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四神聪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四神聪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四神聪的作用
- 2、四神聪穴的位置和作用
- 3、四神聪的功效与作用
- 4、四神聪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 5、四神聪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 6、四神聪穴的临床应用
- 7、四神聪穴的位置及作用
- 8、四神聪准确位置和作用
- 9、四神聪位置及作用?
四神聪的作用
崔建军 副主任医师 ***民族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有平肝潜阳,通窍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癫痫等治疗,临床常用于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高血压,颈源性头晕,美尼尔氏综合症,神经衰弱,血管性痴呆等的治疗。用于失眠,可以配伍神门,三阴交。用于头晕头痛,可以配伍太冲穴,风池穴。
四神聪穴的位置和作用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它具有健脑安神、聪耳明目的功效。主治临床上,我们使用四神冲穴治疗头晕、头痛、失眠、不寐等证。定位取穴精准定位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位置,一共有四个穴。取穴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般一个拇指的宽度为一寸,我们先在两耳间连线,与前正***的交点处找到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就是四神聪穴了。小贴士取穴方法为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操作时建议结合精准定位取穴;本穴的取穴方法使用了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患者自身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取穴成功后,按压局部会有酸胀感。穴位疗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般一个拇指的宽度为一寸,我们先在两耳间连线,与前正***的交点处找到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就是四神聪穴了。小贴士取穴方法为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操作时建议结合精准定位取穴;本穴的取穴方法使用了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患者自身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取穴成功后,按压局部会有酸胀感。按摩疗法找到四神聪穴,用指尖对四神聪穴进行点按,每次100到200下,可以辅助治疗头痛、失眠。刮痧疗法找到四神聪穴和百会穴,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使用角刮法,从百会穴刮向四神聪穴,每个方向1到2分钟,可以辅助治疗头晕、头痛。针刺疗法找到四神聪穴,用针灸针向后平刺,每个穴位0.3到0.5寸,可以治疗头痛、失眠。艾灸疗法找到四神聪,用艾条距离皮肤3到5个厘米做回旋灸,每次5分钟左右,可以辅助治疗头痛、头晕、失眠。小贴士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操作,防止皮肤损伤;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刮痧时,切勿***操作,以患者耐受为度。穴位配伍四神聪穴与神廷穴相配伍,可治疗失眠;四神聪穴与太阳穴相配伍,可治疗头晕、头痛。
四神聪的功效与作用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四神聪有很好治疗神志病的作用,可以治疗头疼、失眠,可以对健忘起到治疗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治疗癫痫。眩晕的时候也可以取四神聪,四神聪也可以治疗巅顶痛,也可以治疗眼睛的疾病,有明目的效果,四神聪平刺半寸左右就可以了。
四神聪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倪金霞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四神聪是经外奇穴,其位置在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共四个穴位,其中前、后神聪穴在头正***督脉的循行线上,故其作用大多与督脉的主治作用相似。主治作用如穴名所示,又与“神”相关,具有通督醒神、安神定志、醒脑开窍之功效,能治疗心神不宁、神不守舍之失眠、脑神失养之头痛、眩晕、健忘,还可以治疗癫痫等神志病,除此之外,还能治疗眼病。
四神聪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概述四神聪位于头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四神聪为安神定志的要穴,具有镇静安神、清利头目、醒脑开窍的作用。位置四神聪位于头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取穴时可采取正坐或仰卧位,取头部前、后正***与耳郭尖连线的交叉点(百会穴),再从此点向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处取穴。作用四神聪属于经外奇穴,为安神定志的要穴,具有镇静安神、清利头目、醒脑开窍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健忘、癫痫、头痛、眩晕、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脑卒中、惊悸等病症,四神聪可搭配神门穴、三阴交穴治疗鼻炎、也可搭配太冲穴、风池穴治疗头痛、头晕症状。
四神聪穴的临床应用
何懿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除用于治疗失眠、中风、头痛、老年性痴呆、高血压外,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也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验例简述于下,以供同道指正。1中风后精神错乱案例1:患者,男,83岁,2005年7月就诊。患者2年前曾患脑梗***,遗留左侧肢体瘫痪,但精神神志未受影响。3d前,患者出现言语错乱,幻视幻听,在某西医院经MRI证实为再次脑梗***。现证见患者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有时答非所问,词不达意,嗜睡健忘,食纳欠佳,大便不通。BP160/90mmHg,心率82次/min,心律不齐(有房颤病史),舌质绛,苔厚腐而白,脉结代。证属痰浊内蕴,清窍被蒙。治以化痰降浊、醒脑开窍。穴位选用四神聪、百会、风池、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伏兔、梁丘、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治疗5次后,患者语言表达基本正常,幻听幻视消失,记忆力改善,心情开朗,说话较前增多;继续治疗20次后,患者思维、语言表达及记忆力基本与中风前相同,食纳好,便秘改善,仍遗留左侧肢体瘫痪。按:中风后由于脑组织急性缺血造成脑神经细胞损害,早期治疗可使病灶周围水肿消退,加速病灶周围侧支循环形成,从而促进脑功能恢复。该患者在中风后的第3天即接受针刺治疗,属较早期介入,因而取得良好疗效。2心跳骤停后脑功能损害案例2:患者,男,39岁,2006年7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车祸中因重物压迫胸部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昏迷1周方苏醒,遗留脑功能损害。现患者对发病前的所有事情完全无记忆,语言表达能力差,记忆力明显受损,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情;不能叙述自己身体有何不适;虽能说出自己的姓名,但不识家人、不识字、不能计算,甚至穿衣吃饭都要家人照顾,思维幼稚,认知能力低,智力大约相当于3~4岁儿童。血压、心律正常,舌质黯,脉沉。证属瘀血阻滞,清窍失灵。治以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穴位选四神聪、百会、智三针(神庭、本神)、风池、内关、神门、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膈俞。治疗5次后,患者表达能力较前明显提高,可与医生聊天,诉说身体不适;继续治疗约20次后,思维、记忆力及认知能力均明显改善,已陆续回忆起以前的事情,知道自己的职业,认识家人,并已开始练习简单计算及阅读,智力已达到十几岁的水平。患者因出院中断治疗。后电话随访患者已基本恢复正常,可胜任简单工作,但反应较迟钝。按:患者因心跳呼吸骤停造成脑功能损害和暂时失忆,针刺四神聪及智三针有醒脑开窍、聪神益智的作用。3先天性听力障碍案例3:患儿,男,3岁,2005年10月就诊。患儿2岁半时,家长发现其发音不清,在某西医院检查发现听力中度障碍,以高频音为主,已佩戴***及接受语言训练。现症:患儿活泼好动,智力正常,说话含混,发音不清,除其母亲外,他人很难听懂,食纳、二便及睡眠可,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先天禀赋不足,耳窍失养。治以醒脑开窍。选用四神聪、智三针、风池、翳风等穴位。治疗15次后,患儿发音明显较前清晰,可与医生对话。复查听力,较前明显进步,尤以高频音明显;继续治疗约20次后,患儿听力基本恢复正常。按:患儿因听力丧失而无法获得正常的语言功能。尽早治疗常常可起到促进患儿听神经或内耳毛细胞发育的作用,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婴幼儿听力障碍而无任何不良反应。4耳性眩晕案例4:患者,女,49岁,2006年11月就诊。患者在过去20多年中,反复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平均每5~7d发作1次,西医诊为耳性眩晕。西药治疗可缓解症状,但遗留轻度头晕目眩,可持续到下次发作,因而患者20多年不能正常工作。平素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纳欠佳,睡眠多梦,大便溏薄。查:血压正常,心率65次/min,律齐,舌尖红,苔白厚腻,脉沉。证属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兼有肝郁。治以化痰降浊、解郁开窍。由于患者惧怕针灸,先予半夏天麻白术汤和四逆散加减,服用8剂无明显疗效后患者同意尝试针灸治疗。穴位选用四神聪、百会、风池、翳风、中脘、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冲。治疗1次之后,患者自觉眩晕减半,精神较前好,呕恶减轻,继续治疗10次左右,眩晕及呕恶完全消失,食纳、心情、睡眠好,已恢复正常工作。按:本例患者耳性眩晕发作如此频繁,症状如此之重者实属少见。四神聪具有镇静止眩、开窍解郁的作用,配合百会、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对耳性眩晕有很好的治疗作用。5不安腿综合征案例5:患者,男,51岁,2006年9月就诊。患者右腿不适感10余年,尤以夜间为重,经常自觉右小腿腓肠肌处酸胀或有蚁行感,常欲摇腿以减轻症状,严重影响睡眠。曾多次接受推拿、针灸治疗,但每不获效。西医诊为不安腿综合征,服用西药无改善。现证:睡眠差,食纳、二便可,平素心烦易怒,精神紧张,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治以滋阴舒筋、镇心安神。穴位选用四神聪、百会、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委中、承筋、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昆仑。治疗3次后,患者自觉夜间不适感减轻,睡眠改善;继续治疗10次后右腿不适感完全消失,睡眠正常。按:不安腿综合征是发生于下肢的一种自发的、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以腓肠肌最常见,由于其夜间症状明显,严重干扰睡眠。患者就诊前曾多次接受针灸治疗,但穴位多局限于下肢局部或腰部,由于本病的发生于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故加用四神聪和百会,取其镇心安神之功。6癔病性疼痛案例6:患者,女,68岁,2006年10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于剧烈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左侧胸胁部剧痛不能忍受,伴心慌、全身颤抖,速去医院注射镇痛剂后症状减轻而未完全消失,此后经常出现类似发作,部位不固定,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服用强力镇痛药可减轻发作程度。现证:患者精神紧张,心慌不寐,食纳、二便正常,舌边尖红,脉弦细。查:BP170/90mmHg,心率78次/min,律齐。证属肝郁化火,内扰心神,外袭胸胁,经脉痹阻。穴位选用四神聪、心俞、膈俞、肝俞、胆俞、日月、期门、阿是穴、阳陵泉、太冲。第1次治疗时,在定位取穴的过程中,患者因按压而诱发疼痛,发作时疼痛程度剧烈,情绪激动,全身颤抖,高声尖叫,急针四神聪、百会,连接电针,选用连续波,通电约5min后,患者情绪逐渐平稳,疼痛渐减,随针余穴,针后疼痛基本消失,治疗5次后停服止痛药,胁痛未再发作。按:本例患者左胁痛呈游走性,检查未发现异常,加之由精神刺激诱发,故为典型的癔病性疼痛。选用四神聪、日月、期门、阳陵泉、太冲等穴位,可奏镇心安神、疏肝泻火之功,针刺心俞、肝俞、胆俞、阿是穴则有止痛之效。7结语四神聪是一个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穴位,取穴简便、安全,大凡与心、肝、脑相关的疾病,用之均可获良效。刺法多采用由前向后沿皮刺,进针约0.5~0.8寸,可配合应用电针及艾灸。转贴于***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四神聪穴的位置及作用
丁宇 副主任医师 ***人民***总医院醒神开窍,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健忘以及癫痫等疾病。四神聪穴可使神志更为清楚,因此常用于治疗头部神志疾病。四神聪穴一般使用针刺法进行治疗,通常取平刺法,平刺1寸左右,禁止直刺,且此穴位治疗效果良好。另外四神聪穴还可用于治疗眼睛疾病,但相对少用。
四神聪准确位置和作用
范亚兰 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四神聪的准确位置在头顶部的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一寸处,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部位四神聪穴即为四个神聪穴,由四个穴位组成,所以称为四神聪穴。具体部位是以百会穴(头顶正***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为中心,前后左右各开一寸,共4个穴位。2.作用具有清头明目、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头晕、癫狂、痫证等病症可起一定治疗作用;也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神经衰弱、眩晕、癫痫、急性腰扭伤等疾患。建议治疗时,配合其他穴位使用。
四神聪位置及作用?
沈达荣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按摩四神聪在中医方面具有醒脑开窍和清利头目的功效,主要可以用于治疗中风、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头痛、眩晕等;并且对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以及头顶疼痛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研究表明刺激此穴位能够诱发皮质电位活动,具有改善脑供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