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痛经针灸医案

痛经针灸医案

发布时间:2025-07-20 21:46:31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痛经针灸医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痛经针灸医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痛经针灸

张智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阴交、隐白穴、地机穴、神阙穴等。此外,还可以选择除针灸之外的其它方法。若痛经不太严重,可考虑进行局部热敷,经期多喝些姜糖水等。若痛经较严重,可服些止痛药,如前列腺素合成酶***、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等,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服用较好。

痛经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哪些

丁宇 针刺和艾灸两种。有些疼痛不是很明显的,也可以单纯用耳穴治疗,耳穴也可以配合针刺一块治疗。一般会在月经来的前一周就开始进行治疗,而针刺的主要部位局部取穴主要是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和八髎穴为主,起到疏通气血的作用。  可以在疼痛明显的时候进行艾灸治疗,或者是在整个月经周期进行间断的艾灸治疗,这个时候选择主要是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也可以在小腹部进行艾灸,也可以在腰骶部进行艾灸,艾灸的时间要足够长,尤其是痛经发作的期间,可以灸一两个小时以上。  专家提示:痛经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两种。一般是在月经来的前一周开始针刺肾俞穴、八髎穴等穴位;在疼痛明显时艾灸治疗;在整个月经周期间断的对腰部或腰骶部进行一两个小时以上的艾灸治疗。

痛经的针灸治疗

丁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体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1、承浆、大椎;2、十七椎下、阿是穴。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二、治法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十七椎下,以28号1.5~2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后,针尖对准第五腰椎棘突下,向下斜刺捻转提插,针感要求向下达子宫,并朝会阴方向放射,待剧痛缓解可根据症情,持续提插捻转运针5~10分钟,予以留针30分钟。阿是穴用艾卷作温和灸,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灼烫为度。承山穴双侧均取,以6寸毫针速刺入皮,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留针15~30分钟。其他穴位,亦用提插捻转,使针感扩展到小腹部,留针15分钟。上法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痛经的针灸治疗方法

李云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根据女性的具体症状,以及舌苔、脉象来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常常都会选择合谷穴、足三里、三阴交,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神阙穴、脾腧穴来进行治疗。而对于继发性的女性,痛经特别严重者,可能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如果不能将痛经彻底治愈,到医院查找具体诱因后应该进行对应治疗,比如卵巢巧克力囊肿导致的痛经,就需要行腹腔镜手术将巧克力囊肿切除进行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

黄捷思 主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针刺、艾灸还可运用穴位贴敷、耳针、穴位注射等治疗方法治疗痛经。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气血运行无力或者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正所谓“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痛经的病位主要在胞宫、冲任二脉,其发病机理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督带四脉的受损有关。

治疗痛经的针灸穴位有哪些 10招教你如何自诊痛经

王凤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一、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1.体针(1)以合谷;三阴交为主穴,留针15~20分钟,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夹血块者加血海;湿邪重者加阴陵泉、太冲、行间;肝郁者加太冲、气海、内关;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脾俞、血海;肝肾不足者加关元、肝俞、肾俞。经期每日一次,非经期每周2~3次,连用3个周期。(2)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太冲、合谷。重刺激用泻法,寒证加灸,留针15分钟。(3)取穴:中极、地机、次?。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血海;寒凝胞中者加水道、关元;湿热***者加曲泉、阳陵泉;气血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肝肾虚损者加肾俞、肝俞、足三里。实证用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法。(4)取穴:17椎下、l棘突下。针法:直刺1.5寸左右,留针15~20分钟。2.电针可选中极、关元、三阴交、血海、地机、足三里等穴。针刺得气后,接上电针治疗仪,通以疏密波或连续波,电量以中度刺激为宜,每次通电约15~30分钟,每日1~2次。于经前3日施治,至疼痛缓解为止。3.耳针(1)取穴:子宫、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肾。手法:刺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间隔做慢而有力的顺向捻转几次。(2)取穴:内***、内分泌、缘中、神门、艇角。配穴:交感、肝、肾、皮质下。针法:于经前一周开始治疗,每日一次,每次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治疗至月经干净。4.灸法取关元、气海、曲骨、上?、三阴交,每次取3穴,于经前3日用艾条温和灸,每穴施灸2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日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各型痛经。5.针灸合用(1)选穴:中极、三阴交(双)、地机(双);配穴:夹血块者加血海(双);湿邪重者加阴陵泉(双);肝郁者加太冲(双);气血虚者加足三里(双);肝肾虚损者加关元。先予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其间,除太冲外,余穴均用温针灸两壮。(2)以气海、三阴交、脾俞、肝俞、关元、中极为主穴,以地机、合谷、血海、行间、次?穴、照海为配穴。每次取主、配穴各两个,在经前2~3天开始针灸,然后再针灸2~3次为一个疗程;每次加灸关元、中极穴。二、痛经的诊断依据1、初潮后1~2年内发病;2、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痛,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48~72小时;3、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分娩产痛;4、妇科双合诊或***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之诊断。5、经血中出现肝脏样块状物,且大于小指者,应疑有子宫肌瘤等严重疾病存在。6、越接近经期下腹疼痛越明显,而到经期第一天又消失者,为经前紧张症的表现。7、常经血呈暗红色,含有陈旧性血液、粘液和脱落的子宫内膜,呈碎块状。若经血颜色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者,应及早诊治。8、发性痛经的诊断方法继发性痛经是比较常见的痛经种类,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早的认识,只有把握了继发性痛经特点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的认识并治疗这种疾病,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继发性痛经特点。继发性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9、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10、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三、痛经什么原因引起的1、心理因素许多女性对月经缺乏正确的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的心理,反而加重痛经。2、饮食因素爱吃零食是很多女孩的天性,但如果在月经期也吃冷饮或者梨这些生冷食物,就会导致气血凝滞,间接的痛经情况就出现了,也是常见引起痛经的原因。3、气候因素变化不定的天气,为了爱美而穿着过少的衣服而导致受凉,这时候就会受到寒气的侵袭,导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从而成为导致痛经的原因。4、劳累过度平常做过多的体力劳动,这会加重出血或者痛经。5、穿着美丽"冻人"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6、生理因素在月经期出血过多,血钙的流失,正值青春期的女性对钙的需求加大,导致严重缺钙,血钙降得更低,时常造成子宫壁的肌肉痉挛收缩而导致疼痛。7、内向孤僻具有焦虑、内向、孤僻、多思多虑性格且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在不良心理刺激下容易发生停经。四、缓解女性痛经的小方法保持温暖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泡矿物澡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运动尤其在月经来临前夕,走路或从事其它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练习瑜伽操瑜伽也有缓和的作用。举例如下。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服用止痛药阿司匹林及acetaminophen可缓解经痛。然而,更有效的成药包括Advil、Haltran、Medipren及Nuprin。这些药物含有ibuprofen,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当经痛开始时,和些许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1片),以免伤胃,并持续服用到经痛消失。指压法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痛经如何用针灸疗法治疗

高翱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寒湿凝滞证的患者宜温寒利湿、通经止痛,取任脉足太阴脾经腧穴进行治疗,针灸可并用,针灸处方选择中极水道地机。肝郁气滞证的患者治法以疏肝解郁、理气通经,取任脉,足厥阴肝经腧穴为主进行治疗。针刺宜用泻法针灸处方选择气海、太冲、三阴交。治疗肝肾亏损症的患者,执法宜补益,肝肾调补冲任,取任脉背腧穴,足少阴肾经数腧穴为主进行治疗,针刺以补法为主,可酌情加灸法针灸处方,选择肝腧、肾腧、关元、足三里、照海。

痛经针灸治疗

马秀丽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刺子宫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能有效缓解痛经。最好的方法是用温针,效果会更好。对于痛经患者,先找出痛经的病因,再进行病因治疗,从而有效缓解痛经。如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痛经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并可能引起不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给予治疗,或服用丹参复康汤进行治疗。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