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骨度分寸法是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骨度分寸法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骨度分寸法
王小龙 主治医师 ***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度分寸是古人以骨节为标志测量身体各部分长度大小的一种方式,是古代医生常用的方法,也是现在临床中医针灸按摩等取穴的重要方法。如前两个额头角之间为九寸,两***之间为8寸等,这在当时没有精确测量仪器的情况下为医生提供了便利,时至今日,也有很大的医用价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骨度分寸是什么意思
方大正 主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指的是针灸当中用于人体穴位定位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原理是根据正常人体体表的一些骨性的标志,将人体的长度或者周径进行相应的比例的划分,这样就可以根据穴位对应人体某处的比例,将穴位做具体的定位。无论患者有多高、多矮或者多胖、多瘦,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比例划分,精确的找到穴位的具体位置。这种取穴的方式相对于测量具体的长度或者周径的方式要精确的多,不过在对患者进行具体穴位定位时,首先要知道患者的正常生理长度。骨度分寸定位法将人体各个部位的长度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比如在人体大腿的部位,将其计算为髋关节大转子至膝关节中部的距离为大腿的长度,此处为19寸,但是这个19寸不是一个具体的长度,而是将这个距离进行19等分,在这个比例当中进行穴位的相关定位,这样会更准确一些。
骨度分寸法是什么意思
黎艳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都应以患者的本身身材为依据。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一定的骨度分寸在其自身测量。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
针灸是什么意思
李忠龙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针灸是中医一种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方法,但很多人对于针灸的认识并不全面,针灸是什么意思?下面请北京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忠龙为您解析。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提插或捻转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艾柱或艾草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温热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作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针灸的功效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一、针灸的效果1、通经络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可使经络通畅,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这也是针灸的主要作用。由于经络不通,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很容易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麻木、疼痛、肿胀等。当治疗时,通过针灸相应的穴位刺激经络,使气血正常运转,缓解不适症状。2、调和阴阳身体的阴阳不平衡,很容易得各种疾病,而针灸能调和阴阳,达到阴阳平衡,防患于未然。3、扶正祛邪人的身体出现疾病,就是由正邪相争所致,所以才有了发病。运用针灸,可以扶助正气,驱邪,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二、针灸电疗法有副作用吗?实际上,任何治疗如果使用不当,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所以,针灸治疗很重要的是辩证准确,对于阴虚阳亢的病人,可以采用针刺的泻法,结合中药针刺的泻法和补阴的中药,帮助身体泻掉虚火,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若采用平补泻的方法,治疗效果将大大降低。假如病人出现脾胃方面的问题,在治疗上如果灸治的量太多,也会引起上火。所以,针灸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它的实施需要医生辩证,否则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但是从整体上讲,针灸电疗的副作用与药物相比,副作用要小很多。
针灸定位方法有什么
陈晟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简易取穴法等。具体如下:1、骨度分寸法:这是临床上针灸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指以骨节为标志,把两个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作为一定的分寸来确定,比如上肢从腋纹到肘横纹是9寸,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9寸长。所以,所有的穴位都可以标准化,在人体上,都可以找到这些穴位。2、体表标志法:根据人体解剖学上各种体表标志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也叫天然标记定位法。人体内有许多骨性或肌性标志,可以通过这些标志取穴。3、简易取穴法:如风市穴,可以直立让手自然放在两侧,中指尖点到的位置,就是风市穴。针灸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如何针灸
张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一、确定体位针灸之前应确定好体位,针灸前身部的腧穴应采取仰卧位,后身部的腧穴可采取俯卧位,而侧身部的腧穴则应采取侧卧位。头顶、枕项部的腧穴采取俯伏坐位。二、定点、定穴主要是根据骨度分寸法等,用手按压要针灸的部位,以确定要针灸的穴位。三、消毒将针灸所使用的针具器械进行消毒。在针灸之前,医生的手指也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使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手指直接接触到针身。另外,患者的针刺部位也应使用75%的乙醇棉球消毒。四、针具选择根据针灸部位的不同,争取相应的针具。对针具的基本要求是在针刺入人体之后,露在体外的针根以1-2CM左右为宜。五、进针在进行针刺时,应尽量做到微痛或无痛刺入,同时施针者还要注意确定针刺的方向、角度及深度。六、行针在针进入体内后,使用提插、捻转等操作方式的组合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感受来采取不同的操作强度。七、留针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留针时间。一般体针的留置时间在30-40分钟左右,头皮针的留置时间可适当延长,大约在6小时左右。同时可对患者进行间歇行针,并交代好患者在留针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施针的部位。八、出针出针之前应稍稍捻转针柄,待感觉针下有轻松、滑利的感觉时即可出针。出针时应根据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左手持消毒棉球将穴位按压住,右手持针柄捻针退出,动作要轻柔,在出针之后应按压***片刻,避免出血,特别是头部及面部等较易出血的部位,应按压较长时间。
内关穴位置在哪里
白文武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关穴的位置在人体前臂前区手掌侧,腕掌横纹上2寸,小指侧掌长肌腱、大拇指侧桡侧腕屈肌腱正中位置。患者握拳向掌侧屈曲时会明显感觉到前臂出现两条肌腱,即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中医骨度分寸法将拇指关节的一横指宽度作为1寸,患者可使用自己的拇指从远侧腕横纹位置开始向肘关节方向量两横指的距离,两条肌腱与此位置的交点则为内关穴的大概位置。内关穴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中,使用针灸针直刺内关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系、胃脘、头部、手臂等部位的疾病,属于临床常用穴位,具有调节全身的阴血的功效,主要可以使用针灸、艾灸或者按摩等方式进行调理。根据中医穴位的近治、远治,以及脏腑归属等原则,可较好应用于胃痛、呕吐、呃逆、眩晕、偏头痛、失眠、抑郁以及腕肘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之中。此外,还可以与其他穴位配伍针灸,如配足三里、中脘穴,可治胃脘痛;配太冲、期门穴,可治胁痛腹胀;配太渊穴,可治无脉症;配足三里,可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如患者有上述治疗需求,建议至专业中医针灸科进行治疗,不可私自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