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取穴:合谷穴如何取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取穴:合谷穴如何取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合谷穴
- 2、中风偏瘫患者可以针灸哪些穴位
- 3、肾虚怎么穴位治疗
- 4、针灸合谷穴有哪些作用
- 5、针灸合谷的功效与作用
- 6、针刺合谷的作用有哪些
- 7、合谷按摩正确方法
- 8、针灸合谷的功效和作用
- 9、中医针灸的方法有哪些
合谷穴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疏风、解表、清热、开窍、镇静止痛、疏通经络的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跟其他的穴位,配合使用。针刺的方法也有很多。我们会利用不同的配穴,去治疗各科的疾病。合谷穴最常用的理疗方法针刺:直刺0.5寸左右,局部酸胀,或者是这个针感向沿着肘,向肩部放散,可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另外,这个穴位,我们也可以进行透刺。根据病情的需要,去选择针刺的方法。按摩:采用点按的方法,把它用力地压下去,局部取到了一种酸胀的感觉,然后再把它松开,这是按法。另外,局部也可以采用揉法,以带动皮下组织进行环转的这种揉法。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艾灸:离皮肤大概五公分左右,采用回旋灸的这种方式,或者是采用温和灸。一般来说,灸治5-1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产生这种温热感为宜,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理疗的方法。合谷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频率和最佳时间根据病情来决定。如果病情很重,疼痛很重,治疗频率就比较多。比如,可以每日针灸一次,重的时候,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每日针灸两次。按摩也是一样,它是根据病情,如果说病情缓解了比较轻了,可以隔2-3天去治疗一次。如果这个疾病是一个周期性的规律性发生的疾病,像痛经,我们一般会在痛经发作之前提前进行干预。等月经来的时候,它的疼痛程度会明显的下降。合谷穴的禁忌症主要是不能够用于孕妇,合谷和三阴交相配,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因此,孕妇是不能用的。它能够让子宫收缩,对初期的怀孕的妇女会造成流产的风险。
中风偏瘫患者可以针灸哪些穴位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臂臑、肩髃穴、曲池、河谷、手三里,有时候也会取后溪穴,跟河谷穴对刺,接上电针进行治疗。下肢会选择像伏兔、梁丘、血海,然后还有足三里、丰隆或者上巨虚、绝骨、玄宗、阳陵泉,以及丘墟透照海这些穴位进行治疗。 另外还会用头针,头针主要是看它损伤的位置,损伤的位置在体表的投影,在颅骨上的投影进行治疗,比如说运动损伤的话会在运动区进行选穴,要是感觉损伤的话,会在感觉区进行选穴。所以选穴主要看损伤的位置进行辩证选穴。 专家提示:中风偏瘫的患者针灸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偏瘫侧取穴,可以取肩髃穴、曲池、合谷、手三里、后溪穴等。第二,可以下肢取穴,比如伏兔、梁丘、血海、足三里、丰隆穴等,绝骨、阳陵泉穴等也可以进行治疗。
肾虚怎么穴位治疗
付丽娟 主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常用的穴位包括河谷穴、关元穴、涌泉穴、足三里穴,这些穴位进行适当的有效的刺激,能够缓解肾虚的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具体的治疗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针灸合谷穴有哪些作用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 2.合谷总治头、面各症。用之得法,针到病除。齿、眼、喉咙(咽喉)等症之特效穴。 3.牙痛用(飞经走气)法。1、针尖向上斜刺,强捻转使针感到头部,2、提针至皮下,针尖相下斜刺,使针感到指头,如此反复3次,留针30分钟,痊愈。 4.齿痛:合谷两穴并针刺,留针3分钟,针到病除。 5.牙痛、口歪、臂肩不能举、大拇指、食指不能屈伸:针刺合谷穴特效。 6.风火牙痛不能饮食:1合谷2颊车3中脘4足三里5留针30分钟。 7.牙关不开、口眼歪斜:1合谷2地仓3颊车。拔牙***穴:1合谷2足三里。 8.合谷补,泻之法:补法、先呼后吸时针之。泻法、先吸后呼时针之。 9.头痛:1合谷2风池。 10.癫痫及安神、镇惊:1合谷;2百会;3神门。 11、目赤:1合谷;2丝竹空;3精明。 12.鼻窦炎:1合谷;2迎香。 13.局部性肌肉痉挛:用点刺法,快针前浅刺,或强刺法。 14.哮喘剧烈时:1先针合谷,2使患者平卧,用五柱灸法。膻中为中心,左、右为神封,上为玉堂,下为中庭。 15.针四关穴:1左、右(合谷);2左、右(太冲)。a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通经络,清滞瘀。 通过以上对于针灸效果和针灸合谷穴作用的祥细介绍。相信对于想要通过针灸治疗或是调理身体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了。但需要注意,针灸是可以起到治疗疾病或是调理身体的作用,但也应该要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自行在家治疗。避免针灸错部位,造成伤害
针灸合谷的功效与作用
程斌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合谷的作用与功效主要有止痛、疏风解表、清热、活血通络、镇静安神等。当出现头痛、牙痛等症状时,针灸合谷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风寒致寒,针灸合谷可以起到祛风解表的作用。针灸合谷还具有活血通络、安神的作用,更适合失眠和失眠的人。合谷即常说的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针灸该穴有通经活络,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是治疗各种疼痛和气血瘀滞不畅的特效穴,主要用来治疗头面诸疾如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出血、滞产、风疹、小儿惊风等。治疗常见的面瘫,合谷是必取穴位。针灸该穴还有调和脾胃、降低血压、改善视力模糊、失眠、昏迷等症,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合谷穴是一种功能广泛的常用穴位,可以用于保健和按摩,孕妇不能针灸这个穴位,合谷穴与三阴交穴合用可导致孕妇流产。现代研究还将合谷穴和三阴交穴结合使用,以促进孕妇使用宫缩疗法。因此孕妇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合谷穴,否则可能导致早产和流产。合谷穴位于虎口和手阳明的大肠经络之上,通过将五个手指合在一起,可以很容易地在肌肉的最高点进行选择。按摩和针灸可以在平时进行,但孕妇需要避免按摩、针灸。例如,孕妇有面瘫和妊娠呕吐。合谷穴可用于治疗,但此时应避免使用。在牙痛和口腔溃疡的情况下,应用合谷穴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刺合谷的作用有哪些
血脉永恒该穴具有活血调气,清热退热,疏风解表,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针刺合谷对人体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多用于治疗头面部,肢体及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如: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咳嗽气喘,胃痛,腹痛,便秘痢疾等症。针刺合谷的方法取穴: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手背面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桡侧缘近侧1/3与远侧2/3交界处。简易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进针方向:针尖偏向第2掌骨方向,与掌背侧面成80°。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觉向食指方向。
合谷按摩正确方法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点按:用拇指的螺纹面或者中指的螺纹面,找到合谷穴后,开始力度要轻,由浅入深按压合谷穴。使用点按的方法可以起到镇痛效果,多用于急性疼痛的患者,如缓解急性牙痛、痛经等;2、按揉:按摩合谷穴对胃肠道疾病也有比较好的效果,如果患者有大便干结症状,可以使用拇指的螺纹面或者中指的螺纹面,在合谷穴进行逆时针按揉,可帮助缓解便秘症状。如果患者腹泻,可以在合谷穴位置进行顺时针的按揉,达到补气健脾、止泻的作用。合谷穴的按摩时间不宜过长,多在10-15分钟,而且不建议患者使用掐点的方法按摩合谷穴,以免发生局部皮肤的破损而引起疼痛。患者在按摩合谷穴时,要掌握合适的力度,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引起不适。
针灸合谷的功效和作用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灸合谷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通络、镇静止痛的功效和作用。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具有清热解表、祛风通络、镇静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热、牙痛、目赤肿痛、鼻衄、咽喉肿痛、痄腮、口疮、热病、热病、风寒湿痹等病症。针灸合谷穴可以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牙痛、口疮、目赤肿痛等。还可用于治疗热病,如高热、昏迷、狂躁、癫痫等。合谷穴还可以用于治疗疼痛,如牙痛、面痛、头痛等。合谷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中医针灸的方法有哪些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定穴取穴针灸应该先定穴取穴。精确取穴要求患者具有一定的体位,如正坐、侧卧、伸掌、握拳等;取穴的方法一般是按照人体自然标志取穴,如两耳尖直上头顶取百会;一种是以病人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某部分的宽度为标准取穴;还有一种是将身体各部分之间的距离,规定为一定的寸,以骨度来取穴。正确取穴只需确认标记,量好骨度,注意本穴与邻近穴、上下、左右的关系,才能准确取穴。针灸治疗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均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注射一次,每次50分钟。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用针刺,然后用泻法,在20分钟后再艾灸20分钟。5、痛经:在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全部采用泻法,留针20分钟。6、经期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并加灸,留针30分钟。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每天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骨,针刺,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采用泻法,对大椎、后溪进行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10、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并留针20分钟。2.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然后加灸,留针30分钟。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12、痢疾:针治痢疾,效果更佳。采用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每日一次,平补平泻法。如果有发热,加刺曲池、百会;如果有头痛的,可以用艾条灸关元10分钟,也可以隔盐灸神阙。13、哮喘:针灸能减轻预防发作。选取肺俞、肺俞、天突、丰隆。若吐痰稀稀,用艾条灸20分钟;若痰颜色发黄,用针刺法,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对肺俞、气海进行灸,可防止发作。14、头痛:头痛可分为正头痛、偏头痛、头部疼痛、头部疼痛等。根据头痛的部位来取穴进行针灸治疗。头痛:取上星、合谷、存竹、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偏头痛:取太阳,取头,外关。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痛:取百会、太冲、后溪、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针刺法,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或隔天注射一次。看到以上关于中医针灸的方法有哪些介绍之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中医针灸的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病症会有不同的针灸方法,要找出病因,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法来加以改善和治疗。咱们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生病了不要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