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抽搐的针灸治疗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抽搐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抽动症针灸
- 2、针灸治疗抽动症
- 3、抽动障碍
- 4、抽动症使用针灸效果好吗
- 5、针灸能治疗抽动症吗
- 6、抽动症,针灸好使吗
- 7、中医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 8、针灸能治好抽动症么
抽动症针灸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效果是比较好的,抽动症有可能是局部神经功能紊乱或者是肌肉痉挛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出现抽动症需要及时到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可以通过CT扫描和X线检查来判断病情,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通过穴位针灸来治疗。针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理疗,可以起到温经通络和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针灸治疗抽动症
刘万里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首先抽动症的话,一般指的是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即在抽动的同时伴有爆发性发声或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一般来说男性比较多见,多数这是在4到12岁之间起病,而且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的情况,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一般针灸的话,确实是可以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主要是通过针灸与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整体调理,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常见的方法有体针、头针、耳针,也可以配合艾灸、耳穴或者中药穴位贴敷等综合疗法,常用的穴位主要有四神聪、百会、上星、印堂、风池、四关、足三里或者三阴交等。
抽动障碍
郭明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抽动障碍(ticdisorder)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诊断(一)临床表现1.运动性抽动:常表现为眨眼、眼球转动、挤眉、翻眼、皱额、咬唇、露齿、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动作。而四肢和躯干肌肉抽动较少见。2.发声抽动:一般表现为反复清嗓、咳嗽、吸鼻、吐痰声、哼声、吠叫声等。也可表现为复杂性发声,如重复言语或无意义的语音、无聊的语调,或重复刻板同一秽语。3.行为症状:最常见伴发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强迫思想、冲动、攻击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以及情绪障碍等。(二)辅助检查本症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寻找器质性病因。如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以排除小舞蹈症。(三)诊断标准1.起病于21岁以前,大多数在2-15岁之间。2.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影响多组肌肉。3.多种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同时出现于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存在。4.能受意志克制数分钟至数小时。5.症状的强度在数周或数月内有变化。6.抽动一日发作多次,几乎日日如此。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同1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以上。7.排除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阵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病变。8.辅助诊断指征:秽语;***行为;模仿语言;模仿动作;重复言语。9.伴发症状:儿童多动障碍和行为问题;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阳性体征;精神症状。二、鉴别诊断本症需与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肌阵挛、迟发型运动障碍、急性运动性障碍、癔症、儿童精神***症等鉴别。三、治疗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注重治疗的个体化。(一)一般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对于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轻症抽动障碍患儿,可考虑只进行心理行为治疗,主要是予以心理调适,进行心理疏导。(二)药物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与抽动相关的不适和痛苦,使患者尽量达到生活正常。对于轻症或中等严重程度的抽动障碍患者,可选用***(clonidine)、泰必利(tiapride)等;对于重症患者可选用哌迷清(pimozide)、氟***醇(haloperidol)、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利培酮(risperidone)、托吡酯(topiramate)等,均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缓慢增加剂量至疗效最佳而不良反应最小为止。当使用单一药物仅能使抽动障碍部分症状改善或有复杂的伴随症状时,可考虑联合用药。当抽动障碍的病情基本上得到控制后,仍然需要药物维持治疗,时间通常在半年至1年,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停药应在减量的基础上逐渐停药,不能突然停药。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1)氟***醇(Haloperidol):为首选药物,约85%患儿可达明显的疗效。儿童初始剂量为0.25~0.5mg/d,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可隔3~5天加量。停药前,逐渐减量以避免抽动症状复发。5~12岁儿童治疗量为0.5~8mg/d,一般有效剂量为2~l0mg/d,分2~3次口服。可加用抗震颤麻痹药如苯海索(安坦)以减少锥体外系反应。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便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锥体外系反应(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震颤麻痹综合征等)。有报告认为本药可引起抑郁症状,所以对有抑郁病史的患儿慎用。(2)匹莫齐特(Pimozidete):属选择性中枢多巴胺拮抗剂。作用与氟***醇相同,但镇静作用轻,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故服药过程须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儿童初始剂量为0.05mg/kg,每日早晨口服1次,每3天可增加剂量。每日剂量范围为0.5~6mg。停药前,逐渐减量以避免抽动症状复发。副作用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似,但迟发性运动障碍较少见。(3)泰必利(Tiapride)属含甲枫基邻茴香酰衍生物,具有拮抗多巴胺的作用。剂量50~100mg/d,分2~3次口服。也需与苯海索(安坦)共用。副作用主要有头昏、无力、嗜睡。起始剂量过大,可产生恶心呕吐反应(4)***(Clonidine)具有a-受体阻滞作用,可直接作用于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及去甲肾上腺系统而缓解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改善伴发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状。***疗效不及氟***醇和匹莫齐特,但较安全。除镇静作用外,有口干、一过性低血压、头昏、失眠等副作用。初始剂量为0.025~0.05mg/d,每3~4天增加0.05mg。常用剂量为0.2~0.45mg/d,分3~4次服用。心血管疾病以及肾功能损害慎用。开始采用低剂量,根据临床反应缓慢增加剂量。停药前,先逐渐减量,以避免抽动症状复发或反跳性高血压。(5)托吡酯(topiramate)详见第一节治疗部分。(三)其它中药和针灸对抽动障碍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免疫疗法、脑深部电刺激和手术治疗等方法被尝试用于本病的治疗(四)治疗新进展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称为相反习惯训练(habitreversaltraining,HRI)的行为疗法可减轻抽动症状。如对于发声抽动患儿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另外还有自我监视和松弛训练疗法,但以相反习惯训练疗效最好。四、预防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谩骂等方式。当患儿出现各种抽动症状时,父母保持平静的心态,给予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抽动发作次数。当孩子发作时大人切不可过分注意,应鼓励他们多参加有节奏的体育活动,安排规律的作息时问,避免过度紧张疲劳等,有助于症状的消失。
抽动症使用针灸效果好吗
陈建雄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抽动症使用针灸效果好。中医认为抽动症跟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衡有关,通过针灸可以改善这些脏腑的功能平衡,令神经调节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控制症发。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4到12岁的小孩,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四肢、躯干的不自主抽动,且往往伴有爆发性声响和秽语。抽动症需长期服药控制,但服药有一定的副作用。除服药外,针灸等其他中医方法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抽动症还可通过生活上的心理暗示来共同治疗可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针灸能治疗抽动症吗
程斌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疗法一般可以治疗抽动症。针灸疗法是中医疗法的一种,是使用针具或艾灸等刺激身体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行为障碍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如眨眼、耸鼻、歪嘴等。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缓解症状,因此可以治疗抽动症。需要注意的是,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非专业人士操作可能会导致局部损伤。此外,抽动症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氟***醇片、******片、利培酮片等。同时可以结合心理治疗,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帮助缓解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抽动症,针灸好使吗
于信玲 副主任医师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马当卫生院针灸对抽动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个疾病是可以治疗痊愈的。可以考虑同时请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看一看,选择中药,如归脾汤,六味地黄汤加减坚持调理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抽动障碍
王辉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一、辨证施治。中医在应对抽动障碍的时候,可以通过遵循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合理使用适合的中药方剂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治疗抽动障碍的中药方剂实际上是比较多样的,但是每一个抽动障碍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不同,因此所适合使用的中药方剂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二、针灸。中医认为抽动障碍这种疾病的发生,实际上是风邪入侵所造成,而针灸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调和阴阳的功效作用。因此抽动障碍患者使用针灸疗法这种治疗方式,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三、推拿。推拿在应对抽动障碍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按摩相关穴位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治疗疾病,缓解疾病所引起的抽动障碍。而且经常性的推拿按摩正确的穴位,可以有效疏通身体的神经脉络。虽然说中医治疗可以应用于抽动障碍这种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之中,但是患者在使用中医治疗方式处理疾病之前,应该找到有资历的中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再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正确的方式治疗疾病。另外在使用中医治疗对抽动障碍进行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可以联合使用西医治疗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针灸能治好抽动症么
王晗 主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针灸对治疗抽动症是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的,但是不能够达到治愈,建议患者应及时到相关的医院进行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交际避免长时间的看电视产品,饮食一定要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