穴以及太溪穴位,而俯卧位的话就要加上肾俞以及命门的穴位,肝郁的患者仰卧时人加太冲、期门以及蠡沟穴位,俯卧时加肝俞穴位,艾灸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预防月经不调的措施:1、日常作息时间规律,特别是不要熬夜、过度劳累。很多女性在调整了生活规律后,其月经也逐步恢复了正常。2、女性在经期不要沾凉水,尤其是要避免被雨淋,对于小腹部位要做好保暖。3、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要学会排解。现在的女性往往都担负着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排解的话,将会影响到脑垂体,这很可能造成女性的月经紊乱。4、吸烟对于女性的损害很大,***对性激素的影响很大,这会扰乱女性的生理过程,很容易造成月经不调。5、电子设备虽然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留下了不少隐患。电磁波会使得女性的内分泌出现紊乱,从而造成月经失调。

经期艾灸哪个部位更好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子宫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等穴位,以活血止痛。2、月经量少:由于导致月经量少的原因不同,所以艾灸的部位也不同。若因肾精不足所致,可艾灸肾俞穴;若因血虚所致,可艾灸脾俞穴。3、月经量多:若月经量大,出现崩漏时,艾灸隐白穴、神阙穴、气海穴等穴位,可调经止血。除上述异常情况外,其他的妇科疾病如宫寒、妇科炎症等问题,可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肾俞穴等穴位温经散寒,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艾灸。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