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5-08-26 03:35:26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针灸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正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6日审议通过***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多责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院长、省针灸推拿医院院长方剑乔教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针灸为中华民族的健康造福,现在得到了国际认同,这将带来针灸的进一步全球化。中医针灸是***人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熏灼身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传统知识与实践。世界针联副***、法国人德尼·科兰对新华社记者说:“很早以前,我们就呼吁***重视针灸,我们先是成功地使法国承认针灸的治疗地位,然后又促成法国教育机构发放针灸学的***文凭。针灸从1972年起被法国***纳入医疗保险,这一方法很有效。”但同时科兰认为,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就必须向医学界证明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为“申遗”备报的针灸专家团成员,镇痛专家方剑乔教授说,他率领团队开展了一项973计划,就是提升针灸的科技含量。他们发现传统医术针灸可以在动物体内产生一种“***效应”,从科学上说明了针刺技术对于三大疼痛——神经性疼痛、炎性疼痛和肌肉痉挛性疼痛都具有止痛效果的原理。当然除了镇痛,针灸在辅助治疗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等许多常见病中有很大的作用。“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了解针灸,怕扎针,怎么推广这项技术?”对记者的担忧,方剑乔笑笑说:“就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这些常见病来说,针灸疗效不错,但很多女性白领因为怕针不愿尝试,于是,我们从传统的针灸又推演出了一种方法叫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用打针,仅通过穴位的皮肤刺激,采用一定的电波形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一种不损伤皮肤,安全有效的方法。”“申遗成功之后,我们更有责任从‘疗效—优势—科学’的三位一体去发展针灸。”方剑乔说。(责任编辑:骆丽萍)

针灸的作用

郭立芳 主任医师 河北省中医院第一个,疏通经络;第二个,调整阴阳;第三个,扶正祛邪。因为人体有12条经络,还有任督二脉,身体的不适均为经络不畅所引起的。而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效果。从西医角度出发,人体的电场、磁场不平衡,均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针灸针是金属针,通过扎针灸针可使人体的生物电或生物磁场保持平衡。另外,针灸还可使人体内的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

2010年9月12日在广东举办的***中医药发展论坛“珠江论坛”上,***将“中医针灸”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

针灸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经正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15日审议通过,***申报项目“***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活字印刷术”以及“麦西热甫”被列入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西热甫”广泛流传于******各***社区,是实践***传统习俗和展示***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戏剧、杂技、游戏、口头文学等的主要文化空间,是***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该技艺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对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了***性作用。***人毕昇于公元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298年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见证着***古代的伟大发明。目前,这种古老的活字印刷术至今在浙江省瑞安市传承和使用。中医申遗道路曲折针灸或为“非遗”突破口据悉,在最初阶段,中医是作为一个整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介绍,中医历来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2005年起,柳长华担任***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办主任,负责中医申遗日常事务。2006年5月,传统医药类项目申报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进入***名录,成为中医申遗工作突破性进展的里程碑。但是,整体申遗遇到了难题。大中医又有针灸、又有著作、又有技术、又有药,包罗万象,而联合国有关部门对申遗的要求是越具体越好。中医申遗思路面临调整。“单把中医针灸拿出来申遗,也是为了适应申请要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说。不过,“中医针灸申遗,不是保护中医针灸的一招一式,保护的是传统中医思想,是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根。”柳长华强调。今年9月,***副部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透露,***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中医针灸申遗的申请,有望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不是“免***牌”中医、针灸发展状况堪忧“针灸在中医体系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中医就是从针灸发展来的。”谈起针灸的历史,89岁的针灸***程莘农竖起大拇指说。但是,如今针灸的发展,状况堪忧。首先是“灸法”面临失传。针灸由“针”和“灸”构成。可如今针灸诊所却“有针无灸”,中医学界也存在“存针废灸”的声音。人才问题也困扰着中医针灸界。由于针灸在海外收费较高,国内大量针灸人才外流。“经济效益太差”,导致针灸在医院诊疗体系中走向边缘化。***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说,如果给医院最不赚钱的科室排个名,针灸绝对可以位列三甲。如今,针灸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人由此认为,有了一张很有分量的“免***牌”。但也有人提出,这张“免***牌”能保护它发扬光大吗?“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医针灸就能自然得到保护,这仅仅是一个契机”,柳长华说,“申遗为发展中医药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好中医。”扩展阅读: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古琴艺术、******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联合申报)、***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闫慧博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起源于***。在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阴暗潮湿山洞的祖先,与野兽搏斗过程中,难免发生风湿和伤痛,他们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会用物去揉按、捶击痛处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或放出一些血液以缓解疼痛,这样就逐步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我国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灸法产生于火的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起初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后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于是定型于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针灸就是这样诞生的!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传到西亚等地,对当时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走向世界。

针灸的作用

吴继全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两千余年持续至今的针灸实践,隐含着传统中医药学密码,历代医学理论家孜孜以求在***古代文化基因下,解读针灸的治疗作用有三,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1、通经...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