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治疗手脚冰凉的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治疗手脚冰凉的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治疗手脚冰凉的方法
艾灸治疗手脚冰凉的方法通常是选择适合的穴位,可以帮助调理体质,帮助排出体内寒气和疏通经络。艾灸属于常见的中医理疗方式,在艾灸的时候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效提升身体机能,避免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和无法提供能量,一般会选择大椎穴、关元穴、命门穴、足三里穴等,能改善寒湿体质所引起的不适感,有清热解毒、通阳解表、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作用等。在艾灸的时候需要有专业医师,还要观察自身皮肤变化,避免皮肤受到损伤。
艾灸后脚冰凉怎么办
罗丁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艾灸后脚冰凉患者可以及时用热水进行泡脚这样能够缓解,也可以对脚部进行热敷,或者是用暖水袋进行暖敷都可以起到作用。艾灸以后可能是因为将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排除了,从而使患者出现了脚凉的现象,大多数患者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刚做完艾灸的人群避免长期泡澡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也不可以吹风扇和吹空调。
艾灸手脚冰凉怎么治疗
杨惠文 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艾灸的养生保健效果比较理想,并且艾灸还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有的朋友在秋冬季节,甚至是在夏季都会有手脚冰凉的现象,此时不妨选择***灸保养。艾灸保健的时候穴位的选取是非常关键的。手脚冰凉怕冷以中老年人多见,青少年少见,是典型的阳气不足的表现,下面就来看看艾灸如何调理手脚冰凉这种现象的。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当然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身体寒冷怕冷的症状,那么也是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中老年人出现的继发性怕冷疾病,那么一定与她所患的疾病有关,也就是阳气不足,身体虚弱,体内由于疾病而产生热量不够,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阳虚。艾灸属阳,配合灸火。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帮助你温通经脉,改善虚寒体质。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艾灸保健古已有之,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直至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比以前更好,更偏向于保健养生,于是对艾灸就格外重视。这里要说一下,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灸,上面叶介绍了,艾灸是属阳的,如果本身阳气非常旺盛,则艾灸会适得其反。
艾灸手脚冰凉怎么治疗
孔维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灸手脚冰凉在治疗的时候通常需要先找清楚穴位,一般是对脚和背部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从而能够缓解手脚冰凉的现象。但是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还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查看是否是体虚造成的,确诊以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一些补中益气丸和补中益气颗粒进行改善。
艾灸手脚冰凉
李磊 主治医师 泰安市中医医院如果说自身有手脚冰凉的体质,在临床当中,多数见于一些阳虚体质的患者,这类患者常常会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夜尿频多,同时多数会伴有腰腹冷痛,脘腹冷痛,同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痛经,月经延迟,血块较多。有的患者你还有出现下利,大便当中包含有不消化的食物。针对这种阳虚体质的患者,通过艾灸还是比较对症的。多数可以选择像是气海,关元,肝俞,肾俞,足三里,神阙这些穴位艾灸,艾灸可以改善这种自身阳虚的体质。另外一个手脚冰凉,也可见于自身湿气内盛的患者,因为湿气内盛往往会导致身体的阳气无法宣通,从而出现手脚冰凉,针对这类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阴陵泉,足三里,气海,脾俞,胃俞这些学位来针对性的艾灸,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
手脚发凉如何用艾灸治疗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命门穴命门穴是壮阳补肾的常用穴位,其位于后背正中,和肚脐的神阙穴前后正好对应。艾灸时,若用艾条,灸10-15分钟,若用艾罐,灸20-30分钟,每天1次,每月20次。2、足三里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穴来调节。寻找此穴位时,站立后弯腰,用一只手的虎口围住髌骨外缘,其余四指向下,中指尖对应的就是足三里。用艾条灸足三里时,每次灸10-15分钟,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3、阳池穴灸阳池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元气达到四肢末端。寻找该穴位很简单,手背朝上握拳,腕关节横纹与无名指延伸线的交接点上,有个凹陷处,即阳池穴。灸阳池穴时,艾条距皮肤2-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每月连续灸10次。4、涌泉穴体内寒气和肾气不足有关系,涌泉穴是肾经起始点,因此灸涌泉穴对于改善怕冷症有帮助。找到足底(不算脚趾)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处,用力弯脚趾,足底前部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将艾条靠近穴位进行温和灸,每次灸2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月灸10次。5、大椎穴大椎穴养护阳气,是调节全身怕冷的重要穴位。低头,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高骨下缘即大椎穴。灸大椎穴时,可以用艾灸盒,每次灸10-20分钟。6、神厥穴神厥穴就是肚脐,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艾条施灸此穴在20-30分钟左右,每天灸1次,灸10天后休息3-5天,再做下一次。艾灸不会短时间起效,要坚持下去。此外,艾灸有很多注意事项:开始前和结束后最好喝一杯温水;艾灸过程中避免吹风和沾冷水,结束后半小时内也不要接触冷水;艾灸时情绪不宜大喜大悲,也不能过饱或过饥,如果吃饭了,1小时后再艾灸。有一些群体不适合进行艾灸,比如热性体质、例假期间、高热病人、身体红肿的人。
手脚冰凉艾灸
付玉 主治医师 唐山人民医院一般情况下,对于手脚冰凉的患者,常常艾灸足三里穴、涌泉穴、命门穴、神阙穴、大椎穴等穴位进行症状的缓解。但是具体需要艾灸的部位,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决定。原因分析一般来说,手脚冰凉多是由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脾胃虚寒所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植物神经失调等,也可以引起手脚冰凉。所以,如果手脚长时间冰凉,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注意事项1、要做好手部和脚部的保暖工作。2、注意休息,多喝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锻炼身体,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吃过多的冷饮以及寒性的食物。4、如果由疾病引起,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艾灸后脚特别冰凉咋办?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像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服用一些去湿活络的中成药汤剂。这类人群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不可以吃生冷食物,尤其不要喝冰水或冰饮料,不然的话会加重寒邪的症状。平时可以适当增加艾灸的频率,在上午的时候艾灸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