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的历史有多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的历史有多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针灸的历史知多少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可能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有所接触,并在以后各朝代中广泛被运用。历史上著名的几位医学家例如华佗、李时珍等,都对针灸疗法有着详细具体的掌握和研究。***医学是一种经验传承的哲学。因此,针灸并不是某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所发明出来的。而是古代先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靠着经验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成果。早在石器时代,有手部酸痛的人,当酸痛部位碰触到石头时就会比较舒服。以后渐渐改良把石头磨得尖锐,然后再用磨好的锥状石头去按摩,以促进气血循环,经络通畅,进而达到治疗疾病与恢复健康的目的。随着时代转变,针所使用的原料发展成今天的金针银针和铜针等。从字面上来看,"灸"是与火有关系的一种治疗方式。这可以追溯到钻木取火时代。可能是主妇在煮饭时,发现疼痛的部位在火边烤,疼痛状况就改善许多,于是逐渐发展成今天利用药草特殊的气味香薰,加上温热刺激,以调整各部位生理机能,增进身体健康.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方式.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也是最简便快速。效果立竿见影的一种医术。研究用针或施灸的手术与方法,称为针法与灸法.对于一般疾病,在临床时通常使针与灸两者并用。因此,通常称为针灸。针灸的原理是利用调节虚实和平阴阳的作用,使经络运行血气顺畅.刺激脑部.使其产生脑内***,达到抑制缓解疼痛的目的,不但可以抗御病毒,还可以传导感应等正常生理功能。针灸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一道流传于世界各地。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和地区应用针灸术治病,不少***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悉,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发展至今已确定达到160多种。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至今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并获得更多人的信赖。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闫慧博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起源于***。在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阴暗潮湿山洞的祖先,与野兽搏斗过程中,难免发生风湿和伤痛,他们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会用物去揉按、捶击痛处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或放出一些血液以缓解疼痛,这样就逐步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我国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灸法产生于火的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起初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后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于是定型于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针灸就是这样诞生的!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传到西亚等地,对当时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走向世界。
针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程斌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作用是治疗多种疾病。禁忌证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过度疲劳的患者、空腹的患者不宜针灸。1、功效与作用针灸是针刺和艾灸两种疗法的总称,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疾病,如风寒湿痹、腰腿疼痛、头痛、胃痛等。2、禁忌证针灸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灸,以免导致出血加重。对于过度疲劳的患者,针灸时可能会感到紧张,而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针灸时可能会感到焦虑。如果针具刺激不当,可能会导致晕针。空腹针灸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因此不建议有低血糖症状的人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针灸。针灸时不宜过度疲劳,避免精神紧张。针灸需要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不能自行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针灸的历史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二千五百年前,***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历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刺法灸法的内容不断充实,理论不断完善,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灸最多连着扎多少天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一般情况下可以连着扎10到15天左右。针灸具有通血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能够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并且能够打通经络,有助于气血运行通畅,对疾病有很好的缓解效果。针灸是针灸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人们用金属针或艾条和艾卷将针插入人体特定部位进行艾灸,以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因此,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人体经络和穴位理论。在形成、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2006年,针灸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一般情况下,可以连着扎10到15天左右。针灸具有通血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能够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并且能够打通经络,有助于气血运行通畅,对疾病有很好的缓解效果。由于针对的病类不同,针灸时间的长短会出现长短差异,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进行判断。一般来说10天为一个疗程,对于体质虚弱、耐受程度较差的患者,可采取隔天针灸的方法,以免身体承受不了。另外在做完针灸治疗后,要加强身体的保暖,多喝温热水,促进代谢功能,对自身病情的恢复可以起到较好的帮助。针灸患者的注意事项:首先,明确患者是否适合针灸;应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治疗,避免因医生水平低而发生医疗事故;然后,针灸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如进食。如果饿了、饱了或累了,针灸后可能会感到头晕或不舒服;在针灸过程中,患者不应随意移动,如果患者在移动前等待医生拔出针头;针灸后要注意,如果是一般的丝状针,且患者身体状况较好,一般可以在同一天洗澡。如果患者身体虚弱,进行了火针、放血等手术,一般每隔一天洗一次澡,以避免感染;最后,针灸的主要目的是调节身体。要配合锻炼和治疗。
针灸适应症与优势
薛广生 主任医师 安阳市中医院治疗疾病、防病强身、美容养颜的功能。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了首批43种针灸适应症:1、急性(慢性)鼻窦炎;2、急性(慢性)鼻炎;3、感冒;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5、急性(慢性)气管炎;6、支气管哮;7、急性结膜炎;8、中心性视网膜炎;9、近视眼;10、白内障;11、牙痛;12、拔牙后疼痛;13,牙龈炎;14、急、慢性喉炎;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27、神经、肌肉、骨骼疾病;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
针灸可以连续做几天吗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灸一般不可以连续做几天。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头晕、头痛、颈椎病等。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不可以连续做几天,因为针灸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连续做几天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另外,如果患者针灸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以免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鸡蛋羹等食物,避免进食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针灸要多久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灸一般需要20分钟~30分钟,具体时间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针灸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理疗方式,通过针灸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疲劳等现象。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而且体质比较好,此时针灸的时间比较短一些,可能20分钟左右。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体质也比较差,此时针灸的时间比较久一些,可能需要30分钟左右,甚至会更久一些。在进行针灸时,要保持针灸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经常用手去触摸局部,以免诱发感染。另外,也要注意针灸的频率,不要过于频繁,以免导致身体过度疲劳,从而影响到针灸的效果。
针灸的由来是怎样的
针灸的由来主要是起源于***。针灸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中医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针刺穴位将身体当中的血液疏通,同时也可以使经络打通,改善经络不通畅以及血液淤堵的现象,尤其是在平时出现了关节疼痛之后,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改善,对颈椎病以及***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做针灸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效果会比较好,也避免对皮肤造成太大损伤。做完针灸之后需要保持皮肤表面卫生护理工作,在24小时内是不可以洗澡的,避免导致针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