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针灸穴位解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针灸穴位解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 2、针灸穴位治疗方法
- 3、针灸穴位主治疾病有哪些
- 4、平衡针灸穴位
- 5、穴位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 6、失眠针灸穴位
- 7、中医穴位针灸方法
- 8、失眠针灸穴位
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手腕关节第一横纹中间下两寸。防止失眠的神门穴:位于掌心小指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舒服腰背的委中穴:膝关节后侧窝处横纹中点。增强胃动力的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处,与脐同一水平线,左右各一穴。
针灸穴位治疗方法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常保持年轻思维:天柱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内关穴等。2、补脾季节:足三里、天枢穴、中脘穴、脾俞穴。3、秋天养肺的方法有:迎香穴、鱼际穴、合谷穴、曲池穴等。4、太溪穴、阴陵泉穴、关元穴、肾俞穴等都是冬季养肾的方法。5、春天养肝:太溪穴、鱼际穴、尺泽穴、太冲穴。6、夏天养心:百会穴、印堂穴。7、通气:迎香穴、膻中穴、肺俞穴。8、体湿气大:承山穴、足三里、肩井穴。9、一般解毒的穴:天突穴、尺泽、肺俞穴等。10、然谷穴、丰隆穴等都是消食健胃的方法。11、提高免疫:迎香穴、足三里、涌泉穴。12、增强醒脑养血:太阳穴、足三里、风穴等。13、除赘肉: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14、******:气户穴、膻中穴、天宗穴、乳根穴。15、小腿抽筋:承山穴、委中穴。16、对脑后风的穴位:风门穴、风池穴、风肩穴。17、减轻烧心:中脘穴、足三里、厉兑穴等。18、排除打嗝:膻中穴、巨阙穴、少商穴、扶突穴。19、落枕的治疗穴有内关穴、落枕穴、合谷穴等。20、治疗感冒:迎香穴、人中穴、太阳穴、风池穴。21、呼吸系统疾病:劳宫穴、肺经穴、肺反射区。22、拉肚子: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熬小米粥薄油)。23、老年患者排尿困难:三阴交、水分穴、气冲穴、曲骨穴。24、女性乳房:太冲穴、膻中穴、少泽穴等。25、孕期不呕吐:内关穴、足三里、公孙穴等。26、缓解妊娠疼痛:中脘穴、三阴交、扶突穴等。27、解宿醉:上解酒穴、肝俞穴,耳垂上解酒。28、再见“脱发”养发:百会穴、中府穴、完骨穴。29、肾阳虚与阴虚的治疗方法:关元穴、太溪穴、肾俞穴。30、预防***:横骨穴、关元穴、三阴交(肾俞穴)。31、足关节扭伤: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昆仑穴等。32、痔疮的按摩辅助治疗:百会穴、会***、孔最穴。33、腰肌劳损:昆仑穴、太溪穴。34、缓解腰背酸痛:肩井穴、天宗穴、大椎穴、肝俞穴。35、坐骨神经痛:委中穴、大肠俞穴、殷门穴。36、暴泻:大肠俞穴、大都穴、脾俞穴、阴陵泉穴。37、腹胀腹痛:足三里、建里穴、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38、哮喘:中府穴、天突穴、膻中穴、巨阙穴。39、咳嗽多痰:俞府穴、不容穴、尺泽穴。40、调理低血压:膻中穴、关元穴、肺府穴。41、降高血压穴位:人迎穴、天柱穴、涌泉穴。42、治疗肩周炎:巨骨穴、肩心穴、肩贞穴。43.、改善牙痛穴位:下关穴。44、预防耳鸣耳沉:听会、听宫穴。45、头部穴:治疗面部皮肤僵硬及疼痛。46、触点:3次按压可消除睡眠,10次用掌心劈压颈缓解疲劳。47、治疗三叉神经,缓解眼疲劳,阳白穴效果好。48、压痛:对头痛,失眠,高血压,鼻部疾病和眼部疾病有效。49、存竹:迎风流泪眼睛疲劳专治。针灸疗法如果自己选择用这种方法治疗这些疾病,那么治病的效果是很好的,而且选择这种疗法的话要根据自己疾病的症状来选择,对号入座,治疗疾病的效果会更好,但是要注意,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选择针灸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正规医院进行矫正,这样效果也会更好。
针灸穴位主治疾病有哪些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比如头痛、偏头痛,还有关节疼等各种疾病的症状,都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好处,可见针灸对穴位有什么治疗作用呢?各穴位详细说明:印堂穴:位于前额,当两眉间连线与前***的交点时。对印堂穴进行按摩,具有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作用。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正上方,距眉毛上缘约2厘米。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包括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及鱼腰穴等。太阳穴:位于耳廓前,额头两侧,外眼角上方。位于双眉后凹的地方。本病主要治疗疾病有: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按揉此穴被列入《达摩秘方》,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在持续使用脑部时间较长时,太阳穴常常会有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此时施以按摩效果会很明显。按摩太阳穴可使大脑得到良性刺激,能解除疲劳,振作精神,镇痛醒脑,并持续保持专注。四白穴:位于人的面部,瞳孔直下,眼窝凹陷处。寻找这一穴位时,可先将双手食指与中指并拢,紧贴鼻子两侧,中指放在鼻子中部与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在下颌骨的凹陷处,再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眼睑歪斜常与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等相结合,同时还会起到治疗眼睑动的作用。迎香:位于人体面部,在鼻翼旁一厘米处皱纹内(位于鼻翼外边缘,鼻唇沟内)。本穴主要治疗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下这个穴可以缓解牙痛,还能起到通便的作用。针灸治疗,如果得了这些疾病,可以选择针灸的方法来治疗,这样的方法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对一些不懂中医的人如果知道了针灸的益处,那么在以后得病的时候自行选择这些方法,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针灸治疗也需要专业的中医药治疗。
平衡针灸穴位
张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常用的平衡针灸穴位主要就是升提穴、腰痛穴、急救穴、胃痛穴以及偏瘫穴,可根据具体的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平衡针灸实际上就是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通过针刺中枢神经分布在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来修复和调节大脑的基因程序,从而有效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失调等情况,使其可以恢复到平衡的状态。那么平衡针灸穴位有哪些?1、升提穴升提穴就在头顶的正中央,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是一个非常好的补气以及壮阳的穴位。对人的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腰痛穴腰痛穴就在前额正中的位置,这个穴位能够治疗腰部的急性炎症以及慢性炎症,特别是针对腰部的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如果说因为炎症所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在针刺腰痛穴的同时还应该配合针刺臀痛穴等其他的穴位,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3、急救穴急救穴的位置就在鼻唇沟和鼻中隔连线的中点处,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用于急救的穴位,对这个穴位进行针灸,会有比较强的针感,疗效自然也是很突出的。这个穴位能够用于治疗休克以及昏迷和晕厥等病症,也可以用于治疗中暑,精神***症,急性腰扭伤,痔疮,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4、胃痛穴胃痛穴就在口角下一寸的位置,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等疾病。另外也可以用于缓解晕车,晕船以及晕机的情况,还可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以及女性的原发性痛经,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保健穴位。5、偏瘫穴偏瘫穴就在耳尖上三厘米左右的位置,通过对这个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起到益气壮骨,化痰祛风,醒脑开窍以及调节五脏六腑的功效。在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风昏迷以及偏瘫等中风后遗症方面有着不错的疗效。另外还可以用于缓解偏头痛,面瘫后遗症以及面部神经麻痹等症状。
穴位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陈鹏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一、好处:1、疏通经络:中医认为全身四肢百骸,包括内脏、五脏六腑均通过经络系统连接,针灸可以起到较好的疏经通络作用;2、调和阴阳: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组成,如果阴和阳相对平衡,中医上称为阴平阳秘,人体不易患病。当出现阴阳失衡,比如阴盛或阳盛,又比如阴虚或阳虚,可能会导致人体患病。针灸可以调和阴阳,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3、扶正祛邪:中医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正气较虚,外界有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侵袭人体后,人体便会出现疾病。针灸有较好的扶正气、祛邪气作用;4、不会增加内脏负担:药物治疗、经口治疗或输液会增加肝肾负担,而针灸属于物理治疗,不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二、坏处:1、得气感:针灸过程中,会出现酸、麻、胀、重、痛等针感,可能会感觉不适,此种针感称为得气感,但也有治疗作用;2、局部轻微出血或青紫:在针刺过程中,医生会避开大血管,但是较细小的毛细血管很难避开,所以有时针灸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微青紫或出血。
失眠针灸穴位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失眠针灸穴位通常有神庭穴、安眠穴、百会穴等。1、神庭穴神庭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针灸此穴位可以起到清热、安神、醒脑等功效,可以用于改善失眠、癫狂等病症。2、安眠穴安眠穴位于耳垂后方,具有镇静安神、清热等功效,可以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也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3、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针灸此穴位可以起到开窍醒脑、宁心安神等功效,可以用于改善失眠、头痛等病症。除此之外,还可以针灸三阴交穴、照海穴等穴位,可以起到安神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如果通过上述针灸疗法后,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中医穴位针灸方法
中医针灸穴位治疗1、经常保持年轻头脑:天柱穴、涌泉穴、三阴交穴、内关穴2、四季养脾胃:足三里、天枢穴、中脘穴、脾俞穴3、秋季养肺:迎香穴、鱼际穴、合谷穴、曲池穴4、冬季养肾:太溪穴、阴陵泉穴、关元穴、肾俞穴5、春季养肝:太溪穴、鱼际穴、尺泽穴、太冲穴6、夏季养心:百会穴、印堂穴7、呼吸畅通:迎香穴、膻中穴、肺俞穴8、体湿气大:承山穴、足三里、肩井穴9、正常解毒穴:天突穴、尺泽穴、肺俞穴10、消食健胃:然谷穴、丰隆穴11、增强免疫力:迎香穴、足三里、涌泉穴12、提高醒脑养气血:太阳穴、足三里、翳风穴13、减掉赘肉: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14、******:气户穴、膻中穴、天宗穴、乳根穴15、小腿抽筋:承山穴、委中穴16、治疗脑后风穴位:风门穴、风池穴、风肩穴17、缓解烧心:中脘穴、足三里穴、厉兑穴18、消除打嗝:膻中穴、巨阙穴、少商穴、扶突穴19、落枕的治疗穴:内关穴、落枕穴、合谷穴20、治感冒:迎香穴、人中穴、太阳穴、风池穴21、呼吸道疾病:劳宫穴、肺经穴、肺反射区22、拉肚子: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或(熬小米粥薄油)23、老年人排尿困难:三阴交、水分穴、气冲穴、曲骨穴24、女性***房:太冲穴、膻中穴、少泽穴25、孕期不呕吐:内关穴、足三里、公孙穴中医穴位针灸通过几千年的发展,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就说明中医穴位针灸具有一定的优点,当我们患上劲椎病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中医穴位针灸来进行治疗,但是中医穴位针灸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调养身体,避免因为一些疾病让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
失眠针灸穴位
贾希瑞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中医院主要选择的穴位是神门、神庭、百会、四神聪、安眠穴、内关穴,足部可以选择照海穴、申脉穴、太溪穴。如果患者是因为脾胃问题引起脾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可以选择胃经,腹部穴位可以取足三里、中脘、天枢。如果患者肝气旺、肝阳上亢引起失眠,可以配合太冲穴、合谷穴,背部可以取相应的背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神道、大椎。具体针灸治疗失眠的处方,每个大夫可能考虑的方面有区别,处方是因人而异、因大夫而异。