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5:22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养生小知识 针灸常用的穴位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治疗头痛的常用穴位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1、头部穴位:如 太阳穴 、 百会穴 、 四神聪 、 率谷穴 、 头维穴 等;2、颈椎穴位:如 风池穴 、 风府穴 , 乳突穴 位于神经交界处,如枕大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均从颈椎此部位发出,因此头疼与上述穴位密切相关。患者出现头痛时,可在上述部位寻找压痛点,观察是否放射到头部再进行针刺,效果会更加理想。颈椎夹脊穴与头疼密切相关,如肌紧张性头疼是由于颈椎紧张引起的头痛。颈椎可能直接压迫枕大神经导致头疼,此时需要治疗颈椎疾病;3、四肢穴位:膀胱经因素导致的头疼可选择膀胱经穴位进行治疗,上经头疼可选择上经穴位进行治疗,太阳经头疼可选择太阳经穴位进行治疗。不同经络头痛,需要选择不同穴位,上述穴位常分布在手或脚末端,常用穴位包括 合谷穴 、 太冲穴 、 井穴 等。

针灸推拿常用穴位

吴素玲 主任医师 杭州市儿童医院(1)手太阴肺经上的保健穴。中府;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本穴功能宣肺理气、清泄心肺之热、平喘止咳,对增强肺脏功能有一定保健作用。针刺时向外斜刺或平刺、深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本穴能宣肺理气、利咽宽胸、通经活络,可防治咽喉肿痛、口眼喎邪、半身不遂、牙痛、咳嗽、气喘。针刺时向上斜刺0.3~0.5寸。少商: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本穴能清热、利咽、开窍,是急救穴之一,对发热、昏迷、休克、咽喉肿痛、癫狂、鼻衄有较好防治作用。针刺时应浅刺0.1寸,或浅刺出血。太渊:在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本穴能清肺利咽、通畅经络,故可防治肺部、咽喉疾病,又能防治无脉症。针刺时要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2)手阳明大肠经上的保健穴。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本穴是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时常按摩或针刺,可长寿。其功能醒脑开窍、疏风清热、镇痛通络。可防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疖、无汗、自汗、盗汗、经闭、滞产、昏迷、癫痫、痹症。直刺0.5~1寸。曲池:位于肘外辅骨,曲肘,肘横纹尽头便是此穴。本穴功能清热利湿、裕风解表、调和营卫,对上肢不遂、高血压、咽喉肿痛有较好疗效。实验表明,此穴具有调整血压。固齿、防止老人视力衰退的功效。可直刺1~1.5寸。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本穴功能清热散风、通鼻窍。对鼻塞、鼻衄、口喎、胆道蛔虫有较好防治作用。可斜刺或平刺0.3~0.5寸。(3)足阳明胃经上的保健穴。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内。本穴为全身性强壮要穴,可健脾胃、助消化、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机能。在国外,对足三里的作用也很强调,特别在日本,有人提出:“每月有十日灸足三里,寿可至200余岁。”日本满平先生一家5口人,均活百岁以上,自认为其原因系祖传“三里灸”所致。针刺本穴对胃痛、腹胀、呕吐、泻泄、便秘、高血压、神经衰弱,以及下肢痿痹症均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1~2寸。地仓:在口角外侧旁开0.4寸。本穴能疏风通络,可防治口咽、流涎、眼睑瞤动,能斜刺或平刺0.5~0.8寸。(4)足太阴脾经上的保健穴。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此穴对增强腹腔诸脏器,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能防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遗尿、失眠、疝气、不孕等。可直刺1~1.5寸,针刺得气时,即出针;体弱者,可留针5~1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血海: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本穴调和气血、祛风胜湿,可防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湿疹、膝失节痛。能直刺0.5~1寸。(5)手少阴心经上的保健穴。神门: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本穴能养心安神,可防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癫狂。能直刺0.3~0.4寸。通里:在神门穴上一寸处。本穴安神宁心、通窍活络,对心痛、心悸怔仲、咽喉肿痛、暴暗、舌强不语、失眠、腕臂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0.8寸。(6)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保健穴。后溪: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本穴宁心安神、舒筋活络、散风清热,能防治急性腰扭伤、落枕、头项强痛、耳痛、咽喉肿痛、牙痛、癫狂等症。可直刺0.5~1寸。听宫:在耳屏前、下颌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此穴宁神志、宣通耳窍,故对耳聋、耳鸣、中耳炎、牙痛、癫狂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针刺时宜张口,直刺1~1.5寸。(7)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保健穴。至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能清头目、通血脉、理气机,对头痛目眩、鼻塞、胎位不正有防治作用。能浅刺0.1寸,但孕妇禁针。三焦俞:在第一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能健脾利湿。通利三焦,可防治水肿、腰背湿痛、水谷不化、泻泄、肠胀。针刺可直刺0.5~1寸。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补肾益精、壮腰利湿作用,对***、遗精、月经不调、耳鸣耳聋、水肿、腰痛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本穴和胃理气、化湿消滞、是增强后天之本--胃气的保健穴,对胃痛纳少、腹胀肠呜、呕吐、脾胃虚弱疗效较好。可斜刺0.5~0.8寸。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的保健穴,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能防治肢体乏力、背痛、腹胀腹泻等症。宜斜刺0.5~0.8寸。肝俞:在第九胸椎棘下旁开1.5寸处。是肝的保健穴,能舒肝利胆、养血明目。可斜刺0.5~0.8寸。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本穴宁心安神、宽胸止痛,是心的常用保健穴,对心痛、心烦、惊悸、健忘、胸闷、***、盗汗、癫狂有较好防治作用。不宜深刺,可斜刺,直刺0.5~0.8寸。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是肺的保健穴。可宣肺、平喘、理气,对肺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症有防治作用。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8)足少阴肾经上的保健穴。涌泉: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蜷足时凹陷中。本穴能宁神、开窍、清热,亦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对头痛、头昏、中风昏迷、休克、小儿惊风、小便不利、大便难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能壮腰健骨、益肾,是较常用的保健穴。可防治腰痛、月经不调、***、遗精、失眠、小便频数等症。针刺宜直刺0.5~1寸。(9)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保健穴。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处。本穴宽胸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对心痛、失眠、胸闷、心悸诸多心经病症皆有较好防治作用。可直刺0.5~1寸。中冲:在中指尖端的中央,是常用的急救穴之一。能清心开窍。退热苏厥,对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心胸烦闷、热病中暑、小儿惊厥有一定的效果。宜浅刺0.1寸或点刺放血。(10)手少阳三焦经上的保健穴。阳池:位于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本穴能舒筋、通络、解热,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对肩臂痛、腕痛、扁桃体炎防治效果较好。宜直刺0.3~0.5寸。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本穴能理气解郁,疏通腑气,通经络,能较好的防治便秘、胁肋痛、耳鸣耳聋。宜直刺0.8~1寸。(11)足少阳胆经上的保健穴。风池: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是较好的保健穴之一。功能聪耳明目、醒脑开窍、疏风解热,对神经衰弱、落枕、目赤痛、中风、耳鸣等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针刺时宜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0.5~1寸。环跳: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2/3交界处。有较强的通经活络作用,对腰胯腿痛。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诸症均有一定防治作用。可直刺2~3寸。(12)足厥阴肝经上的保健穴。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能疏肝理气。镇惊熄风、通络活血,对头痛、目眩、高血压、胸满胁痛有防治作用。宜直刺0.5~1寸。章门:在第十一肋端。本穴既可健脾、胃,又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凡腹胀、胃脘痛、胁痛、呕吐均可刺之。可直刺0.8~1寸。(13)其他经脉上的保健穴。关元:位于脐下3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温肾固精、补气回阳、清热利湿,可防治腹痛、月经不调、不孕、带下、遗精诸症。宜直刺1~2寸,但孕妇禁针。气海:位于脐下1.5寸,为保健要穴,有强壮作用。功能升阳补气、补虚固本,对月经不调、中风脱症、崩漏、带下、脱***有一定防治作用。宜斜刺0.5寸,得气后,即出针。最好与足三里穴配合施针,每周1~2次,具有强壮作用。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取穴。功能大补肾阳之气,固精壮阳。能防治腰痛、***、痛经、神经衰弱、头痛。可向上斜刺0.5~1寸。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有健脾利湿、和胃降逆作用,可防治胃痛、痢疾、呕吐、呃逆诸症。宜直刺1~2寸。百会: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能开窍宁神、平肝熄风、升阳固脱,对头痛、目眩、中风不语、脱***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宜平刺0.5~0.8寸。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本穴清神志、利咽喉,是四肢部保健奇穴,对昏迷、中暑、热病、指端麻木、咽喉肿痛、晕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运用针刺保健,除了掌握用针、选穴以外,还必须掌握一些刺法原则。刺法的原则关于配穴:针刺保健,可选用单穴,也可选用几个穴位为一组进行。若欲增强某一方面机能者,可用单穴,以突出其效应;如果想要调整整体机能者,可选一组穴位,以增强其效果。在具体运用中,可酌情而定。关于施针:用针刺保健,养生益寿,用针宜和缓,刺激强度也要适中,一般不宜过大。留针时间不要太久,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刺深度也应因人而异。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小儿,进针更不宜过深,但形盛体胖之人,则要酌情适当深刺。关于禁忌: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凡有自发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刺,过于疲劳、饥饿、精神高度紧张者,不宜针刺。怀孕3个月以内者,下腹部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禁针。此外,凡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宜针刺。

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手腕关节第一横纹中间下两寸。防止失眠的神门穴:位于掌心小指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舒服腰背的委中穴:膝关节后侧窝处横纹中点。增强胃动力的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处,与脐同一水平线,左右各一穴。

头晕针灸的部位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气血不足型:可以取穴头、头、头、百会,或者是脑户、玉枕、脑空、经络取穴、关元、气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穴等,都可以作为益气养血的治疗;2、肝阳上亢型:这类患者性格急躁,头痛时常会出现面红耳赤,除针刺外,可采用太阳或双侧太冲穴放血,达到气随血泻以止痛;3、肾虚型:可取穴肾俞、命门、腰阳关,或太溪、昆仑、涌泉,以补肾强体;3、瘀血型:可以选择膈俞、血海、风池等穴位活血化瘀。颈椎病头晕头晕又称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因素所致,会引起头晕。治疗颈源性眩晕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针对颈椎原发灶的治疗,通常选择天柱、风池、夹脊穴、大椎、肩井等穴位;另一方面,针对头晕的治疗,通常选择百会、四神聪、神庭、太阳、印堂等穴位进行治疗。事实上,在中医临床中,对于头晕症状并不严重的病人,除给予药物治疗外,一般可采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头晕的使用针灸治疗头晕时,一般选择风池穴这一特效穴作为治疗疾病的主穴。风池***位是人体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凹陷处,与风府穴像相当;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具有祛风、益气等功效,对机体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症状有明显疗效。眩晕症状的临床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人体的后颈侧放置风池穴,然后术前消毒,然后手持毫针,以斜刺的进针手法进针0.5寸处,再用斜刺进针,再经风池消毒,再用斜刺进针,再通过适当的提插捻捻等手法,再进行适当的手法来治疗眩晕。

手麻针灸什么部位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风池、百会、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或者八邪等穴位缓解手麻现象;2、颈椎病:颈椎病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到邻近颈神经根,从而出现手麻表现,可以取天柱、夹脊、肩颈、风池、天宗等穴位针灸,也可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位辅助治疗;3、腕管综合征:由于外伤、骨折等原因,腕管容积减少,正中神经受压,此时易出现手部麻木无力等症状。明确诊断后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针灸大陵、神门、内关等穴位进行治疗;4、末梢神经炎:如果患有末梢神经炎,手部血液循环不通畅,此时容易出现手部麻木症状,严重时可伴随疼痛症状。确诊后可针灸外关穴、合谷穴、手三里等腧穴进行治疗;5、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麻、感觉异常等症状。此时应以针灸脾俞、膈俞、胰俞、手三里、足三里、三阴交,配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综上所述,出现手麻症状后需经专业医生诊断,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不同疾病针灸频次、部位、灸法都有所不同,不可盲目进行针灸治疗。

董氏针灸小结定位图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小节穴为董氏奇穴之一,位于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接凹陷处,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踝扭伤。位置令患者握拳,大拇指内收,小节穴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赤白肉际上,即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接凹陷处。左足踝关节扭伤取右手小节穴;右足踝关节扭伤取左手小节穴。功效小节穴位于肺经上,肺经与脾经为同名经,肺与膀胱协调水液代谢,具有调节经络平衡、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故小节穴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疗效独到。

针灸定位方法有什么

陈晟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简易取穴法等。具体如下:1、骨度分寸法:这是临床上针灸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指以骨节为标志,把两个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作为一定的分寸来确定,比如上肢从腋纹到肘横纹是9寸,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9寸长。所以,所有的穴位都可以标准化,在人体上,都可以找到这些穴位。2、体表标志法:根据人体解剖学上各种体表标志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也叫天然标记定位法。人体内有许多骨性或肌性标志,可以通过这些标志取穴。3、简易取穴法:如风市穴,可以直立让手自然放在两侧,中指尖点到的位置,就是风市穴。针灸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痛经针灸哪些部位

丁宇 痛经的针灸部位一般会选择以 腰骶部 为主,会选择 肾俞 、 膀胱俞 , 关元俞 和 八寥穴 ,尤其是八疗穴,一定要扎出针感来,也就是针尖一定要插到骶后孔里头去,然后也会选择腹部的一些穴位,腹部一些穴位会选择中极和关元为主;也会选择 子宫穴 这种经脉气血还会选择腹部的一些阿是穴,摸到一些条索和结节可以进行针刺治疗;也会选择腿上的一些穴位,比如像肾经的穴位、像脾经的穴位、肝经的穴位,像 太溪 、 三阴交 、 地机 、 太冲 可以调节三阴经来对痛经进行治疗,这是常用的一些针刺的方法。假如是艾灸的话,主要还是以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为主,甚至可以不按穴位进行治疗,只用局部进行灸和,整体进行艾灸治疗。专家提示:痛经的针灸部位一般以腰骶部为主。其中,可以选择 肾俞穴 、 膀胱俞 、 关元俞 和八寥穴,也可以选择腹部的穴位或腿上的穴位,针刺时应注意把针尖插到骶后孔里。另外,艾灸也主要以腹部或腰骶部为主,甚至可以整体进行艾灸治疗。具体要到正规的医院由专业医师指导。

气管炎针灸哪几个部位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太渊穴:太渊穴为肺经原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于人体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找准穴位经过有效针灸,可以起到宣肺平喘、理血通脉的作用,可以治疗咳嗽、咽痛、气喘等气管炎的症状。2、夹脊穴:是临床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脊柱两旁,在第1胸椎到第5腰椎之间。夹脊穴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以及腰腿疼等病证都有疗效,可以宣通肺气,改善气管炎的病情。3、鱼际穴:在人体第一掌骨中点的桡侧旁赤白肉际处,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位,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穴。鱼际穴具有一定的止咳平喘疗效,针对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所引发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通过针灸鱼际穴通常能起到治疗效果。除上述部位外,气管炎的患者也可以由医生针灸风门、肺俞、列缺、孔最、风池、大椎、足三里、膈俞、天突等穴位。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患者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中医科就诊,通过医生视诊、问诊和脉诊明确自身证型,由医生选择相关穴位进行针灸,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