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穴位在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穴位在哪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的穴位
成金枝 副主任医师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腹部、上肢、下肢。腹部主要选取中脘、天枢、大横,中脘穴在肚脐上4寸正***,是任脉穴位。天枢在肚脐水平线旁开2寸,大横在肚脐水平旁开4寸。上肢一般取支沟,是治疗便秘要穴,在手背腕横纹上3寸。上肢还有曲池穴,在屈肘横纹外侧端即最高点。下肢取上巨虚、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在犊鼻下6寸,内庭胃经穴位,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中间,赤白肉际后方。丰隆穴位于下肢外侧,是外膝眼与外踝连线中点,距胫骨前缘两横指,是化痰要穴。以上穴位减肥要辨证进行治疗,采用补虚泻实手法,效果不错。
针灸哪里可以减肥
李新华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中医院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脐上4寸。2.关元穴,位于任脉的穴位,脐下3寸前正***。3.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前正***上。4.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如果有大腿或臀部,可以再配合局部的穴位进行治疗。选择穴位的原则都是以阳明经的穴位为主,可以增加新陈代谢。其实***主要是以抑制食欲,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为目的,临床上可以再配合局部的拔罐,效果更加明显。
艾灸贴贴哪里除湿气图解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位置艾灸贴贴中脘、脾俞、丰隆、阴陵泉等穴位所在部位能够除湿气。中脘中脘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上。可于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疏肝利胆的功效。脾俞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旁开1.5寸处。可于两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的交点,再向下数四个椎体,其下旁开1.5寸取穴。具有健脾统血、和胃益气的功效。丰隆丰隆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可正坐屈膝,在外膝眼(犊鼻穴)与外踝前缘平外环尖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嵴约二指处取穴,或在犊鼻下8寸,条口穴外侧1寸处,约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中点处取穴。具有健脾和胃、化痰定喘、清热通腑、疏经活络的功效。阴陵泉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正坐或仰卧位取之。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益气养血的功效。原理传统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能够吸收、转输和布散水液,运化水湿,是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若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则可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产生湿、痰等病理产物,所以艾灸贴需贴在能够健脾和胃的穴位上,能够以艾灸贴的温热之力,温散水湿。
针灸贴减肥的作用有什么
陈立勇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北京丽都中医美容专家称***的机理主要是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对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针刺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配合饮用福建泉州的龙荷山茶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提高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第一:通过***能有效调节脂质的代谢过程。肥胖症患者的体中***脂质高于正常值,针灸打通人体减肥要穴后,可以使人体中***脂质含量下降,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第二,可以纠正患者的异常食欲,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达到不乏力、不饥饿的目的。针灸以后,胃的排空减慢,胃不空了,自然就有饱的感觉,可以不太想吃东西了。 第三,在于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肥胖症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发生率极高,为什么生了小孩的妇女会发胖,不单是营养过剩,还有生小孩后打破了她的内分泌平衡,引起发胖,女人到了更年期时,内分泌紊乱同样引起发胖。在采用***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个系统使内分泌紊乱得以纠正,并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因此达到减肥的目的。 当前减肥方法很多,但***有独特的疗效,即安全方便,又无不良反应。***不同于药物减肥等,药物作用通常有一定的期限,而***是通过调整患者内在功能而发挥内因作用,所以一般不会在***治疗停止后很快又发胖。也就是说,***一般不反弹。近年来,***己倍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相信认真读过的人,都有一些了解了吧,现在有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减肥,如节食,喝减肥茶,或者锻炼身体来减肥,而***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健康减肥方法。特别是针灸治疗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等,可迅速减去多余脂肪,收紧皮肤,且不影响身体健康。***适用于长期减肥无效、药物减肥失败者.
减肥针灸的位置
崔星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所以***也多选取腹部脾经和胃经的穴位。医生根据患者饮食、睡眠、排便、女性月经情况及舌脉情况综合考虑选穴,也可配合一些四肢包括背部穴位进行整体调理,可起到抑制食欲、促进代谢,调整内分泌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找专业针灸医生,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穴位进行调理。同时也可配合埋线、拔罐、贴耳穴等传统治疗方法,也要配合适当的运动,控制饮食,以增加疗效。
如何贴***
ask748786166n1、首先将贴针灸连于神阙穴,通过刺激神阙穴的调节功能,可以激发经气,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肠蠕动力度,增加脂质的排泄,消除排便不畅,腹胀等不良现象,所以通过贴针灸的减肥方法,能让这些症状得到改善。2、其次,贴针灸既可以刺激穴位,能够抑制肥胖患者亢进的食欲,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肥胖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及吸收机能,减少机体对能量的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达到减肥的理想目的。3、最后,通过贴针灸可以促进能量的代谢,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脂的运员及脂肪分解,最终实现减肥的效果,***时有可能针对手三理穴、三阴交血、风市穴、中渎穴进行治疗。注意事项:通过贴针灸能增强新陈代谢的速度,使身体燃烧脂肪增加,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另外,很多肥胖的人都有代谢功能的障碍,有的是脂肪代谢障碍,有的是糖代谢障碍,在贴针灸过程中可以看到代谢的改善,也可以通过贴针灸来得到调整。
中医***扎什么地方
黄强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扎足三里穴、气海穴、关门穴等,可以加速皮下的脂肪燃烧。1、足三里穴:主要是在小腿的外侧,中医针灸的时候可以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气,有利于减肥成功。2、气海穴:主要是腹部肚脐下1.5寸,针灸之后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的功能提高,从而加速脂肪的燃烧,有利减肥成功。3、关门穴:主要是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可以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有利于体内的脂肪量改善。除此以外,还包括了天枢穴和神阙穴等穴位,但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指导进行。
***针灸哪些部位
王新义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通常选用胃经、脾经等穴位,脾经、胃经循行部位主要在腹部和下肢,埋线以及***取穴在下肢,主要穴位是脾经、胃经的足三里穴,还有腹部的任脉穴位,比如中脘、上脘、下脘、水分、天枢、大横等穴位。***主要以四肢穴位为主,主要以脾经、胃经、健脾利湿为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郁气滞其他证型,需要对症治疗,辨证治疗,配合肝俞、胆俞等脏腑背俞穴进行治疗,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出现脾肾两虚,可以针刺肾俞、命门等穴位,起到补肾效果。
***的方法
1.体针法这是目前最多见的***方法。临床上取穴以腹部的脾、胃经以及任脉的穴位为主,配穴则需按照辨证取穴的原则,随证取穴。2.耳针法中医认为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有病时会在耳郭上反映出来,若刺激耳郭上的一定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治疗脏腑的疾病。耳针减肥方法又有埋针法、王不留行籽贴压法、针刺法等之分。*王不留行籽贴压法: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取相应的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一般两耳交替进行,2~3天更换一次,10次为一疗程。需要2~4疗程。患者每天三餐前30分钟按压耳穴2分钟,以耳部出现热、胀、痛的感觉为佳。*埋针法:选穴同前,操作时常规消毒,然后将揿针埋入耳穴,再用小方型胶布覆盖固定,留针5天,再换针,5次为一疗程。*针刺法:选穴同前,操作时常规消毒,每次选2穴,针刺时以有痛感为好,留针0.5~1小时。其间,可捻转针具几次以加强刺激。一般隔***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特别提醒:后两种方法在操作时如不注意局部消毒,容易发生感染。3.拔罐法俗称拔火罐。先根据患者的症状选取部位,再将真空罐(临床上以燃烧法为主,使罐内处于真空状态)扣拔其上。一般留罐5~15分钟,具有行气活血的作用。特别提醒:如由无经验者操作,因留罐时间过长会出现皮肤水泡,处理不慎会出现感染;因扣罐手法不熟练,可造成烫伤。4.电针法针刺入穴位,患者有了得气(患者感觉针刺部位酸、胀、重、麻的感觉)的感应后,接上电针进行通电,加强刺激。一般每次治疗20分钟。其作用为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特别提醒:如由无经验者操作,由于控制不好电流的输出,可造成弯针、折针或触电。5.针灸及药物结合法针刺的同时,还可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辨证治疗,给予中药口服。6.局部自我按摩法:在腹、臀、腰、大腿等肥胖部位,先用热毛巾擦热局部皮肤,随后涂上适量的***(如大黄膏),然后用手在局部进行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至于一般常用的***方式,著名医师吴大鹏说,下列5种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一、耳针耳穴:口、食道、十二指肠、饥点、内分泌、脑、胃。操作:每次选1~2穴,以双侧耳交替方式扎针,每周耳针贴敷2~3次,10次为2个疗程,而每次疗程间隔5~7天。二、体针〈之一〉取穴: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依据辩证分型而取。属脾虚湿带:内关、水分、天枢、丰隆、列缺、脾俞。属湿热内盛:曲池、支沟、大横、四满、内庭、腹结。属衡任失调:支沟、中注、带脉、血海、肾俞、太溪。操作:每次主穴必取,然后依据症型酌加配穴3~4个。每次均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每次疗程间隔5天。三、体针〈之二〉取穴:主穴为天枢、中睆、大横。配穴:曲池、合谷、膏肓、内庭、三阴交。操作:天枢、大横接电针仪,然后持续通电15~20分钟,每日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四、芒针取穴:肩禹透曲池、梁丘透髀关、梁门透归来。操作:选28号3吋长的芒针备用,每次每穴都要扎针。五、艾灸取穴:主穴是阳池、三焦俞。配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操作:每次选主穴与配穴各一个,用隔姜灸扎针。吴大鹏表示,以上各方法以耳针应用最为普遍,而且耳穴埋针效果贴敷更好,只是如果针具消毒不严,容易造成感染,另2种体针效果大致与耳针相似,芒针的操作则比较困难,主要适用身体较强壮的肥胖者,减重效果也其它方法高。至于隔姜扎针的艾灸法,不易操作疗效也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